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晓华  王稳  张丹 《河南农业》2013,(22):33-34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对公共基础课定位缺乏准确认识、教师队伍缺乏内在动力、课程设置缺乏系统规划、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等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科学定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终身学习视域下,作为公共基础课的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应及时调整课程理念、教学思路和教学手段,改革语文课程,优化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重视语文实践教学,组织各类语文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最终实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公共基础课表现尤其明显。本文对高职生公共基础课的学习状况、问题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职数学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不仅担负着为各个专业提供基础的地位,更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手段。本文就高职数学改革做了简要的现状分析和改革探索,为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的学习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承担着为学生奠定知识基础、为专业服务、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多重职能,其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然而,目前的实际状况却不容乐观,这其中有主客观等多种因素造成,那么,如何凸显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的特色,发挥公共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的应有作用,使其真正有效地推进人才培养,值得我们认真去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及教师都有其自身特点,而公共基础课在高职教育教学活动中问题尤为突出。以宏观政策、教学环境、公共课教师职业困境及角色定位、高职学生特点为视角,探析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存在的问题,以期能够推动其改革创新,引起高职院校对于学生通识教育的重视,帮助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职数学作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成功地探索出一条新的高职院校数学改革之路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阐述了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渗透到高职数学教学的必要性,并具体从概念的讲授、定理的证明、应用型问题、教材编写、课外作业等从5个方面探讨了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的途径。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到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中去,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而且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还处于学习借鉴、实践探索阶段,但总体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本文探讨了专业基础课课程设计理念:以调动学生主动性为原则,以提升学生自信和兴趣为途径,以培养学生思维习惯为目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最终实现高职教育目的,兼顾学生的就业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是工科高职院校重要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关系到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培养的问题。数学教学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学习和学生思维的养成,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笔者对高职教育数学教学改革进行探讨,提出了个人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主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作为其目标,因而在具体教学中,过于注重对学生在职业技能方面的培养,而对公共基础课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所起到的作用,则不够注重。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这方面的教学工作。基于此,本文就对教师在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中的教学改革工作开展进行重点探讨和分析,并对其改革方式提供相应的策略。以期提高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