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自古以来教育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上就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如今在知识经济的推动下,科教兴国更是愈演愈烈.作者着重对中外校园景观形态的历史变迁进行了梳理、回顾,并对我国当代校园景观的建设现状提出了几点参考意见,希望能对今后的校园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校园景观是校园建设的组成部分,而微型园林是校园景观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通过对微型园林的特点、设计原则及在校园景观中价值分析,提出微型园林在校园景观中的设计思路及要点。  相似文献   

3.
小品作为校园景观重要的展示面,应成为高校重点打造的项目之一。但目前部分高校并未重视景观小品打造对其高校文化展示与景观塑造的重要意义,因而忽视景观小品的建设。基于此,以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城西校区景观小品建设状况为例,提出该校园小品建设中存在的景观问题,分类提出小品设施建设的策略,为提升校园公共空间的整体品质以及为人们更舒适愉快地使用景观小品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各地高校新校区校园景观的迅速建设,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高校老校区的校园景观的建设,使之与现代高校校园景观相适应。本文以阜阳师范学院老校区绿化改造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将一个高校老校区的植物景观重新塑造成具有现代气息的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校园绿地规划也成为了重点关注对象。基于此,从可食性景观基本概念与起源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目前可食性景观在校园绿地规划研究案例,结合可食性景观在校园绿地的功能建设分析,提出可食性景观在城市绿地规划中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最美校园"活动的开展,各大高校丰富校园景观的建设有序进行。校园师生人群的生活节奏较为缓慢,大多选择步行的方式出行,使得他们有时间和空间自由观赏体验校园景观。因此,校园景观上若能实现步行友好景观,在改善校园环境和发挥景观功能上将会有诸多益处。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的校园环境建设结合了大学校园与中小学校园建设的特点,包含各类景观营造内容,其中校园绿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倡导职教校园绿化融合康复景观建造是拓展教育思路的举措之一。随着职教学生心理状态与干预方法研究的深入,康复景观与校园绿化的融合应用将被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通过资料搜集、整理,应用环境行为学及可持续发展等基本概念和理论,明确校园景观改造设计的思想与原则,提出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校园景观改造设计方案,切实解决了校园景观环境在景观分区、路面铺装、植物配置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校园景观的重要性及现阶段校园景观的发展趋势,并结合苏州大学新校区景观规划实例进行思考和分析,指出校园景观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校园景观规划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校园景观的文化性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学生价值观、态度、情感的形成,校园景观文化性的营建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具有深远的影响。基于此,通过实地调查和师生访谈对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景观中文化性营建现状进行研究,以此为基础分析职业学校校园景观文化性营建中的不足和问题,最终对职业学校校园景观文化性的挖掘和开发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学校园从单纯教学功能迈向多元化,校园外部环境设计也随之不断演变发展。本文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合川校区外部环境景观设计为例,从山地校园景观结构布局、文化内涵的表达、特色景观塑造的角度详细阐述,对山地校园景观构建作多维度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网络环境下高等教育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也是实现自身与社会不断发展进化的必然选择。教育信息化作为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其根本目标。目前,由于思想观念落后、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使得数字化校园建设无法取得应有的效益,通过对甘肃省11所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进行调研,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校园环境中的行为主体出发,针对行为心理、个性习惯以及人性尺度,对校园景观环境的建设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是适应时代发展,提高高校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举措。区域性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距离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还有差距,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系统架构解决方案和建设的总体发展模式。区域性高校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可以发掘潜力、提升办学水平,实现持续性发展从而发挥高校专业技术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建设带动了园林高职教育的繁荣,从历史和现状剖析了当前园林高职教育体系中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两方面的问题,结合实际教学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并明确园林高职类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实践能力,加强对传统课程设置的改革力度和明确学生培养方向,培养学生素质教育和技能相结合的特色性实用人才。  相似文献   

16.
北京山区建设用地扩展的景观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描述山区景观镶嵌体水平景观格局的前提下,立足建设用地扩展的景观表现,重点测算了山区建设用地景观镶嵌体以及单一景观要素2个水平下的景观形状和分布指数变化,以系统地分析北京山区建设用地景观格局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在北京山区的城市化进程中,山区生态建设的开展引发绿色空间不断增加,景观有向单一化、均一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建设用地总体连通性变强,空间分布上呈现集中、密集的趋势,但尚未形成集聚效应。同时,建设用地景观的碎裂化特征也很显著,独立工矿用地则更趋不规则和破碎。应结合山区实际采取科学有效的规划措施引导建设用地的扩展。  相似文献   

17.
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是开发建设项目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从土地资源、水土流失、生物资源、景观等环境要素对湖南彭家坳至集里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认为公路建设对于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影响不大,而对于土壤理化性质及水土流失等影响较大;对于生物资源的影响不大;新的景观环境可以增加各种流的连通度,但也造成景观破碎程度增加。针对公路建设形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形式与影响程度,结合公路建设项目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提出了科学的、合理的、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从“人人网”的发展与特点入手,介绍了校园SNS对学生的思想导向作用,从实践的角度探究了高校网上建团的思路与舆情引导的关系,提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以1980年和2005年的TM影像为数据源,应用ArcGIS,Erdas软件对影像解译,把关中-天水经济区(简称“关天经济区”)的土地利用景观分为6大类景观类型.基于ArcGIS分析模块,分析了关天经济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并使用景观软件Fragstats分别从景观级别和景观类型级别上计算了相应的景观指数,得出以下结论:(1) 25 a间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林地、草地、水体和建筑用地面积增加,大量的耕地转变为林地、草地、建筑用地.同时较多草地开垦为耕地,但小于耕地向其转化的量.而建设用地属于转入型用地,转出量几乎为0.(2)关天经济区土地利用景观的蔓延度、优势度指数减少,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增加.(3)耕地是关天经济区的优势景观类型,建设用地景观斑块正在向规模化扩张.研究结果为合理制定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政策及规划提供科学的参考及依据.  相似文献   

20.
Willem J. Vreeken 《Geoderma》1984,34(2):149-164
Pedochronology is defined as the sequence of soil changes over time in a given landscape. Integrated stratigraphical and paleogeomorphic analysis of soil-landscape systems can offer information on landscape history that provides a rational basis for further pedological and soil-geomorphological studies. To connect these aspects of research, a new scheme, called chronogram, is introduced in which geogenic and pedogenic events can be summarized.Soil-landscape chronograms have time on one axis and depict erosion, deposition and soil formation across a given landscape along the other axis. Using open and enclosed hillslope systems as examples, the construction of chronograms and their relations to other summarizing schemes are demonstrated. These schemes include Butler's K-cycle system, Bos and Sevink's site history scheme, the catena, the toposequence, the Nine Unit Land-surface Model, and Huggett's simulation model. Opportunities for further pedochronological analysis, using paleosols, authigenic and allogenic pedorelicts, are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