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优质早熟晚粳糯--余粳晚糯是我所通过多年选育而成的晚稻早熟类型的粳糯新品种,经过2年试验、示范,该品种表现为生育期短、米质好、糯性强、易脱粒等多种优良特性,并具有较高的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2.
周守年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5):26-27,31
晚粳W328为优质、抗病且综合性状优良的水稻新品种,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安徽华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育成。为在安徽省及其适宜区域推广栽种,充分发挥其优质高产特性,根据试验示范结果特制定晚粳W328的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规范其田间管理和栽培技术,以达到其高产和优质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对7个晚粳新品种进行同田比较试验,考察其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试验表明,皖稻86、镇稻6号综合性状优良,是优质、高产、高抗的晚粳新品种,可在桐城市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宁67是宁波市农科所选育的中熟晚粳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清秀、耐肥抗例、适应性广等特点。1992年6月宁波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受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托审定通过,推广面积已达44.41万亩,1993年达100余万亩,将成为宁波市晚粳稻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5.
为加快无为县单季晚籼稻新品种的推广,选择已审定的或即将审定的晚籼稻品种进行了展示试验,综合考察其特征和特性,以期筛选出一批适宜无为县种植的优质、高产、多抗品种.  相似文献   

6.
苏粳8号,原名苏3-28,组合为碧风/L鉴9//常农粳1号, 为1993年配组、2002年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优质、高产、食味好、熟期适宜特点,适宜太湖稻区及上海市、苏中、苏北搭配作一季晚粳稻种植.  相似文献   

7.
通过品种对比试验,验证各品种在本地的适应性,筛选出适合本地栽培的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秀水09”(原名丙02-09)属中熟单季晚粳新品种,由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以“秀水110/嘉粳2717//秀水110”杂交育成,表现优质、高产、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上海、杭嘉湖、宁绍地区作单季稻种植.我区自2003年引进试种,综合表现优良,深受农户欢迎。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水稻优质晚粳新品种南粳5055在昆山地区的种植表现,并提出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使用 Mo 靶软 x 射线仪,35kV 的发射电压,10000R 的剂量,照射处理21个香稻品种(处在萌芽期的种子)。从武香203亲本品种辐射后代中选育出优异的新品系 SX0832,具有原品种的香味、优质,还具有矮秆,抗病、高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嘉优5号”生育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优5号”是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的杂交晚粳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好等特点.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介绍了其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武香粳14号”是氵隔湖育种场以“京58”“248-5”//“254-13”///“9325”复合杂交育成的早熟晚粳新品种。经我区连续多年大面积种植表明,“武香粳14号”具有高产、优质、抗病和生育期适中等显著优势。1产量表现我区从2002年开始大面积推广“武香粳14”,当年种植5万亩,理论单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及改良稻米品质,嘉兴市农科院采用杂交育种与花粉培养技术相结合,对晚粳稻新品种嘉花1号进行了研究。试种结果表明,嘉花1号具有较高的产量水平,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垩白度、碱消值、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9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4.
《农家致富》2007,(3):26-26
宁粳1号以高产、迟熟中粳品种武运粳8号为母本,以优质软米、早熟晚粳新品系W3668为父本.采用杂交选育的方法选育而成。适宜江苏沿江及苏南地区中等肥力偏上的地区种植。宁粳1号由盐城市种子公司独占经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镇稻系列晚粳新品种的优质高产育种策略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个晚粳品种的遗传基础、产量结构、品质指标和株型特征的比较,总结镇稻系列晚粳新品种的优质高产育种成功经验:丰富的遗传背景、合理的穗粒结构、理想的株型和整体提升的品质指标。同时,对优质高产育种的育种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优异种质资源创新、理想株型的理论创新、配组理念创新和育种方法体系创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发展单季早熟晚粳稻的必要性在于优化水稻品种结构,实现粮食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益;可行性:一是我市的光照、温度、水份等自然条件适宜,二是代表早熟晚类型的品种资源和栽培技术已基本具备。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及改良稻米品质,嘉兴市农科院采用杂交育种与花粉培养技术相结合,对晚粳稻新品种嘉花1号进行了研究.试种结果表明,嘉花1号具有较高的产量水平,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垩白度、碱消值、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9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8.
“秀优五号”系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优质杂交晚粳新品种,其杂交组合为“秀水110A”/“秀恢69”。我区于2004年引进试种示范,表现为综合性状优良、产量高而稳、米质优、抗性强,属中熟晚粳类型。适宜在上海地区作单季稻种植。  相似文献   

19.
介绍高产优质杂交晚粳新组合苏优22的亲本武运粳7号A和R16189的特征特性;提出了合理安排苏优22父母本的播差期、确定合适的株行比、科学的肥水管理、适时调节生育进程、应用辅助授粉等一系列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20.
嘉禾218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优质晚粳品种,本文旨在总结嘉禾218在余姚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