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研究萨福克羊×杜泊羊×湖羊杂交羊(萨杜湖杂交羊)生长发育情况及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采用生产性能常规测定、显微测定和全自动血液生理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了不同年龄阶段萨杜湖杂交羊的体重、体尺指标、羊毛品质(包括不同部位羊毛的净毛率、细度、有髓毛和无髓毛占比、自然长度和伸直长度等指标)和成年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萨杜湖杂交羊早期生长速度较快,初生阶段及周岁时公羊体斜长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3月龄时公羊体高、体斜长和胸围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6月龄时母羊体重极显著高于公羊(P0.01),成年时期公羊体重和体高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其余各生长阶段内,公母羊间体重及体尺差异不显著(P0.05)。其成年时平均净毛率较低,为45.21%;长度适中:平均自然长度为4.55cm,伸直长度为6.22cm;细度良好,为17.60μm。公母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其同国内绵羊参考值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母羊血小板总数(PLT)和血小板压积(PCT)均极显著高于公羊(P0.01),公羊甘油三酯(TG)和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母羊(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萨杜湖杂交羊在生长发育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和提高,本试验结果可为该品种杂交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澳杜湖杂交绵羊生长发育性能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澳杜湖杂交绵羊生长发育情况及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采用常规测定、显微测定和全自动血液生理生化分析仪分析等方法,分别测定了不同年龄羊的体重、体尺、羊毛品质(包括净毛率和不同部位的羊毛的细度、有髓毛和无髓毛占比、自然和伸直长度)等指标和成年羊血液26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澳杜湖杂交绵羊早期生长速度快,初生阶段公母羊体斜长差异显著(P0.05),成年时期公母羊体重差异显著(P0.05),成年公羊平均体重为87.4 kg,成年母羊平均体重为78.7 kg,在其余各生长阶段内,公母羊之间体重及体尺差异不显著(P0.05)。该杂交羊毛平均净毛率在60%以上,平均自然长度为(3.05±1.50)mm,伸直长度为(4.60±2.62)mm,细度较为适中(33.60±1.97)μm。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值在公母羊之间比较、以及同国内绵羊参考值相比较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白细胞、淋巴细胞、中间细胞和红细胞压积高于国内绵羊参考值;中间细胞比率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国内绵羊参考值;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和血小板体积均在国内绵羊参考值范围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固醇和血糖含量高于国内绵羊参考值;肌酐、尿素氮和总蛋白含量低于国内绵羊参考值;白蛋白含量在国内绵羊参考值范围内;公母羊之间比较,淋巴细胞比率和血小板压积差异显著(P0.05),粒细胞、粒细胞比率和血小板总数差异极显著(P0.01),其余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测定结果表明,澳杜湖杂交绵羊在生长发育性能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测定的羊毛品质和血液生理生化等相关指标,均为该品种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高山美利奴羊在低海拔地区的适应情况,选择100只断奶母羊,分成主产区(高山寒旱草原生态区)和推广区(低海拔地区)2组,测定周岁和成年羊的体重、羊毛纤维直径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推广区高山美利奴羊体重均显著高于同年龄主产区羊(P<0.05);推广区成年羊的羊毛纤维直径显著高于主产区成年羊(P<0.05),但推广...  相似文献   

4.
