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选取海南甘什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甘什岭保护区)1~2年生无翼坡垒(Hopea exalata)裸根幼苗作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对无翼坡垒裸根幼苗进行异地移栽试验研究,分别对其成活率及苗木生长情况进行观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选取2年生的无翼坡垒裸根幼苗,生根剂浸泡处理8h,移栽效果较好,苗木成活率高,且苗木发芽时间较早,苗木恢复生长速度快。  相似文献   

2.
珍贵树种坡垒和油丹及其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坡垒和油丹均为我国濒危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本文概述2个乡土珍贵用材树种的价值用途、生态学特性、濒危原因和引种栽培情况,并重点对坡垒和油丹的播种育苗技术和嫁接繁殖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促进坡垒和油丹的研究和开发利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首次对海南三亚甘什岭无翼坡垒新树种病害进行了研究 ,对各种病害症状进行了描述 ,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 ,同时对病害的发生与环境关系做了初步探讨。比较系统地对无翼坡垒病害情况做了概述 ,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粤西地区开展香坡垒等7个龙脑香科树种的引种试验,对生长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7个龙脑香科树种在粤西地区有较强的适应性;生长表现较好的树种有钝叶娑罗双、香坡垒和具翼龙脑香,其2.5年生的树高分别达到196.3,160.0,156.9 cm,平均地径分别为1.5,3.1,4.6 cm。  相似文献   

5.
坡垒是海南的特类材树种,其材质优良,用途广泛.水垒的木材颜色、重量、结构等特征与坡垒相似,一些商家常将其混在一起,充当坡垒销售.通过对水垒与坡垒的木材构造特征进行区分,旨在为质检部门及广大消费者提供二者的辨别依据.文章从树皮、心边材、木材颜色、花纹、管孔、轴向薄壁组织、木射线、木材气味等方面分别对这2种木材进行研究和比...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原生龙脑香科5属13种——青梅(青皮,Vatica mangachapoi)、坡垒(Hopea hainanensis)、无翼坡垒(Hopea exalata)、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多毛坡垒(毛叶坡垒,Hopea mollissima)、河内坡垒(Hopea hongayeasis)、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广西青梅(Vatica guangxiensis,与版纳青梅Vatica xishuangbannaensis合为一种)、云南娑罗双(Shorea assamica)、羯布罗香(Dipterocarpus turbinatus)、盈江龙脑香(Dipterocarpus gracilis)、东京龙脑香(Dipterocarpus retusus)和纤细龙脑香(Dipterocarpus gracilis),以及引入外来种香坡垒(Hopea odorata)和小瘤龙脑香(Dipterocarpus tubeculatus)等在中国海南、云南、广西、广东和西藏等地区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概述,并做了样树调查,为促使龙脑香科树种的有效保护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坡垒(Hopea hainanensis)、青皮(Vatica mangachapoi)在广东树木公园引种栽培近60 a,生长表现分析表明:两树种的树高、胸径、冠幅的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42 m、0.72 cm、0.14 m和0.40 m、0.52 cm、0.10 m,与原产地及勐仑植物园、南宁树木园同龄植株相比,生长速度中等;抽梢期、花期、果熟期、首花首果年龄均比原产地的有所推迟,多数物候指标与勐仑植物园差异不大;采集广东树木公园内种植的坡垒、青皮种子,培育坡垒苗木88株,青皮苗木201株,并分批种回树木园内;园内树木从未发生过明显的病虫害和寒害.表明坡垒、青皮在广东树木公园引种获得成功,建议在南亚热带以南地区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海南珍贵乡土树种套种农作物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海南珍贵乡土树种坡垒、降香黄檀、秋枫套种南瓜、香蕉等农作物对林木保存率、生长情况及农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套种农作物可以显著提高坡垒、降香黄檀及秋枫的造林保存率,套种农作物3a后,3个树种的保存率均大于90%;而对照(没有套种农作物)的坡垒保存率仅为23%;套种农作物2a,坡垒、降香黄檀、秋枫的树高、胸径生长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秋枫的生长最快,树高达3.83m、胸径达4.56cm,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66.52%、228%  相似文献   

9.
坡垒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亦属于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野外大树稀少且幼树存在增补限制,亟待开展保护研究。为了解坡垒适生群落特征,通过在海南尖峰岭的原始林和次生林中分别设置7个20 m×20 m样地,分析两种生境类型下坡垒群落在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等方面的共性和差异。结果表明:1)坡垒适生群落共记录到木本植物294种,隶属75科168属,单种科、寡种科和单种属、寡种属比例大,樟科、壳斗科、茜草科和山矾科为坡垒适生群落的优势科;2)原始林和次生林坡垒适生群落均无明显优势种,但坡垒种群在次生林的功能地位和作用相对较强;3)坡垒在原始林和次生林均表现为较宽的生态位,表明坡垒对资源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坡垒在原始林的生态位宽度较次生林大,其对原始林群落的环境适应能力相对较强,对资源的利用相对较充分。研究为揭示坡垒适生群落的结构及发展趋势提供了基础资料,对极小种群的恢复与保护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龙脑香科5个树种--青皮、坡垒、望天树、羯布罗香和盈江龙脑香在海南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和中部地区不同的立地环境进行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海南原生树种青皮和坡垒的适应性较强,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存活率几乎达到100%;羯布罗香和盈江龙脑香喜湿但不耐旱,在东部滨海砂土地几乎全部死亡,而在低矮灌丛荫蔽的潮湿环境长势非常旺盛;望天树既不耐湿也不耐旱,在西部积水或者东部滨海砂土地的存活率仅有百分之几;可见,在海南热带季风气候下,不同的立地环境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各树种的生长,适应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青皮坡垒羯布罗香盈江龙脑香望天树。  相似文献   

