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氮肥形态与大白菜产量及硝酸盐累积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形态氮肥对大白菜产量及硝酸盐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氮肥追肥用量增加,大白菜内叶硝酸盐含量增加,外叶则维持在一定水平,大白菜外叶硝酸盐,大白菜施用尿素比习惯用碳酸铵更有施利于获得高产,大颗粒尿素又优于普通尿素,且净菜产量高含量高于内叶.习惯种植的高施氮肥不仅产量低,净菜率低,而且使大白菜外叶硝酸盐累积水平高,并使土体中残留大量硝酸盐.  相似文献   

2.
氮肥形态与大白菜产量及硝酸盐累积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形态氮肥对大白菜产量及硝酸盐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 ,大白菜施用尿素比习惯施用碳酸铵更有利于获得高产 ,大颗粒尿素优于普通尿素 ,且净菜产量高。随氮肥追肥量增加 ,大白菜内叶硝酸盐含量增加 ,外叶则维持在一定水平上 ,大白菜外叶硝酸盐含量高于内叶。大量施用氮肥不仅产量低 ,净菜率低 ,而且使大白菜外叶硝酸盐累积水平高 ,并使土体中残留大量硝酸盐。  相似文献   

3.
以“北京新三号”大白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大白菜氮素利用及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以期为氮肥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施氮量与产量之间符合二次曲线关系;施氮水平150 kg/hm2为秋季大白菜最佳施氮量,当施氮水平低于该值时,土壤硝态氮残留保持在较低水平,表观损失量也很低;当施氮水平超过该值时,土壤中硝态氮的残留量和损失量均会显著增加;种植区域平均施氮量为300 kg/hm2时,通过改善施肥方法与灌溉方式,大幅度减少氮肥用量,仍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4.
以苜蓿和大白菜为试材,在苜蓿与大白菜间作模式下,进行不同水平的氮肥减施处理,研究苜蓿与大白菜间作模式下氮肥减施对大白菜根际土壤养分及大白菜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白菜的安全生产和合理减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苜蓿与大白菜垄间间作和垄沟间作提高了大白菜根际土壤的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促进了大白菜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同时有利于大白菜生长.在苜蓿与大白菜1∶2垄沟间作方式下,减氮水平40%处理下(T2N2),大白菜根际土壤的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高于大白菜单作下常规施用氮肥水平处理和其它减氨水平处理.在苜蓿与大白菜1∶2垄沟间作方式下,适量减施氮肥有利于大白菜生长,品质积累和产量的提高,与大白菜单作下常规施用氮肥处理相比,减氮40%水平处理下(T2N2),大白菜667 m2产量提高15.3%,改善了大白菜品质,提高了大白菜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和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施用尿素、硫酸钾、复合肥、过磷酸钙和烘干鸡粪等不同配比的有机肥与无机肥,共设计了8组处理。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以提高大白菜品质及产量;有机氮与无机氮质量比为3∶1时,其品质和产量的提高效果最佳。8组处理中大白菜可食用部分硝酸盐和维生素C含量均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氮肥不同施用量及添加硝化抑制剂DCD对蕹菜生长、硝酸盐累积和土壤氮素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0.00~0.30 g/kg,蕹菜单株重和株高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但当施氮为0.40 g/kg,蕹菜单株重和株高出现了下降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蕹菜硝酸盐累积量增加;土壤硝态氮的累积量与施氮量成线性相关关系(关系式为y=45.7x 2.82,R2=0.9435);从整个蕹菜生长周期来看,0~20 cm土体铵态氮含量呈现出波浪形变化,且整体显下降趋势.在施用等量氮肥情况下,添加10?D能显著提高蕹菜的单株重与株高,而且可抑制土壤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使氮肥较长时间以铵态氮形式保留在土壤中,从而减少硝态氮累积.  相似文献   

7.
氮肥施用量对温室彩椒产量及土壤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光温室水肥一体化栽培条件下,研究了5个氮肥施用水平对土壤硝酸盐含量、彩椒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施用水平下,0~20cm土壤硝酸盐含量均高于20~100cm土层;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0~20、20~40、40~60、60~80、80~100cm各土层土壤硝酸盐含量及0~100cm土壤硝酸盐累积量均呈升高趋势。15kg·(667m2)-1施氮水平(中等氮肥)下,日光温室彩椒产量、经济效益及其单位氮素增收均为最高。  相似文献   

