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为了探究牛乳中体细胞评分(SCS)对日产奶量(DMY)和乳成分之间的关系,了解奶牛乳房的健康状况,本研究使用新疆昌吉地区规模化牛场共2 338头荷斯坦牛的33 290条DHI记录和生产性能数据,将DHI记录中的体细胞数(SCC)转化为SCS后分析SCS对DMY与乳成分的影响。运用SAS 9.2软件对产奶量和乳成分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并对SCS与产奶量和乳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其固定效应主要包括SCS、场、年份、季节及胎次效应。结果表明:SCS、场效应、年份效应、季节效应和胎次效应均对DMY与乳成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随着SCS的增加,DMY和乳糖率(MLP)呈下降趋势,当SCS为0水平,且SCC为9×10~3~17×10~3个/mL时,DMY和MLP极显著高于其他SCS水平(P0.01);MFP和MPP呈上升趋势,当SCS为9水平,且SCC为4 529×10~3~4 904×10~3个/mL时,MFP和MPP最高。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CS与DMY、MLP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SCS与MFP、MP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通过分析SCS对产奶量和乳成分间的关系,可为规模化牧场奶牛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预防和降低患乳房炎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宁夏地区荷斯坦奶牛不同胎次的泌乳特征,本研究用Wood和Cubic函数构建产奶量及乳成分变化规律的模型,以2008—2016年宁夏地区荷斯坦奶牛的DHI数据为基础,构建产奶量(DMY)及乳成分(乳脂率MFP、乳蛋白率MPP、体细胞数SCC、乳糖率MLP和乳干物质率MMP)随泌乳周数(DIW)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胎次间DMY、MFP、MPP、MLP和MSP的泌乳曲线的差异性。结果表明:Wood能较好地拟合宁夏地区荷斯坦奶牛1~4胎次的泌乳曲线(R2依次为0.84、0.75、0.47和0.64),Cubic能较好地拟合MPP的曲线(R2依次为0.91、0.68、0.71和0.75)。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发挥DHI分析检测在奶牛场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本文利用河北省三河顺发牛场278头1~6胎次DHI测定资料,分析了在不同胎次和不同产犊季节体细胞评分(SCS)以及不同泌乳月份体细胞数(SCC)的变化情况,另外还对不同体细胞数范围和对应的体细胞评分对牛乳成分的影响以及与它们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胎次增高,SCS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产犊季节显著影响着SCS的水平,夏季产犊的牛只SCS达到了最高水平,与其他季节差异极显著(P0.01);SCC在泌乳末期水平最高,泌乳初期水平较低且稳定;SCC(SCS)极显著地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对乳脂率和乳蛋白有显著影响,与产奶量有极显著的负相关(r=-0.41,P0.01),与乳脂率有极显著的正相关(r=0.34,P0.01),与乳蛋白率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荷斯坦牛泌乳前期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BCS)的影响因素及BCS对生产性能和离群寿命的影响,本研究收集江苏省某大型牛场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共7 811头荷斯坦牛泌乳前期BCS、生产性能测定(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结果及淘汰记录,利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在分析奶牛泌乳前期BCS变化及影响因素基础上,重点分析泌乳前期BCS及其变化对泌乳性能和离群寿命的影响,利用Cox回归对泌乳前期不同BCS的荷斯坦牛生存曲线进行绘制,并对不同BCS荷斯坦牛的淘汰原因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全群泌乳前期BCS均值为(2.95 ±0.32)。胎次、产犊季节和泌乳天数对泌乳前期BCS有极显著影响(P<0.01),1胎牛和夏季产犊的母牛泌乳前期BCS均最高;5~30、31~60、61~100 d BCS呈显著下降。泌乳前期BCS对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等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产奶量和高峰奶量随BCS的增加呈极显著下降(P<0.01)。泌乳前期BCS与产奶量、高峰奶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乳蛋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泌乳前期BCS的变化对SCS和高峰奶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泌乳前期BCS对离群胎次和淘汰月龄有极显著影响(P<0.01)。