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蔬菜》2021,(1):23-23
花青素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而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富含花青素的蔬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培育富含花青素的紫色大白菜成为育种家的重要目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鲁刚教授团队以团队自主创制的紫心大白菜新种质为材料,基于前期对其花青素的积累特性、连锁分析等相关研究,采用精细定位、图位克隆等方法,首次将控制紫心大白菜花青素合...  相似文献   

2.
生菜,即叶用莴苣,是菊科莴苣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以叶片或叶球为食用部分。生菜在甘肃省栽培历史悠久,深受广大消费者和种植户欢迎。河西地区属于典型的绿洲农业经济区,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天然条件好,非常适宜农作物生产。生菜叶片嫩脆爽口,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叶片含有莴苣素,对促进血液循环、镇痛、利尿、安眠等有一定的保健功效。生菜在我省四季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3.
叶用莴苣俗称生菜,为菊科莴苣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作物,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由野生种驯化而来。生菜叶片嫩脆爽口,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叶片含有莴苣素,对促进血液循环、镇痛、利尿、安眠等有一定的保健功效。生菜在我省四季均可种植,温室、暖棚、大棚、陆地均可生产。  相似文献   

4.
莴苣及苋菜的杂交制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莴苣及苋菜属于高度自交植物,莴苣由于开花时间短,一朵花有多朵小花组成,导致莴苣真杂种获得非常困难;苋菜同样存在因一个花序小、花多等因素造成的杂交困难。本文详细介绍了莴苣和苋菜的杂交过程,为莴苣和苋菜新品种的创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作为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蓝莓富含营养成分,特别是花青素,具有降血压、抗氧化、防癌、防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等作用.蓝莓种植对气候、土壤、水质要求高,在日常条件下无法实现蓝莓鲜果全年长期供应,为提高蓝莓种植的区域适应性可利用日光温室栽培技术,实现蓝莓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6.
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作为植物次生代谢的一种重要产物,除给予植物缤纷的色彩之外,还有相当可观的药用价值。此外,花青素在应对各种生物及非生物胁迫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进一步探讨植物花青素的生物学功能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拟南芥中,花青素合成途径主要依靠MYB、bHLH、WD40-repeat以及bZIP4种转录因子的调控。文章结合目前国内外关于花青素合成途径过程中4种重要转录因子的文献报道,综述这4种转录因子的研究现状及调控机理,并对花青素的研究前景作出展望,为更好地研究花青素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紫玉为早中熟鲜食紫色马铃薯,块茎卵圆形,紫皮紫肉,薯皮光滑,芽眼浅,块茎大小中等、整齐、食用品质佳,花青素含量达到100 mg·kg~(-1)以上。彩色马铃薯除具有普通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外,还富含花青素。营养学研究表明,食物的天然颜色与其营养功能密切相关,富含花青素的彩色马铃薯在开发保健食品、天然色素和天然抗氧化剂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随着人们对于健康饮  相似文献   

8.
阳普毅 《长江蔬菜》2021,(13):29-30
莴笋又称莴苣、莴菜、香笋等,属菊科莴苣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喜冷凉气候,在长日照和高温条件下易抽薹,生长周期短[1],一般为80~110天.莴笋茎叶均可食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2],富含花青素和多种人体所需的矿质营养元素;食味佳,可荤可素,可凉可热,口感爽脆,老少皆宜;具有开通疏利、利尿通乳、宽肠通便、强壮肌体、抗氧化、降血压和预防癌症等功效[3],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秋冬莴笋是秋冬两季上市蔬菜的主要品种之一[4].目前,桂林地区农民种植莴笋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种植面积也逐渐扩大,但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造成产量不高、品质不佳等问题,影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紫色马铃薯最大的特点在于富含花青素,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增强体质、抗癌、美容和防止高血压等多种保健作用。因此,紫色马铃薯既可以做配菜,又可以做特色菜肴,还是提取花青素的优质加工原料。  相似文献   

10.
花青素积累相关负调控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琳  王宇  杨剑飞  李玉花 《园艺学报》2014,41(9):1873-1884
植物花青素的积累受正调控因子与负调控因子的影响,过去多集中于对正调控因子的研究,而最近注意到负调控因子对于保证植物正确响应发育及环境信号,进而精细调控花青素的积累具有重要作用。从结构特征,作用机制,参与的调控途径等方面综述了与植物花青素积累相关的负调控因子的研究进展,根据其对花青素合成关键基因的调控方式分为转录水平调控的转录抑制因子、参与转录后水平调控的负调控因子以及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的因子3 大类,并对相关后续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紫叶芥菜是富含花青素的一种新型保健蔬菜。本试验在建立紫叶-绿叶芥菜近等基因系的基础上,研究紫叶芥菜花青素的微观分布、花青素含量以及花青素对芥菜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叶芥菜花青素分布于叶片上下表皮,其含量显著高于绿叶芥菜,但叶绿素含量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在相同光照辐射强度或相同CO_2浓度条件下,紫叶单株的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绿叶单株,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最大羧化速率极显著低于绿叶单株,电子传递速率、最大光合速率显著低于绿叶单株;紫叶芥菜花青素含量与其光合作用参数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性,随着花青素含量的增加其光合作用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2.
叶面积大小是决定植物光合作用产物量的重要因素。为了得到一种快速、准确、灵活测定蔬菜叶面积的方法,本试 验以叶用莴苣为例,运用Image J 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植株叶面积的测定,然后与传统测定方法方格计数法与纸样称重法的测 定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方格计数法、纸样称重法与Image J 图像处理3 种方法测定结果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通过方程线性回归分析发现,3 种方法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99 以上。由此可见Image J 图像处理软件可准确地应用于叶用 莴苣叶面积测定。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铵硝配比(CK,0∶100;T1,10∶90;T2,25∶75;T3,50∶50)对叶用莴苣生长及N、P、K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T1处理显著促进了叶用莴苣的生长,植株地上部鲜质量和经济产量分别增加了15.77%和15.21%;而T2、T3处理的地上部鲜质量、经济产量则显著降低。不同铵硝配比处理叶用莴苣植株的N、P、K积累量均表现为T1CKT2T3,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不同铵硝配比处理的氮素损失率在20.17%~65.31%之间;与对照相比,T1处理的氮素损失量和损失率分别下降了14.79%和4.24个百分点,而T2和T3处理的氮素损失量和损失率均显著增加。综上,营养液增铵10%可以促进叶用莴苣植株的生长及对N、P、K的积累,且显著降低氮素损失。  相似文献   

