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育新王繁冬蜂 秋季盛花期是育王的好机会,定点饲养的蜂群和小转地的蜂群都要有计划地培育一批蜂王。秋花后期是繁殖越冬蜂的最后阶段,也是养蜂生产不可忽视的关键时期之一。要在前段贮蜜脾、摇蜜、繁殖以及治满的基础上,抓紧蜂群的繁殖,要把蜂巢内的全封盖蜜脾和空脾及  相似文献   

2.
<正>补换蜜脾以将越冬前储备的蜜脾补换给缺饲料的蜂群最为理想。补换前,先把蜜脾拿到温度在15℃以上的室内放置24小时,待蜜脾温度随室温升高后换入蜂群。换脾时,将蜜脾放入隔板里靠近蜂团的位置,再轻轻将多余的空脾移到靠近蜂团的隔板外侧,让蜜蜂自己离脾返回蜂团。灌蜜脾补喂如果没有储备的蜜脾,可以用成熟蜂蜜加温溶化或者用2份白糖、1份水加温制成糖浆,放至35~40℃时进行人工灌脾。灌脾时,要按照蜂团占据巢脾的面积浇灌成椭圆形,灌完蜜脾后不要立即将其放入蜂巢,而应暂时放入容器中,待蜜脾不再往下滴蜜时再  相似文献   

3.
亮热厉螨(Trapilaelaps clareue)的越冬问题,在养蜂界说法不一,通常认为在西方蜜蜂群内的封盖子脾上越冬。经初步观察试验,其越冬场所以封盖子脾为主,南方温暖地区也可在群外的空脾和花粉脾中越冬,还可在某些动植物上渡过短促的越冬期。越冬虫态是成螨。  相似文献   

4.
刺猬的养殖     
越冬饲料,抓住时机贮备好 从秋季蜜源结束到来年春季,蜂群在这段时期消耗的贮备蜂蜜为20~30千克,这些饲料应在最后一个主要蜜源期选留蜜脾,每群选4~5个巢脾,平整、无雄蜂房、且哺育过几代蜂予的优质巢脾,放到继箱里,让蜜蜂贮满蜂蜜、封盖。  相似文献   

5.
越冬准备期蜂群管理的任务是培育适龄越冬蜂,备足越冬饲料,适时断子治螨,预防盗蜂及布置越冬蜂巢等,从而为蜂群安全越冬创造适宜条件。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1.培育大批适龄越冬蜂幼蜂出房后经过试飞排泄而又没有参加过采集与哺育工作的蜜蜂为适龄越冬蜂。这些幼蜂具有越冬性能好、寿命长、越冬后哺育力强等优点。为保证越冬蜂的数量和质量,在当地最后一个蜜源期,要及时抽出蜂群内多余的巢脾,保持蜂脾相称,并取出子脾上的贮蜜,以扩大产卵圈,注意保温,进行奖励饲喂,促进蜂王多产卵。  相似文献   

6.
<正>1春繁前的准备工作1.1准备巢脾和花粉脾将所有繁殖用的巢脾进行消毒处理,将能产卵的空脾灌成花粉脾,每群蜂不少于2张花粉脾。1.2准备蜜脾每群蜂准备好1~2张蜜脾。1.3准备保温物如稻草、麦秸、树叶、野草等,将保温物在阳光下晒干。  相似文献   

7.
1.培育适龄越冬蜂幼蜂出房后经试飞排泄而未参加采集与哺育的蜜蜂为适龄越冬蜂。这些幼蜂具有越冬性能好、寿命长、越冬后哺育能力强等优点。为保证越冬蜂数量及质量,在各地最后一个蜜  相似文献   

