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肉种鸡饲喂是依据肉种鸡的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而制定的,饲喂的基本理论是将有限的饲料量(限饲)以一定的形式均匀地分配给群体内所有鸡只,使群体内所有的鸡只体重保持均匀一致,限饲贯穿于肉种鸡饲养的全过程,对提高种蛋合格率,减少死淘率,降低饲料浪费,增加种鸡饲养的经济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饲喂不当会造成有些鸡只采食不足或有些鸡只采食过多,从而影响到鸡  相似文献   

2.
强制换羽引发蛋鸡钙缺乏症的诊治王西顺北京市西红门第四鸡场(100076)某场一个3200只的蛋鸡群在520日龄时进行了强制换羽,换羽前这群鸡生产、采食及死海均正常。开食后,逐渐增加饲喂量,鸡只的行为正常,死亡接近换羽前的状况,当日耗料达到正常标准一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蛋鸡限饲法重复人工诱导换羽技术的可行性,试验选取60 000只292日龄海兰褐蛋鸡采用限饲法人工诱导换羽技术进行重复换羽。通过测定2次换羽期间鸡群的产蛋率、死淘率以及蛋品质,分析重复换羽产生的经济效益。首次换羽在换羽第43天产蛋率达85%以上,产蛋高峰维持210 d。541日龄时该鸡群进行第2次换羽,换羽第40天后产蛋率达85%以上,产蛋高峰维持了94 d。该鸡群760日龄被淘汰(淘汰前产蛋率均在70%以上),均产蛋数为520枚,鸡只292日龄时均产蛋数为140枚,通过重复换羽每只鸡均产蛋数增加380枚。鸡群首次换羽前的死淘率极显著高于换羽后,第2次换羽前的死淘率显著高于换羽后。换羽后蛋品质显著升高。相比直接淘汰鸡群,通过重复换羽可以增收约4 581 000元。综上,重复换羽可显著降低鸡群死淘率,延长蛋鸡的产蛋年限、增加蛋鸡利用率,提高规模化养殖效益,缓解国家种禽资源受限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种简便的强制鸡换羽的方法强制鸡换羽具有降低生产成本,延长种鸡利用期,提高种蛋质量等优点。我们曾对两批产蛋率在30%以下的海赛褐鸡群进行强制换羽,从开始换羽到恢复产蛋率50%,死淘率3.7%,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把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1.强制换羽前的...  相似文献   

5.
1肉雏鸡10日龄前死淘率高的原因1.1霉菌或霉菌毒素据分析,4日龄前雏鸡死淘率高,可能与霉菌或霉菌毒素有关系,大多因孵化箱污染霉菌或种鸡携带霉菌毒素传播给后代所致。种鸡感染霉菌毒素后一般不表现出典型的霉菌毒素中毒症状,只表现为采食量减少、喜卧,严重的表现为拉稀,通常被饲养者所忽视,误当成普通肠炎腹泻处理。高峰期青年鸡所产鸡雏比老龄鸡所产鸡雏的死淘率高。1.21号饲料的霉菌毒素超标据分析,5~10日龄鸡雏死淘率高,可能与1号  相似文献   