试验测定了舍饲陕北白绒山羊多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陕北白绒山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旨在为陕北白绒山羊疾病诊断和基础研究提供数据。结果表明,陕北白绒山羊公母之间的血液生理生化测定值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一定的变化,公羔的血红蛋白、总蛋白和球蛋白显著高于母羔(P<0.05),而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白蛋白、尿素和无机磷含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低于母羔(P<0.01);育成羊母羊血液中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血红蛋白、胆固醇和钙含量显著高于育成公羊(P<0.05),育成母羊无机磷极显著低于育成公羊(P<0.01);成年母羊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谷丙转氨酶显著高于成年公羊,而白蛋白、肌酸激酶和无机磷显著低于成年公羊(P<0.05)。研究结果提示,舍饲陕北白绒山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中测定值的变化范围主要因不同年龄和性别间的差异引起的,未发现明显的异常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新疆巴州种畜场中国美利奴羊开展以改善群体毛纤维细度为主要目标的培育,5年取得初步成效.经羊毛纤维抽样检验,成年母羊、育成公羊和育成母羊毛纤维直径分别平均为20.39、19.64和1 9.85μm,比5年前的老群体平均毛纤维细度总体提高一个细度支数.新类群内毛纤维直径21.5 μm以细的个体比例分别为成年母羊77.78%、育成公羊84.71%、育成母羊85%;羊毛净毛率(穿衣后)分别为育成公羊68.51%、育成母羊69.37%;新类群羊羊毛平均自然长度成年母羊、育成公羊和育成母羊分别为8.95、11.85和11.56 cm;其它性状的优良率育成公羊和育成母羊分别为:被毛密度M3占85.6%和70.03%,被毛手感S3占98.4%和97.6%,羊毛弯曲W3占93.2%和94.96%,羊毛油汗H3占91.6%和88.59%.与4年前相比:羊毛自然长度有所降低;被毛手感、羊毛弯曲、羊毛油汗有显著改善;被毛密度差异不显著,净毛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绒山羊若干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估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怀头他拉乡1999年育种记录,采用单元内半同胞相关法估测成年母羊和育成母羊若干数量性状的遗传力,使用协方差分析估测育成母羊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估测结果表明,成年母羊的体长、体高、粗毛长度和育成母羊的体长、体高、胸围的遗传力高于0.5;绒层厚度、产绒量、体重、绒纤维伸直长度、绒纤维细度和成年母羊的胸围、育成母羊的管围遗传力在0.31~0.49范围内,只有育成母羊的粗毛长度低于0.3;育成母羊绒层厚度、体侧部绒纤维伸直长度、绒纤维细度和体长与产绒量之间,体侧部绒纤维伸直长度与细度之间的遗传相关都高于0.29。  相似文献   

7.
通过100只(15头公,85头母)藏羊从出生到4.5岁体重、体尺及产毛量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体尺和体重母羊3.5岁时达到最大,3.5岁后进入稳定状态,而公羊体高、体长2.5岁达到最大值,3.5岁后体重和胸围仍在保持缓慢增长,体重与胸围变化保持高度一致。羊毛长度2.5岁达到最高值,产毛量3.5岁达到峰值,年龄对净毛率、色度、卷曲弹性基本无影响,细度母羊变化不明显,但公羊随年龄变粗趋势明显。母羊1.5岁进入繁殖期后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8.
2016年在策勒县策勒乡进行了陶赛特公羊和策勒黑羊母羊杂交试验。为了评定陶赛特羊与策勒黑羊杂交F1代杂交效果,试验随机选择同圈舍杂交F1代公羔与策勒黑羊纯繁后代公羔各21只,测定初生至6月龄体尺、体重及屠宰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陶策杂交F1代羊6月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等体尺指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策勒黑羊(P<0.01或P<0.05);陶策杂交F1代羊各年龄段体重均极显著高于策勒黑羊(P<0.01),出栏体重、屠宰率,以及兴、蹄、皮、血液、内脏器官重也极显著或显著高于策勒黑羊(P<0.01或P<0.05)。说明陶策杂交F1代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适应当地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自然放牧条件下仲巴县霍尔巴绵羊不同生长阶段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评估霍尔巴绵羊实际养殖生产价值。选用体况、体型基本一致的3月龄霍尔巴绵羊牧群,自然放牧,于育成期(12月龄)和成年期(24月龄)随机选取牧群内试验公羊和母羊各10只,进行体重、体尺指标、屠宰性能、肉品质指标检测。结果表明:1)在育成期,公羊的体重、体高和体长显著高于母羊(P<0.05);在成年期,公羊的体重、管围显著高于母羊(P<0.05)。2)成年羊体重和胴体重显著高于育成羊(P<0.05),但是屠宰率显著低于育成羊(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宰前活重与胴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屠宰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胴体重、屠宰率与宰前活重的回归模型中拟合系数(R2)分别为0.456和0.765,回归方程分别为Y=0.127X+11.656和Y=-0.955X+81.786。