8.
通常认为小蜂螨仅寄生于封盖子脾内的虫蛹上。我们的初步研究发现,小蜂螨可寄生于成年蜂体上。在越冬断子的蜂群中,仅有个别小蜂螨成螨在成年蜂体上越冬。没有断子的越冬群,小蜂螨主要在封盖子脾内越冬,在蜂群内未发现蜂体以外的场所有越冬的小蜂螨。同时发现极少数小蜂螨在中蜂封盖子脾内越冬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大蜡螟幼虫和成虫对不同蜜蜂巢脾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大蜡螟幼虫和成虫对东、西方蜜蜂巢脾的选择偏好性及其机理,分别在蜂场和实验室放置两种蜜蜂的巢脾(巢脾带花粉和蜜),观察记录巢脾受大蜡螟的侵染情况。结果表明,在东方蜜蜂蜂场和西方蜜蜂蜂场,单独放置的东方蜜蜂巢脾平均2 d即受大蜡螟侵染严重,而单独放置的西方蜜蜂巢脾却不受大蜡螟侵染,一同放置的东、西方蜜蜂巢脾,平均2 d后东方蜜蜂巢脾遭受大蜡螟成虫侵染,5 d后大蜡螟幼虫转移侵染西方蜜蜂巢脾;在实验室,大蜡螟幼虫选择东、西方蜜蜂巢脾无显著差异。说明不取食的大蜡螟成虫基于嗅觉偏向选择东方蜜蜂巢脾,而取食巢脾的大蜡螟幼虫则对东、西方蜜蜂巢脾无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薛志成 《北京农业》2006,(11):29-29
1.壁蜂的生活习性 目前,招远市生产中推广的壁蜂为野生蜂,即:两唇壁蜂、紫壁蜂和由日本引进的角额壁蜂3种.壁峰1年1代,卵、幼虫、蛹和成虫均在巢管内越夏越冬.成虫具有群聚独栖的特性,喜欢在茎秆、树洞、石洞内用泥土建巢室,采集花粉和繁殖后代.雄蜂羽化后只在蜂巢周围飞翔与雌蜂交尾.雌蜂交尾后首先选巢管,然后以腹毛刷采集花粉、产卵、筑巢室.  相似文献   

11.
蜂群秋冬时节的管理,关系到蜂群能否安全越冬的问题。俗话说:“越冬蜂群要适龄,蜜足群强场地静。”这话既概括了蜂群对越冬的要求,也指出了蜂群安全越冬的条件。1.培育越冬适龄蜂适龄蜂群是指10月上中旬最后一批出房的幼蜂,这批蜂没有经过采集的劳累,身体健壮,所以称为适龄幼蜂群。为了保证适龄蜂群  相似文献   

12.
秋季是养蜂年的开端,蜂群的秋季管理,实际是做好蜂群越冬的一切准备工作,主要任务是:育足健壮的越冬适龄峰和备足优质的越冬饲料.秋季管理的好坏是蜂群越冬成败的关键,并影响来年春繁,故称“一年之际在于秋”.根据本区气候:秋季短,气温下降快,昼夜温差大,气温低及蜂群越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蜂群势弱、素质差;密不足、质量差和蜂螨危害等,本文讨论如何作好本区蜂群的秋季管理.1 育足健壮的越冬适龄蜂1.1 培育越冬峰时期及需要达到的群势根据本区的气侯和蜜粉源条件,培育越冬蜂宜在8月20日至9月20日左右进行.使越冬定群时每群有5——6脾蜂,每脾2000——2500只蜂.总蜂数不少于10000只.越冬适龄蜂占70——80%,越冬蜂中未参加过采集、酿制和哺育工作的就是越冬适龄蜂,它生理年青、寿命长,在蜂群中比例越大,蜂群在越冬期死亡就越少,消耗饲料也越少,来春繁殖也越快.1.2 选择好蜜粉源场地,外界蜜粉源良好,蜂群产育积极性高,培育的越冬蜂生理发育健壮转地养蜂新和县、库车县有大面积晚油菜,对秋繁很重要,凡是8月中下旬到该地的蜂群,繁殖越冬蜂都较好,并能贮备足够的越冬饲料.同期到拜城县晚葵花场的蜂群进蜜涌,可取1—3次蜜,葵花蜜对蜜蜂有麻醉作用,最好喂些“蜜蜂解毒营养冲剂”以减少死亡.葵花花冠深,采集  相似文献   

