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4味中药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70只6周龄雌性昆明小鼠(18~20g),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玉屏风组、乌梅组、蒲公英组、党参组、石榴皮组。采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构建免疫抑制病理模型,从喂药的第3天起,2~7组以75mg/kg体重腹腔注射Cy,每隔1天注射1次,共注射4次,注射期间正常给药,模型组灌胃0.9%生理盐水,直至停止注射Cy的第2天,共给药7d。检测4味中药对免疫抑制小鼠体重、脾脏和胸腺指数、血液指标、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IgG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党参、乌梅、蒲公英、石榴皮可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体重(P0.05),其中乌梅组效果最好;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器官指数(P0.05),但不能达到正常水平,其中蒲公英组脾脏指数最高;各中药组可提高白细胞数目(WBC)、显著提高红细胞数目(RBC)(P0.05),但不能达到正常水平;各中药组可显著提高免疫球蛋白数量(P0.05),党参组sIgA、IgG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和玉屏风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中药组可显著降低大肠杆菌数量(P0.05),显著增加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P0.05),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肠道菌群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其中党参和蒲公英组小鼠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较好。综上说述,乌梅、蒲公英、石榴皮、党参均能够颉颃Cy对小鼠体重、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可用于免疫增强类药物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当归补血汤对免疫抑制小鼠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用环磷酰胺(Cy)构建小鼠免疫抑制病理模型,然后分别给正常小鼠和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饮服自制中药免疫调节剂——当归补血汤、玉屏风口服液及黄芪多糖,检测参试药物对不同免疫状态下的小鼠血液学指标如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以及体重、脾脏指数、肝脏指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归补血汤、玉屏风口服液和黄芪多糖对正常小鼠的血液学指标(WBC、RBC、HGB、PLT)及肝、脾指数没有显著影响,但对Cy造模小鼠的血液学指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作用,且当归补血汤效果优于玉屏风口服液和黄芪多糖(P<0.05),但均未能使WBC、RBC、HGB、PLT值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各免疫调节剂对Cy造成的小鼠增重减少和脾脏萎缩有明显的抵抗作用,且当归补血汤可将脾脏的损伤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各免疫调节剂均不能将体重的增加恢复到正常水平,且对肝脏肿大无明显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玉屏风多糖对肠黏膜免疫应答和免疫损伤的调控作用,本试验以黄芪多糖为对照药物,以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为动物模型,150只SPF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对照组、玉屏风多糖治疗组、玉屏风多糖阳性对照组和黄芪多糖对照组,每组30只。多糖剂量为200mg/Kg/d,连续灌服7d,环磷酰胺剂量为80mg/Kg,隔日腹腔注射。检测SIgA、IL-2、TGF-β1和IL-6以及小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变化。结果发现,玉屏风多糖和黄芪多糖均可显著提高小鼠SIgA、IL-2、TGF-β1和IL-6水平(P<0.05或P<0.01),小鼠肠上皮细胞增生,杯状细胞增多,肠绒毛长度、宽度和隐窝深度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肠上皮细胞间淋巴细胞和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或P<0.01),PP结体积增大,淋巴细胞增生。与黄芪多糖比较,玉屏风多糖对肠黏膜免疫应答的正向调节作用更为明显。对免疫抑制小鼠,玉屏风多糖可有效拮抗环磷酰胺诱导的SIgA降低(P<0.05),并可通过调节TGF-β1(P<0.05)和IL-6(P<0.01)水平,调控Th1/Th2 漂移状态,缓解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损伤,对免疫抑制小鼠小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也有明显的保护和恢复作用。结果表明,玉屏风多糖可从多方面调控小鼠肠黏膜的免疫应答,可有效增强肠黏膜免疫功能,缓解和改善免疫抑制小鼠肠黏膜免疫屏障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中国兽医学报》2019,(11):2215-2221