3)育成羊和成年羊的内脏器官占体重的比率分别为4.85%和3.56%,成年羊的头、蹄、肝脏、脾脏重量显著高于育成羊(P<0.05)。4)育成羊和成年羊羊肉中水分(73.49%v...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四川省的一个地方藏绵羊类群——贾洛羊为研究对象,选择36月龄公、母羊各5只,测定其生理指标、血液生理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36月龄贾洛羊的体温、呼吸频率及心率等生理指标在公、母羊间无显著差异;WBC、RBC、HGB、HCT、MCV、MCH、MCHC、PLT、RDW-SD、MPV、PCT、PDW和RDW-CV等血液生理指标在公、母羊间差异不显著(P0.05);公羊的ALP和GLU等血液生化指标显著高于母羊(P0.05),母羊的CHOL显著高于公羊(P0.05),ALT、AST、TP、ALB、GLO、LDH、A/G和CHE等生化指标在公、母羊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善与提高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的肉用性能,采用夏洛莱公羊、白萨福克公羊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母羊进行杂交试验,并对其F1的初生重、3月龄重、6月龄重、剪毛后体重、剪毛量、羊毛细度等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白萨福克公羊×中国美利奴母羊(新疆型)F(1白中F1)、夏洛莱公羊×中国美利奴母羊(新疆型)F(1夏中F1)2组之间的初生重、3月龄重和剪毛后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夏中F16月龄重,则比白中F1高4.5%(P<0.01);2组之间毛纤维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毛长和剪毛量差异均极显著(P<0.01),夏中F1的剪毛量比白中F1高9.8%。说明在新疆伊犁地区,夏中组合较白中组合更适合用作肥羔生产,而且从毛用性能方面看,夏中组合也较白中组合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适宜于河北省唐山地区养殖的肉用绵羊最佳杂交组合,更好地指导生产实践,本研究以小尾寒羊为母本,分别以澳洲白羊(AWF)、杜泊羊和夏洛莱羊为父本,分3组进行杂交试验,其中,1组为澳洲白羊和小尾寒羊杂交(AH组),2组为杜泊羊和小尾寒羊杂交(DH组),3组为夏洛莱羊和小尾寒羊杂交(XH组)。对3组肉羊杂交F1代羊的生长性能和CLPG基因的遗传效应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除夏寒F1代母羊的初生重略低于澳寒F1代母羊外,夏寒杂交F1代羊的初生重(公羊)、断奶重、6月龄体重、初生到断奶时的平均日增重均为最高,且显著或极显著的高于杜寒和澳寒F1代羊(P<0.05,P<0.01)。断奶到6月龄时的平均日增重,杜寒F1代公、母羊均为最高,其次是夏寒F1代公、母羊,杜寒F1代公、母羊与其余两组均未达显著性差异(P>0.05)。3月龄体尺指标除了体长和胸宽,6月龄体尺指标除了体长和体高,其余均是夏寒F1代羊最大,且部分指标极显著高于澳寒F1代羊(P<0.01)。以上研究结果说明,夏寒F1代羊,基础体重较高,出生后生长速度始终较快,而杜寒F1代羊在断奶后表现出较快的生长速度。3个肉羊杂交组合F1代羊CLPG基因的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CLPG基因的第41 bp处存在一个错义突变位点(g.C > T),该位点有CC和CT 2种基因型,其中CC为优势基因型,C为优势等位基因。具CT型个体的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体重以及3月龄和6月龄各体尺指标,均明显高于具CC型的个体。综合以上结果,提示夏洛莱羊与小尾寒羊杂交优势较为明显,T等位基因可促进肉用绵羊的生长发育,建议在河北省唐山地区进行肉羊生产时,尽可能选择夏寒杂交组合且携带有T等位基因的个体。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非遗传因素对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对拜城种羊场1992-2010年共19年周岁母羊鉴定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最小二乘方差分析法研究出生年份、群别及出生月份3个非遗传因素对周岁母羊鉴定记录的6个主观鉴定性状(头毛评分、毛密度评分、毛弯曲评分、毛细度评分、体型外貌评分、品种等级评分)和4个客观测定性状(毛长度、鉴定时体重、剪毛后体重、剪毛量)共10个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出生年份和群别对10个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出生月份对除毛密度评分、毛细度评分、品种等级评分外的其他7个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从毛细度、毛长度和剪毛量3个最主要的性状来看,2008年毛细度评分最高,显著高于2006、2007和2010年(P<0.05);1996年毛长度最长,显著高于1994、2002、2004、2006、2007、2008和2010年(P<0.05),与1995、2003和2009年差异不显著(P>0.05);1995年剪毛量最多,显著高于1994和2009年(P<0.05),与1992年差异不显著(P>0.05);除此之外,其他年份的毛细度评分、毛长度和剪毛量均极显著低于最高值(P<0.01)。除2号群外,不同群别各有优势。1、2月份出生的羊较3、4月份好。