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沿江高沙土地区保护地番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2002年底全市大棚番茄栽培面积已达400余hm2,占保护地栽培面积的60%以上,是本市设施蔬菜栽培中的主栽种类。本地区菜农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也掌握了一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草莓套种小型西瓜高效栽培新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随着北京市设施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草莓已成为设施农业不可缺少的种植种类。近年设施草莓面积不断扩大,现全市温室和大棚草莓栽培规模已达3500栋,面积466hm2。到2012年全市将达到2万栋,面积2667hm2。但是,草莓1年只能种1茬,设施利用率不高,再加之后期草莓产量低,质量差,效益低,栽培面积日益扩大,投入越来越大,而产出却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3.
正嘉善县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大棚番茄,随着设施农业的迅速发展,大棚番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据统计,2015年嘉善县大棚番茄复种面积1 000 hm2,主销上海、苏南市场,番茄已成为嘉善县农业的支柱产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近年来由于土地资源有限,轮作受阻,使得多年连作引起的番茄青枯病、枯萎病、根腐病等土传病害发生日益严重,导致番茄品质降低、产量下降、病害多发,严重制约着大棚番茄产业的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菜篮子工程的深入实施,昆山市蔬菜产业发展迅速,2006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6080hm2,其中常年性菜地4113hm2,季节性菜地1967hm2,玻璃温室、连栋大棚、钢架大棚、竹子大棚、防虫网等设施面积已达到1440hm2,占全市蔬菜面积的25%,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栽培  相似文献   

5.
浙江南部地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非常适合设施番茄越冬栽培.尤其是苍南县以"秋季定植,翌年春夏采收"为代表的栽培模式,已成为全国设施番茄栽培的重要基地,截止到2017年,苍南县设施番茄栽培面积已达2? 626 hm2 (3.94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近10亿元(林辉和沈年桥,2018).近年来,随着设施番茄种植...  相似文献   

6.
大棚栽培的草莓在元旦、春节供应市场,消费量大,价格较高,近年来海门市随着设施农业发展,大棚草莓栽培面积逐年增加,栽培技术不断完善,种植效益进一步凸显,已成为海门市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2009年全市草莓种植面积达800余hm2,667m2产值12000-1500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大棚草莓种植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通河县常年蔬菜种植面积1 666 hm2(公顷)左右,近年来番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现已达到166 hm2(公顷),其中保护地大棚达66 hm2(公顷),由于番茄晚疫病的发生面积达33 hm2(公顷),严重影响了产量和品质,一般发病率达15%以上,有的甚至出现死苗、缺苗现象,病害之所以严重流行,主要是2005年特别适宜病的气候条件和不良栽培管理措施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黄成 《长江蔬菜》2011,(15):22-23
瓠瓜是浙江绍兴县种植面积最大的瓜类蔬菜,2010年秋冬设施栽培面积达800 hm2。由于大部分种植瓠瓜的菜农可用设施菜地数量有限,难以做到瓠瓜的轮作栽培,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根腐病、疫病等土传病害时常因连作栽培而重发。药剂防治这些病害,不但成本高,还影响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东台市位于黄海之滨,是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市)。该市设施蔬菜栽培面积达3.33万hm2,其中常年大棚西瓜栽培面积1.67万hm2、大棚青椒1万hm2。  相似文献   

10.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识别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浙江省常年番茄栽培面积1500hm2,产量50万t,产值超5亿元,是主产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高效设施栽培蔬菜。2006年,浙江省温州、台州、嘉兴等主要大棚番茄生产基地相继发生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面积大,为害严重,发病田块株发病率在  相似文献   

11.
浙南沿海地区设施蔬菜抗冻避灾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浙江省温州市2008年设施大棚蔬菜栽培面积有4178.9hm2,主要分常年设施栽培和季节性设施栽培。常年设施栽培大棚蔬菜611.5hm2,主要集中在瓯海、龙湾、鹿城等靠近温州城市郊区的一线蔬菜基地。设施类型包括钢架连栋大棚、8m钢管单体大棚、6m  相似文献   

12.
1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江苏草莓产业又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重点发展以大棚等设施栽培为主.至2000年全省草莓种植规模3 500多hm2,其中大棚等设施面积已近1 500hm2,比1995年翻一番,同时草莓以鲜食消费为主;露地草莓发展相对稳定,主要以加工出口为主.草莓年总产量5万余t,其中冷冻出口2 500~4 000 t,已形成了面向大中城市及外贸加工出口的重点产区和城镇消费的众多分散产区两大类型草莓产区,重点产区以句容、东海、赣榆和如皋面积最大,每个县或市年种植草莓面积均已达到600~1 000 hm2,构成了全省草莓商品生产布局.  相似文献   