将96只SPF母鸡随机分成4组,1,4组注射生理盐水;2,3组连续3 d肌肉注射环磷酰胺(Cy)诱导免疫抑制。3组在Cy引起免疫抑制后连续7 d每天饮水口服1 mg/kg人参皂甙Rg1,其余组只饮水。1,2,3组于给药结束后免疫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疫苗,4组不免疫。于给药前和免疫后1,2,3周计算脾脏和法氏囊指数,采血测定抗体阳性率,检测十二指肠灌洗液总sIgA和特异性sIgA含量;观察十二指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IELs)以及IgA+细胞数。于免疫后1周提取十二指肠总RNA,检测肠组织免疫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和免疫抑制组相比,饮水口服1 mg/kg人参皂苷Rg1可提高IBDV抗体阳性率,显著增加脾脏和法氏囊指数,显著提高肠道总sIgA和特异性sIgA含量;此外,口服Rg1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IELs和固有层IgA+细胞数量,上调了鸡十二指肠TLR4、p65、TGF-β、pIgR和CCR9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中药肠炎宁对猪大肠杆菌感染小鼠肠道的保护效果,并初步研究其机制,本试验将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大肠杆菌K88组和肠炎宁组3个组,大肠杆菌K88组和肠炎宁组小鼠通过口服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K88诱导腹泻模型,12 h后分别灌服生理盐水和肠炎宁药液,连续给药3 d,检测不同组别小鼠的存活时间、体重变化、肠道病理变化、结肠长度变化、肠道通透性和炎症因子等指标变化,并分析炎症因子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大肠杆菌K88组小鼠出现死亡,存活时间显著缩短(P<0.05),体重显著下降(P<0.05),结肠显著缩短(P<0.05),肠道通透性和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和结肠组织中TNF-α和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大肠杆菌K88组相比,肠炎宁组小鼠存活时间显著延长(P<0.05),体重显著增加(P<0.05),结肠显著增长(P<0.05),肠道通透性和血清MPO活性显著下降(P<0.05),血清和结肠组织中TNF-α和IL-1β水平显著下降(P...  相似文献   

6.
在前期已验证干酪乳杆菌SY13具有降脂益生功能的基础上,结合低聚糖可促进益生菌在肠道定殖的特性,本试验拟深入探讨SY13对宿主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将48只6周龄小鼠分为4个组:分别灌服无菌PBS(BP1组)、SY13(BP2组)、SY13+低聚果糖(BP3组)和SY13+乳果糖(BP4组),连续28 d,分别于第1、3、5、7天,每组选3只小鼠眼球取血,用ELISA测定小鼠血清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和细胞因子(IL-1β、IL-2、IL-4和IL-10)含量;采用TaqMan-MGB探针,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第1天各组小鼠肠道内容物中SY13含量;利用Illumina Miseq分析各组小鼠第1、7天的盲肠微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第7天时BP1组小鼠血清sIg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第3天时BP4组小鼠血清IL-1β和第5天时血清IL-4、IL-10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第1天时BP4组小鼠空肠、回肠和盲肠中SY13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第1、7天时BP3组和BP4组小鼠盲肠拟杆菌门菌群丰度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7.
抗生素杀死细菌释放的内毒素常对动物消化道造成损伤,为筛选能有效净化肠道内毒素从而减轻肠道损伤的中草药,本研究对小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建立肠黏膜屏障损伤模型,随后将小鼠分为蒲公英处理组(P组,80 mg/kg,n=7),板蓝根处理组(B组,210 mg/kg,n=7)和PBS处理组(G组,0.01 mol/L PBS,n=7),分别于处理后0、3 d和7 d收集各组小鼠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组织,利用小鼠LPS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各个时间点肠道组织中的LPS,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蒲公英治疗3 d和7 d小鼠的十二指肠、回肠和结肠组织中LPS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板蓝根治疗7 d小鼠的十二指肠、回肠和空肠LPS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各肠道组织中分泌型IgA (sIgA)抗体水平各时间点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 d和7 d蒲公英和板蓝根组小鼠空肠和回肠组织s IgA抗体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采集治疗0、3 d和7 d各组小鼠肠道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LPS诱导小鼠主...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石榴皮瓤提取物中的鞣花酸对小鼠盲肠菌群多样性的影响,为深层次研究鞣花酸调控肠道菌群的生物学作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择平均日龄50 d、体重相近(37.31±5.57)g、健康良好的SPF级雄性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相同基础日粮条件下试验组小鼠灌喂1.5 g/(d·只)石榴皮瓤粗提物,对照组小鼠灌喂相应体积的蒸馏水,进行为期21 d的灌喂试验。试验结束当天,屠宰全部试验小鼠,采集盲肠内容物并检测相关指标。试验结果显示:①在门水平菌群变化中,试验组小鼠肠道中拟杆菌门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比对照组提高了65.00%(P0.05),且降低了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比值;显著降低了放线菌门的丰度(P0.05)。