6.
将1210只健康的53周龄的广东惠州麻肉种鸡用于强制换羽。试验前测定标记鸡的体重,共停料18天,自由饮水,自然光照。停料第2周每隔1天测定一次体重,当失重率达到27.44%时恢复喂料。恢复喂料后18天见蛋,经过5周产蛋率就达到57.14%,9周时产蛋率77.67%。结果表明,优质肉种鸡停料后体重下降速率低于蛋用鸡;种鸡进行强制换羽期间不停止饮水供应能够有效减少鸡只的死亡率;合理把握恢复喂料时机,能够使鸡群换羽后保持良好的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7.
将1210只健康的53周龄的广东惠州麻肉种鸡用于强制换羽。试验前测定标记鸡的体重,共停料18d,自由饮水,自然光照。停料第2周每隔1d测定一次体重,当失重率达到27.44%时,恢复喂料。恢复喂料后18d见蛋,经过5周产蛋率就达到57.14%,9周时产蛋率77.67%。结果表明,优质肉种鸡停料后体重下降速度低于蛋用鸡;种鸡进行强制换羽期间不停止饮水供应,能够有效减少鸡只的死亡率;合理把握恢复喂料时机,能够使鸡群换羽后保持良好的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8.
肉种鸡饥饿强制换羽法董乐津(寿光市畜牧局262700)一、肉种鸡强制换羽的时间选择肉种鸡已近60周龄,产蛋率降至“盈利临界产蛋率”,饲养已无效益时则可实行强制换羽。二、强制换羽鸡群的组建在实行强制换羽之前,应逐只检查,认真挑选,检出病弱鸡和已换羽的母...  相似文献   

9.
我们对本厂肉用种鸡强制换羽前后的生产成绩进行了比较,并对每只出壳鸡的成本进行核算,评价肉用种鸡强制换羽延长产蛋期的利弊。一、数据资料的产生自1985年至1987年上半年,我厂先后对所饲养的海波罗种鸡进行了5批次的强制换羽延长种鸡产蛋期的工作,强制换羽鸡数达7093只。强制换羽是采用饥饿化学法(停水、停料、饲喂锌若干日),配合光照改变(利用自然光照),分别记录了不同开产季节的种鸡强制换羽前后的生产成绩,做了强制换羽种鸡的种蛋和(?)强制换羽种鸡的种蛋  相似文献   

10.
正人工强制换羽就是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方法,改变鸡只的正常生命活动规律,使其营养供应在一段时间内不能满足鸡只正常生长和生理活动的需求,从而导致鸡群体重减轻、生殖器官萎缩、羽毛脱落、产蛋率急剧下降,最后停产,再经过一定时间的恢复,长出新羽。1肉种鸡人工强制换羽的目的调节市场供应,在鸡苗价格低谷时减少损失,在鸡苗价格高峰时增加收入。缩短饲养周期,减少培育后备种鸡的费用,从而达到节约成本、增加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养鸡业的不断发展,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蛋种鸡的人工强制换羽已被广泛接受并应用。父母代肉种鸡人工换羽还比较陌生。在现代的养鸡业中,市场行情变幻莫测,生产利润不断降低,怎样在行情不好时降低生产成本,怎样降低养鸡风险,怎样提高养鸡利润率,这些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肉种鸡的人工强制换羽是否成功,将对肉种鸡行业有重要意义。一、人工强制换羽的意义降低风险,延长种鸡使用时间,提高鸡场经济效益。二、鸡场强制换羽的条件健康状况及第一产蛋周期生产性能良好的鸡群。三、强制换羽的步骤1.换羽前15天进行新城疫喷雾免疫…  相似文献   

12.
<正>顾名思义"种鸡管理性疾病"是由种鸡在饲养管理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方面的问题导致的疾病。家禽疾病多以传染病、营养性疾病、寄生虫病居多,但是正规养殖企业发生传染病、营养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几率很小,正常死淘范围内的鸡只往往都是因为"管理性疾病"导致的。有的管理者对这部分死淘鸡只根本不重视少有剖检,以至于不能发现或及时发现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不能  相似文献   