生存分析表明,BCS为2.75的牛只生存概率最大。2胎和4胎母牛、冬季产犊的母牛不同BCS淘汰比例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低产淘汰的牛只泌乳前期BCS淘汰分布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本研究牛群中,当泌乳前期BCS为2.75时,牛只生产性能较佳且淘汰风险最低,本研究为规模化牛场荷斯坦牛泌乳前期的饲养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独龙牛(Bos frontalis)和云岭牛初乳成分测定,揭示两牛种初乳成分的差异性。【方法】 采集独龙牛和云岭牛(年龄、胎次和饲养管理基本一致)分娩第1天初乳样品共45份,测定其乳蛋白、乳脂肪、乳糖、总固形物(TS)、非脂固形物(SNF)和乳尿素氮(MUN)含量及体细胞数(SCC)和冰点(FP),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独龙牛和云岭牛初乳成分差异。【结果】 独龙牛初乳中乳蛋白、乳脂肪、TS、SNF含量分别为16.77%、4.70%、27.82%和22.39%,比云岭牛的分别高28.11%(P<0.01)、5.38%(P>0.05)、22.45%(P<0.01)和26.93%(P<0.01);乳糖、MUN含量和SCC分别为2.98%、354.2 mg/L和35.73×104/mL,比云岭牛的分别低10.38%(P<0.05)、39.63%(P<0.01)和78.60%(P<0.01);FP为-0.5337 ℃,比云岭牛的高0.1383 ℃(P<0.01);乳脂蛋白比(FPR)为0.266,比云岭牛的低0.131(P>0.05)。【结论】 独龙牛和云岭牛分娩第1天的初乳成分存在较大差异,独龙牛初乳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探究母羊出生年度、季节、胎次、泌乳阶段4个固定效应对西农萨能奶山羊产奶性状的影响。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萨能羊原种场2006-2018年的645只泌乳母羊为研究对象,每月采集乳样1次,采样日早、晚各采集1次,将两次乳样等比例混合后,采用乳成分分析仪测定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总脂固形物、非脂固形物、密度、冰点和酸度共8个指标,结合羊场产奶量记录,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通过SAS 9.4软件进行表型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再采用GLM模型进行固定效应对产奶性状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西农萨能奶山羊平均300 d产奶量为507.67 kg,乳脂率为3.58%,乳蛋白率为3.20%,乳糖率为4.19%;总固形物含量为12.21%,非脂固形物含量为8.46%;出生年度、胎次对产奶量影响极显著(P<0.01),出生季节对产奶量影响不显著(P>0.05);泌乳阶段、出生年度对乳脂率等8个乳成分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胎次对除乳蛋白率和总固形物的其他6个乳成分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综合以上试验结果,胎次及泌乳阶段是影响西农萨能奶山羊产奶性状的两种主要非遗传因素,第3、4胎母羊产奶性能最佳,泌乳早期的乳品质更优,揭示了对种群进行良种选育工作和羊饲养管理的重要性,也为后期进行奶山羊经济性状遗传评估和群体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上海地区荷斯坦牛DHI指标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集约化饲养条件下奶牛乳脂率(MFP)、乳蛋白率(MPP)、乳尿素氮(MUN)、体细胞数(SCC)及产奶量(DMY)的变化规律,本试验收集并分析了2014~2016年东海奶牛场荷斯坦牛的DHI记录。结果表明,该场奶牛的MFP、MPP在8月份最低,分别为3.81%、3.11%;在1月份最高,分别为4.60%和3.52%。泌乳天数在61~120d时,DMY普遍较高,最高可达38.84kg,在101~200d时,MUN达到最高值16.21mg/m L。不同季节的SCC存在极显著差异。通过分析得出,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改善环境和加强管理,在奶牛泌乳期调整日粮结构,适当增加夏季日粮中粗蛋白质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来提高牛奶产量和乳品质。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对奶牛饲养管理的季节性及胎次调控,探索乳成分及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基于中国北方荷斯坦泌乳奶牛群的DHI测定数据及派生数据,按胎次及自然月份对DHI原始数据进行分组,剔除异常数据后获得包括乳产量(DMP)、乳干物质率(MSP)、乳脂率(MFP)、乳蛋白率(MPP)、乳糖率(MLP)、体细胞数(SCC)、体况评分(BCS)、奶损失量(LMP)及脂肪蛋白比(FPR)等9项指标的完整观察数据6520套,以自然月份、胎次及两者的互作作为影响上述指标变化的因素,SAS软件GLM过程进行的方差分析表明:自然月份及胎次分别极显著或显著影响9项观察指标(P<0.0001,或P<0.001,或P<0.05).但是,两者的互作对MFP、MPP、MSP、SCC及FPR的变化影响不显著(P>0.05),对DMP影响极显著(P<0.0001),对MLP、BCS及LMP影响显著(P<0.05).