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赤霉素处理对茄子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了赤霉素的处理浓度、处理时间、处理方法等对茄子种子萌炭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先用水漫2h再用600mg/l的赤霉素溶液浸泡茄子种子6h有促进种子迅速萌发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赤霉素对茄子砧木托鲁巴姆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赤霉素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对茄子砧木托鲁巴姆种子萌发的影响,用300~1 000 mg/kg的赤霉素对托鲁巴姆种子在常温下进行浸种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后的种子萌发均有明显提高,其中浓度为700 mg/kg、浸种时间48 h处理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最好,分别比清水对照高79.4%、92.5%、58.3%。  相似文献   

3.
针对除虫菊种子萌发对环境温度要求严格,25℃以上种子萌发抑制严重的问题,本研究开展了赤霉素处理促进除虫菊种子萌发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适温20℃条件下,200 mg/L、400mg/L赤霉素分别处理种子48 h,发芽率、发芽势均显著高于对照;与20℃种子萌发情况比较,25℃高温条件下,除虫菊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降低了62.33%、99.10%和85.88%;赤霉素处理可不同程度提高25℃高温条件下种子的萌发,赤霉素浓度以及处理持续时间均影响高温逆境下除虫菊种子萌发,高浓度赤霉素、较长处理时间效果明显,400 mg/L赤霉素处理72 h,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最高。  相似文献   

4.
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浙茄10号茄子种子,统计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探讨不同浓度赤霉素对浙茄10号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浙茄10号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呈现上升趋势;200、250、300 mg·L-1赤霉素处理7 d后,浙茄10号种子发芽率均达95%以上,且差异较小,当赤霉素浓度为300 mg·L-1时,各指标均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赤霉素浸种处理对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种皮的革质和内部激素共同作用导致了茄子的休眠,严重影响了种子的萌发。赤霉素溶液的干湿处理能打破种子的休眠。研究了赤素的不同处理浓度、处理方法、贮存时间等因素对茄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用600mg/L的赤霉素溶液浸泡茄种子12h有促乾中子迅速萌发提高种子活力的显著作用,并在6个月内依据保持良好的生理效果和较好的商品种子外观。  相似文献   

