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野葛愈伤组织诱导与不定芽分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NAA、6-BA和IAA3种激素.诱导野葛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形成;再将愈伤组织接种在不同浓度6-BA的MS培养基上.分别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进行不定芽的诱导。结果表明.野葛幼叶、茎段和顶芽在适宜激素的诱导下均能形成愈伤组织,但不同激素组合其愈伤组织诱导率不同。幼叶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NAA1.0mg/L 6-BA1.0mg/L.其诱导率为75%.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NAA1.0mg/L 6-BA3.0mg/L IAA0.2mg/L,其诱导率为70%。不同外植体形成的愈伤组织其不定芽的分化诱导率不同.茎段愈伤组织在不同浓度6-BA下均能诱导出不定芽;光照有利于芽的分化.在光培养条件下,茎段愈伤组织不定芽平均诱导率为66.7%。  相似文献   

2.
盾叶薯蓣愈伤组织培养及其高产系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盾叶薯蓣的块茎、茎、叶和茎尖为材料,对其进行了愈伤组织培养,并根据愈伤组织个体间生长速度和皂甙含量差异,进行了高产系的筛选.结果表明:盾叶薯蓣不同外植体(块茎、茎、叶、茎尖)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其中以茎尖形成愈伤组织最快,皂甙元含量最高;不同培养基、pH 值、接种量、温度、激素等因子对愈伤组织的形成、生长及皂甙元含量有很大的影响;改良 M S培养基、2,4-D 浓度为2.0~4.0 m g/L、BA 为 0.5 m g/L 的激素配比使愈伤组织的生长量、产物含量最高;对无性系进行筛选和 HPLC 检测,以 12号无性系生长速率和皂甙元含量最高,其皂甙含量达 3.7% ,生长量比普通系高21.5% .  相似文献   

3.
通过超声波提取虎杖根状茎中不同组织部位及其不同愈伤组织中的白藜芦醇,并采用HPLC方法检测分析白藜芦醇含量。结果表明:在虎杖根状茎不同组织部位中,白藜芦醇含量(质量分数计)依次为:根状茎芽〉髓〉木质部〉韧皮部〉周皮,其中根状茎芽中白藜芦醇质量分数高达0.4251%,髓中白藜芦醇质量分数为0.2664%。在同一批根状茎芽诱导的不同颜色愈伤组织体系中,棕褐色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质量分数最高为0.0550%,淡黄绿色愈伤组织中仅为0.0005%。光照培养条件下的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质量分数为0.0104%,黑暗培养条件下为0.0075%。不同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质量分数依次为:根状茎芽〉茎〉叶,以根状茎芽诱导的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的质量分数最高,为0.0550%。不同组织部位诱导的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质量分数为:鲜茎(根状茎中韧皮部)〉根状茎中木质部〉根状茎中髓,鲜茎中达到0.0090%。  相似文献   

4.
为规模化工厂化快速繁殖贯叶连翘(Hypericum perforatum),满足国际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保护贯叶连翘野生种质资源,用野生贯叶连翘嫩梢带节茎段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作为外植体,继代增殖;以MS(MuraShige and Skoog)为基本培养基,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次重复。研究6-BA 3.0mg/L+2,4-D 2.0mg/L、6-BA 2.0mg/L+NAA 0.5mg/L、6-BA 1.0mg/L+IBA 0.2mg/L对贯叶连翘嫩茎切段愈伤组织诱导形成不定芽数量和高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处理诱导形成不定芽数量、不定芽高生长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其中:6-BA 3.0mg/L+2,4-D 2.0mg/L诱导愈伤组织形成不定芽数量最多,平均为6.971 7±3.463 8个,最高可达24个;6-BA 2.0 mg/L+NAA 0.5mg/L对促进不定芽高生长最有利,平均芽长3.333 3±0.738 2cm。  相似文献   

