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区域文旅有效融合及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供给侧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改革措施,也是驱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滁州市文旅资源较丰富,文旅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产品的文化附加价值不高,文旅深度融合推进不够,整体形象不清晰。必须在基本理念、管理体系、资源场地、产品体系、空间载体等方面进行有机融合。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旅游资源潜质,创新文旅融合的产品呈现形式,打造高质量且独具特色的文旅精品项目,形成全域全新的文旅产业新业态,让文化旅游产业真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已经成为增强文化活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有力抓手。本文以罗山县为例,分析罗山县文旅融合与旅游发展现状,结合当地旅游资源,探讨文旅融合与当地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进一步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自古以来就带有文化属性。在国内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为了加快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进程,以泰安市部分区县为例,采用实地调研、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统计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泰安乡村旅游文旅融合的现状和发展难题,提出应从文旅品牌、文旅企业、人才支撑三个方面优化发展路径,以期更好地实现泰安市乡村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乡村成为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作为乡土文化承载体的乡村博物馆由此应运而生。通过以重庆郎家村为例,分析郎家村的文旅资源现状,并以文旅融合为背景提出了文化与自然保护并重、增强文化认同感和体验感、丰富博物馆功能以及创新宣传营销模式等乡村博物馆建设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赵威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2):143-146,225
以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村为研究对象,对当地的农业文化旅游资源、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条件、乡村振兴背景下丹洲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大量的研究.从整合资源要素、筑牢人才基础、紧扣农文旅融合、重视古镇规划、焦聚乡风文明等方面提出丹洲村农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传统村落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凝聚精神情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当前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打造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推动河南传统村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从政策环境、旅游资源、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等方面较为全面地梳理了河南传统村落的基本概况,有针对性地调查调研了当前传统村落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以文旅融合理论为指导,在今后的传统村落开发中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开发和挖掘现有的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开发传统村落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产品,提升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积极构建文旅融合发展的保障体系,推动河南传统村落的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笑阳 《河南农业》2023,(30):53-55
“十四五”时期是我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已经具备弯道超车的优势和条件。河南省要建设文化强省,必须深刻认识到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对于我省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意义。首先,分析了文旅文创融合的内涵、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特征;其次,深入分析河南省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基础与面临的形势,梳理现阶段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文旅文创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旅融合发展是新时期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以区域内独特的荔枝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在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形成许多地方经验和典型模式。总结梳理了粤港澳大湾区荔枝文化资源的发展内涵;在已有荔枝文旅融合研究的基础上,从产业经济的视角将大湾区荔枝文旅融合发展的经验划分为科普研学融合发展模式、文化节庆融合发展模式、采摘体验融合发展模式、产旅联营融合发展模式 4 种典型模式,通过深入剖析不同模式的主要特征、典型案例实践,明晰大湾区荔枝文旅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和产业动态;最后从问题的角度提出大湾区接下来可以在政府角色、平台建设以及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机制创新,推动荔枝文旅融合向实现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者统一的方向发展。首次对荔枝文旅这种依托地方果品文化资源进行乡村振兴道路设计的发展方式进行综合解读,研究成果可以为其他地区实施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9.
传统村落是文化富集地带,文旅融合是传统村落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通过新钻石模型确定安徽省传统村落文旅融合投资影响因素,基于logistic模型辨识其主要因素,并运用ISM模型进一步探明主要因素结构关系。结果表明:传统村落文旅融合投资意愿由受教育程度、文创产品、文化体验产品、在线文旅营销、文旅金融政策、文旅市场监督、物质文化价值、文旅顶层设计8个主要影响因素构成;主要影响因素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序列形成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的层次结构模型;文旅产品生产消费型和文旅产品营销体验型是传统村落文旅融合投资行为可循的两种路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在国家不断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如何抓住机遇,积极探索服务创新方式,把公共图书馆建设成为文旅融合深度协调发展的阵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方法/过程]介绍了中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发展现状,分析了中国现阶段“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典型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提出夯实研学旅游课程开发基础;加强资源数字化建设,提高信息共享度;重视文化内涵,引导读者阅读学习;创新宣传,提高图书馆文旅服务知名度;深挖馆藏,开发特色文创产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企业在文化整合过程中因价值理念和管理风格等文化上的差异引发的激烈冲突导致的企业整合失败屡见不鲜。应用何种文化整合模式解决文化冲突,促进文化融合成为文化整合过程中的难点。本文以华菱集团为例通过分析华菱集团文化整合各个不同阶段所采用的文化整合模式来探索一条企业集团并购重组后文化整合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热门话题。笔者从农业产业化产生的原由和农业产业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展开讨论,笔者认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而应从专业化和规模化的角度对我国农村经济的现实加以研究,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专业化、规模化和乡村工业化。  相似文献   

13.
李丽  管卫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84-1185,1188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扩至2省1市的背景下,通过扩容前后的对比,分析核心区和边缘区产业结构的差异以及调整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杨芳  王学定  宋华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797-11799
简述了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基于此阐明了同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在酒嘉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然后通过指标量化计算分析了酒嘉地区当前城乡一体化的实现程度。结果表明,酒嘉两市的城乡一体化总体水平高于甘肃省的平均水平,但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严重失衡,二元经济结构尤为突出。最后提出了加快酒嘉区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3阶段发展思路,并指出当前工作重点: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经济工业化;促进社会管理城市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非正常积分的定义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长吉图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完善,作为经济腾飞的要素——旅游业,其一体化要求也逐渐提上日程.长吉图区域旅游一体化与其他众多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推进相比,有明显优势和意义,这就使旅游一体化成为必然.尽管优势明显,但面临问题也较突出.本文从综合角度,借鉴欧盟、东盟等区域旅游一体化成功经验,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一些客观、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传媒技术的日益发展 ,如何处理网络传媒与传统传媒的关系已成为当今传媒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在分析网络传媒和传统传媒关系的基础上 ,阐释了大学传媒跨传媒整合的必要与必然 ,并提出了大学传媒整合的基本原则 ,指出整合的关键问题是在认同大学新闻群体特性的前提下确定哪种传媒形式应作为跨传媒系统的新闻“母体”。同时构想了两种整合模型 ,并具体设计出一个以成熟网络传媒为“母体”的大学传媒整合系统  相似文献   

18.
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目前高职学生的学情,指出了高职院校需要以任务驱动形式整合数据库原理和数据库软件的应用两方面的内容,以动态网站开发课程为载体,推进高职教育思路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王凯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1):157-160
相同的一笔投资收益,如果以公司名义取得后通过股利派发给股东,这笔收益在公司层面缴纳公司所得税并且在个人层面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是以股东个人名义直接获取这部分收益时只用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两种不同的取得方式造成了投资收益的最终受益人(即股东)税后收益的不同。显然前者属于双重征税,减少了最终受益人的税后收益,而综合性税收工具就是调节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从而避免双重征税,使得通过这两种方式取得的投资收益的最终受益人税后收益相同。  相似文献   

20.
赵康  罗泮  刘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624-5626
分析了农村残疾人社会融合中所存在的问题,从残疾人心理特征角度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促进其社会融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