②在科水平菌群变化中,显著增加了理研菌科的丰度(P0.05);减少了毛螺菌科的丰度,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了41.65%(P0.05)。③在属水平菌群变化中,显著增加了拟杆菌属,试验组比对照组增加了96.84%(P0.05);且肠杆菌属试验组比对照组有所减少(P0.05)。④试验组小鼠Shannon、chao1和ACE指数都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LEfSe分析有差异细菌物种10种,对照组3种。因此,给小鼠灌喂石榴皮瓤提取物能够显著改变小鼠肠道菌群的种类和丰度,并提高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玉屏风多糖(YPF-P)对小鼠派氏结(Peyer’s patches,PPs)形态结构及其T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其对小鼠肠黏膜的免疫调节作用。选取96只SPF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2mL生理盐水)、YPF-P阳性对照组(YPF-P 200mg/kg)、环磷酰胺(cyclophosvnamide,Cy)免疫抑制组(80mg/kg Cy)及YPF-P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mg/kg YPF-P),饲喂1周,取小肠PPs,常规切片HE染色后应用图像分析技术检测PPs形态结构的变化;体外培养小鼠PPs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研究PPs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YPF-P对小鼠小肠PPs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Cy可极显著降低小鼠小肠PPs面积、小肠纵切面面积及PPs面积和小肠纵切面面积的比值(P0.01),低、中、高剂量YPF-P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y对小鼠小肠的损伤作用。同时,YPF-P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Ps中CD3~+、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P0.05;P0.01)。结果显示,YPF-P能提高Cy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的肠黏膜免疫功能,并能促进PPs中相关T淋巴细胞增殖,对小鼠肠黏膜功能具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选择临床健康鸡和1日龄感染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诱发了免疫抑制的鸡,测试了不同方法提取的中药提取物对免疫调节的作用。结果表明,在饮水中添加由黄芪、党参、淫羊藿和甘草组成的提取物,无论是水溶性提取物(水提取物和乙醚提取后的水提取物)还是脂溶性提取物(乙醚提取物),对健康鸡NDV和H5-AIV灭活疫苗免疫后HI抗体水平没有影响(P>0.05),水溶性提取物对REV诱发的免疫抑制鸡的NDV和H5-AIV灭活疫苗免疫后HI抗体水平有显著影响(P<0.01),可显著提高其抗体水平。REV也同样诱发了试验动物体重和免疫器官的抑制,无论是水溶性提取物还是脂溶性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动物的体重没有影响(P>0.05),水溶性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动物免疫器官重量有显著作用(P<0.05),可显著增加免疫器官重量,脂溶性提取物对免疫器官重量没有影响(P>0.05)。试验表明,中药的水溶性成分可明显增强免疫抑制鸡的抗体水平,并可以显著增加免疫抑制鸡的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的重量,而由同样中药组成的乙醚提取成分则没有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抗菌中草药筛选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常规中药敏感试验打孔法、平皿稀释法及试管法,选用地榆、黄连、知母、板蓝根、藿香等12种中药,对鸡O5型大肠杆菌、鸡未定型大肠杆菌和猪链球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地榆、板蓝根、黄连、大黄、乌梅对猪链球菌效果比较好。地榆、乌梅、大黄、黄连、蒲公英对鸡未定型大肠杆菌效果比较好,地榆、乌梅、大黄、知母、黄芩、对鸡O5型大肠杆菌效果比较好。其它药物对鸡未定型及O5型大肠杆菌和猪链球菌效果较差或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百草肠毒清由白头翁、穿心莲、石榴皮等9味中药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对架子猪、羔羊腹泻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百草肠毒清、硫酸新霉素、硫酸粘菌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治愈率均差异极显著(P〈0.01);百草肠毒清组与硫酸新霉素组比较,治愈率与有效率均差异极显著(P〈0.01);百草肠毒清组与硫酸粘菌素组比较,治愈率差异显著(P〈0.05),有效率差异极显著(P〈0.01);百草肠毒清组与肠毒清+新霉素组和肠毒清+粘菌素组相比较,治愈率及有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临床试验证明,单独使用百草肠毒清对家畜腹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研究桉叶、地榆、乌梅的体外抗菌作用及其相互影响。采用平皿打孔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桉叶、地榆、乌梅单药水煎液,以及桉叶地榆、桉叶乌梅、地榆乌梅混合液和桉叶、地榆、乌梅混合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非O1群)、溶藻弧菌、蜡状芽孢杆菌的药物敏感度、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试验结果显示,桉叶、地榆、乌梅单药及其两两对药和三药混合液对供试菌株均表现良好抑菌作用;单药以乌梅抑(杀)菌作用最强,桉叶次之,地榆最弱,地榆对乌梅的体外抑(杀)菌作用显示拮抗作用;对药混合液和三药混合液的体外抑菌作用与单药相似或稍强。  相似文献   

14.