8.
在日光温室水肥一体化栽培条件下,研究了5个氮肥施用水平对土壤硝酸盐含量、彩椒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施用水平下,0~20 cm土壤硝酸盐含量均高于20~100 cm土层: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0 ~ 20、20~40、40~60、60~80、80~ 100 cm各土层土壤硝酸盐含量及0~100 cm土壤硝酸盐累积量均呈升高趋势.15 kg·(667 m2)-1施氮水平(中等氮肥)下,日光温室彩椒产量、经济效益及其单位氮素增收均为最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5水平氮肥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大白菜植株生物特性、产量、氮肥利用率及产投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白菜的氮肥施用量以纯氮180 ̄360kg/hm 2为宜,可获得37000 ̄43000kg/hm 2的产量,新增纯收益24 000 ̄29 000元/hm 2,产投比为9.9 ̄11.5。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化肥用量,实现优质高产,采用设施黄瓜田间小区试验法,以中农16号黄瓜为材料,设置4个氮水平处理,分别是0、138、276、414 kg/hm~2,分析了黄瓜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黄瓜产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其中N_(276)处理产量最高,为92 t/ hm~2;黄瓜硝酸盐含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也不断增加,其中N_(414)处理的硝酸盐含量最高,为477 mg/kg;不同氮肥处理的黄瓜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可溶性糖含量N_(276)处理最高,达到5.3%。土壤硝态氮含量总体上随土层深度增大而减小,且硝态氮含量的减小幅度也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高施氮量显著提升了不同深度土层硝态氮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在施用12.7 t/hm~2商品有机肥的基础上,当氮肥用量为276 kg/hm~2时,设施黄瓜可获得最高产量、最佳品质及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通过5水平氮肥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大白菜植株生物特性、产量、氮肥利用率及产投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白菜的氮肥施用量以纯氮180 ̄360kg/hm 2为宜,可获得37000 ̄43000kg/hm 2的产量,新增纯收益24 000 ̄29 000元/hm 2,产投比为9.9 ̄11.5。  相似文献   

12.
大白菜是喜氮作物,氮肥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其产量与效益。为探索桂中地区大白菜的平衡施肥技术,2008年开展大白菜的不同控释氮肥用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氮水平为1395kg/hm2时大白菜产量较高,为142500kg/hm2;施氮水平为930kg/hm2时大白菜的农学效率较高,为7.89kg/kg。可见,氮肥施用范围为930~1395kg/hm2时,桂中地区大白菜的经济、生态效益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3.
以冀西北坝上旱薄沙土-作物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萝卜产量、氮素利用率、硝酸盐含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分析,研究了自制缓释氮肥在该区域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氮素利用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缓释氮肥的氮素利用率较等氮量下的普通尿素提高了4%~11%.与施用等氮量尿素处理相比,缓释氮肥明显提高了萝卜产量,其增产范围在1.98%~8.19%,净收入增幅在0.97%~7.69%.萝卜体内硝酸盐含量与施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在冀西北坝上旱薄沙地上,缓释氮肥在提高土壤氮素利用率、增加萝卜产量、降低萝卜体内硝酸盐累积和提高经济收益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4.
氮肥对辣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氮肥与盆栽辣椒品质的关系,以辣椒品种"津福35"和"豫艺7"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每盆尿素施用量分别为0.76、1.52、2.28g)对温室盆栽辣椒果实中硝态氮、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辣椒的品质有不同的影响,硝态氮、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随着氮肥的施入量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呈增长趋势,以期为辣椒设施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03年以来,黑龙江省东宁县大面积种植圆葱向俄罗斯出口,但部分圆葱硝酸盐含量超过标准,严重制约了圆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笔者于2008年在磷、钾施用量一致的条件下,设计了5种氮肥施用水平,初步研究了氮肥不同施用量对圆葱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667m2施氮≤15.1kg,圆葱硝酸盐含量不超过出口质量标准,但产量和产值较低;每667m2施氮18.3kg,产量和产值虽然最高,但圆葱硝酸盐含量超过出口质量标准,不能出口;每667m2施氮16.7kg,圆葱硝酸盐含量既不超标,又比常规施氮量增产250.4kg,实际增收168.2元,为最佳施氮量。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氮肥用量对青花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一定施氮量范围内,青花菜产量和Vc都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但超过一定的施氮量有递减的趋势;氮肥用量与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呈正相关,在每9 kg(公斤)/667 m2(平方米)N用量时,既能获得产量和较好的品质,同时也保证了青花菜较低的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施氮量(常规施氮量、1/3常规施氮量、1/2常规施氮量和2/3常规施氮量)对大棚番茄老株更新套种菜豆产量、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减量施氮不会影响番茄产量。番茄老株更新套种菜豆栽培模式可以明显提高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土壤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EC值均随施氮量增加呈增加的趋势;施用氮肥会降低土壤p H值,适当减量施氮可以提高土壤中的速效钾含量,但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影响不大。综上所述,大棚番茄老株更新套种菜豆模式,施氮量为常规1/2即15 kg·(667 m~2)~(-1)时,不仅可以降低氮肥用量,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还能保证番茄产量,且可额外增加菜豆产量。  相似文献   

