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文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缓控释肥料减氮处理对双季稻田氮流失及水稻吸收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氮处理(Urea,纯N用量早稻150kg/hm2,晚稻180kg/hm)2相比,减氮30%的膜包衣尿素处理和减氮30%硫包衣尿素处理NH4+-N的径流损失量分别降低了34.1%(P<0.05)、26.6%(P<0.05),比未减氮复混肥处理减少50.2%(P<0.01)、44.6%(P<0.01);减氮30%膜包衣尿素处理的水溶性非无机氮(包括颗粒吸附态及有机态氮)和总氮径流损失较尿素处理减少29.0%(P>0.05)和26.3%(P>0.05);减N30%的膜包衣尿素处理植株氮的吸收量最高,分别比未减氮复混肥和尿素处理提高了9.3%(P<0.05)和5.5%(P>0.05);不同缓控释肥减氮处理对双季稻的产量没有明显影响,其氮肥农学效率早稻提高12.4%~35.8%,晚稻27.4%~56.6%;氮肥偏生产力早稻提高18.4%~39.14%,晚稻25.7%~46.5%;双季稻氮肥利用率以减N30%的膜包衣尿素处理最高,与不减氮的常规尿素处理相比,早、晚稻最高可提高23.5%和21.1%。  相似文献   

2.
《安徽农业科学》2020,(1):163-166
[目的]研究水稻生长中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选用秀水为供试品种开展1季大田试验,设置常规及缺氮区(CK、T1)、减肥20%及缺氮区(T2、T3)、减肥20%有机肥配施区(T4~T7)和减肥20%缺氮有机肥配施区(T8~T11)共4组12个肥料运筹处理。测定水稻长势及植株养分吸收情况,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生长性状、产量与氮肥利用效率。[结果]常规施肥条件下水稻生长情况和产量均最高,但氮肥利用率较低;在常规施肥减量20%的基础上,适当增施有机肥,利于植株氮养分含量的积累,可提高氮肥利用率;完全不施氮肥,磷钾减肥20%的基础上,配施有机肥,对水稻生长和氮养分积累较为不利,产量明显偏低。[结论]综合考虑投入产出,当常规施肥减肥20%,有机肥配施量为3 750 kg/hm~2时,水稻产量与常规施肥差异不显著(P<0.05),为最优无机有机肥配施方案。  相似文献   

3.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新型氮肥施用模式对杂交稻嘉禾优7245产量和氮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施氮(225 kg/hm2)和减氮20%(180 kg/hm2)水平下,水稻产量均以稳定性复合肥+普通尿素一基一追(SF1 N70+PUN30、SF2 N70+PUN30)处理最高,分别达11771、10760 kg/hm2;且减氮20%(SF2 N70+PUN30)处理产量与常规施氮(PUN100)、缓控释肥一次性基施(CRN100)和有机缓控释肥+普通尿素一基一追(OCR1 N70+PUN30)处理均无显著差异.相反,减氮20%显著降低了PUN80、CRN80、OCR2N70+PUN30处理水稻产量,较PUN100分别降低12.3%、12.1%、11.8%.OCR2 N70+PUN30、SF2 N70+PUN30处理显著降低了分蘖期水稻叶片、茎鞘氮累积量,但OCR2 N70+PUN30增加了齐穗期和成熟期水稻叶片氮累积量,而SF2 N70+PUN30增加了齐穗—成熟期水稻叶片、茎鞘氮转运量、转运率及其叶片转运氮贡献率.二者不同的氮累积、利用转运策略均有助于维持较高的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因此,推荐180 kg/hm2施氮水平下70%稳定性复合肥+30%普通尿素一基一追可作为当地杂交稻嘉禾优7245适宜的氮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缓释尿素减量对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供应的影响,为缓释氮肥在玉米减氮增效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方法】在常规施氮(普通尿素,施氮250 kg/ha)基础上,设减氮20%和40%的普通尿素与缓释尿素处理的田间小区试验,基于土壤氮供应和植株氮吸收动态、光合特征、氮同化关键酶活性及产量构成,评价缓释氮肥在玉米种植中的减氮增效潜力。【结果】与常规施氮相比,减氮20%处理的玉米产量无显著变化(P>0.05),但显著增加了收获指数(P<0.05,下同);而减氮40%后玉米显著减产20.6%~22.5%;各减氮处理均导致地上部氮吸收量显著降低,减氮20%缓释尿素处理各生育期的地下部氮吸收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减氮20%处理显著增加了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了玉米叶片气孔导度和光合氮利用效率;减氮40%处理的氮吸收总量、净光合速率和光合氮利用效率显著下降。氮同化酶中谷氨酸脱氢酶和谷草转氨酶对减氮敏感,活性分别显著降低18.6%~61.0%和13.8%~29.7%。与常规施氮相比,减氮40%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硝态氮含量(苗期除外);减氮20%处理显著增加了各生育期的铵态氮含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生物量、收获指数、氮吸收总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光合氮利用率及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硝态氮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秃尖长、谷氨酸合成酶及大喇叭口期和抽穗期的铵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氮肥表观利用率与收获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谷氨酸脱氢酶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谷草转氨酶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在常规施氮基础上减氮20%后,施用普通尿素和缓释尿素均可维持玉米产量,而减氮40%后玉米产量大幅下降;与普通尿素相比,缓释氮肥一次性施用无显著的减氮增效优势。导致减氮后玉米产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氮吸收总量、光合氮利用效率和土壤硝态氮含量。  相似文献   

