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5 毫秒
1.
对母羊,胎儿动脉插管采集血样,气相色谱平衡法测定药物浓度,对妊娠绵羊安氟醚吸入麻醉期间母羊和胎儿血药浓度及血气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母羊和胎儿血液药物浓度显著相关(上升相,y=0.9529x-1.33,r=0.9443,P〈0.05;消除相y=0.9655x-1.393,r=0.999,P〈0.01)麻醉期间母羊,胎儿血液pH略为下降(P〉0.05)Paco2上升(P〈0.05)SBE,Tco  相似文献   

2.
采用蛋白竞争结合分析法及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西农莎能奶山羊2 ̄5胎泌乳期血浆及乳汁cAMP和cAMP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胎次血浆cAMP和cGMP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乳汁中cAMP含量明显高于其血浆中含量(P〈0.01),不同胎次乳汁cAMP和cGMP含量随胎次有相应的消长,但变化不显著(P〉0.05),乳汁中cAMP和cGMP随产奶量增加而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黑优粘米酶解水提液延缓衰老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BALB/C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了黑粘米酶解水提液对小鼠某些衰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黑粘米酶解水提液能降低小脑B型单胺氧化酶(MAO-B)活性40.68%(P〈0.01);肝脏超氧化岐化酶(SOD)和全血谷胱甘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分别提高10.41%(P〈0.05)和19.31%(P〈0.01);肝脏过氧化脂质(LPO)含量降低25.71%(P〈0.05);皮肤和尾腱羟脯氨酸(Hyp  相似文献   

4.
孕牛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法和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酶联免疫染色法测定未妊娠,妊娠前期(〈100d)妊娠中期(100~200d)和妊娠周期(〉200d)的黑白花奶牛各10头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总数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未孕与不同妊娠阶段母牛T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CD3亚群和CD4:CD8比值差异显著(P〈0.05),而不同妊娠期之间则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梗塞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4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IL-6含量作了检测,结果显示:脑梗塞急性期和恢复期两组均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05,P<0.01);恢复期组略低于急性期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血清IL-6含量与脑梗塞估测体积呈正相关关系(r=0.64,P<0.05),而与脑梗塞发生部位无关。脑梗塞体积越大,血清IL-6值越大,提示血清IL-6含量的测定可能作为早期判断急性脑梗塞脑损害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369”牛羊高效增乳剂对奶山羊泌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泌乳期奶山羊30只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添加“369”牛羊高效增乳剂。结果表明,该增乳剂具有显著增乳效果,试验组日均产奶量高于对照组21.6%(P〈0.01)。再组间乳脂、乳糖和乳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cAMP和cGMP明显升高,增长率分别达40.7%和47.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且与产奶量正相关(rcA=0.921,rcG=0.903)。甲氧  相似文献   

7.
稀土元素对肉鸡能量氨基酸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日龄商品代AA肉鸡270羽,研究稀土元素对肉鸡生长的影响。选用54羽29日龄公鸡进行代谢试验,研究稀土元素对肉鸡日粮中能量、粗蛋白质和氨基酸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0 ̄80mg·kg^-1稀土元素,可提高肉鸡增重(P〈0.01)和饲料转化率(P〈0.05 ̄0.01),提高能量利用率(P〈0.05 ̄0.01)和粗蛋白质利用率(P〈0.05);添加20 ̄160mg·kg^-1稀土元素,可提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雅南猪胴体品质与所测生化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f(cc)型猪肉质显著好于TF(BB)型和Tf(BD)型,后者产生PSE猪肉的可能性较大;雅南P猪(o-1)(AB)型对肌肉贮存损失的影响极显著大于P(0-1)AA型(P<0.01),杂交猪P(0-1)AA型对背膘厚和脂肪率的影响显著大于P(0-1)AB型(P<0.05),Pa(AB)型对膘厚、脂肪率的影响显著大于Pa(AA)型(P<0.05);不同体重阶段血清中β-及前β-脂蛋白含量与瘦肉率呈负相关,与脂肪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本聚糖酶、β-葡聚糖酶和纤维组成的复合酶制剂对AA商品唯恐从鸡生长和生化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酶制剂使肉鸡采食量和日增重分别提高4.66%(P〈0.05)和9.79%(P〈0.01)料重比降低4.76(P〈0.01);加酶组肉鸡血清尿酸含量降低36.11%(P〈0.01),胆固与甘油三酯含量分别提高15.90%(P〈0.01)和20.22%(P〈0.05),而GPT和GOT无显著变化(P〉.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技术(RIA)检测了加拿大纯种黑白花奶牛,吉林黑白花奶牛,杂交牛不同生理时期血浆环核苷酸的含量和变化,并对环核苷酸含量与产奶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牛血浆环核苷酸的含量均有一定差异,不同生理时期血浆环核苷酸具有较大的波动性,且不同基因型呈现基本一致的变化规律。血浆环核苷酸含量与产奶量,乳脂量,乳蛋白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因此可以将此作为生产性能的表达指  相似文献   