由此可见,出生年份、群别和出生月份非遗传因素对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的主要经济性状存在显著影响,因此,在遗传参数估计和遗传评定时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从而为获得更为全面、准确的育种值及制定育种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兰州大尾羊×小尾寒羊F1代羔羊体重和体尺的相关关系,为通过体尺性状估计其体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试验随机选取80只150日龄兰小杂交F1代羔羊,公、母羔各半,测量其体重(Y)、体长(X1)、体高(X2)、胸围(X3)、管围(X4)、胸深(X5)和胸宽(X6),运用SPSS 22.0软件分别对公、母羔的体重和体尺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和相关系数的分解。结果表明,兰小杂交F1代羔羊的体重与体长、体高、胸围、管围、胸深、胸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公、母羔胸围与体重的相关程度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07和0.908,其次为体长,相关系数分别为0.875、0.844。各体尺性状间也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胸围和体长的相关系数最高。胸围和体长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影响体重,胸深、管围、体高、胸宽主要通过间接作用影响体重,胸围对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胸深对体重的间接作用最大。公、母羔体重与体尺的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为:Y=-43.861+0.675X3+0.394X1(r=0.945,P<0.01)和Y=-38.378+0.590X3+0.397X1(r=0.948,P<0.01)。综上所述,胸围和体长是影响兰小杂交F1代羔羊体重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该品种的选育和肥羔的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胸围和体长的选择力度,同时考虑胸深、管围、体高、胸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高寒草甸和沼泽化草甸上分别选择60只欧拉型藏羊(公、母各30只,出生时间差不超过72h),测定初生-18月龄公羊和母羊的生长指标(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腰角宽),以研究高寒草原不同草地类型欧拉型藏羊的生长发育规律,为6月龄羔羊适时出栏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欧拉型藏羊初生-6月龄体重显著增加(P0.05),为体重增加的主要阶段,其中2-4月龄为最快增重期;8-12月龄体重显著降低(P0.05),说明欧拉型藏羊适宜于羔羊肉生产。欧拉型藏羊初生-6月龄亦为各项体尺指标的主要生长阶段,6-14月龄各体尺指标生长缓滞,14-18月龄体尺虽呈增长趋势,但增长总量较初生-6月龄阶段小,说明欧拉型藏羊初生-6月龄体躯发育已经基本完成,能够达到羔羊当年出栏的要求。就欧拉型藏羊性别而言,生长发育前期公羊与母羊各体尺间差异不显著(P0.05),到生长发育后期各指标间变化不一,未出现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6.
青海加什科羊和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以下简称半细毛羊)毛纤维细度周岁:公羊50支分别占18.00%、31.17%,母羊分别占20.40%、26.25%;56~58支公羊分别占53.57%、68.82%,母羊分别占53.47%、36.50%,差异极显著(P0.01);成年:公羊50支分别占20.00%、42.26%,母羊分别占20.22%、43.56%;56~58支公羊分别占51.25%、57.76%,母羊分别占51.44%、56.44%,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杜蒙羊的肉用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方法] 选取60只杜蒙羊,公母各半,于5月龄时利用超声波背膘检测仪对羊只进行活体肉用性能检测,于6月龄时对羊只进行屠宰,测定主要屠宰性能指标以及肉品质和安全性评价指标;对杜蒙羊公羊和母羊的活体肉用性能指标、主要屠宰性能指标、肉品质和安全性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 杜蒙羊活体肉用性能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公羊的腰肌厚度和眼肌面积显著(P<0.05)大于母羊,背膘厚度与母羊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后肉用性能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公羊的背脂厚和眼肌面积显著(P<0.05)大于母羊。屠宰性能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杜蒙羊公羊的胴体重、净肉重、宰前活重均显著(P<0.05)高于母羊,公羊的屠宰率、胴体净肉率高于母羊,但无显著(P>0.05)差异;母羊的大腿骨重、小腿骨重、大腿骨长、小腿骨长均显著(P<0.05)低于公羊,公羊和母羊的4个骨指标两两之间呈正相关,大腿骨重和小腿骨重更接近线性相关。肉品质和安全性评价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杜蒙羊公羊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P<0.05)低于母羊;公羊的胴体肌肉水分含量与母羊差异不显著(P>0.05);公羊和母羊肌肉中的铅、铬、汞、砷元素含量均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畜禽肉安全要求》(GB 18406.3—2001),母羊肌肉中的铬含量和汞含量显著(P<0.05)低于公羊。[结论] 杜蒙羊公羊的活体肉用性能和屠宰性能优于母羊,母羊的肉品质优于公羊。  相似文献   

18.
