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绵羊绦虫病是由裸头科各属的绦虫寄生在羊小肠中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危害幼龄羊。本病在我国分布广泛,呈地方性流行,赤峰地区放牧的绵羊每年都有发病的情况。本病的特点是绵羊生长发育迟缓,生产性能下降,特别是羔羊及幼龄羊感染时,不仅影响生长发育,常导致发病羊精神沉郁,贫血、消瘦、腹泻,甚至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2.
山羊传染性脓疮,又名羊口疮,羊露水疮,是由目疮病毒(绵羊传染性脓疮性皮炎病毒)引起的山羊急性传染病。本病在羊群中传播块、感染率高,一般良性经过,极少死亡,但发病期间病羊采食受到影响,造成羊群掉膘及经济损失。八十年代末以来,本病曾在我市尤溪、沙县、三元、梅列等地发生,给养羊业造成一定危害。笔者曾先后对十余个发病羊群进行调查诊治,取得粗浅体会,现整理如下。1.流行特点1.1有明显的季节性:本病在我市发生,多集中于每年3~6月多雨季节,其它月份极少发生。1.2传播快,发病率高:本病在同一羊群中从发现第一头病…  相似文献   

3.
片形吸虫病是羊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是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所致。本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幼畜及绵羊常因此病导致大批死亡。慢性和隐性症状的患羊可周消瘦、发育不良及毛、乳产量显著降低而造成严重损失。该病在全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并可危害其他反刍动物及猪和马属动物,人亦可遭受感染。  相似文献   

4.
正羊梭菌性疾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致病因素为梭状芽孢杆菌微生物,患病羊只死亡率高,养羊业蒙受损失巨大。1羊梭菌性疾病类型本病属于急性传染病,羊只感染后突然死亡,运动功能失调以及腹部肿大等情况时常发生,患病羊只多极度衰竭,昏迷而亡。本病包括羊快疫、羊猝狙以及羊肠毒血症等。1.1羊快疫本病多因幼小绵羊误食被梭菌芽孢污染的饲料,危害消化道,致免疫力降低。病羊表现为喜好独处、精神萎靡。本病  相似文献   

5.
羊传染性脓疱病是脓疱病毒引起的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病变是在嘴唇、口角、鼻孔周围等处的皮肤、粘膜上形成丘疹、水泡、脓疱,破溃后形成疣状厚痂,故又称羊口疮。本病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对成年羊危害轻,对羔羊危害重,死亡率在1%~15%之间,康复发育受阻。  相似文献   

6.
羊传染性脓疱也叫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所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在口腔内外,皮肤和黏膜发生红斑、丘疹、水疱、脓疱、溃疡及痂块。本病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对成年羊危害轻,对羔羊危害重,死亡率在1%~15%之间。羊坏死杆菌病是坏死杆菌引起的畜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因患病部位和组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病名,本病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和黏膜而感染,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羊传染性脓疱病常发生坏死杆菌的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7.
山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 ,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主要危害羔羊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患羊口唇等部皮肤、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以及疣状厚痂为特征。本病传染性强 ,羔羊死亡率高 ,一旦发生就会导致严重损失 ,是目前危害养羊业生产的一大主要疫病。1 流行特点 该病主要危害 3~ 6月龄羔羊 ,常呈群发性流行 ,成年羊发病较少 ,人和猫也可感染该病。病羊和带毒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但以春夏发病最多 ,这可能与羊只的繁殖季节有关。由于病毒抵抗力较强 ,本病在羊群中常可连…  相似文献   

8.
羊传染性脓疱病是脓疱病毒引起的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病变是在嘴唇、口角、鼻孔周围等处的皮肤、粘模上形成丘诊、水泡、脓疱,破溃后形成疣状厚痂,故又称羊口疮。本病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凡是有羊的地方都有本病。对成年羊危害轻,对羔羊危害重。死亡率在1%-15%之间,康复发育受阻。  相似文献   

9.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危害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的炎症,伴有大量流泪,其后发生角膜混浊或呈乳白色。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一种多病原的疾病,主要有衣原体、结膜支原体、立克次氏体、李氏杆菌和某些病毒等。本病主要发生在天气炎热和湿度较高的季节,传染迅速,多呈地方性流行。现将一起地方流行性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牛、羊血液原虫病在我州流行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各种年龄的牛、羊对本病都有易感性,犊牛和羔羊发病率高,纯种牛、杂种牛和新引进的牛、羊对本病最易感。对牛、羊的危害主要是消耗机体内的营养物质,给机体造成机械性损伤,饲料的利用率下降,生长缓慢,引起营养缺乏,畜产品品质降低,可以引起其他疾病的发生和死亡。  相似文献   