6.
以沙冬青为试验材料,采用恒温培养法研究不同浓度(5%、10%、15%、20%、25%、30%、35%)聚乙二醇(PEG)、不同浓度(50、100、150、200、250、300、350 mg/L)赤霉素以及赤霉素对PEG模拟干旱胁迫下沙冬青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EG模拟干旱胁迫下,沙冬青种子的萌发率与PEG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979 9;低浓度(5%)的PEG能提高沙冬青种子的萌发率;当PEG浓度高于10%时,沙冬青种子的萌发率随PEG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且不同浓度的PEG胁迫对沙冬青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延缓作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沙冬青种子萌发具有不同的促进作用,且沙冬青种子萌发率与赤霉素浓度呈单峰曲线,以200 mg/L浓度最佳。说明赤霉素对沙冬青种子萌发具有低浓度的激活效应和高浓度的轻微抑制效应,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能够缓解和刺激干旱胁迫下的沙冬青种子萌发,未萌发的沙冬青种子复200 mg/L赤霉素后的恢复萌发率均达到40%以上。尽管200 mg/L赤霉素对解除干旱胁迫后的沙冬青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但不能促进浓度超过25%的PEG胁迫下的种子萌发,表明在一定范围的干旱胁迫下,沙冬青种子仍具有较高的萌发潜力,但PEG浓度过高会导致种子失活;结果还表明,幼苗鲜质量可作为赤霉素促进作用和沙冬青植株与干旱胁迫相抗衡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通过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东北延胡索种子萌发的试验研究,筛选出适宜种子萌发的赤霉素浓度,以期为东北延胡索种质资源的保存与育种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支持。将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的东北延胡索种子分别放在10℃、15℃、20℃、25℃恒温条件下进行种子萌发,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萌发时间等生理指标。结果,赤霉素200 mg/L、温度15℃条件下最适合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8.
不同处理对格氏栲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格氏栲种子萌发率,从不同粒级、不同温度、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不同种皮处理等对格氏栲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速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粒和中粒格氏栲种子的萌发率比小粒种子高;40和50 ℃处理有利于格氏栲种子萌发,温度过高会抑制其种子萌发;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处理均能促进格氏栲种子萌发,赤霉素质量浓度为10、20和50 mg/L时格氏栲种子发芽率均高于70%;去除种皮可提高格氏栲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9.
赤霉素对藏茵陈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赤霉素浓度与浸种时间对藏茵陈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清水处理为对照,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10、20、100、200、500、1 000、1 500和2 000 mg/kg)对藏茵陈种子进行24 h浸种处理。在种子处理的基础上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赤霉素浓度与浸种时间对藏茵陈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赤霉素浓度为1 000~2 000 mg/kg时可明显促进藏茵陈种子萌发,其浓度为1 500mg/kg时藏茵陈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分别达到46.7%和23.0%。和浸种时间相比,赤霉素浓度是影响藏茵陈种子萌发及种子活力的主要因素。对藏茵陈种子处理的优化综合农艺措施为赤霉素浓度1 068~1 532 mg/kg、浸种时间17~22 h。[结论]当赤霉素浓度为1 068~1 532 mg/kg、浸种时间为17~22 h时,可明显促进藏茵陈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0.
法国冬青种子萌发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义  吴中平  卫松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525-5526
研究了赤霉素浓度、低温层积时间和发芽温度对法国冬青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法国冬青种子具有休眠特性,低温层积能够增进法国冬青种子萌发,层积前用赤霉素浸泡促进法国冬青种子萌发的作用明显,赤霉素浸泡必须与低温层积相结合,其作用效果才能显著发挥。以在层积前用2.0 g/L赤霉素浸泡24 h后在25℃恒温下发芽组合最好,其种子萌发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11.
适乐时、敌萎丹悬浮种衣剂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表明,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和3%敌萎丹悬浮种衣剂对小麦全蚀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3%敌萎丹800mL/100kg种子处理对全蚀病防效最好,对根部全蚀病和白穗率的防效分别为76.12%和71.40%,较对照增产31.47%;2.5%适乐时200mL 3%敌萎丹400mL/100kg种子处理防效次之;其余处理防效相对较差。适乐时、敌萎丹拌种后小麦出苗整齐,生长健壮,未发现药害现象。  相似文献   

12.
紫斑牡丹幼胚离体培养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紫斑牡丹离体幼胚为试材,研究了胚龄分别为盛花后30 d、45 d6、0 d7、5 d的幼胚萌发率,选取萌发率高的盛花后75 d胚龄的种子于4℃下低温预处理,观察低温预处理对幼胚萌发的影响,并筛选较为适合的紫斑牡丹幼胚初代培养和增殖培养的培养基成分。结果表明:胚龄为盛花后75 d的种胚易萌发,萌发率为58.3%,经4℃低温预处理后萌发率可达到68.3%;诱导幼胚萌发与成苗的适宜培养基为MS(微量元素3/2)+1.0 mg.L-16-BA+0.2 mg.L-1IAA+20 g.L-1蔗糖+10 g.L-1葡萄糖+300 mg.L-1CH+0.1 g.L-1琼脂,萌发率和成苗率分别达到100%、98.3%;培养基MS+1.0 mg.L-16-BA+0.01 mg.L-1NAA+30 g.L-1蔗糖+0.1 g.L-1琼脂的增殖培养效果较好,增殖倍数可达5.7。  相似文献   