13.
越冬准备期的蜂群管理,其主要任务是:培育适龄越冬蜂,备足越冬饲料,适时断子治螨,预防盗蜂及布置越冬蜂巢等,从而为蜂群安全越冬创造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4.
连续四年蜜蜂就地室外越冬的试验研究表明:只要王好、群强、蜜足、安静,适时喂越冬饲料,适时适当的内外包装,蜜蜂就地室外越冬是成功的。损失率和下降率可以分别控制在10%和30%左右。3月下旬开始繁蜂,能达到及时授粉的要求。每群收蜜35—40公斤,繁蜂1:10—15倍(以脾计)。同时获得了投资少,成本低,方法简便易行,经济效益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1.培育适龄越冬蜂适龄越冬蜂是指秋季羽化出房后,经排泄飞行,尚未参加哺育和采集活动的蜜蜂。这类蜂越冬饲料消耗少,死亡率低,翌年蜂群发展快。所以,应充分利用秋季蜜源植物花期,采取紧缩蜂巢,抽出多余空脾,进行大量繁殖。秋季气温变化较大,应适当加草帘进行保温。白天温度高时,应扩大巢门;夜晚温度低时,应缩小巢门。从繁殖越冬蜂开始,连续奖励饲喂半个月左右,可以促使蜂王大量产卵繁殖。2.贮备优质饲料蜜蜂在越冬期间主要靠取食蜂蜜,通过运动来提高蜂巢温度,抵御寒冷,如饲料不足,就会引起饥饿死亡;饲料质量低劣,则易引发腹泻、大肚病而导致…  相似文献   

16.
吴桂英 《农家科技》1997,(11):16-16
<正> 越冬准备期的蜂群管理,其主要任务是:培育适龄越冬蜂、备足越冬饲料、适时断子治螨、预防盗蜂及布置越冬蜂巢等,从而为蜂群安全越冬创造适宜的良好条件。1.培育大批适龄越冬蜂。幼蜂出房后,经过试飞排泄而又没有参加过采集花蜜与哺育工作的蜜蜂,为适龄越冬蜂。这些幼蜂具  相似文献   

17.
一、加强保温。早春外界气温比蜜蜂幼虫所需要的适宜温度(35℃左右)要低得多,有时还会遇到寒流的侵袭,对蜜蜂的繁殖非常不利。要使蜂群快速繁殖,必须采取保温措施。可结合早春开箱检查,整理蜂巢,抽出多余的空巢脾,使蜂多于脾,并将蜂路缩小到8毫米。对1至2脾蜂的小群,进行双王同  相似文献   

18.
选用无污染的代用原料制作蜂用饲料,能减少因蜂用饲料污染超标而影响蜂产品的质量.方法如下. 一、蜂童代用饲料的制作 1.蔗糖(白糖)制作代用饲料.可用白糖浆直接喂蜂,但蔗糖代用饲料不可盲目使用.适宜的使用时间是:越冬时,在最后一批封盖子出房前3天停喂蔗糖.这样做的好处是:巢内越冬饲料已经过转化,但越冬适龄蜂未参加酿蜜,故可保持蜜蜂的活性和能量,延长蜜蜂寿命.  相似文献   

19.
蜂王浆是一种高级医疗保健药品,也是养蜂生产主要经济收入之一。如何提高蜂王浆的产量,乃是每个养蜂者关心的问题。 1.饲养强群,提前生产王浆:在蜂群中只有出房7至15日龄的幼蜂才能分泌王浆,但这些分泌王浆的幼蜂却只占整个蜂群的6%~8%,有15脾蜂以上的强群(大约3万只蜂)才会有2千多只泌浆幼蜂,3天一个周期,每次可取浆20至30克。如果只有10脾蜂的中等群,每次只能取浆10克左右,因此只有强群才能实现王浆高产。养强群应从秋繁着手,秋繁越冬蜂多,蜂群就能安全越冬,来年如有4脾足蜂参加  相似文献   

20.
巧取蜂蜜     
大流蜜期间,一个强大蜂群每日进蜜5公斤左右,经3~4天整个继箱装满。取蜜时把蜂王留在箱内,搬下继箱,在继箱位置放一个空继箱,箱内放2个空脾,再逐脾将蜂抖掉,双手紧握框对准空箱上下抖动,然后扫掉蜜蜂,进行摇蜜。大流蜜前期要多取少留,后期多留少取,每隔2~3天检查上蜜情况。摇蜜时一人抖蜜,一人割蜜盖,一人摇蜜。摇时两边平衡,由慢到快,不能过猛,待巢脾一面的一半蜜摇出来后,换面摇出全部蜜汁。幼虫脾不摇;封盖子脾不要蹭破;割蜜盖要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