11.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患羊的皮肤和粘膜发生特异性的痘疹,即丘疹、水疱、脓疱和结痂等病理过程。本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一旦发生就会导致严重损失,是目前危害养羊业生产的一大主要疫病。1流行特点病羊和带毒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被病羊污染的场所、草地、垫草、饲料,与病羊接触过的用具、饲料管理人员,以及蚊蝇等吸血昆虫和体外寄生虫均可成为传播的媒介。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粘膜侵入机体。在自然情况下,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的山羊都易感。羔羊较成年羊…  相似文献   

12.
黄山羊是龙陵县山区主要饲养的牲畜,年存栏黄山羊20多万只,但龙陵县是肝片吸虫病的老疫区,每年因该病造成羊发病死亡占疫病总死亡率的32.7%~35.4%.本病对羊危害极大,尤其对幼畜危害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正>羊链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危害绵羊、山羊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常给养殖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天祝县多个乡镇的规模养羊场(大户)发生羊链球菌病,造成大量羊只死亡。1流行病学本病主要发生于绵羊,山羊次之。病羊和带菌羊为主  相似文献   

14.
正本病由鹦鹉热衣原体所引发,主要危害绵羊和山羊,以流产、死亡或娩出的仔畜不久死亡为特征。本病最初于1950年发现于苏格兰,此后在欧洲国家蔓延,目前在全世界均有发生,给养羊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母羊地方流行性流产的病原是衣原体目鹦鹉热衣原体中的绵羊衣原体(C.ovis),对青霉素和一些磺胺药物敏感,但不受链霉素和对氨基苯甲酸的影响。1流行病学病原从流产羊的胎儿、胎膜、阴道和子宫排出物排到外  相似文献   

15.
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形成溃疡为其特征。本病常可使羔羊大批死亡,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又以2~3日龄羔羊发病率最高。杂种羊相对发病较少,纯种羊的发病率、死亡率很高,即使治愈也影响其生长发育.给养羊业带来重大损失。怀孕母羊的饲养管理对本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凡管理粗放、营养不良的羊群,所产羔羊发病率高;相反则发病率低。  相似文献   

16.
正羊传染性脓疱又名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羊传染性脓疱口炎,俗称羊口疮,是羊的一种主要以口腔黏膜发生脓疮、烂斑和疣状增生为特征的病毒性传势病。本病常继发坏死杆菌感染,主要危害幼龄羔羊,在很多养羊地区流行比较普遍。1流行病学1.1自然易感动物本病在自然情况下,主要危害幼龄羔羊,绵羊、山羊羔皆患。羔羊发病的年龄一般在数日至3月龄左右,但以1月龄左右羔羊居多。细毛和细毛杂种羔羊比土种羔羊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羊传染性脓疱也叫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在口腔内外,皮肤和黏膜发生红斑、丘疹、水疱、脓疱、溃疡及痂块。本病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对成年羊危害轻,对羔羊危害重,死亡率在  相似文献   

18.
野生动物反刍兽肠毒血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流行概况 野生动物反刍兽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毒素引起的急性毒血症。临床上以胃肠出血,尤其小肠出血为主要特征,对野生动物中反刍兽危害严重。该病国内养鹿场曾常有发生。吉林省某鹿场1985—1987年因该病死亡梅花鹿127只,石家庄动物园曾因本病使成群的麋鹿绝种,水鹿毙命,蛮羊、马鹿、梅花鹿都有发病死亡记录。  相似文献   

19.
正羊肺线虫病是由网尾科网尾属和原圆科原圆属及缪勒属的线虫寄生于羊呼吸器官而引起的疾病。它可分为大型肺线虫病和小型肺线虫病。以咳嗽、呼吸困难、鼻孔流出黏性液体为主要临床症状。一般辽宁绒山羊发生的比较普遍。本病可致发育障碍,畜产品质量降低,并引起死亡,它是对羊危害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给养羊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伪狂犬病免疫的研究 Ⅰ、伪狂犬病弱毒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是由猪疱疹炳毒1(suis herpesvirusl)所引起的家畜和野生动物的急性传染病。1902年 Aujeszky在匈牙利发现此病以来,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发生。我国某些地区也有发生本病的报导。本病对成年猪多呈—过性病演而耐过,主要危害哺乳仔猪,病死率达60~100%,而牛、羊、犬、猫等感染后几乎无一幸免于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