山楂、党参对鸭胰腺外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北京鸭为试验动物,以手术的方法做胰-肠瘘管接取胰液。在生理条件下,分别测定北京鸭胰液总量、pH值、HCO-3、蛋白含量、淀粉酶活性、脂肪酶活性、蛋白酶活性等指标的昼夜变化规律。并观测了中药山楂(FructusCrataegi)、党参(RadixCodonopsispicosulae)在生理和阿托品阻断M受体的条件下对鸭胰液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生理条件下,胰液7个指标的昼夜分泌规律各异。(2)在生理条件下,山楂可显著增加胰液分泌总量(P<0.05),并极显著地提高淀粉酶活性(P<0.01)。党参极显著地升高胰液的蛋白含量(P<0.01),显著地提高淀粉酶活性、脂肪酶活性(P<0.05)。提示山楂、党参的健脾消食作用是通过促进胰液外分泌来实现的。(3)用阿托品阻断M受体后,再用山楂,可显著增加胰液总量、蛋白含量、淀粉酶活性(P<0.05);用党参可显著升高胰液蛋白含量、淀粉酶活性,抑制脂肪酶、蛋白酶活性(P<0.05)。说明山楂、党参均可拮抗阿托品对胰液分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复方板蓝根制剂对小鼠生长性能和免疫力的影响,以便为开发中药免疫增强剂提供实验依据。将100只21日龄、质量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小鼠随机分为10组:I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常规饲料;Ⅱ和Ⅲ组为黄霉素对照组和黄芪多糖对照组,分别饲喂添加1.0g/kg黄霉素和1.0g/kg黄芪多糖的饲料;IV—VII组为板蓝根对照组、鱼腥草对照组、陈皮对照组和黄芪对照组,分别饲喂添加1.0g/kg相应药物的饲料;Ⅷ一X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0.5g/kg、1.0g/kg和1.5g/kg复方板蓝根的饲料。结果表明,X组小鼠的料肉比显著降低,日增重显著提高,力竭游泳时间显著延长(P〈0.05);Ⅸ组小鼠的免疫细胞水平明显提高,肝指数明显增加;VIII组小鼠的脾指数增加最为明显,提示复方板蓝根制剂能提高小鼠的生长性能,并增强小鼠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6.
