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入将预备接种的培养基、菌种、接种用具及消毒用品全部放入接种箱内,封闭接种箱. 2.擦接种前用75%酒精棉球擦手,然后伸进接种箱再复擦一次,并擦试所有用具. 3.烧用酒精灯火焰外焰烧灼接种器具,让其冷却待用.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我们对绿肥老区已接种过根瘤菌的土壤,种植绿肥是否还要接种根瘤菌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苕子根瘤菌连年接种的效果在江苏溧阳县板浆白土上做了连年接种的田间试验.土壤性质、播种量及接种方法同前报.第一年接种后第二年又继续接种,重复4次,接种量每亩1斤菌剂(每克含菌量1亿个细胞),还配合施过磷酸钙20斤作基肥.结果如表1.  相似文献   

3.
1.接种疫苗 从目前的养兔生产来看,危害养兔业的疾病虽有多种,但主要是兔瘟,一旦发生此病,将会导致兔群全军覆没.所以及时接种兔瘟疫苗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措施.在接种疫苗时应当注意三点:第一,在仔兔2月龄时,必须每兔皮下注射兔瘟疫苗1毫升,经7天左右就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一般为6个月,成兔每年春秋两季进行接种.第二,接种时一定要保证疫苗在有效期内.第三,接种疫苗时,应注意接种部位准确,药量准确,不可外流药液.  相似文献   

4.
拮抗细菌bio-d5在香蕉根部定殖力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3株香蕉枯萎病拮抗细菌bio-d4、bio-d5和bio-B分别涂布于含有不同浓度的利福平和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筛选出可作为抗药性标记的拮抗细菌bio-d5和bio-B.将抗药性标记的拮抗细菌bio-d5接种于香蕉植株根部,1d后再接种香蕉枯萎病菌,在不同时间测定拮抗细菌在根际、根表和根内的定殖情况.结果显示,将拮抗细菌接种香蕉根部10d后,在植株根际、根表存在少量拮抗细菌,在根内尚未发现拮抗细菌;接种后20d,在植株根际、根表定殖的拮抗细菌增多,根内也定殖了少量的拮抗细菌;在接种后30d,于根表、根际和根内定殖的拮抗细菌量达到最大;在接种后40d,于植株根际、根表和根内定殖的拮抗细菌量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5.
1 接种 1.1 藻体特征 绿毛龟包括龟体和藻体两部分.接种藻体用基枝藻,藻体由直立枝和匍匐枝组成,直立枝长,可达2cm,有时分叉. 1.2 接种方法 接种前,将幼龟放在盛有清水的盆中,用尼龙刷将龟体洗刷干净,并适当把龟甲刮粗糙,然后擦干龟体,生姜擦龟甲几次,自然阴干,再涂以琼脂醇养液.将基枝藻用剪刀剪碎后,放入养龟的容器中,使水浸没龟甲后还高出2~3cm,水温保持在15~25℃.经过20~25天,龟甲上出现一层"绿衣”,表明接种成功,此间不换水和喂食.  相似文献   

6.
甘蓝枯萎病是由镰刀(Fusarium oxysporum f.sp.Conglutinans)引起的土传病害,属于中国新发病害,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中国北部夏秋甘蓝生产区的毁灭性病害,并且发病地域逐年扩大.抗病品种的使用是目前减少甘蓝枯萎病损失的最有效方法.而探索高效的甘蓝抗枯萎病鉴定方法以准确鉴定甘蓝种质资源的相应抗性基因是抗病育种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在前期病原物分离和鉴定工作的基础上,采用来源于山西寿阳的强致病力株GLHW1作为病原,通过混合因.子设计方法系统分析了3个接种方法,3个接种浓度及2个接种时期的接种效率及不同因素间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接种效果的重要性影响依次为接种方法>接种浓度>接种时期,推荐给甘蓝育种者的接种程序是:在3叶l心期,将幼苗的根系浸入1x106cfu/ml抱子悬浮液中15 min.  相似文献   