13.
大棚西瓜田杂草重发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东台市位居苏北黄海之滨,是首批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之一。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西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5年达1.38万hm2,以大棚设施栽培为主,其中春大棚面积1.16万hm2。由于轮作年限不够或重茬面积加大,加上设施栽培的小气候条件,西瓜四草害呈加重趋势,已成为本市西瓜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障碍。为有效控制杂草的发生,笔者经过近几年的探索,摸索出一套安全性高、除草效果好的大棚西瓜田杂草的防治措施。1大棚西瓜田杂草发生概况1.1田间杂草种类多本地大棚西瓜田杂草主要有灰绿藜、苋、凹头苋、反枝苋、马齿苋、野西瓜苗…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浙江省瑞安市日光温室、大棚等设施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发展较为迅速。为提高设施栽培的效益,笔者结合瑞安市“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活动,指导马屿镇梅屿村蔬菜种植大户进行大棚早熟黄瓜—芹菜一年两茬栽培,2011 年黄瓜每667m2 产量10 000 kg,平均产值达16 000 元,最高产值逾28 000 元;芹菜每667 m2 产量8 500 kg,平均产值12 000 元,最高产值逾20 000 元;合计每667 m2平均产值28 000 元。由于该种植模式效益较高,在瑞安市迅速推广,目前栽培面积已达100 hm2。  相似文献   

15.
五莲县近几年在实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富民工程中 ,果树、瓜菜的设施栽培面积逐年扩大 ,目前已有大棚瓜菜栽培面积 5 0 0 0hm2 ,其中大棚西葫芦栽培面积已达 30 0 0hm2 ,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西葫芦生产基地 ,产品销往国内 60多个大中城市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1 开发区概况开发区重点设在许孟镇的 36个村中 ,地处鲁东低山丘陵地带 ,位于日照市北部 ,海拔 1 0 0~70 0m ,土壤为棕壤 ,pH值 6.9~ 7.0 ,属暖温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温度 1 3.1℃ ,1月份均温 - 2 .4℃ ,7月份均温 2 5 .2℃ , 1 0℃积温 4340℃ ,年平均降水量 835mm ,年平…  相似文献   

16.
陕西大棚厚皮甜瓜规范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瓜香甜可口,香气浓郁,耐贮运,是市场畅销果品.陕西薄皮甜瓜栽培历史悠久,随着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996年引进厚皮甜瓜在温室试种;1998年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人员在阎良区于塑料大棚设施内试验获得成功,667m2产量3 500 kg,产值7 500元良好效益,在当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品种也日益丰富.截止2007年阎良区厚皮甜瓜栽培面积达3 450 hm2(5万多亩),辐射周边富平、蒲城、临潼、临渭、大荔、高陵等县区,形成以阎良为中心的陕西厚皮甜瓜种植基地,面积已达6 667 hm2(10万亩),甜瓜产业已成为陕西省的新兴主导产业,已成为基地农民增收的主要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7.
黄瓜病害发展新趋势与无公害防治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7年,我国设施栽培面积达到120万hm2(公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设施栽培国家,特别是以日光温室为代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地蔬菜栽培和塑料大棚的发展尤为迅速,目前已突破66万hm2(公顷),其中又以黄瓜的栽培最为普遍,它已占到保护地栽培面积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浙江温州拥有蔬菜生产基地面积约1200hm2(18000亩),其中大棚种植面积为666.7hm(210000亩),主要栽培蔬菜有茄果类(番茄、茄子为主)、瓜类(黄瓜和瓠瓜为主)、十字花科和绿叶蔬菜类(李宝聚等,2010)。特别是当地春季大棚栽培番茄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管理方便、经济效益较好的特点。然而随着番茄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连年种植的现象日趋  相似文献   

19.
郭曼霞  汤坤源  谢笑秋 《蔬菜》2014,(10):55-57
龙岩市新罗区蔬菜大棚种植面积达350 hm2,通过多年实践证明,采用早春大棚番茄—黄瓜—油麦菜高效栽培模式,既能充分利用地力和当地气候特点,有利于改良土壤,又能有效提高效益,每667 m2产值可达31 550元。  相似文献   

20.
贺春玲 《蔬菜》2014,(1):43-44
秦皇岛市越夏番茄生产面积达166.7 hm2,平均667 m2产量6 500 kg,产值在1万~1.2万元,已成为秦皇岛市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品种选择、育苗方法、整地定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越夏番茄春夏栽培和夏秋栽培两个茬口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