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5种药剂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5种药剂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以筛选出能有效防治油茶炭疽病的杀菌剂。[方法]测定了1%波尔多液、50%多菌灵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80%代森锰锌700倍液和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1%波尔多液和80%代森锰锌的防治效果达75.00%,50%多菌灵和75%百菌清的防效为69.14%;70%甲基硫菌灵的防效欠佳,仅为14.81%,与其他4种药剂存在极显著差异;1%波尔多液喷施后,药剂在叶片上的附着期长,防治效果最好。[结论]1%波尔多液是防治油茶炭疽病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柑橘煤烟病杀菌剂供柑橘生产使用。【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柑橘煤烟病菌的室内毒力作用。【结果】6种杀菌剂对柑橘煤烟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不同,50%多菌灵WP的抑菌作用最强,其EC50为1.8165×10-4μg/mL;70%甲基硫菌灵WP次之,其EC50为0.2051μg/mL;80%代森锰锌WP的EC50值为1.3470μg/mL,其抑菌作用也较强;75%百菌清WP的抑菌活性最差,其EC50为348.2487μg/mL。【结论】50%多菌灵WP、70%甲基硫菌灵WP和80%代森锰锌WP对柑橘煤烟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进一步进行大田试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柑橘煤烟病杀菌剂供柑橘生产使用。【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柑橘煤烟病菌的室内毒力作用。【结果】6种杀菌剂对柑橘煤烟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不同,50%多菌灵WP的抑菌作用最强,其EC50为1.8165×10-4 μg/mL;70%甲基硫菌灵WP次之,其EC50为0.2051 μg/mL;80%代森锰锌WP的EC50值为1.3470 μg/mL,其抑菌作用也较强;75%百菌清WP的抑菌活性最差,其EC50为348.2487 μg/mL。【结论】50%多菌灵WP、70%甲基硫菌灵WP和80%代森锰锌WP对柑橘煤烟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进一步进行大田试验。  相似文献   

4.
桑葚菌核病是目前果桑发展的致命病害。为有效防治桑葚菌核病、生产无公害桑葚,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势在必行。本试验选用5种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设3个浓度梯度开展桑葚菌核病田间药剂防治,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2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对桑葚菌核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50%的腐霉利400~600倍可与甲基硫菌灵或多菌灵交替使用,且这3种杀菌剂对桑叶和桑葚无明显药害。  相似文献   

5.
6种杀菌剂对剑麻斑马纹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种防治剑麻斑马纹病的杀菌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8%金雷WG 200倍液和90%疫霜灵WP 1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90%以上;其次是55%敌克松WP 200倍液和70%甲基托布津WP 500倍液,防效在85%~90%之间;而50%烯酰吗啉WP 150倍液和64%克菌特WP 100倍液防治效果较差,防效低于50%。通过药剂防效和成本分析,建议在生产上可使用55%敌克松WP 200倍液和70%甲基托布津WP 500倍液来防治剑麻斑马纹病。  相似文献   

6.
5种杀菌剂对网纹甜瓜蔓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网纹甜瓜蔓枯病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种杀菌剂对网纹甜瓜蔓枯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中,25%溴菌清WP对网纹甜瓜蔓枯病病原菌的毒力最强,EC50值为64.051 1mg/L;80%克菌丹WDG和80%代森锰锌WP次之,EC50值分别为161.006 9mg/L和259.921 6mg/L;70%甲基硫菌灵WP和75%百菌清WP的毒力最差。25%溴菌清WP、80%克菌丹WDG和80%代森锰锌WP均可有效抑制网纹甜瓜蔓枯病菌的生长,可进一步用于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防治苹果白粉病的有效杀菌剂。[方法]以6种杀菌剂18种浓度处理进行苹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氟菌唑WP 4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为82.96%;其次是氟菌唑WP 3 000倍液,防治效果为77.75%;而浓度70%甲基硫菌灵WP 800倍液和1 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差,均在60%以下。[结论]在生产上建议以氟菌唑WP 4 000倍液和氟菌唑WP 3 000倍液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合适的药剂控制温郁金弯孢霉叶枯病。[方法]选用5种农药,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抑菌圈法对温郁金叶枯病病原菌进行室内筛选。[结果]80%代森锰锌WP对温郁金弯孢霉叶枯病防治效果最好;50%咪鲜胺锰盐WP次之;50%多菌灵WP、75%百菌清WP和70%甲基硫菌灵WP无抑菌效果。[结论]80%代森锰锌WP和50%咪鲜胺锰盐WP对弯孢霉叶枯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苏丹  傅俊范  周如军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2014-2015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白头翁叶斑病菌(Ascochyta anemones Kab.et Bub.)对70%甲基硫菌灵WP、75%百菌清WP、50%代森锰锌WP、50%多菌灵WP、25%嘧菌酯SC、10%苯醚甲环唑WP、40%氟硅唑EC7种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白头翁叶斑病菌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对50%代森锰锌WP的敏感性最高,EC50值为24.400 3 mg/mL;对10%苯醚甲环唑WP最不敏感.  相似文献   