7.
将拮抗菌2-Q-9的1个抑菌相关基因BCCodY连接至遗传转化载体并转化烟草品种K326.PCR结果表明,该基因被成功转化.反转录PCR结果表明,BCCodY基因在K326中被转录成mRNA,说明该基因能在转基因植株中表达.为了鉴定BCCodY在转基因K326中的生物学功能,采用叶腋针刺法将烟草青枯病菌接种转基因植株,在接种后7 d内从转基因植株中分离出的青枯病菌菌落数低于非转基因植株;但接种9 d后,从两类植株中分离出的青枯菌菌落数趋于一致,病情指数也基本相同.说明转BCCodY基因的烟草植株在接种青枯菌初期能抑制青枯病菌,但后期的抑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将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Berk&Broome) Boedijn]接种于柚子树的根系进行仿生栽培,研究不同接种方法及菌剂对柚子树根系牛肝菌菌丝感染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例根、覆膜法从接种至出菇的时间较短,接种次年每平方米暗褐网柄牛肝菌的产量显著高于接种主、侧根覆膜法和接种侧根、不覆膜法;接种暗褐网柄牛肝菌的固体原种和采菇后菌棒没有明显的差异.袖子园已初步实现暗褐网柄牛肝菌和柚子同时双丰收的种植模式,为农民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9.
在病原菌致病性分析和病害抗性鉴定等工作中,需要对分析材料进行均匀接种。为了解决抖撒接种分生孢子定量而均一的问题,我们在棉虫喷药塔的启发下,与院五一工厂共同研制子白粉菌简易接种塔。 1.结构:接种塔由转动机构和塔体两部分组成。转动机构包括电动机、减速器、置物台和支撑架;塔体包括上塔身、下塔身、电风扇和插板。接种塔结构示意如图1。 2.接种:将分析材料放在置物台上,启动电机,置物台以每分钟16圈匀速旋转。打开电扇,在塔口抖动病叶,将白粉菌孢子轻轻抖入。孢子经逆向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二次接种法,有利于草菇增产.由于草菇菌丝生长速度很快,极容易老化,导致生活力减弱,不能充分利用培养料中的养分继续出菇.在第1潮菇采收后,撬松料面,并用石灰水泼湿,将培养料pH值调整为8~9;然后在料面撒播菌种,播后覆盖一薄层发酵过的培养料.也可在第1~2潮菇采收后,将料块翻过来,把底层培养料翻到表层,喷洒1%的石灰水,调整酸碱度.然后再在料面进行二次接种,接种量为2%~3%,一般可增产30%.  相似文献   

11.
VIGS介导的转复制酶基因番木瓜对PRSV的抗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PCR检测呈阳性的T4代转复制酶(replicase,Rep)基因番木瓜植株在苗期接种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Ys株系,定期采取不同部位的叶片进行North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接种PRSV之前,在植株的各部位均能检测到转基因完整的Rep mRNA,但接种后不同时间在接种叶以上部位陆续出现了Rep mRNA的降解;接种后30 d内,接种叶下部第1片叶上始终未出现Rep mRNA的降解;另外,在发生mRNA降解的叶片上都能相继检测到小分子干涉RNA(short interferring RNA,si RNA)的产生.这说明转基因番木瓜的抗病性与mRNA的降解及siRNA的积累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抗性发生在转录后水平上,是由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介导产生的.  相似文献   

12.
松材线虫携带的一株细菌分离及其致病性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从患松材线虫病致死的黑松和马尾松病树组织及松褐天牛虫体中分离的松材线虫虫体上均分离到同一细菌菌株 .经致病性、革兰氏染色、菌体形态、培养性状和生理生化反应等测定 ,将致病菌株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 .ATBExpression自动鉴定仪的鉴定结果与上述结果相同 .在分离过程中该菌出现频率较高 ,说明是松材线虫携带的主要细菌 .人工接种试验结果显示 ,用无菌线虫或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分别接种的黑松无菌苗不发病 ,而用二者混合接种则使无菌苗迅速发生褐变和萎蔫 .林间利用 6年生黑松进行的接种试验结果证明 ,用无菌松材线虫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混合接种的黑松与使用野生松材线虫接种的黑松都 10 0 %的患病 .单独用无菌松材线虫接种有 4株发病 ,6株没有发病 .其中发病黑松中不仅分离到了松材线虫 ,也分离到了细菌 ,而没有患病的 6株黑松中仅分离到少量松材线虫 .这说明在野外条件下接种的松材线虫可以通过某种途径重新获得细菌 ,导致了接种的黑松患病 .而接种后无菌松材线虫没能获得细菌的那些黑松就没有患病 ,说明单独无菌松材线虫不能使黑松患病 .这些结果说明松材线虫携带的细菌与松材线虫的致病性有关 .因此 ,可以把松材线虫病看作是线虫和细菌共同侵染引起的一种植物复合侵染病害 .在这  相似文献   

13.
传染性法氏囊病重组细菌活疫苗的免疫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含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毒VP2基因重组质粒pET28a/VP2的大肠杆菌BL21在体外诱导表达后给鸡接种.试验鸡分为9组.接种液每毫升含2.0×1010个细菌,口服3次.在21、35日龄以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检测抗IBDV血清抗体;在35日龄以标准强毒株BC6/85进行攻毒;根据攻毒后法氏囊的IBDV抗原阳性数和法氏囊病变发生数统计其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该疫苗诱导鸡只产生抗IBDV免疫力与接种途径、剂量、接种次数密切相关;口服接种不能诱导鸡只产生抗IBDV的免疫力;该重组细菌进入体内后不再表达VP2.  相似文献   