为推广优良品种在高寒牧区成为优势种,我们选纯种欧拉型藏羊为父本,青海藏羊和小尾寒羊为母本,经A、B、C三组杂交、培育和试验结果表明:杂种羔羊出生重:A组为4.3 kg,B组为3.7 kg,C组为4.4 kg,对照组分别0.8、0.7和1.2 kg,A、B、C三组初生重与对照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C组初生重最大;12月龄杂种羊的胴体重与对照组比,欧x寒藏组提高率达109%,欧x寒组提高率为88%,欧x藏组提高率为60%,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极显著(P<0.01);欧拉杂一代成年公羊体重比青海藏羊高9.5%、母羊高7.2%;比小尾寒羊公体重高4.2%、母羊高5.8%;肉质中高能量、高蛋白、低脂肪和低胆固醇等特性数值仍在上升,且氨基酸含量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补饲水平对高寒牧区甘肃高山细毛羊生产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选择12月龄甘肃高山细毛后备母羊48只,随机分为补饲Ⅰ组(颗粒饲料)、Ⅱ组[玉米(Zea mays)和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Ⅲ组[玉米、苜蓿干草和燕麦(Avena sativa)干草]和对照组(不补饲),进行冬春季"放牧"+"补饲"试验,比较了后备母羊体重,剪毛量,毛纤维长度、细度、白度、强度和伸度等物理指标。结果表明,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试验羊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148.29%、133.09%、96.76%;剪毛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自然长度和伸直长度对照组均极显著低于Ⅰ、Ⅱ、Ⅲ组(P0.01),且自然长度Ⅰ组极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1),伸直长度Ⅲ组极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1),Ⅱ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细度(直径)Ⅰ组最大,Ⅰ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显著高于Ⅱ组(P0.05);白度Ⅰ组最高,Ⅰ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强度和伸度补饲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强度Ⅰ组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伸度Ⅰ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由此可见,补饲对体重、羊毛品质都有显著正向影响,高寒牧区冬春季节牧草营养缺乏,为了满足羊只营养需要,使甘肃高山细毛羊后备母羊能在1.5岁进行配种繁殖,在冷季放牧的基础上补饲1号料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枯草期选甘肃高山细毛羊成年母羊180只,后备母羊38只,羔羊40只,进行为期171 d的放牧与舍饲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暖棚舍饲)平均每只成年母羊、后备母羊和羔羊体质量分别增加5.1、9.8和6.9 kg,增幅为:11.72%、30.81%和32.86%;对照组(放牧)每只成年母羊、后备母羊和羔羊体质量分别平均下降7.3、5.0和1.0 kg;试验末,试验组成年母羊和后备母羊体质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羔羊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羊毛长度试验组成年母羊、后备母羊和羔羊羊毛每只分别平均增长3.9、3.8和2.7 cm,试验组成年母羊和后备母羊比对照组提高10.4%和16.0%,羔羊比对照组降低11.2%,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各年龄段产羊毛量分别达5.24、4.56和3.79 kg,比对照组分别提高60.24%、73.38%和49.80%,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纯收入分别为成年母羊5.35元/只,后备母羊45.65元/只,羔羊59.57元/只,对照组由于掉膘损失严重,成年母羊和后备母羊分别损失28.32和13.05元/只,羔羊收益29.3元/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