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鲁中地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鲁中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有加重趋势,该病不但能造成小麦大面积减产、降低小麦及麦类制品品质,同时产生的毒素对人、畜健康有害。综述了小麦赤霉病的危害,鲁中地区赤霉病流行的原因和鲁中地区综合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办法,为该地区小麦赤霉病的有效控制提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马传春  王乃奇 《农技服务》2011,28(4):464+566-464,566
为更好地掌握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及时选用高效对路的措施防治小麦赤霉病,总结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并介绍了带毒麦粒食用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溧水区小麦赤霉病在2016年发生较严重,农民遭遇严重经济损失.为寻找适宜该地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高效药剂,该研究于2017年在溧水区白马镇曹家桥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丙硫·戊唑醇SC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达到93.86%,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凤阳县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更好地掌握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及时选用高效对路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总结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并介绍了带毒麦粒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徐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徐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病原物及危害症状,分析了发生规律和流行因子,结合该地区小麦的生产实践,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的防治小麦赤霉病技术,以指导小麦生产。  相似文献   

6.
小麦赤霉病是沈丘县小麦发生最严重的病害之一,2016年是小麦赤霉病大流行年份。文章根据其危害特点总结了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有效措施,以期为实现小麦高产及其他地区开展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简述襄樊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现状,分析了流行原因,根据引发小麦赤霉病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8.
小麦赤霉病大流行原因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小麦赤霉病在宿迁地区大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清除田间稻桩和化学防治等。  相似文献   

9.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对于该病害的防治,除选用抗耐病品种外,主要还是依靠小麦扬花期的化学防治。目前,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主体药剂仍为苯并咪唑类农药、多菌灵及其复配剂。随着近年来赤霉病的流行和用药次数的增多,赤霉病抗性菌株逐年推高。因此,寻求新的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小麦赤霉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综述了小麦赤霉病防治研究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发展趋势,阐明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状况以及综合治理现状,分析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治理策略,明确了针对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具体措施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小麦赤霉病防治研究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发展趋势,阐明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状况以及综合治理现状,分析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治理策略,明确了针对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具体措施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2.
2003年安徽省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防治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甘斌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3):361-362,388
20 0 3年安徽省小麦扬花灌浆期间频频降雨 ,4月份降水量淮北中北部地区偏多 8成~ 1.5倍 ,其他地区偏多 1~ 6成 ;月雨日沿淮淮北地区 10~ 16d ,淮河以南地区 17~ 2 1d ,显著偏多 ;全省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处于过湿状态 ,渍涝面积大。而赤霉病子囊孢子成熟度和释放高峰期又与小麦扬花期正好吻合 ,加上冬春季的低温冻害又降低了一些品种的抵抗力 ,导致小麦赤霉病发病时间早 ,持续时间长 ,发病范围广 ,危害程度大 ,造成损失重。小麦赤霉病打破了南北界限 ,沿江、江淮地区病情严重 ,淮北部分地区病穗率高达 5 0 %以上 ,严重度大多达到 3~ 4级 ,为历史所罕见 ,一般减产 3 0 %以上 ,严重的超过 5 0 % ,沿淮、淮南麦区部分田块损失更大。小麦赤霉病对人、畜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大 ,应引起高度重视。在防治对策上积极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结合选用抗病品种 ,关键时期进行药剂保护的综合防治策略 ;培育与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小麦赤霉病 ,保证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根本办法。建议 :尽快建立和完善专用小麦等农产品品质及安全检测体系 ,同国际接轨 ,制定赤霉病DON毒素的检测标准 ;进一步加强小麦赤霉病等病虫害的流行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 ,在品种布局上考虑高产优质的同时 ,一定要增强品种的抗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7种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结果表明:28%烯肟菌酯·多菌灵WP、30%戊唑·福美双WP、25%氰烯菌酯SC、80%戊唑醇WP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1.55%、69.83%、68.97%、64.66%,明显优于当地常规用药50%多菌灵WP59.48%的防治效果。建议在防治小麦赤霉病时选用以上四种药剂,并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5种施药器械防治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效果,筛选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最佳防治药械。[方法]选用杀菌剂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分别采用烟雾机、单旋翼电动无人机、弥雾机、自走式大型喷雾器和喷枪5种施药器械进行2次防治,调查发病指数并计算防效。[结果]采用弥雾机和自走式喷雾器进行喷雾防治时效果较好,正常用药量防治时对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防效均在80%以上。[结论]自走式喷雾器目前可推荐用于大面积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防治,烟雾机防治效率高,可用于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应急防治。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东部麦区主要病害有小麦纹枯病、小麦赤霉病、小麦全蚀病、小麦根腐病、小麦锈病和小麦白粉病,其中以小麦纹枯病和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较大。笔者在今年5月中下旬的小麦病害普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农民因分不清小麦病害的种类,药剂防治时选用农药种类不当,错失了最佳防治时期。现就豫东小麦主要病害症状的田间识别与药剂防治技术,分别进行简要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济宁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病规律,我们于2012-2014年在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进行了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小麦扬花期前后天气情况的调查、统计,并进行了小麦赤霉病与天气相关情况的分析,探讨济宁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来,小麦赤霉病在江苏盐城麦区流行频率增加,目前已成为小麦上的常发性病害.该研究阐述了2015年盐城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及发生特点,从菌源数量、气候条件、小麦品种和病菌抗药性等方面分析了小麦赤霉病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以期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小麦赤霉病为气候性病害。过去多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流行危害。但近年来,由于气候及耕作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在黄淮、华北、西北、东北等麦区亦严重发生,已成为小麦生产的重要障碍。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是:种植抗病品种、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和药剂防治等。现将我省小麦赤霉病防治研究协作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一、河南省小麦品种田间抗赤霉特性研究和利用1985年河南省小麦赤霉病大流行,我们  相似文献   

19.
小麦赤霉病是潘集区小麦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该文对近些年来潘集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病害发生的因素及防治过程出现的问题,并从多年来对该病害的防控实践中总结出了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为周边县区的赤霉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苏北沿海地区2010年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2010年大丰市小麦赤霉病发生实况,分析苏北沿海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该技术对苏北沿海地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