14.
以芹菜品种文图拉(西芹)和结球莴苣品种铁人为试材,测定不同苗龄芹菜、结球莴苣幼苗的生长指标及生理指标,研究芹菜和结球莴苣幼苗的生长规律及与有效积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芹菜幼苗前期生长缓慢,四叶期后生长速度加快;结球莴苣幼苗子叶期至四叶期快速生长,之后趋缓。芹菜幼苗的叶绿素SPAD值、POD活性呈持续增长的态势,根系活力、CAT活性生长后期趋于平稳;结球莴苣幼苗的叶绿素SPAD值、根系活力、POD活性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CAT活性先小幅下降、后持续增长,SOD活性出现两次高峰。芹菜育苗阶段的有效积温为949.0℃·d,子叶期和五叶期增幅较大;结球莴苣育苗阶段的有效积温为502.9℃·d,各时期增长平稳。综上,芹菜幼苗适宜的定植时期为四叶期,结球莴苣幼苗适宜的定植时期为五叶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油麦菜、马铃薯、辣椒、豇豆4种蔬菜总糖、总酸、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研究新鲜蔬菜、鲜切蔬菜及其低温贮存后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与新鲜蔬菜相比,4种蔬菜的总糖含量在鲜切和鲜切冷藏后大多发生显著变化,辣椒鲜切和鲜切冷藏后总糖含量极显著提高,而豇豆、马铃薯鲜切和鲜切冷藏后总糖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油麦菜、马铃薯总酸含量在鲜切和鲜切冷藏后有明显下降趋势,鲜切马铃薯的糖酸比极显著上升。鲜切和鲜切冷藏后油麦菜类胡萝卜素含量极显著降低32.7%~54.5%,辣椒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63.5%~112.9%。鲜切冷藏后油麦菜和辣椒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降低57.7%和43.6%。油麦菜、马铃薯鲜切及鲜切冷藏后总抗坏血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鲜切辣椒总抗坏血酸和还原态抗坏血酸含量均极显著上升,而鲜切冷藏后辣椒总抗坏血酸和还原态抗坏血酸含量极显著下降。豇豆鲜切和鲜切冷藏后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和抗坏血酸含量未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结球莴苣品种的养分吸收规律以及产量、品质差异,对7个结球莴苣品种的产量、养分吸收、营养品质、矿质元素含量和硝酸盐含量5类指标进行了测定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结球莴苣品种养分吸收存在较大差异,产量和品质也有所不同。养分吸收对产量及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养分吸收较好的品种,其产量与品质也相对较好。7个品种中,亚特兰大和裕生2号的养分吸收量较好,其产量和品质也相对优于其他品种,综合表现佳;而养分吸收较差的飞翔,其产量及品质表现也比较差。  相似文献   

17.
蔬菜的感官品质是指人们食用蔬菜时口腔味觉与触觉的综合反映,通常采用品尝方法进行鉴定。本试验选择10位不同年龄段的资深品尝员组成专家小组,采用系统评分法对50个叶用莴苣品种的感官品质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叶形、不同颜色叶用莴苣间的多个感官品质指标存在显著差异,结球莴苣的口感优于散叶莴苣,绿叶莴苣的口感优于紫叶莴苣。  相似文献   

18.
银玲  田迅  霍万学 《中国蔬菜》2013,1(12):15-22
腐霉是一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病菌。近年来,腐霉菌危害日趋明显,发生面积也逐年扩大,已从过去的次要病原菌上升为主要病原菌,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本文对腐霉属菌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以传统形态学为基础,利用rDNA-ITS 序列、β-tubulin 和CoxⅡ基因以及RFLP、RAPD、AFLP、SSR 等分子标记,建立快速、准确的腐霉病害早期诊断技术是预防和控制病害发生、发展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9.
番茄果实品质形成及其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番茄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世界上消耗量最大的蔬菜之一,近年来人们对番茄品质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影响番 茄品质的化学组分包括糖、有机酸、VC、类胡萝卜素等代谢物,它们决定番茄果实独特的风味、营养和外观品质,影响番 茄产品的商品性。本文论述了这些物质的代谢途径及其内在调控机制,旨在为番茄品质改良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黑甜糯玉米新品种黑甜糯631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甜糯631是以糯玉米自交系HNF为母本,以甜玉米自交系K01-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果蔬型黑甜糯玉米新品种。株型半紧凑,株高263 cm,穗位高155 cm,长势强,果穗呈筒形,穗长19.6 cm,穗行数18行,行粒数40粒,穗轴黑色,籽粒为黑紫色,甜、糯籽粒比例为1∶3,蒸煮口感香甜黏糯,富含花青素。每667 m2鲜穗产量900~1 100 kg,生育期96 d(天),适宜山西省糯玉米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