10.
棉花烂铃的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烂铃是棉花结铃期到吐絮阶段的主要灾害之一,在我国主要棉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减少棉花烂铃对提高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以及降低棉农的用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以冀优01为试材,比较了在棉花烂铃发病初期喷施9种杀菌剂(20%乙酸铜WP 500倍液、75%百菌清WP 800倍液、20%噻森铜WP 400倍液、12.5%烯唑醇WP 1 000倍液、80%代森锰锌WP 500倍液、40%甲硫.30%福美双WP 500倍液、20%松脂酸铜EC 500倍液、25%腈菌唑EC 400倍液、50%多菌灵WP 600倍液)以及在棉花管理中运用5种常用农艺措施(化控、推株并拢、整枝、浅锄松土、去除苞叶)对棉花烂铃的防治效果,以筛选出防治或降低棉花烂铃的杀菌剂种类和农艺措施。结果表明:试验的9种杀菌剂中,80%代森锰锌WP 500倍液对棉花烂铃防治效果最好,有机铜类杀菌剂也表现出了较好的防治效果;试验的5种常用农艺措施中,推株并拢对棉花烂铃防治效果最好,浅锄松土和去除苞叶对减少烂铃也有一定效果。今后对棉花烂铃防治的研究重点应在高效杀菌剂的开发和筛选,以及抗烂铃棉花品种的选育上。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黔东南州太子参斑点病的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辉  张西平  贺定翔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3993-3994,3999
[目的]分离获得太子参斑点病的致病菌,并筛选出对太子参斑点病抑菌效果较好的杀菌剂。[方法]从病叶中分离得到病原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多菌灵、百菌清、代森锰锌及甲基托布津对该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镜检结果表明,太子参斑点病的主要致病菌为斑点叶点霉属(Phyllosticta commonsii)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抑菌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太子参斑点病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多菌灵效果最好,抑菌率达到76.6%;甲基托布津次之,抑菌率为72.3%;代森锰锌为68.7%;百菌清为44.7%。[结论]50%多菌灵WP对太子参斑点病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不同药剂及配比对赤霉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对25种杀菌剂抑制小麦赤霉病菌菌丝生长效果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25种杀菌剂中40%灭病威胶悬剂、40%多菌灵胶悬剂、30%纹霉净可湿性粉剂、80%多菌灵超微粉剂、2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种药剂为高效药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粉锈宁乳油等7种药剂是中效药剂;其余12种为低效药剂。对多菌灵、粉锈宁、甲基托布津混合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优化混合比例的研究表明,在抑菌率大于80%的约束条件下,3种药剂的任意两种混合共有27种优化混合比例。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防治柑橘黑点病的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菌剂,通过市场调研,挑选出11种防效较好的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室内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1种杀菌剂中,24%腈苯唑悬浮剂抑菌作用最强,其EC50值为1.089×10-3μg/mL;25%咪鲜胺乳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种杀菌剂EC50值范围为0.099~0.954μg/mL,具有很强的抑菌作用;78%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和70%乙铝.锰锌可湿性粉剂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EC50值在1~20μg/mL之间;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抑菌作用最差,EC50值达到1530.718μg/mL。  相似文献   

14.
戊唑醇防治几种果树病害的田间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苹果轮纹病施用43%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对大棚栽培的桃褐腐病施用25%戊唑醇水乳剂2000倍液,对葡萄白腐病施用25%戊唑醇水乳剂2000~2500倍液,其防治效果优于目前生产上常用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的防效。  相似文献   

15.
70%甲基硫菌灵·硫磺WP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防治黄瓜白粉病的适宜药剂,以黄瓜品种为试材,对大棚黄瓜白粉病用70%甲基硫茵灵·硫磺WP、70%甲基硫菌灵WP、50%硫磺SC以及15%三唑酮WP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70%甲基硫菌灵·硫磺WP对黄瓜白粉病有优良的防治效果,浓度为1350~1500mL·hm-2时防效最佳,连喷3次防效可达到82.58%~87.55%。  相似文献   

16.
17种杀菌剂对贡柑炭疽病菌的生物活性测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7种杀菌剂对发生于德庆的贡柑炭疽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参测的12种新杀菌剂中,10种新杀菌剂[250 g/L施保克乳油、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250 g/L势克乳油、250 g/L凯润乳油、250 g/L必扑尔乳油、300 g/L爱苗乳油、10%世高水分散粒剂、62%霜炭清(B)可湿性粉剂、75 g/L欧宝乳油和250 g/L富力库水乳剂]均对贡柑炭疽病菌表现出优异的抑制作用,EC50值介于0.0128~0.3637μg/mL之间,明显优于参测的250 g/L阿米西达悬浮剂(EC50=14.9902μg/mL)、50%翠贝水分散粒剂(EC50=114.7402μg/mL)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EC50=8.3998μg/mL)、40%达科宁悬浮剂(EC50=13.2340μg/mL)、62%双博可湿性粉剂(EC50=122.5649μg/mL)等5种常用杀菌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EC50=400.9587μg/mL)、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EC50=131904.3068μg/mL)。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出适合大田防治番木瓜疮痂病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8种药剂进行室内药效筛选。结果表明:8种药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不同,从方差分析结果来看,25%咪鲜胺乳油、10%苯醚甲环唑可湿粉填料、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25%丙环唑乳油的EC50极显著或显著差异优于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而25%咪鲜胺乳油、10%苯醚甲环唑可湿粉填料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间的EC50无显著差异,其中25%咪鲜胺乳油的EC50最小。建议在生产上推广使用25%咪鲜胺乳油、10%苯醚甲环唑可湿粉填料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4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大面积示范试验研究了4种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在赤霉病大发生年份,20%氰烯·氯啶SC和33%多·酮WP可有效控制其危害,病指防效分别在93%和82%以上;50%多菌灵WP病指防效仅为74%左右;25%氰烯菌酯SC单剂使用效果不理想,病指防效为64%左右.[结论]20%氰烯·氯啶SC是小麦赤霉病的优秀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9.
8种根部淋施杀菌剂对节瓜枯萎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第3次施药后10 d,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1 000倍、62.5 g/L精甲.咯菌腈种衣剂1 500倍和99%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 000倍对节瓜枯萎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6.0%、50.5%、18.3%和8.2%,而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1 700倍、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20%噻菌铜悬浮剂800倍和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1 500倍对节瓜枯萎病没有表现出防效。因此,对节瓜枯萎病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药剂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其次为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