进行牛群自然月份下乳成分的Duncan多重比较显示,DMP、MSP、MPP及MFP均在6月份表现最低,依次为23.58kg·d-1,12.35%,3.02%及3.81%.SCC在8月份达到最高(385.3×1000·mL-1),而LMP在11月份最高(1.12 kg·d-1).FPR在2月份最高(1.32),预示着该月份奶牛在快速动用体脂.进行牛群不同胎次性状指标的多重比较表明,MSP、MPP及MLP到第4胎显著下降(P<0.05),而SCC在第4胎显著上升,LMP也随胎次显著增加(P<0.05),意味着随着胎次增加,乳的品质逐渐下降,乳品的卫生指标随之恶化,LMP在增加.其次,对9项指标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BCS与SCC、LMP呈高度正相关(0.8306,0.8360),而SCC与LMP也表现高度相关(0.7861).最后,利用Wood模型,建立了不同胎次混合牛群的乳干物质率(MSP)及乳糖率(MLP)与自然月份之间的关系方程(MSP=12.862x-0.0317* e0.00459x,MLP=4.9824x-0.0196*e0.00106x,式中x代表月份).通过数据挖掘获得的乳成分及相关性状在自然月份及不同胎次之间的变化规律及模型,为准确调控牛群的饲养管理和营养供给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奶牛生产性能(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测定体细胞数,探究奶牛的胎次及其不同泌乳阶段对其乳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和乳损失量的影响。通过对某养殖场泌乳期奶牛DHI的测定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随奶牛胎次的增加而增加,但SCS在不同胎次的不同泌乳阶段表现有所不同。一胎牛SCS随着泌乳期的延长而增加,前期、中期与后期的SCS呈显著性差异(P<0.05);二胎牛与三胎牛SCS呈现相同变化规律,泌乳前期的SCS较泌乳中期高,而泌乳后期SCS显著高于前2个泌乳阶段(P<0.05)。乳损失量随胎次的增加整体呈现增加趋势,且泌乳早期和泌乳后期乳损失量高于泌乳中期。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讨瘤胃发酵产物乙酸、丙酸以及乙酸和丙酸比对奶牛干物质摄入量(DMI)、产奶量(MY)和乳成分的影响。通过回顾已发表文献,使用荟萃分析的方法构建模型并进行相应的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试验整理了关于奶牛生产性能的中文及英文相关文献51篇,共计181个处理,研究不同的饲料原料、营养成分、饲料添加剂对不同生理阶段泌乳奶牛瘤胃发酵指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基于此51项试验的荟萃分析结果表明,与瘤胃内乙酸和丙酸产量相比,奶牛的产奶量(R2=-0.426,P<0.01)、乳脂率(R2=0.359,P<0.01)、乳脂产量(R2=-0.257,P<0.01)、挥发性脂肪酸(VFA)(R2=-0.226,P<0.05)和干物质采食量(DMI)(R2=-0.485,P<0.01)与瘤胃发酵产物乙酸和丙酸比有更强的相关性;瘤胃乙酸和丙酸比与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脂产量和DMI存在极显著的一元线性回归关系(P<0.01),其比值的增加会导致DMI、产奶量、乳脂产量极显著降低(P<0.01),乳脂率极显著升高(P<0.01),瘤胃乙酸和丙酸的比值每增加1,乳脂率增加0.26%,奶牛的干物质摄入量、产奶量分别减少2.34和4.99 kg。通过荟萃分析发现,乙酸与丙酸的比值可以更科学地预测乳脂在乳中的占比且准确反应牛奶乳脂率的变化,为饲粮的选取及调控乳品质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宋洁  敖长金  王丽芳 《中国畜牧兽医》2019,46(12):3590-3597
试验旨在分析季节及养殖模式(奶罐奶和散卖奶)对内蒙古呼和浩特生鲜乳质量的影响,并根据中国生鲜乳质量分级标准对呼和浩特奶罐奶进行质量分级,为内蒙古生鲜乳营养品质提升及质量安全评定提供参考依据。于2017~2018年每个季度分别采集呼和浩特不同地区奶牛养殖场生鲜乳30批次,两年共计240批次。根据NY/T 2659-2014、NY/T 800-2004、GB 4789.2-2016方法测定生鲜乳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菌落总数,并对其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017和2018年呼和浩特生鲜乳乳脂率总体表现为第4季度较高;乳蛋白率最高值均出现在第4季度,分别为3.46%和3.47%,显著高于其他季度(P<0.05);菌落总数最高值均出现在第3季度,分别为2.50×104和6.00×104 CFU/mL,显著高于其他季度(P<0.05);2017年生鲜乳体细胞数在第1季度最高(39.90×104个/mL),显著高于其他季度(P<0.05),2018年生鲜乳体细胞数未表现出明显季节性差异(P>0.05)。2017~2018年呼和浩特家庭式散卖奶乳脂率显著低于规模化牧场的奶罐奶(P<0.05),体细胞数及菌落总数均显著高于奶罐奶(P<0.05)。2017年奶罐奶乳脂率、乳蛋白率与2018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体细胞数显著高于2018年(P<0.05),菌落总数显著低于2018年(P<0.05)。综上所述,季节对2017和201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生鲜乳乳脂率、乳蛋白率和菌落总数影响较大,对体细胞影响不明显。