13.
正大群饲养方式的种鸡群体在饲养过程中难免因为种种因素导致不断有种鸡个体在生产中期被淘汰或死亡。种鸡在产蛋舍的死淘情况直接反映了产蛋舍的管理水平,同时影响着入舍母鸡的生产成绩。一般蛋鸡产蛋期存栏率能达到90%以上,一流肉种鸡公司产蛋期存栏率可以达到88%。立华公司饲养种鸡数量大,从近期生产情况看,影响鸡群存栏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鸡笼导致脚爪外伤饲养设备在进鸡前需要用消毒药喷洒消毒,进鸡后笼具长期浸没在氨气存在的环境,有时存在于高热高湿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一例肉种鸡MDV和REV混合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娃  邱洪凯  郭龙宗 《中国家禽》2007,29(14):34-35
近两年来一些肉种鸡养鸡户反映免疫过鸡马立克疫苗的鸡群仍发生肿瘤,且这种情况较往年大幅增多,病鸡因肿瘤细胞扩散至全身而迅速死亡,造成鸡群死淘率明显偏高,生产性能下降,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在肉种鸡的饲养过程中,由于育成时间长,鸡雏价格高,种鸡采食量大等因素造成种鸡饲养成本较高,当市场行情比较低迷的时候,肉种鸡的饲养就将面临着亏损的局面,为了能够很好的规避这一风险,部分肉种鸡场在市场行情低迷时采取了强制换羽的措施来等待新一轮的好行情。某种鸡场在2010年时进行了肉种鸡强制换羽,强制换羽鸡群共3栋舍,7274只,55周龄1栋、47周龄2栋。换羽后生产水平非常理想,现把强制换羽的过程介绍一下供肉种鸡养殖场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微囊丁酸钠对哈伯德肉种鸡死淘率、产蛋率、合格种蛋率、蛋重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45周龄的哈伯德肉种鸡500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mg/kg微囊丁酸钠(丁酸钠含量为30%).试验期为12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肉种鸡第9~1...  相似文献   

17.
随着饲料及种雏价格的不断上涨,有成种鸡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如何降低产蛋种鸡的育成成本,延长种鸡的利用期,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提高种鸡场的经济效益呢Z为此,我场进行了伊莎褐父母代蛋种鸡强制换羽试验,目的是对种鸡强制换羽及经济效益做一探讨。一、材料与方法进行强制换羽鸡群是经过人工授精双层笼养到76周龄的父母代伊莎捣蛋种鸡,其中母鸡2785只,公鸡1对只。自然通风,半开放式有窗鸡舍,人工喂料,笼外自由饮水,人工检蛋,每笼5个单元,每单元饲养2只母鸡,公鸡单笼饲养,采用饥饿法换羽。l换羽前的准备门)强制换羽前,淘…  相似文献   

18.
(一)发病情况某养殖户一群5000羽46日龄的土杂鸡,舍内平养。鸡群中出现部分鸡下痢,肛门周围羽毛污染。部分鸡只打堆,采食量下降,弱仔鸡数增多。发病后鸡只的死淘数增加,每天死亡5只左右。由于是平养,存在垫料潮湿和脏,认为是大肠杆菌感染,全群投以恩诺沙星抗生素治疗和电解多维抗应激,鸡群发病数和死亡数未见减少,前来就诊。(二)解剖病变死亡鸡只极度消瘦,羽毛脏  相似文献   

19.
肉用种鸡禽霍乱的诊治刘明奎(辽宁省农垦抚顺肉鸡联营公司父母代场113123)发病情况:某种鸡场饲养的7000只彼德逊肉种鸡,于36周龄转群,5天后突然死亡3只体况良好的鸡,以后陆续出现急性死亡,剖检无明显病理变化。试投氯霉素后,死亡很快减少,但产蛋率...  相似文献   

20.
绦虫病对笼养鸡来说很少发生,尤其是笼养种鸡,发病率更小。石家庄市某种鸡场的笼养种鸡于2000年9月开始发病,经综合诊断后,确诊为赖利绦虫病。诊治情况如下:一、饲养管理与发病情况此种鸡场笼养海兰成年种鸡7500套,青年种鸡5000套,分别于230日龄和105日龄开始发病。该鸡群从未进行过驱虫工作,转群时,鸡舍也没彻底冲洗与消毒过。另外,转群的同时又进行了补充断喙,使鸡只抗病力下降,成年种鸡发病率达30%,死淘78只,青年种鸡发病率达47%,累计死亡163只。二、临床症状发病鸡只表现精神沉郁,羽毛逆立,粗乱无光泽,食欲下降,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