5.
采用喜马拉雅红豆杉的幼叶、幼嫩茎段、幼根为材料,比较不同外植体、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比、抗氧化剂以及培养条件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幼叶做为外植体时,其诱导率高于幼嫩茎段和幼根,愈伤组织量大;MS、1/2MS、B5和WPM基本培养基上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其中MS基本培养基上诱导效果最好,显著高于其他的基本培养基;MS培养基上添加1 mg/L 6-BA和0.5 mg/L 2,4-D配合使用时,诱导率达到93.6%,愈伤组织生长也最旺盛;基本培养基MS中添加1 mg/L Vc时褐变现象得到极大抑制,愈伤组织生长较好;暗培养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且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质量好。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试管苗愈伤组织诱导及叶片和茎段的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猕猴桃的组织培养中,为提高繁殖系数,以茎段作外植体,在添加 10uMBAP的改 良GD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诱导率最高为 100%,用 MS+BAP10 UM+IBA 5 uM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一次可提高愈伤组织的量的10%左右。在添加15 UMBAP的改良GD培养基上进行分化培养,愈伤组织分化率可达 100%,平均 10 mg大小的愈伤组织可产生 4个小 苗,以猕猴的叶片,茎段作外植体,在添加10uMBAP+IBA 5uM的 MS培养基上进行不定 芽的分化诱导,平均1cm长的茎段可诱导 5~6个不定芽,1. 5 cm×1. 5 cm的叶片可诱导 10~15个不定芽。然后把愈伤组织产生的小苗和叶片,茎段诱导产生的不定芽接种在芽分化及 生根培养基上[1]即可成苗。  相似文献   

7.
米良一号猕猴桃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米良一号猕猴桃外植体在不同激素的MS培养基上培养.结果表明:①诱导培养基以MS 1.0mg/L ZT为好,材料不经转移可直接分化出丛生芽,ZT浓度在1.5mg/L以上时,对愈伤组织形成有抑制作用,且在1.5mg/L ZT的同时.加0.5mg/L 6-AB,这2种细胞分裂素超量后的抑制作用是累加的,致使抑制作用加剧无芽茎段褐化死亡;②出芽周期长短与茎段年龄和有芽无芽有关,成熟茎段出芽早,幼嫩茎段出芽迟,有芽茎段出芽早,无芽茎段出芽迟,幼嫩的无芽茎段出芽虽晚30d左右.但由愈伤组织形成的丛芽多得多;③米良一号生根能力不强,出芽后不经生根诱导不能生根,1/2MS 1.0mg/L IBA 30g/L蔗糖,有较好的诱导生根作用;④叶片培养再生率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生长素优先因子顺序为ZT、6-BA、NAA、TDZ,叶的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 10mg/LBA 0.2mg/L NAA 1.0mg/L TDZ。  相似文献   

8.
矮牵牛茎段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矮牵牛Petunia hybrida Vilm的茎段接种在MS附加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在MS BA1.0 mol.L-1 NAA1.0 mol.L-1的培养基上可以形成愈伤组织,而且经过继代培养仍可形成愈伤组织;茎段或愈伤组织接种在MS BA1.0 mol.L-1 NAA0.1 mol.L-1的培养基上可以形成不定芽,且诱导率达100%;健壮的高1.5~2.0 cm的不定芽接种在1/2MS IBA0.5 mol.L-1 AC1.0 g.L-1的培养基上,其生长根状况良好,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9.
优良保健树大叶冬青组培扩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大叶冬青具节茎段芽体增殖产生试管苗,适宜培养基为MS 1.Oμmol NAA 8.8μmol BA或MS 1.0μmol NAA 9.1μmolZT;幼叶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块转培于WPM 5.Oμmol TDZ 3.Oμmol IAA培养基上,能产生较多不定芽苗(每一愈伤组织块平均产生11.2株);BA对大叶冬青外植体不定芽的处理能产生较好的增殖系数与高生长;试管苗适宜生根处理为:1/4KS 1.Oμmol NAA(或 1.Oμmol IBA);室外移栽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10.
以黑果枸杞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激素对黑果枸杞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及不同外植体器官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同时对其野生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 0.4 mg/L+6-BA 0.2 mg/L;黑果枸杞根、茎、叶诱导愈伤组织率均高于98%,但茎和叶的诱导时间较短为15天。  相似文献   

11.
山苍子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山苍子成年植株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筛选出启动、增殖、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其中启动率为80%,月增殖系数为7.7,生根率为86.7%。  相似文献   