11.
不同养殖模式及存栏规模牛场奶牛生产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86家奶牛群体改良(DHI)参测牛场的生产性能数据进行了综合统计,采用最小二乘分析法探究了养殖模式(规模化牧场和小区)及饲养规模对牛只生产性能是否存在影响,同时比较了近年来不同规模奶牛场生产性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山东省DHI参测奶牛场以规模化牧场为主,牧场的存栏规模以300~600头最多,其次为300头以下、600~1000头、1000头以上。不同养殖模式和养殖规模牛场之间在各项生产性能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牧场养殖模式下牛群平均胎次、生奶产量和质量水平显著高于小区模式;不同养殖规模牛场生产性能比较显示,日产奶量、校正奶量和305天奶量均以300头以下牛场为最高(P<0.05),乳脂率以1000头以上牛场为最高(P<0.05),乳蛋白率以600~1000头存栏规模的牛场最高(P<0.05)。从近7年校正奶量变化情况看,存栏600~1000头的奶牛场校正奶量上升趋势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孙攀峰  高腾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665-5667
[目的]探讨干苹果渣补饲料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胎次、泌乳阶段、日产奶量相近的荷斯坦泌乳奶牛48头,随机分为6组。由苹果渣、苜蓿草粉、玉米和预混料组成奶牛补饲料并加工为颗粒状。试验1~5组补饲料含干苹果渣分别为17.5%、35%、52.5%、70%和0%。补饲量为3kg/head.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2组和5组奶牛产奶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3组和5组与对照组比较,乳脂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干苹果渣补饲料能够有效改善奶牛的产奶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木薯渣对奶牛产奶量和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30头体重约400kg、健康无病、胎次相同,且处于泌乳中期,产奶量相近(P〉0.05)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头,用产奶期正常饲料饲喂;试验组20头,每头牛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投5kg木薯渣替代5kg苜蓿干草,研究木薯渣对奶牛产奶量及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产奶期日粮中添加木薯渣对奶牛的产奶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从乳成分分析统计数据看,其对奶牛的乳成分影响不明显,乳脂、乳蛋白、乳糖、乳固形物和非脂固形物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氢醌在奶牛饲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泌乳量、胎次、泌乳月相近的 18头黑白花奶牛分为 3组 ,分别饲以精料补充料Ⅰ ,Ⅱ ,Ⅲ。精料补充料I含有11%的豆饼 ,在等能等氮分别添加 0 .l%和 0 .0 2 %氢醌 (脲酶抑制剂 )的前提下 ,用尿素取代精料补充料I中全部豆饼构成精料补充料Ⅱ和Ⅲ。结果表明 :3组试牛泌乳量、乳脂率、血液尿素氮、日增重和体增重校正标准乳差异均不显著(P >0 .0 5 ) ,但Ⅰ组试牛日增重和体增重校正标准乳有提高趋势 ,而Ⅱ ,Ⅲ组试牛泌乳量有上升趋势。因此 ,在奶牛饲养中适当应用氢醌尿素对泌乳量无负效应 ,而且可节约蛋白质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中药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中药对围产期健康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临床检查健康的围产期荷斯坦奶牛90头,按年龄、胎次和预产期相近的原则随机平均分成A、B、C 3组,A组:于预产期前15 d喂服中药加味四君子散(每头400 g/d),连用5 d,分娩后当天喂服益母生化散(每头400 g/d),连用2 d;B组:产前不喂服中药,分娩后当天喂服益母生化散(每头400 g/d)),连用2 d;C组为对照组,产前、产后均不喂服中药。各组奶牛分别测定干物质摄入量、日产奶量、乳成分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组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增加10%以上(P<0.05),平均日产奶量提高10%以上(P<0.05),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明显降低(P<0.05),血清葡萄糖、血清总蛋白和血清钙维持较高水平(P<0.05)。表明奶牛产前与产后喂服加味四君子散和益母生化散能有效改善血液生化指标并利于产后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相同日粮条件下添加复合生物预混剂对奶牛生产性能和乳品质的影响,选取 20 头年龄、胎次、泌乳日龄、妊娠期、产奶量、体重基本相似且身体健康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对照组(普通型预混剂)和试验组(项目组研制的5%的复合生物预混剂)日粮,两种日粮基础配方相同,含预混剂不同,经74 d试验期显示:整个试验期对照组与试验组每头日平均产奶量差异显著(P<0.05);随着泌乳期的延长,试验组乳脂肪率增加12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乳蛋白率和乳中总固形物含量有增加趋势,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奶牛日粮中添加复合生物预混剂可以显著提高奶牛产奶性能、改善乳品质。  相似文献   

