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出生到断奶这一时期的小兔称为仔兔。仔兔由母体转到外界.生活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仔兔机体尚未发育完全,对环境适应能力差,抗病能力差,因此,如何提高仔兔的成活率,是养好兔的重要一个环节。根据仔兔的生理特点.可分为睡眠期和开眼期。  相似文献   

2.
母兔分娩行为观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母兔的一些分娩行为,包括产仔前吃产仔箱内的垫草、搬窝、分娩过程中护理仔兔,喂奶时舔仔兔,分娩完成后护理仔兔,喂奶后掩盖仔兔等。  相似文献   

3.
仔兔出生后到断奶阶段,机体器官发育尚不完全,对外界环境的调解机能也很差,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最易死亡。做好仔兔的养护,对仔兔生长发育和日后生产性能,都将起到决定性促进作用。冬季出生的仔兔对寒冷的抵抗力很弱,如何提高冬季仔兔的成活率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繁殖仔兔,是养兔专业户扩大饲养规模、增加仔兔出售收入的主要途径,但有些养兔专业户仔兔成活率不高,严重影响到经济效益。如何才能提高仔兔成活率呢?必须把好五关:  相似文献   

5.
仔、幼兔死亡高峰期有三个。一是产后7天以内,这一时期仔兔还没有睁眼,全靠母兔喂养维持生命,如果母兔患了乳房炎或隐性乳房炎,或母兔笼底不洁,乳头被污物污染,仔兔吃了这种母兔的奶,就会发生仔兔肠炎,即黄尿病,死亡率很高。二是在仔兔18日龄补饲后的7天以内,这时的仔兔由原来全部吃奶转变为吃奶和吃饲料并行,由于胃肠道对饲料还不适应,所以容易发生仔兔胃肠炎,处理不好会大批死亡。三是仔兔35天断奶后,转入幼兔期,由原来的吃奶又吃料,转变为完全吃饲料,这时由于幼兔贪吃,消化机能较弱,容易发生消化系统的疾病,也是一个死亡高峰。  相似文献   

6.
仔兔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都较差.如果饲养管理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仔兔的死亡,从而降低养兔的经济效益。所以,加强仔兔管理.提高仔兔的成活率是提高饲养效益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仔幼兔因疾病造成死亡率偏高,多年来一直是困扰养兔界的难题。几年来,我们运用“母源疗法”和仔兔超前预防两项措施建立免疫程序(见下表),对仔、幼兔疾病防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仔、幼兔成活率均在92%以上,部分场户仔、幼兔成活率接近百分之百。  相似文献   

8.
睡眠期仔兔的饲养管理 饲养:睡眠期的仔兔生长发育很快,应尽量让其吃上奶、吃足奶。特别是母兔产后1—2天内分泌的初乳,营养丰富且具有轻泻作用,有利于促进仔兔生长、排尽胎粪,应保证仔兔吃足初乳。此期的仔兔,只要能够吃饱奶、睡好觉,就能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油气储运》2010,(9):19-19
家兔腹泻病种类繁多,病情复杂,常见于仔幼兔。在规模化养殖场中,仔幼兔的腹泻性传染病,已成为仔幼兔生长受阻和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从出生到断奶这一时期的小兔称为仔兔。仔兔的饲养管理是否得当,直接关系仔兔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是养兔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李子强 《饲料博览》2001,(12):49-49
兔子从出生到断奶这段时期称仔兔,这是兔子在饲养管理过程中最难养的一个阶段。仔兔饲养管理,依其生长发育特点可分睡眠期和开眼期两个阶段。(一)睡眠期:仔兔出生后至开眼前,称为睡眠期。在这个时期饲养管理的重点是:1.早吃奶,吃足奶。初乳中有许多免疫抗体,能保护仔兔免受多种疾病的侵袭,应保证初生仔兔早吃奶、吃足奶。睡眠期的仔兔只要能吃饱奶、睡好,就能正常生长发育。2.精心管理。初生仔兔全身无毛,产后四五天才开始长出茸茸细毛,这个时期的仔兔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抵抗力弱,因此,冬春寒冷季节要防冻,夏秋炎…  相似文献   

12.
崔洪文 《新农村》2013,(4):32-32
哺乳期是指母兔分娩到仔兔断奶的时期。一般为28~45天。由于仔兔的营养主要由母乳供给,母兔泌乳量越大,仔兔生长越快,发育越好,存活率越高。因此,哺乳期母兔饲养管理的重点应是保证母兔健康,提高泌乳量,保证仔兔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从家兔的生长发育阶段来看,仔兔的死亡率较高。引起仔兔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因此,加强仔兔的科学饲养管理,对提高养兔经济效益十分重要。具体有五点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农家顾问》2013,(11):46-47
冬季气候寒冷,仔兔发病率高。如何有效地控制仔兔冬季常见疾病的发生.是养兔业重要的生产环节。下面就冬季仔兔常见普通病的防治做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从出生到断乳这一阶段的幼兔称仔兔,一般需30~45d,该时期的仔兔身小体弱,十分娇嫩,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和抗病力都很差,稍不注意就会造成死亡。该时期是养兔成败的关键。为提高仔兔成活率,应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1.仔兔出生后,不要随便搬动,因挪动引起环境的变化母兔会咬死或吃掉仔兔。仔兔出生时没有毛。有色兔,只有色素沉着于皮肤内:白色兔,全身发红.第4天才有细细的毛长出来。长毛前仔兔饥饿时呈一长条.饱食后胃部膨大如球.皮肤润滑光亮.说明奶水充足.稍大一点时,可观察其行动来判断饥饱.饥饿时到处乱爬寻觅母乳.如用手触摸头往上蹿“吱吱”嘶叫:饱食后安睡不动.或用前爪往下钻爬。睁眼前,为睡眠期.除吃奶外,全部时间是睡眠。要特别注意仔兔的清洁卫生.保持垫草干燥。在此期间仔兔极易吊奶冻死或被鼠咬死.因此要特别注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据实际观察,母兔产仔时,边产边将仔兔脐带咬断.并将胎衣吃掉,同时添干仔兔身上的血迹.分娩就告结束。一般2至3分钟产出一只,全部产出需20至30分钟左右。母兔产后即跳出产箱(或窝)找水喝。此时.母兔如找不到水,常把自己产下的仔兔一个个吃掉.以解口渴的痛苦。因此,要特别注意在其产前事先准备一碗淡盐水,放在产箱或窝旁,以免母兔因产后失水较多出现口渴而吃掉仔兔。所以,一碗淡盐水,可保仔兔平安。  相似文献   

18.
李涛 《新农村》2008,(12):20-20
1.分群饲养 第一,仔兔出生后20天左右,实行母仔分养,定时哺乳,防止仔兔误食母兔粪便。  相似文献   

19.
从出生到断奶这段时间的小兔称“仔兔”。 仔兔出生后6—10小时,应及时让其吃上初乳(吃得越早越好)。因为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具有轻泻的作用,能帮助仔免顺利的排出胎粪。对有奶不喂的母兔要人工强制哺乳。初乳是指母兔产后3天之内的乳。如发现有未吃到初乳的仔兔可人工辅助喂奶,采提高仔兔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养好仔兔是养兔成功与失败的关键,笔者在养兔生产实践中运用活性菌体复合酶(CLBJ^3#)添加在仔兔日粮中进行试验观察,发现活性菌体复合酶对提高仔兔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速度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