13.
卢芳  周瑞玲  蔡枫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419-6420
对用浓硫酸酸蚀过的巨紫荆种子进行不同浓度(2505、001、000 mg/L)赤霉素浸种与冰箱低温层积相结合的催芽试验,测定了发芽率。巨紫荆种子具有休眠特性,低温层积能够增进巨紫荆种子萌发,时间越长发芽率越高。层积前用赤霉素浸泡促进巨紫荆种子萌发的作用明显,以250 mg/L赤霉素浸泡244、8 h后层积60 d打破种子休眠效果较好,种子发芽率分别达22.5%和25.5%。清水浸泡促进萌发的效果不明显。赤霉素浸泡必须与低温层积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用250 mg/L赤霉素浸泡是理想的巨紫荆种子催芽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采用模拟结合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豆蔻酸对茄子幼苗生长及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豆蔻酸浓度为0.05~1 mmol·L-1时,随浓度的增加,豆蔻酸对茄子幼苗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加,在1 mmol·L-1时促进作用最大,而后随着浓度增大,又表现出抑制作用。适宜浓度的豆蔻酸对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起到抑制作用,并随浓度增加作用强度增大。当浓度增至1 mmol·L-1时,表现的抑制作用最强;在0.05~1 mmol·L-1时,豆蔻酸对叶片防御酶CAT、POD、PPO和PAL活性均表现促进作用,且在1 mmol·L-1的促进作用最大。豆蔻酸在某种程度上促进茄子幼苗的生长并提高叶片防御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以芫荽为供体材料,黄瓜、南瓜、茄子种子为受体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芫荽提取液对3种受体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芫荽提取物对南瓜、茄子2种受体发芽和幼苗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随芜荽水浸液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低浓度的芜荽提取液对黄瓜芽的生长和黄瓜的鲜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高浓度的芫荽提取液对黄瓜发芽和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对比3种受体植物.芜荽提取物对茄子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细叶石仙桃人工栽培种苗短缺问题,以细叶石仙桃蒴果为材料,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筛选不同阶段所需的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其种子可在MS+20 g·L^-1蔗糖+8 g·L^-1琼脂培养基上萌发,发芽率可达70%以上;MS +50g·L^-1土豆+20g·L^-1蔗糖+8g·L^-1琼脂培养基有利于原球茎分化小苗,低浓度6-BA和NAA组合适合原球茎增殖与芽的分化;在1/2MS +0.5 mg·L^-1 NAA+20 g·L^-1蔗糖+8 g·L^-1琼脂培养基上生根率达100%,通过以上系列培养基的培养可获得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7.
观察了由8种化学物质、2种溶剂、4~8种浓度和4种处理时间组成的数百个预处理方法的实际效果认为,赤霉索(GA_3)是打破茄子种子休眠促进萌发效果最佳的外源激素;丙酮是赤霉素渗入种子的最佳载体;播前用100~200mg/L 赤霉素丙酮溶液浸种24~48小时,是茄子种子尤其是休眠种子预处理的最优方法,可使发芽率由81%提高到96%~100%。发芽势由68%提高到95%~99%.  相似文献   

18.
硒浸种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种子为研究材料,设置了7个硒(Selenium)浸种浓度(0、0.5、2.0、4.0、6.0、8.0、10.0mg·L-1),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硒浸种处理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硒处理(0-4.0mg·L-1)对番茄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在硒的浓度为4.0mg·L-1时,其发芽率最大,种子萌发第7天时的芽鲜重、根鲜重、芽长、根长、芽干重和根干重也达到了最大值;而高浓度的硒处理(>4.0mg·L-1)则表现为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牡丹鳞芽诱导与增殖过程中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牡丹鳞芽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品种类型、基本培养基种类、取材时间、暗处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种类及其质量浓度、继代周期等因素对鳞芽诱导与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鳞芽诱导的主要因子是品种和采集时间,鳞芽适宜的采集时间为01-02月;不同GA_3质量浓度、暗处理和基本培养基对鳞芽诱导的影响较小;牡丹试管苗增殖中,4种基本培养基类型相比较,MS+Ca~(2+)效果明显;培养基中添加6-BA和IAA对试管苗增殖率有一定影响,最佳培养基组合为:MS+Ca~(2+)6-BA 2.0 mg·L~(-1)+IAA 0.3 mg·L~(-1),增殖培养适宜的继代周期为35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