11.
对西双版纳州普文试验林场和大渡岗乡大干坝村试验地不同海拔的中泰南五味子生长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015—2018年,不同海拔试验地中,中泰南五味子的地径、藤长生长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普文试验林场的生长量略高于大渡岗大干坝的;海拔800 m的生长量在不同时间及不同试验地均略高于海拔1 200 m的;海拔1 000 m的生长量均优于海拔800 m、海拔1 200 m的。提出在西双版纳境内,中泰南五味子应选择海拔在1 000 m左右地块种植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普文热带林业研究所于1964年引种了羯布罗香,定植44 a的羯布罗香人工林平均树高31.8 m,平均胸径44.6 cm,现已基本成材,每公顷材积达1 100 m3.对其平均木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44 a生的羯布罗香林还处在旺盛的生长阶段,这说明其是一个适宜用作培育大径材的树种.因其用途广泛,栽培容易,可在广大适宜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不同基质旱冬瓜扦插试验中,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普文)扦插旱冬瓜在森林土、河沙和珍珠岩3种基质中,最适宜的为森林土,平均生根率为43.57%,平均生根数为6.06条,平均抽稍长度为4.26 cm,平均最长根长为9.39 cm.  相似文献   

14.
在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普文试验林场思茅松种子园开展了 16个无性系的雌雄球花空间分布特性及人工辅助授粉的研究 ,结果表明 :各无性系间雌雄球花数量及雌雄比均差异极显著 ,存在偏雌偏雄的变异 ;雌雄球花数量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在垂直方向上 ,79%以上的雌球花分布于树冠的中上部 ,80 %的雄花分布在树冠的中下部 ;在水平方向 ,东、西、南、北 4个方位球花数量的分布基本一致。种子园的落花现象比较严重 ,且不同无性系的落花率不同 ;人工辅助授粉有助于雌球花的保存和座果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以红皮糙果茶(Camellia crapnelliana)、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金花茶(C.petelotii)、坡垒(Hopea hainanensis)4种珍稀濒危植物1 a 生幼苗的成熟叶片为试验材料,进行高温、低温胁迫试验,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并利用 Logistic 方程建立回归模型,计算出高温和低温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和低温胁迫过程中,相对电导率变化趋势均呈现明显的“S”型曲线,耐热性大小顺序依次为:金花茶>红皮糙果茶>坡垒>伯乐树,高温半致死温度在41.6~46.3℃之间;耐寒性大小顺序依次为:红皮糙果茶>坡垒>伯乐树>金花茶,其低温半致死温度在-7.19~-6.16℃之间。供试的4种珍稀濒危植物1 a 生苗均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和耐寒性,在广州地区可以安全露地越夏及越冬。研究结果可推测这4种珍稀濒危植物潜在的适应地区,从而扩大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在西双版纳普文热带林业研究所山地引种秃杉的试验情况。通过分析比较5~15年生引种林分林木的生长量与原产地天然秃杉林的生长量,发现秃杉在云南热区的生长量远高于其原产地,与当地速生树种相当,值得在云南广大热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云南西双版纳普文山地雨林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山地雨林有维管束植物83种,隶属48科76属。该植物区系科、属的分布区类型组成均以热带分布为主,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81.24%和89.47%,温带成分分别占8.34%和5.26%。种的分布区类型组成以热带亚洲分布为主,占总种数的49.40%;其次是中国特有分布种,占25.30%;热带分布种占70.33%,温带分布种占8.43%。这些特征均表明该植物区系热带性质显著,特有种丰富,并具有明显的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特点和热带北缘性质,属热带亚洲植物区系向东亚植物区系的过渡区。  相似文献   

18.
对普文试验林场的25个不同种源西南桦子测林测定胸径、树高、材积等生长性状,利用Excel和DPS数据软件Duncan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西南桦5 a生时胸径、树高和材积存在着显著差异,生长曲线在2 a生时近趋于直线;在4 a生和5 a生时生长曲线呈波形;生长量最大的是种源E(广西田阳),其次是种源K(云南澜沧);4 a生时生长量最小的是种源A(广西凌云),5 a生时生长量最小的是种源J(云南墨江)。  相似文献   

19.
文章调查分析大姚花椒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花椒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