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是以发好袋装的三级菌种为栽培基础,直接摆在农田地面上或林下,在袋上划口、打眼,进行人为培养和管理,从袋上直接长出木耳的一种栽培方法。改变了林区依靠木材生产木耳的历史,这项新技术拓宽了黑木耳的栽培原料和区域,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有利于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发展前景广阔。经过林区职工群众多年的实践证明: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技术是脱贫解困,节约林木资源,适宜林区发展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2.
黑木耳袋料反季节栽培法 ,特点是“秋播、冬养、春栽” ,符合木耳的自然发生规律 ,耳袋在低温下发菌时间长 ,相对菌丝积累养份多 ,为丰产提供了物质基础 ,初春出耳还能减少流耳 ,提高成功率。1 原料的配制及栽培种的生产1 .1 原料的配制黑木耳袋料栽培 ,主要原料是木屑、麦麸或米糠 ,也可用农作物秸秆、稻壳、棉籽壳 ,粉碎玉米芯、甘蔗渣、稻草配合木屑使用 ,但木屑含量不能低于 3 0 % ,木屑应选择干燥、无霉变的阔叶硬杂木 ,麦麸 (米糠 )要求新鲜 ,无霉变。栽培种配方为 :①木屑 78%、麦麸或米糠 2 1 %、石膏 1 %。②木屑 5 0 %、玉米芯…  相似文献   

3.
黑木耳是重要的食用菌,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本文从品种选择、栽培季节、栽培地、培养料、灭菌及接种、发菌及出耳管理、采收加工等方面介绍了黑木耳露地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从黑木耳秋栽原料的选择、栽培配方、灭菌、接种,室外养菌,出耳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采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黑木耳秋栽优质稳产技术。相比春栽,对黑木耳栽培户具有上规模,稳产量,质量好、价格高,致富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连续三年,对带皮黑荆、去皮黑荆与青冈类硬杂木进行袋栽香菇、金针菇、平菇和黑木耳系列性对比测试和多指标鉴定。结果表明:黑荆木材(带皮或去皮)袋栽香菇,在产量、质量、营养成份等方面均显著优越于供对照的壳斗科青冈杂木;金针菇、平菇、黑木耳在黑荆木栽培料的前期生长阶段,其菌落直径和发菌率均优于对照,由此说明,黑荆木材是一种理想的食用菌栽培原料。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地为了发展林下经济,服务三农,提高林农种植的经济效益,引导林农在林下间作黑木耳。我们吸收了国内外的代料木耳栽培先进技术,并在灭菌和接种、出耳管理等多个方面有所创新。2008年发展林地黑木耳栽培100亩,亩栽培黑木耳10000袋,成功率98%,平均每袋出耳50g,亩产值达20000多元。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黑木耳代用料林地栽培是充分利用山区林地的自然生态条件进行黑木耳生产的一种模式,这种栽培方式可使林木与黑木耳相互促进生长。如:林地空气清新,可以减少出耳期间杂菌的污染;林木的枝繁叶茂形成了自然蔽荫,在试验时观测:上午 10时林下光照强度是 2900~ 4200lx,林外为 130000~ 135000lx,所以林地栽培黑木耳不用搭设荫棚,既可满足黑木耳对光的需求,且降低了生产成本;从树木表面及地表蒸发出大量的水分,保持了林地湿润,同时林地昼夜温差大,近于野生黑木耳生长的自然条件,获得的木耳,耳片厚、颜色深、品质好、产量高;出耳…  相似文献   

8.
黑木耳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菌类食品,已经由原来的山野珍品转而成为一种大众化食品。,随着森林林木资源锐减和“天保工程”的实施,生产黑木耳的木耳段不断减少,代料栽培黑木耳势在必行。 1塑料袋地栽黑木耳含义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就是把按特定的培养基配方、含水量和 pH值标准拌好的培养料,依据一定的装袋标准,装入特制的塑料袋内,套上无棉体颈圈,加热灭菌后,通过封闭式接种,把专门用于地栽的黑木耳菌种接入培养基内,经养菌,待菌丝长至袋底,割一定数量和规格的“ V”形口,摆在大地上,上盖草帘遮荫保湿,保证一定的温度、温…  相似文献   

9.
林区除了木耳生产外,还有多品种的其它菇类成了多种经营的主要项目.由85年春开始,经过三年平菇与黑木耳木段栽培的产值比较,发现平菇比黑木耳木段栽培平均产值高.1986年春接种,长1.5米,径级18厘米,弯曲度特大的一根段木,1987年秋,一次采菇28市斤,按当地湿菇售价六角计,合人民币16.8元;同样材长、径级,种黑耳最佳的千金榆(半拉子)树种第二年达不到这样高的产值.  相似文献   