14.
利用桑木人工栽培药用真菌灵芝(Phellinus linteus)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利用无菌短木接种法、钻孔接种法和端木夹心接种法等接种方法接种桑树段木后Phellinus linteus的菌丝生长和定殖状况.研究表明利用灭菌的短木接种P.linteus,生长和定殖良好,传统的钻孔接种法和端木夹心接种法菌丝生长定殖不好.P.linteus在20 cm长的桑木上生长和定殖所需的最适的含水量为42%,接种后12 h,P.linteus立即进入快速生长期.接种后的桑木埋入土壤中需要5~6个月产生担子果,在培养室内温度为31~35℃,相对湿度大于96%时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正香菇开放式接种是近几年来总结创新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操作方便,不用接种箱,省时省工,较受广大菇农朋友欢迎,其技术要点如下。1.接种场地选择。①选择避风、清洁、干燥、密封性好、附近50米内无杂菌污染源的房间为开放式接种场所。②接种室须在菌棒搬入前一天打扫干净并消毒。2.菌棒处理。①常压灭菌,在100℃温度下保持14小时以后,将无机械破损的菌棒移至接种室,并盖上薄膜,以防灰尘及杂菌孢子降落。②菌棒堆放在接种室中间,堆高不宜超过1.2  相似文献   

16.
将猪细小病毒HNI株接种于PK-15细胞,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了猪细小病毒增殖的基本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在PK-15细胞中,病毒在接种后2 h开始增殖,在12~60 h增殖最为迅速,在60 h病毒达到增殖最高峰.研究还发现在6 h病毒开始释放,72 h达到最高峰.  相似文献   

17.
以红大和K326为供试烟草品种,以烟草赤星病菌强致病力菌株GY-31为供试菌株,采用茼丝块接种、孢子喷雾接种、孢子液棉球接种、孢子悬滴接种和茵丝悬滴接种等5种方法接种烟草7叶期幼苗,结果表明.孢子液棉球接种和茵丝块接种在2个烟草品种上都能引致发病,而且重复性好,适用于烟草赤星病苗期接种;孢子喷雾接种和孢子悬滴接种成功率低,茵丝悬滴接种在红大上引致叶片枯萎,在K326上未引起发病,重复性差,均不适合于烟草赤星病苗期接种.进一步研究孢子悬浮液浓度和湿度对孢子液棉球接种法接种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供试孢子悬浮液浓度范围内,接种所致病叶率随着孢子悬浮液浓度的增大而提高;悬浮液浓度低于104个·mL-1,接种所致病叶率低于35%;悬浮液浓度为105~107个·mL-1,接种所致病叶率为70%~92%;接种后保湿能显著提高接种所致病叶率.  相似文献   

18.
棉花黄萎病菌实针接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8号(0.5时)针灸针1支和直径约0.5厘米的球形泡沫海绵小球一个.海绵穿在距针尖1厘米处.供测菌株接种在蔡培氏液体培养基内,在25℃下振荡培养2天,置4℃冰库内冷藏备用.接种时,先将海绵球蘸上分生孢子液,然后按针尖与棉苗茎成30°夹角,刺入棉苗子叶节.这时将针柄向棉苗茎杆挤压,使泡沫塑料内的分生孢子液(约0.02毫升)沿着针尖流入棉苗茎内的输导组织.拔出针尖,重蘸孢子液后进行第二株棉苗的接种.  相似文献   

19.
猪弓形体病的诊断,一般都采用虫体分离,病料涂片染色检查及病愈后检测血清中抗体等方法,或需时较久,或检出率不够高.为了达到快速诊断,我们进行了直接萤光抗体诊断的试验,并与姬姆萨染色法作检查比较.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高免血清制备(1)高免兔血清制备:以健康家兔2只(编号14、17)免疫.第一次用弓形体小白鼠的腹液,以PBS作1:10稀释,腹腔接种0.5毫升(约合325万虫体).接种后5至6天发病,病程约一周.康复后,即进行第二次接种,接种抗原量加倍.然后再第三、第四次接种,中间相隔一周.每次接种量按前次各递增0.5毫升.末次接种后第10天放血,分离血清,冷冻保存在-20“C.  相似文献   

20.
副猪嗜血杆菌培养特性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副猪嗜血杆菌5型分离菌株HE5分别接种于LB、TSA等固体培养基上,接种12 h后通过观察菌落大小,筛选出最适副猪嗜血杆菌生长的TSA固体培养基.同时,将HE5接种于LB、TSB等液体培养基上,通过平板活菌计数,筛选出最佳液体培养基TSB.小鼠感染试验结果表明,培养12~16 h的活菌数最多,对小鼠的致死性最大,为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小动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