2017和2018年呼和浩特家庭式散卖奶质量安全水平明显低于规模化牧场奶罐奶,奶罐奶质量安全水平较高,达到特优级标准,规模化养殖方式及优质乳生产将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To investigate the importance of dairy cow hygiene for management,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ygiene scores and daily milk yield as well as somatic cell score(SCS), and al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gh and rear udder hygiene scores.The hygiene scores of thigh and rear udder were collected from 472 lactating cows in 3 Holstein dairy farms in Henan province, and 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 data for July, 2014 was also collected.After correcting the influence of fixed effects including lactating stage and dairy-parity, the effects of thigh and rear udder hygiene scores on daily milk yield and SCS were analyzed using SAS 9.1 with general linear model(GLM) procedu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igh and rear udder hygiene score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average daily milk yield and SCS(P>0.05).For average daily milk yield, the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of thigh and rear udder hygiene scores were-0.14 and-0.02, respectively.This meaned if thigh and rear udder hygiene scores increased 1 score, average daily milk yield of each cow would decrease 0.14 and 0.02 kg, respectively.For SCS, when thigh hygiene score ≥ 4, the proportion of cows with SCS ≥ 5 increased extremely significantly(P<0.01);when rear udder hygiene score ≥ 3, the proportion of cow with SCS ≥ 5 tended to increase(P=0.0546).Significant test for correlation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estim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discovered between thigh and rear udder hygiene scores(P<0.01).Therefore, hygiene scores was not only a management indicator, also could help understand udder health condition, which was beneficial for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3.
奶牛股部和乳房后部清洁度对日产奶量及体细胞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奶牛体表清洁度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意义,本研究通过评价河南省3个奶牛场472头泌乳天数在0~330 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股部清洁度和乳房后部清洁度,并结合2014年7月河南省牛奶记录系统(dairyherd improvement,DHI)中心提供的数据,对清洁度与平均日产奶量、体细胞数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探究两个清洁度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固定效应模型除清洁度评分外,还包括泌乳阶段效应和场-胎次效应等。结果表明,清洁度评分对SCS和平均日产奶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股部清洁度评分对平均日产奶量回归系数为-0.14,即每增加1分,奶牛平均日产奶量降低0.14 kg/头;乳房后部清洁度评分对平均日奶量回归系数为-0.02,每增加1分,奶牛平均日产奶量降低0.02 kg/头。对于SCS,股部清洁度评分≥ 4分时,SCS ≥ 5的比例极显著增加(P<0.01);乳房后部清洁度评分≥ 3分时,SCS ≥ 5的比例有增加趋势(P=0.0546)。