5.
缓释肥料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缓释肥料不同掺混比例和常用掺混比例减氮施肥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方法]以氮肥施用量或缓释氮肥与速效氮肥比例为处理梯度,设计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缓释肥料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等氮量条件下,含有缓释氮素的掺混肥处理明显高于普通复合肥和尿素的常规处理,增产0.46~1.13 t/hm2,增产率达5.97%~13.87%,氮肥利用率提高5.85%~11.83%。[结论]当缓释氮与速效氮掺混比例为30∶70时,增产率、养分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均表现最佳。采用30%缓释氮后减氮10%较常规处理仍有明显增产效果,但低于同掺混比例的全氮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增铵营养具有明显改善旱地作物氮素营养与提高作物产量的效应.[方法]设置N0(不施氮)、N375(全氮)、75; N375+ CP(减氮25;+增铵)以及N375+ CP(全氮增铵)4个处理,在覆膜滴灌条件下,研究尿素减量及其与氯甲基吡啶,随水分次滴施对玉米氮素营养、产量及氮素养分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减氮增铵处理75; N375+ CP可促进植株干物质的积累,较N0增加了22;;75; N375+ CP处理的玉米叶鞘NO3-含量比N375处理降低了16.7;;75; N375+CP处理产量较N0处理增加了18.6;,且使滴灌玉米的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较全氮施肥分别提高了41.6;和26.8;.[结论]在滴灌水氮一体化供应条件下,通过硝化抑制剂增铵减少氮肥用量25; (75~95 N kg/hm2),可显著提高氮素养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水稻减肥条件下配施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选用"秋优金丰"为供试品种,开展了一季大田试验,共设4组12个肥料运筹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处理、减肥20%处理、缺氮减肥20%处理、减肥20%+有机肥梯度配施、缺氮减肥20%+有机肥梯度配施.结果表明,当减肥20%有机肥施用量达11250 kg/hm2时,产量相比减肥20%的条件下提高了9%(P<0.01),氮肥利用率与农学效率分别达42.36%、8.10 kg/kg.有机肥施用量达15000 kg/hm2时,产量仅比有机肥11250 kg/hm2时提高了0.92%(P>0.05),氮素利用效率与农学效率也降低了14.73%(P<0.05)、3.5%(P>0.05).因此,综合考虑水稻产量与氮素利用效率,建议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减肥20%,有机肥施用量为1125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8.
应用增效尿素进行玉米肥效试验,探究增效尿素减量施氮对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增效尿素的各处理玉米后期不脱肥,且增产3.40%以上;其中施用100%用量的增效尿素处理玉米增产12.28%,差异达极显著;在减少20%增效尿素用量的情况下仍表现出一定增产效果,同等种植条件下,施用增效尿素具有一定减肥潜力。增效尿素氮素利用率较常规施肥提高9.20~17.86个百分点;减量20%增效尿素用量的处理氮肥利用率最高,比常规施肥提高17.86个百分点。表明施用增效尿素及同类产品是提高夏玉米氮素吸收效率和氮肥利用率的有效措施,在合理种植条件下适量减少施氮量更有利于提高夏玉米的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为减少氮肥用量,明确减氮增钾对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水稻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置了5个处理:空白对照,不施肥(CK);常规施肥(T1);减氮20%+氯化钾肥(T2);减氮20%(缓释氮肥)+氯化钾肥(T3);减氮35%(缓释氮肥)+氯化钾肥(T4)。结果表明:与CK相比,各生长期T4处理水稻分蘖数均显著增加。在拔节期,施肥处理后的水稻生物量显著高于CK组。在成熟期,T4处理水稻株高显著高于CK处理12.43%。从作物产量及其构成来看,T4处理水稻单位面积穗数最高,分别显著高于CK、T1处理44.36%、10.44%,T3、T4处理水稻单产较CK增幅分别为25.97%、19.39%。从作物外形和品质来看,减氮增钾肥处理稻米的垩白粒率显著低于CK、T1处理,其中T3处理稻米黏度和平衡度均显著高于CK组,且与T1处理相比,T3处理稻米平衡度明显提高了6%。从土壤理化性质来看,T3、T4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较T1处理显著提高,涨幅分别为29.40%、25.37%。综合来看,以减氮处理(缓释氮肥)+氯化钾肥方案效果最佳,可为水稻化学肥料减施技术模式的建立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明确水旱轮作区稻田控释尿素适宜减施量。[方法]以普通尿素常量分次施用为对照,研究控释尿素减量施用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明确水稻生产上控释尿素较普通尿素常规分次施用最佳减施量,为控释尿素在水稻生产上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控释尿素减施20%较普通尿素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增幅达4.7%,超过此减施量水稻产量则显著降低。控释尿素减施20%处理通过提高水稻产量构成中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来提高水稻产量。经济效益以控释尿素减施20%处理最高,较普通尿素处理产值增加4.7%,纯收入增加5.7%。控释尿素减量施用各处理较普通尿素均能有效提高水稻产投比。综合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认为在水旱轮作区习惯施氮水平基础上,施用控释尿素通过适当降低氮肥用量能促进水稻增产增效,以减氮20%施用控释尿素,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能有效增加水稻经济效益。[结论]该研究可为水稻控释尿素减量施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