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充分利用阿坝州高山高原独特的气候、地貌特性,生产错季蔬菜,增加种植效益,填补成都平原地区7—8月的蔬菜淡季,经过3年的莴笋栽培试验,初步掌握了阿坝州莴笋栽培技术特点。通过品种选择、因势整地、分批播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丰产措施,保障了高原莴笋的高产优质、绿色安全,为提高农户的生产水平和栽培收益,进而为引导高山高原莴笋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慈菇、大蒜、莴笋是江苏东台地区主要种植的蔬菜种类。近年来,江苏省东台市梁垛镇泰河村菜农在生产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早熟慈菇-夏伏大蒜-冬莴笋1年3熟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每667 m^2效益超万元,实现了慈菇、大蒜、莴笋提早上市,增加了种植效益。该文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播种育苗、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该种植模式的主要栽培技术,供广大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3.
秋莴笋丰产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田利 《西南园艺》2001,29(4):38-38
莴笋为易管理、效益高的蔬菜品种 ,其栽培方式主要有秋莴笋及越冬莴笋两种 ,现将秋莴笋丰产栽培要点介绍如下。1 选用良种  莴笋以茎为食用部分 ,应选笋长、粗壮、产量高、肉细质脆、水分较少、成熟期不易裂笋、抗病能力强的品种。生产上常用的品种有尖叶白笋、圆叶白笋、紫叶莴笋、铁杆笋等。2 整地施肥  秋莴笋生长时间短 ,一般以直播为主 ,因此要为莴笋苗期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要求土地平整、疏松、肥沃、墒好。在播种前半月左右应对准备种莴笋的地块浇灌 1次透水 ,播前 2~ 3天对土地深翻 1次 ,深度以 3 0~ 40cm为宜 ,结合…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棚秋冬莴笋多茬次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可提高秋冬季大棚蔬菜产量,较大幅度延长莴笋鲜菜供应期。2009~2012年,我们在宣州区向阳镇向阳村、双桥办事处坭湾村和孙埠镇三里村等蔬菜示范园开展大棚秋冬莴笋多茬次高产高效栽培试验研究和推广,种植面积600hm~2,平均667m~2产量5000kg、产值8000元,采收期可从11月中旬~翌年2月下旬。现将具体技术措施总结如下。1茬口安排与品种选择经多年试验研究,在宣州区及近似生态环境条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众兴镇五堆村、三庄乡邵道村土壤耕层深厚,便于农事操作,适宜蔬菜种植,大面积种植蔬菜已有30多年。2000年以来,大棚莴笋—西瓜—丝瓜一年三收的茬口安排成为这两村蔬菜生产的主要模式,2008年莴笋—西瓜—丝瓜栽培模式生产面积达到200hm2,占这两村蔬菜种植面积的90%。  相似文献   

6.
莴笋是榆林市主要的早春蔬菜之一,年种植面积在1 333.3 hm<'2>左右,其品种优势对生产和市场供应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近年来在引进大量品种的基础上,筛选出较好品种进行了不同区域试验,以期选出适宜榆林市推广的优质高产莴笋新品种.现就2007年区域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导读:大棚间套种春番茄—夏丝瓜、空心菜—秋莴笋模式,可实现一年四熟周年生产,产量高、见效快、经济效益显著,成为洪泽县设施蔬菜生产的主要栽培模式之一。主要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大棚春番茄、夏丝瓜、空心菜、秋莴笋高效栽培所采取的关键技术措施,可为设施蔬菜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龚万海 《蔬菜》2017,(8):29-30
依据作物间套复种原理及相关蔬菜生物学特性,探索出皖南地区大棚毛豆—丝瓜—夏芹—莴笋一年四熟高效种植模式,并总结了各蔬菜品种的茬口安排、技术要点及效益情况,可实现每667m~2产毛豆400kg、丝瓜750kg、夏芹4000kg、莴笋2500kg,667m~2总产值可达29000元。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春莴笋采收正值蔬菜春淡时期,种植效益较佳,栽培管理相对简单,深受菜农喜爱。从品种选择、播期选择、苗床准备、播种及苗期管理、水肥管理、作畦、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春莴笋的程式化栽培关键技术。春莴笋栽培一定要选择耐寒、抽薹迟的品种,注意播期,避免春化抽薹等。  相似文献   