相关性检验和相关系数估计结果显示,股部和乳房后部清洁度评分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奶牛体表清洁度不仅是牛群的管理指标,而且可通过清洁度评分有效了解牛群乳房的健康状况,对日常生产过程具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呼和浩特近郊两个奶牛场荷斯坦奶牛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变化规律及体细胞分(somatic cell score,SCS)与乳成分的相关性。试验按常规方法采集奶样,并借助Bentley FTS/FCM 400 Combi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仪测定奶样,然后对所得数据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奶牛各胎次中SCC在第1胎时最低(P<0.01),在第7胎时最高(P<0.01);随着泌乳天数的增加奶样SCC亦明显增加;奶样SCC<100×103/mL到SCC>1000×103/mL的过度中,奶牛日产奶量和奶样乳糖含量明显降低(P<0.01),分别降低了6.07 kg(22.97%)和0.40%(8.06%),而奶样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显著升高(P<0.01),分别增加了0.32%(8.31%)和0.26%(8.05%)。秋、冬季奶样乳脂率要明显高于春、夏季奶样乳脂率(P<0.01),秋季奶样乳蛋白率最高,春季奶样乳蛋白率最低;春季奶样乳糖含量最高,秋、冬季奶样乳糖含量相对较低;冬季奶样SCC最高,而秋季奶样SCC则最低。SCS与日产奶量(-0.172)和乳糖含量(-0.283)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SCS与乳脂率(0.034)和乳蛋白率(0.111)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随着胎次增高,SCC有逐渐升高趋势;随着SCC的升高,日产奶量和乳糖含量有降低趋势,而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有升高趋势;季节对乳成分和SCC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SCC对奶牛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含量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乳汁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是检查奶牛乳房炎和牛奶质量的指标,为了解南宁某规模化奶牛场奶水牛SCC情况及SCC与其他乳成分的关系,试验随机选取该场152份泌乳早期乳样,测定其SCC、乳汁比重、蛋白质、脂肪、总固形物、非脂固形物及乳糖的含量,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CC小于50万/mL的乳样占被检奶样总数的88.16%,大于100万/mL的占1.97%;乳汁比重、乳蛋白、乳糖和非脂固形物含量均随着SCC的升高而下降,而乳脂含量随着SCC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SCC与乳糖及非脂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因此,奶水牛乳中SCC不仅与乳糖和非脂固形物含量密切相关,也提示其与奶水牛产后营养代谢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基于试验测定的中国荷斯坦牛血液和乳汁中的孕酮浓度表型,探究了影响中国荷斯坦牛体内孕酮分泌的环境因素、孕酮浓度的变化趋势、孕酮浓度与乳成分的关联程度以及血乳中孕酮浓度的预测方法。【方法】试验于2021年8月在北京、山东两个牧场采集不同胎次、泌乳阶段和妊娠状态的中国荷斯坦泌乳牛的奶样、尾根血样,测定孕酮浓度,最终获得402条乳汁孕酮浓度和298条血液孕酮浓度表型用于数据分析。对孕酮浓度进行数据转化使其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胎次、泌乳阶段、妊娠状态、牧场等固定效应对奶牛孕酮表型的影响,运用R语言cor函数计算孕酮与各乳成分间的关联,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和个体及乳成分信息对孕酮浓度进行预测,以建立孕酮浓度表型高通量获取手段。【结果】妊娠状态对转化乳汁孕酮浓度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胎次、场效应对转化乳汁孕酮浓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转化血液孕酮浓度只受到妊娠状态影响(P<0.01);全乳固体、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蛋比与转化乳血孕酮浓度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14~0.37,P<0.05;P<0.01);基于本试验数据,乳成分与个体信息对转化乳血孕酮浓度的预测准确性不高(R2=0.030~0.17),但如果增加血液或乳汁的转化孕酮浓度对乳汁或血液的转化孕酮浓度进行预测,预测效果则有大幅提升(R2=0.40)。【结论】影响泌乳期中国荷斯坦牛转化孕酮浓度的因素除妊娠状态外,可能还包括饲养条件与胎次。此外转化孕酮浓度与乳脂率、乳蛋白率等乳成分呈极显著相关。基于乳成分信息与转化孕酮的关系,获得了对中国荷斯坦牛乳血转化孕酮浓度预测的可用策略,为今后牧场的繁殖辅助管理、奶牛育种新性状研发以及孕酮浓度的高通量获取等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