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茭白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茭白作物种质资源、茭白生理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列出了我国茭白生物学研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我国茭白的生物学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汉中茭白周年生产,均衡供应,丰富市民的"菜篮子",实现高效化栽培,引进、试验、示范了6个茭白品种,对各品种的物候期、生物学性状、产品质量、产量、商品性等进行田间观察记录,筛选出了5个适于汉中周年高效生产的茭白品种,其中双季茭白品种为合茭2号、苏州小蜡台,单季茭白品种为京茭1号(北京茭白)、大白茭、中茭。  相似文献   

3.
闫宁  徐晓峰  范菁 《长江蔬菜》2011,(16):27-30
将温室内外生长的茭白进行对比,研究了春末夏初温室栽培对茭白生长与茭白叶片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栽培提高了茭白的株高、叶数、叶长、叶宽,但降低了茭白的分蘖数;提高了茭白叶片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 Fv/Fm)、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但降低了茭白叶片的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  相似文献   

4.
茭白配方专用肥肥效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与常规施肥比较,研究茭白配方专用肥对茭白生物学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茭白商品性有明显改善,粗脂肪、维生素C、总糖、氨基酸等品质指标增幅达到极显著水平,并可实现增产增效21.96%,节约肥料成本6.53%,利润提高25.98%。在配方专用肥的基础上增施氮肥,不能提高茭白产量,且肥料成本增加,种植效益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我国茭白细菌性病害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侵染茭白(Zizania latifolia)的茭白细菌性条斑病、茭白细菌性软腐病及茭白细菌性基腐病等茭白细菌性病害研究文献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6.
张凤兰 《蔬菜》1989,(6):13-15
茭白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水生蔬菜,在我国很多省市都有栽培。南方各地种植的茭白主要是两熟茭类,即在春季种植后,当年秋季收秋茭,翌年夏季收夏茭。尽管茭白的生产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对茭白的研究还很缺乏。本文以两熟茭白“苏州小蜡台”为试材,研究了两熟茭白的产量形成特性及部分产量影响因素,为指导茭白栽培,制定合理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21世纪以来我国茭白新品种的选育审定情况以及茭白高效栽培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以期为我国茭白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茭白叶工艺品制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白是我国重要的水生蔬菜,分布于全国大多数省份,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全国茭白种植面积约72万hm2,直接经济效益30多亿元.茭白鞘叶生物质量占茭白植株总质量的50%~70%,每667 m2茭白田每年产生的茭白鲜秸秆达5 000kg以上[1].如果不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作者于1959—1964年,对江苏地区茭白进行调查研究的初步总结。文中初步分析了茭白生长和“孕茭”等主要生物学特性及群众丰产栽培的经验。提出茭白生长孕茭对于水肥、温度条件的严格要求,品种种性迅速分化和株丛越年衰退等特性,是决定栽培措施的重要因素。初步明确:适时移栽,合理密植,施足基肥,分期追肥,疏墩壅根,管好水层,精选种株,防止“灰茭”和“雄茭”等技术措施,是茭白丰产栽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杨绍丽  吴仁锋  蔡翔 《蔬菜》2020,(12):22-26
综述了近年来在茭白胡麻叶斑病上的病害发生、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发病规律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论述了胡麻叶斑病的防治措施如选用抗病品种、农业防治、药剂防治、植物免疫诱导剂防治等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茭白胡麻叶斑病研究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未来需要加强茭白胡麻叶斑病病原物种群多样性、致病力分化以及于病原菌的浸染机制及致病机理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收集、筛选与鉴定茭白抗病种质资源,培育优良的抗性品种;开展茭白胡麻叶斑病抗药性监测及抗性机理研究;筛选新型生态友好的化学农药和低毒、高效的生防菌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