18.
生物炭与不同用量氮肥配施对小白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瓜菜》2019,(4):30-34
为了明确生物炭对小白菜栽培中氮肥减量施用的作用,用0、0.25 g·kg~(-1)(以N计)施氮量的土壤以及4%(w,下同)生物炭与0、0.15、0.20、0.25 g·kg~(-1)土壤施氮量配施的土壤栽培小白菜,探讨生物炭与不同用量氮肥配施对小白菜生长、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生物炭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EC值,提高土壤孔隙度和pH(;2)在氮肥供应充足时,施用生物炭能显著增加小白菜的叶片数、总叶面积、地上部鲜质量和干质量;(3)与0.25 g·kg~(-1)的施氮量相比,生物炭与60%用量的氮肥(0.15 g·kg~(-1)土壤)配施对小白菜的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氮肥利用效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研究发现,4%生物炭与60%用量的氮肥(0.15 g·kg~(-1))土壤配施可以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提高小白菜的品质,并实现减少氮肥施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平衡施肥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平衡施肥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K(N15P5K10)基础上分别增施氮肥、磷肥、钾肥、硼肥、有机肥都可使大白菜产量提高5.3%~47.0%,并以施用泥炭的效果最为显著.与CK相比.仅常规施肥的大白菜硝酸盐含量降低;不同施肥处理均提高了大白菜维生素C舍量,且以常规处理增幅最大.达121.9%;增施氮肥、硼肥和有机肥大白菜的氨基酸舍量增加,以氮肥的效果最佳,增幅为26.4%.增施氮肥、磷肥、泥炭和菜籽粕处理的还原糖含量增加;硼肥和磷肥处理可提高大白菜的氮含量,增幅分别为10.4%和9.2%,增施磷肥提高了大白菜的舍磷量,增幅为17.7%,钾肥和硼肥处理提高了大白菜的含钾量,增幅分别为6.3%和2.6%.不同肥料组合对大白菜N/P,N/K,P/K作用不一致.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施氮水平下秋马铃薯的生长以及StNR和StAT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新喜  冯艳青  雷艳  刘明月  熊兴耀 《园艺学报》2015,42(10):1974-1982
通过对不同氮素水平下秋马铃薯生长及叶片氮素转运与吸收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结果表明,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硝酸还原酶基因(StNR)和铵转运蛋白基因(StAT)的表达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StNR和StAT的表达量与施氮量、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 < 0.01)。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马铃薯株高和茎粗呈上升趋势,但单株结薯数、单薯质量和产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块茎淀粉含量呈降低趋势;秋马铃薯的施氮水平在90 ~ 135 kg · hm-2为宜。土壤和块茎硝态氮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0 ~ 20 cm深土壤硝态氮含量在1.55 ~ 9.34 mg · kg-1;块茎硝态氮含量在20.58 ~ 49.81 mg · kg-1,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 < 0.01)。研究结果可为大田马铃薯植株氮素营养分子诊断技术的建立及大田氮素运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