10.
木耳新品种"牡耳2号"是从黑龙江省牡丹峰自然保护区采集的野生黑木耳子实体,经过系统选育获得。其子实体耳状,小孔出耳表现为单片、无根、色黑、碗状、圆边、褶少。小孔栽培单片耳率比对照"黑29"高21.5%,生产试验产量为每100kg干料产鲜耳94.5kg,较对照品种"黑29"增产5.6%。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为黑木耳的主要产区,每年为国内外消费者提供大量的黑木耳产品,黑木耳的栽培生产已成为“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林区、农村脱贫致富的热门项目,发展速度很快。随着栽培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年来,在有的产区存在着制种过程中菌丝接种不复活或复活菌丝生长速度较慢,抵制外界不良条件能力差,在出耳过程中易导致细菌、侵染造成大面积烂耳;生长的木耳耳片的厚薄、大小及颜色都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烂耳是木段栽培黑木耳存在的主要问题,严重影响了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造成木耳段资源的浪费,挫伤了广大耳农的积极性。因此,分析烂耳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是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烂耳的原因及其分析黑木耳烂耳的原因较多,大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1菌种问题菌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是造成烂耳的主要原因。当前各地菌种厂较多,有些厂家技术管理不严,栽培种内含杂菌较多,这些含杂菌的菌种在培养期间,有些能表现出特殊的颜色,如黑、绿、红、黄等,能和黑木耳纯白色的菌丝区别开,可随时…  相似文献   

13.
黑木耳栽培以往一直采用木段式主产方法,随着木材资源的逐渐减少,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代用科大地栽培黑木耳已成为主要方式。为了促进黑木耳代用料栽培事业的发展,使其真正成为林区、农区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门路,以及应广大黑木耳栽培者的要求,现将我研究所多年来黑木耳栽培的技术,奉献给广大黑木耳栽培者,仅供参考。 1 栽培材料的选择及栽培场地的选择 1.1 选择优良的黑木耳品种 代用料栽培黑木耳,品种的选择是栽培成败的关键,应选择抗逆性强,生命力旺盛,耳根小,易开片,耳片正反面明显,背面有耳筋,耐高温的中、晚生品种。经…  相似文献   

14.
<正>湖北省作为中国黑木耳的主产区之一,一直以椴木栽培为主。华中农业大学和有关科研单位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进行过代料栽培的试验,并获得成功,但由于当时市场对代料木耳产品的认可度较低,规模化栽培的关键技术还欠成熟,因此代料栽培黑木耳未获得大面积推广应用。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由于市场对木耳的需求量增加,同时南方木耳老产区耳木资源逐渐匮乏,产量下降,东北代料栽培技术逐渐成熟并获得大面积推广。南方各省在借  相似文献   

15.
黑木耳代料栽培产量高,经济效益高,木耳品质好,可以人为集约生产,但技术难度大,稍有某一技术环节掌握不好,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甚至完全失败而亏本。为使这一技术不断发展完善,笔者经过3年实践探索,总结以下稳产高产技术,以确保黑木耳代料栽培成功。1 选用优良菌株 选用优良菌株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收益大的稳产高产首要措施。优良菌株应该具备行之有效适宜本地区气候条件,适宜代料栽培,抗污染力强,耳朵大,肉质厚,颜色黑等优点。根据笔者的实践,头潮耳本均朵重4~6克,每袋收9~10朵,平均可达40~50克(菌袋培养料重400克)。  相似文献   

16.
黑木耳主要产区为东北,且具有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益气补血的功效,现已成为黑龙江省主要农业产业及创汇产品之一。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工栽培出现历史性转变,从段栽培走上代料栽培、大大缩短栽培周期。从而带来新一轮消耗森林阔叶资源,来换取经济效益浪潮。按生产量20kg木耳,消耗1m^3材料计算,我省森林资源能支撑多久,为此寻找代料栽培,利用农村废弃物栽培优质木耳是黑木耳产根本出路,现将进行利用废弃秸秆生产黑木耳及筛选工艺措施试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从野生黑木耳材料中,分离、纯化得到25个不同菌株,通过生物学特性和拮抗试验,选出8个独立菌株。综合测定8个菌株的长满袋天数、污染率、耳片形状及颜色、干木耳子实体产量四个指标,HM07表现优异,是适合在该地区栽培的菌株。  相似文献   

18.
黑木耳是黑龙江省的品牌产品,具有质量好,销路广的优势。由于长期进行段木栽培,耳木资源已日趋减少,远远不能满足栽培的需求。多年来,国内许多地方曾进行了大量的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研究,但存在几个关键问题:①黑木耳子实体丛生,产品重量差;②是出一批后培养基易酸化腐烂,效益欠佳;③菌糠处理不当造成环境公害,影响周年生产。为了解决黑木耳代料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使代料栽培黑木耳能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益。经多年观察,就模式及管理技术方面介绍如下:1栽培季节根据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要求,结合黑龙江省地区气温变化规律,一年可分两季栽培收…  相似文献   

19.
代用料栽培黑木耳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木耳栽培方法.具有节约木材资源.生物学转换率高.不污染环境,重要的经济价值等诸多优点。但代用料栽培黑木耳田间管理阶段绿色木霉侵染一直困扰着代用料栽培黑木耳生产.经常造成一定损失,严重时造成绝产。研究绿色木霉侵染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于代用料栽培黑木耳生产具  相似文献   

20.
地栽和棚室挂袋栽培的黑木耳在外观形态特征和营养成分含量上存在较大差异,在外观形态上:地栽黑木耳的湿干比大、硬度大、耐受拉力大,而棚室挂袋黑木耳更厚;在营养成分含量上:地栽黑木耳的粗蛋白、粗纤维、灰分含量更高,而棚室挂袋黑木耳的粗脂肪、多糖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