12.
山苍子是我国特有的香料植物,资源量主要分布于我国湖南、广西和贵州等省份,资源量丰富,但是目前利用率仅为5%左右,其余组分主要以丢弃为主,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本研究创新引入亚临界工艺进行山苍子核仁油的制取,得出最佳操作因素组合为含水率6%,温度50℃,萃取时间45 min,最佳工艺条件下萃取率大于95%。通过对山苍子核仁油的脂肪酸分析,可知山苍子核仁油主要成分为月桂酸,占53.3%。可见月桂酸是用途广泛的一种工业原料,经济价值较高,因此提取山苍子核仁油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本研究可为亚临界工艺在山苍子制油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大花天竺葵组织培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建军  曹爱珍  陈瑶  杨刚 《四川林业科技》2011,32(1):130-132,125
以‘亚里士多德’系列的大花天竺葵新品种的叶、叶柄和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不定芽、愈伤组织的诱导及芽萌发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花天竺葵叶片诱导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 mg·L^-1NAA+3.0·L^-16-BA,诱导率75.61%,平均不定芽个数4.98;叶柄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0.3·L^-1NAA+1.0·L^-16-BA,诱导率47.2%;带芽茎段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L^-1NAA+1.0·L^-16-BA,诱导率81.27%。  相似文献   

14.
以复叶槭的茎段、叶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多种激素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叶外植体在各种培养基上均形成愈伤组织,但没有出现芽的分化。茎段外植体在多种培养基上均产生愈伤组织,但仅在MS+0.000 5mg.L-1TDZ+0.01 mg.L-1NAA培养基上出现再生芽,芽的分化率为22.8%,在MS+0.1 mg.L-1NAA上生根率为83.3%,移植后成活率为86.2%。  相似文献   

15.
山苍子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晴天适宜条件下,使用LI-6400 p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不同年龄阶段的山苍子(Litsea cubeba)连体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结果表明:山苍子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均呈双峰型,存在光合午休现象,并且3 a生山苍子的光合速率高于2 a生的,1 a生的最低。且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间存在相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不同因素及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使用ABT6400 mg/L+IBA200 mg/L溶液浸泡山苍子(Litsea cube-ba)继代芽15 min,扦插于红心土基质中培养,是较好的组合,生根率达92.1%。除7、8、9月份外,其它时间均能进行山苍子继代芽瓶外生根,生根率80%以上,其中5月份最高,达92.3%。山苍子组培继代芽瓶外扦插初期适宜置于封闭式的50 cm高塑料拱棚内进行管护。  相似文献   

17.
对山苍子种子贮藏、种子育苗、扦插、嫁接等进行了为期3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山苍子种子贮藏以沙藏为好,春季育苗发芽率达46.4%;山苍子种子催芽采用80℃的热水浸种,可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与春播相比,秋播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相对较低,但无论是苗高、地径还是冠幅都更大;无论是春播或者秋播,浸种催芽的比无浸种催芽的发芽率或发芽势都更高,而且生长量也更大;扦插用吲哚丁酸100 mg.kg-1+萘乙酸50 mg.kg-1溶液浸泡60 m in成活率最高;嫁接以T字形芽接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山苍籽是野生香料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山苍籽经水蒸气蒸馏可获得山苍籽精油。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天然香料产品,其主要成分为柠檬醛。本文对山苍籽成熟过程中的精油得率,含醛量,水分含量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鼗所得的有关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用数学方程式表达出山苍籽成熟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山苍子油提纯柠檬醛工艺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山苍子(Litsea cubeba)油提纯柠檬醛的生产工艺改进技术,通过新旧工艺开展山苍子油提纯柠檬醛对比实验,检验新工艺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分馏设备和条件下,新工艺较旧工艺柠檬醛产品纯度和得率均有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20.
山苍子油的深加工及产品利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山苍子是中国特色芳香油植物资源之一。山苍子油的用途十分广泛,特别是其主要成份柠檬醛的深加工产品。本文介绍了山苍子油主要成份柠檬醛的深加工产品的合成方法及产品的用途,主要是在香料行业和药物中间体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