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0 毫秒
1.
通过有害生物普查发现,随县苗圃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有:银杏超小卷蛾、大叶黄杨尺蛾、家茸天牛、杜鹃冠网蝽、红叶石楠叶斑病、红叶石楠炭疽病、桂花炭疽病、红花檵木花叶病等8种。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防火林带建立中,选择树种的方法进行了阐述;然后对红叶石楠的生物学特性、防火特性等进行了研究,对红叶石楠防火林带进行了建立,后又分析了其的抗火性能及经济效益,说明了红叶石楠进一步推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防火林带建立中,选择树种的方法进行了阐述;然后对红叶石楠的生物学特性、防火特性等进行了研究,对红叶石楠防火林带进行了建立,后又分析了其的抗火性能及经济效益,说明了红叶石楠进一步推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推动红叶石楠的推广应用,满足市场需求,从科学选种、扦插繁育、扦插后管理、移栽定植、田间管理以及病害防治等6个方面对红叶石楠苗木繁育与高效栽培进行了阐述,以期进一步完善红叶石楠的高效繁育与栽培技术体系,为红叶石楠在我国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红叶石楠嫩枝扦插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红叶石楠生物学特性和红叶石楠嫩枝扦插技术,并进行效益分析。结合市场近几年来对红叶石楠需求量增大的情况,提出用嫩枝扦插技术大量繁殖红叶石楠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汉鑫 《现代农业科技》2013,(19):190-190,192
近年来,红叶石楠在园林绿化及植物造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阐述了红叶石楠的特征,介绍了红叶石楠片植、绿篱或幕墙、孤植、盆栽、行道树、绿地景观、点缀、作抗性植物等在园林绿化及造景中的应用方式,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红叶石楠的园林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炭化稻壳扦插红叶石楠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炭化稻壳、黄心土2种材料,对红叶石楠嫩枝枝条进行扦插,研究其对红叶石楠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对生根数、根长、根粗等影响很大。综合各项指标,以炭化稻壳∶黄心土为2∶3对红叶石楠插穗生根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8.
孙瑞英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2):106-107
该文结合当地实践从苗圃和基质选择、扦插、扦插后管理以及练苗等方面总结了红叶石楠扦插育苗技术,对红叶石楠在园林上应用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陈鹏  傅立弟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11):158-159+162
红叶石楠是一种观赏性很强的树种,广泛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随着城市绿化建设不断发展,市场对红叶石楠苗木需求不断增加。本文通过对红叶石楠播种育苗、扦插育苗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以期为促进红叶石楠苗木繁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红叶石楠树冠特性和生长习性,结合沿海地区小区、公园、道路绿化需求,开展了红叶石楠盐碱地扦插技术研究,通过研究,形成了适合盐碱地快速繁育扦插技术,提高了红叶石楠繁殖率和存活率,满足了沿海地区对红叶石楠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红叶石楠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国内红叶石楠的引种、组织培养及工厂化育苗成套技术研究、扦插繁殖育苗技术研究、造型艺术研究和在园林应用中的现状及国外红叶石楠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其发展前景,为红叶石楠引种及生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转AmGS抗寒基因红叶石楠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稀释平板法对转AmGS抗寒基因红叶石楠的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种类进行测定,并对细菌、真菌菌株培养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AmGS基因红叶石楠根际土壤与对照组相比,细菌和真菌的种类和数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细菌菌群中以杆菌属为主,真菌菌群中以木霉属为主,转基因红叶石楠对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红叶石楠试管苗的质量,以红叶石楠品种红罗宾(Photinia fraseri‘Red Robin’)试管苗为材料,在无糖培养条件下,研究组织培养微环境中不同体积分数CO_2[0(CK)、0.1‰、0.2‰、0.3‰]对红叶石楠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O_2体积分数为0.2‰时,红叶石楠试管苗的株高、叶数、叶长、根数、根长、鲜质量、干质量、叶绿素指数、根系活力等指标均达到最大值;CK的叶幅最大,但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红叶石楠试管苗的地上部干物率随着CO_2体积分数增加而下降,而根部干物率随着CO_2体积分数增加而上升;气孔密度与气孔面积呈负相关,CO_2体积分数为0.2‰时,气孔密度最大,气孔面积最小。综合而言,对红叶石楠试管苗进行无糖培养时,CO_2体积分数为0.2‰最适宜生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与生根密切相关的酶(POD,IAAO,PPO)活性的测定,发现E物质的添加与否对红叶石楠生根苗中的POD,IAAO,PPO活性存在很大差异。在添加有E物质的培养基上,酶活性均表现为易生根的变化规律;而在未添加E物质的培养基上,酶活性均表现为生根难的变化趋势。从而进一步从生理生化的角度论证了E物质添加与否,直接影响到红叶石楠的生根率、出根时间、整齐度以及出瓶时间。  相似文献   