10.
莴笋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秀章 《蔬菜》2009,(7):14-14
莴笋属菊科一二年生蔬菜,肉质脆,香味浓,可生吃凉拌、炒食、烘干、腌制加工等,是腌制泡菜的主要原料,也是农贸市场冬、春季蔬菜供应的主要品种。浙江省云和县栽培基地面积25hm2,农户零星种植面积约30hm2,667m。产2500~4500kg,最高产6000kg,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喜爱,667m2产值达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1.
种好秋莴笋是解决秋淡季蔬菜供应的有效途径之一。但不少菜农种植的莴笋出现了早期抽薹,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怎样防止秋植莴笋早期抽薹呢?一、选择适宜秋栽的品种应选择对温度、光照不敏感、生盲期较长、抗逆丰产、不易抽薹的“柳叶笋”及“二白皮”等品种。二、选择适...  相似文献   

12.
莴笋是榆林市主要的早春蔬菜之一,年种植面积在1333.3hm2左右,其品种优势对生产和市场供应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近年来在引进大量品种的基础上,筛选出较好品种进行了不同区域试验,以期选出适宜榆林市推广的优质高产莴笋新品种。现就2007年区域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湖北天门总结了大豆—花菜—莴笋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产出率,改变了单种作物多茬导致的连作障碍,而且增加了农户收入,提高了种植蔬菜的积极性。各蔬菜种植时均应选择合适的品种、合理播种、注重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杭州余杭区良渚街道引进了莴笋新品种,开展了大棚越冬高密度栽培,莴笋产品在春节前后上市,每667m2产量4000~5000kg,2011年种植面积约100hm2,平均售价360元/kg,667m2产值1.44万~1.8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 秋冬栽培莴笋应选择耐低温、市场适销的丰产品种,根据杭州市场的需求特点,应选择尖叶的紫红色品种和青皮品种,紫红色优良品种有挂丝红、金铭1号、大绿洲等;青色优良品种有种都5号、竹叶青、三青皮等.  相似文献   

15.
熊怡文 《蔬菜》2022,(2):43-45
为了减轻外来蔬菜对宜黄县产业带来的冲击,避免农户丰产不丰收,提升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在充分了解当地居民消费习惯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品种和茬口、充分利用基地现有设施设备、综合运用蔬菜种植新技术,探索形成了“莴笋—辣椒—上海青—黄瓜—川松”高效栽培模式,强调将育苗区与种植区严格分开管理、合理安排茬口、充分利用栽培设施、严格实行轮作换茬和转变技术模式等技术要点。1年可种植5茬蔬菜(比通常增加了1~2茬),从而达到“三超”高产收益(产量超10 t、产值超4万元、纯收入超2万元),为当地大棚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莴笋是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蔬菜品种,很多地方规模发展莴笋,成了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现把冬春莴笋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品种选择越冬莴笋、春莴笋选用耐寒、适应性强、抽薹迟的品种,如耐寒特大二白皮、特耐寒二青皮、耐寒特大新  相似文献   

17.
熊怡文 《蔬菜》2022,(2):43-45
为了减轻外来蔬菜对宜黄县产业带来 的冲击,避免农户丰产不丰收,提升合作社的经 济效益,在充分了解当地居民消费习惯的基础 上,合理安排品种和茬口、充分利用基地现有设 施设备、综合运用蔬菜种植新技术,探索形成了 “莴笋—辣椒—上海青—黄瓜—川松”高效栽培 模式,强调将育苗区与种植区严格分开管理、合 理安排茬口、充分利用栽培设施、严格实行轮作 换茬和转变技术模式等技术要点。1年可种植5茬 蔬菜(比通常增加了1~2茬),从而达到“三 超”高产收益(产量超10 t、产值超4万元、纯收 入超2万元),为当地大棚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新 的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8.
姚玉军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11):146-146
河北省迁安地区利用日光温室栽培莴笋,在春节前后上市,丰富了蔬菜品种。每667m2产6000kg,纯经济效益8000元。下茬种植辣椒,增加了农民纯收入。  相似文献   

19.
导读:永登县海拔高、气候冷凉、病虫害少,是理想的红莴笋生产基地,生产的红莴笋品质好,经济效益显著。从红莴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栽培模式、种植方式、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永登县红莴笋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类似地区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天津地区,保护地莴笋的种植面积已接近1667hm2,每667m2产值5000~10000元。莴笋对温度的适应性强,幼苗可耐-5℃的低温,而且收获期集中,对下茬蔬菜的茬口安排影响较小,因此莴笋正逐渐成为天津市反季节蔬菜的理想品种。由于长期连茬种植及防治技术不规范,致使莴笋霜霉病、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