17.
选择9头泌乳早期处于热应激的荷斯坦奶牛,采用3×3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5、10 g/d烟酸,研究其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5、10 g/d烟酸可使产奶量分别提高13.20%、9.39%;而4%标准乳量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烟酸不影响乳蛋白含量和乳脂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6头断奶后犊牛、32头育成牛、82头泌乳牛、24头干奶牛基础日粮中补充维生素(VA、VD、VB3、VE)和矿物质(硒、硫酸亚铁、氧化镁)元素,研究营养料(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对不同生理阶段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的影响.试验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基础日粮中补加营养料.结果表明:在奶牛基础日粮中补饲营养料能够显著影响奶牛产犊难易程度以及低产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P≤0.05);对不同阶段育成牛体质量的增加有显著影响(P<0.05);对奶牛产后第1次发情时间、发情表现和高产奶牛产奶量的影响较小;能减少多种疾病的发生率,如胎衣不下、乳房炎、流产、蹄病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葛根提取物对不孕奶牛人工诱导泌乳效果的影响。【方法】选用10头人工诱导泌乳前产奶量、胎次、体质量相近,空怀没有繁殖疾病的干奶牛,按照配对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奶牛饲喂相同基础日粮,试验组奶牛补饲500 mg/(kg·d)的葛根提取物,30 d后对2组奶牛同时进行人工诱导泌乳。在试验第0(补饲葛根提取物前),10,20和30天,采集奶牛血样,分离血浆,测定血浆中雌二醇(E2)、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孕酮(P4)、促卵泡生成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的含量,并在诱导泌乳成功后测定其第1、2个月的平均日产奶量和前2个月内的总产奶量。【结果】试验组奶牛血浆中E2、INS的含量较对照组高,其中在饲喂葛根提取物第30天时,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随着葛根提取物饲喂时间的延长,试验组奶牛血浆PRL、GH含量呈增大趋势,在饲喂第30天时,血浆PRL含量显著高于第0,10和20天(P<0.05),血浆GH含量显著高于第0,10天(P<0.05)。试验组开始产奶的第1个月平均日产奶量较对照组高1.22 kg(P>0.05),第2个月较对照组高2.08 kg(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前2个月内个体牛的总产奶量分别为1 592.67 和1 452.31 kg,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补饲葛根提取物可以增强不孕奶牛人工诱导泌乳的效果,增加产奶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高产与低产奶牛胎次对产奶量、乳成分和泌乳持续力的影响,为优化奶牛场的饲养管理模式及提高奶牛使用年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北京、河北等地17个奶牛养殖场共12406头荷斯坦奶牛2021年春季的生产性能测定(DHI)报告,按高产(48.69±6.88 kg/d)和低产(23.47±5.28 kg/d)进行分组,对原数据经预处理后获得5158头高产奶牛和3110头低产奶牛的DHI报告;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进行方差齐性检验,通过Pearson双侧检验进行多变量相关分析,并以LDS和Duncan's多重比较对组间差异进行分析,2个变量间的相关性则通过S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判断。【结果】不同胎次对高产与低产奶牛的产奶量、乳成分和泌乳持续力均有影响:高产奶牛3胎和4胎的日产奶量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5,下同),4胎以上高产奶牛的牛乳体细胞数(SCC)显著高于1胎和2胎高产奶牛;低产奶牛1胎的日产奶量、乳糖率显著高于其他胎次,且SCC显著低于除2胎外的其他胎次。在奶牛泌乳持续力方面,1胎高产奶牛的泌乳持续力显著高于3胎、4胎和5胎,1胎低产奶牛的泌乳持续力显著高于其他胎次,其他胎次间的泌乳持续力均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高产与低产奶牛的泌乳持续力与SCC间无显著相关性,但与日产奶量显著相关。除干物质含量与日产奶量、乳脂率与乳糖率的相关性外,高产奶牛和低产奶牛的产奶量、乳成分及SCC间的相关性基本一致,其中,日产奶量与乳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SCC呈极显著负相关,而SCC与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高产奶牛最佳使用胎次为3~4胎,低产奶牛最佳使用胎次为1~3胎;高产与低产奶牛的胎次均影响其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持续力,但不同胎次下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应进一步优化营养供给,及时调整饲粮配方,合理对奶牛进行分群和规划,以达到奶牛的最佳使用胎次,增加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