15.
红叶石楠快繁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优化红叶石楠的快繁条件。[方法]通过L16(43)正交试验,配置不同基础培养基、不同植物激素种类及水平对红叶石楠不定芽进行增殖培养。[结果]不同因素影响红叶石楠快繁的大小顺序为:基础培养基>6-BA>NAA。B5培养基为最佳培养基。6-BA浓度为1.0~2.0mg/L时不定芽数变化不明显;6-BA浓度为2.0~4.0mg/L时不定芽数随浓度的提高显著增加,在浓度为4.0mg/L时最多,平均增殖系数达到22.38,继续增加6-BA浓度到8.0mg/L时不定芽数则明显减少。NAA浓度为0.05~0.20mg/L时不定芽数随NAA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在浓度为0.20mg/L时平均增殖系数最高,达到20.25;当NAA浓度从0.20mg/L逐渐增加到0.40mg/L时不定芽数呈下降趋势。因此确定最优水平组合为B5+6-BA4.0mg/L+NAA0.20mg/L。[结论]该方法可快速优化红叶石楠的快繁条件,有效提高红叶石楠的增殖效率。  相似文献   

16.
红叶石楠穴盘自动弥雾快速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红叶石楠快繁效率和种苗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对红叶石楠穴盘嫩枝扦插自动弥雾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扦插基质珍珠岩与蛭石的比例为3∶1时,扦插苗根系最发达;400~600倍K2205生根粉浸泡处理插穗时,生根率最高;6月份,扦插生根率最高,可达96.5%,生根时间最短,只有37.3 d;采用珍珠岩与蛭石(比例为3∶1)作扦插基质,每日弥雾10次,繁苗效果最好。西北林学院学报22卷第6期廖华俊等红叶石楠穴盘自动弥雾快速繁苗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居住环境,城市绿化日渐升温,对绿化树种的要求更加精细。彩色苗木走进小区绿化行列之中,红叶石楠(学名:Photinia serrulata)是蔷薇科石楠属杂交种的统称,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红叶石楠以其优越的品质倍受国人的睛睐,目前在江浙一带发展势头迅猛,前景一遍大好。  相似文献   

18.
红叶石楠组织培养技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红叶石楠组织培养技术。[方法]通过对红叶石楠外植体不同取样方式、不同增殖条件及不同生根方法的比较,研究其组织培养技术。[结果]结果表明,以休眠芽为外植体的红叶石楠的初始培养成功率较高,利用GA3浸泡消毒处理过的休眠芽,可促进其组织快速生长。培养基为50%MS、6-BA 1.00 mg/L、卡拉胶7.0 g/L时,红叶石楠组培增殖率最高。NAA直接生根培养,易产生愈伤组织,有效生根率最高为54.83%,IAA最高生根率可达57.83%。两步生根法愈伤组织形成少,NAA 3.0 mg/L+IAA 3.0 mg/L浸泡幼茎72 h,有效生根率达81.33%。[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红叶石楠组培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红叶石楠在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叶石楠新叶鲜红,冬果累累状若珊瑚,抗性强,耐寒耐荫,耐干旱瘠蒲,耐修剪,适应性强,在园林绿化应用广泛。修整成球形或其它形状做为孤赏树,在园林绿地中可孤植、对植甚至盆栽后在门廊及室内布置;红叶鲜艳持久的特性用做彩叶植物来组织植物造景,与其他彩叶植物组合成各种图案;对二氧化硫,氯气有较强的抗性,具有隔音功能,适用于街坊、厂矿绿化。  相似文献   

20.
杨木边材变色菌的生物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18个来自5种寄主上的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在试验室进行了杨木抗变色(生防)实验,结果证明广玉兰上的M3-2、MJ-2、M5-4,红叶石楠HX1、HX2是潜在的生防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