采用平板法和试管法,分别测定了20味中草药对奶牛隐性乳房炎临床分离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抑菌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发现,20味单味中草药对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均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尤其是蒲公英、黄连、连翘、穿心莲、黄芩、红花、野菊花等7味中草药的体外抗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单味中药对肠道菌群和肠黏膜损伤的调节和修复作用,选用金银花、连翘和紫花地丁三味清热类中药对大肠杆菌所致肉仔鸡肠道菌群失调和黏膜屏障功能障碍进行治疗,为单味中药在提高肠道细菌的有益菌群和保护肠黏膜屏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选取100只1日龄雄性肉仔鸡,分成5组,每组20只,空白组正常饲喂,模型组和中药组于15~17 d腹腔注射大肠杆菌O78(1.0×106 CFU/mL),1 mL/只。中药组在第18天开始饮用中药,连续7 d,各中药组动物给药量为生药量1 g/kg。在给药后第7和14天,每组取6只鸡心脏釆血,采用ELISA法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D-乳酸(D-LA)、二胺氧化酶(DAO)和内毒素(ET)的检测。采集空肠肠段和盲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空肠紧密连接蛋白((闭合小环蛋白-1(ZO-1)、闭锁蛋白(Occludin)和闭合蛋白-1(Claudin-1))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盲肠送检测公司检测中药对盲肠菌群多样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金银花、紫花地丁和连翘均可以降低给药后第7和14天肉仔鸡血清(DAO活性)、D-LA和ET含量。在给药后第7天,金银花组ZO-1和Occludin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连翘组Claudin-1和Occludin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在给药后第14天,金银花组ZO-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紫花地丁组ZO-1和Claudin-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连翘组ZO-1、Claudin-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金银花、紫花地丁和连翘均可提高给药后第7天厚壁菌门占比(P<0.05),金银花、紫花地丁可提高给药后第14天拟杆菌门占比(P<0.05),金银花、紫花地丁抑制给药后第7和14天变形菌门的增殖,紫花地丁和连翘抑制给药后第7天放线菌门的生长(P<0.05),连翘、金银花可以显著提高给药后7和14 d乳酸杆菌占比,紫花地丁可以显著提高给药后7 d乳酸杆菌占比(P<0.05),紫花地丁显著提高给药后第14天未分类毛螺旋菌种相关菌属的占比。综上,金银花、紫花地丁和连翘均可以降低肉仔鸡血清DAO活性、D-LA和ET含量,减少毒素入侵。金银花可以提高ZO-1、Occludin的mRNA相对表达量,连翘可提高ZO-1、Claudin-1和Occludin的mRNA相对表达量,保护肠道黏膜;紫花地丁可提高ZO-1、Claudin-1的mRNA相对表达量。金银花、紫花地丁和连翘均可使肠道OTU数目增多,在不同程度上促进有益菌群繁殖,抑制致病菌群生长,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草药组方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黄芪,蒲公英,当归及益母草等中草药组成方1,选用黄芪,当归,蒲公英及玉不留行等中草药组成方2,经水煎过滤及浓缩,制成灌服液,分高量组(1mL/只.d)及低量组(0.5mL/只.d)胃管灌服小鼠,另设相应对照组,测定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方1低量组成高量组、方2低量组及高量组Mφ吞噬力均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玉屏风复合多糖对免疫功能损伤的调节和保护作用,以环磷酰胺(80mg/kg)诱导的免疫低下小鼠为实验动物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玉屏风复合多糖(150,300,600mg/kg)对免疫器官结构和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发现,小鼠胸腺和脾脏体积显著增大,脾脏指数显著升高,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和NK细胞活性均显著增强(P〈0.05或P〈0。01)。脾脏结构中可见2种组织学变化,脾脏固有结构受损,淋巴组织明显增生。在对玉屏风复合多糖阳性对照组(未注射环磷酰胺)的观察中发现,小鼠脾脏结构清晰,出现结构性增生和肥大。结果证实,玉屏风复合多糙可明昂但讲务痴枷制小窜脾噼垂圭柏知功能确.海茸.对正常小赢睥睦功能扣.右明昂柏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太子参茎叶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免疫功能、肠黏膜形态结构和盲肠内容物菌群的影响。选取25日龄断奶的"大白×长白"二元杂交仔猪120头,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0.05%多糖组)、1 000(0.10%多糖组)和1 500 mg/kg(0.15%多糖组)太子参茎叶多糖。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十二指肠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0.10%多糖组十二指肠干扰素-γ(IFN-γ)含量显著升高(P0.05),0.10%和0.15%多糖组回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 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0.10%和0.15%多糖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增加(P0.05);0.15%多糖组回肠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5);各试验组盲肠内容物中的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太子参茎叶多糖能够提高断奶仔猪肠道免疫功能,增加小肠绒毛高度和V/C值,调节盲肠内容物菌群结构,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其适宜添加量为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