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为解决西兰花采后易黄花、腐烂等问题,探索适用于西兰花采后保鲜的安全、高效保鲜技术,本文以2.5μL/L 1-MCP熏蒸结合50mg/L ClO_2浸泡处理新鲜西兰花,并以2.5μL/L 1-MCP单独处理和未处理组为对照,通过定期检测相关指标,研究低温贮藏条件下1-MCP和ClO_2配合使用对西兰花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MCP和ClO_2联合处理能更好地维持贮藏期西兰花的感官品质,明显减少叶绿素和VC的分解,减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有效抑制丙二醛含量的升高和PPO活性的上升,从而延长西兰花保鲜期,提高产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西兰花采后病害发生的影响因素,选取温度和湿度2个重要的环境因子,探究在不同温度和保湿时间条件下,病原菌对西兰花的侵染能力。结果表明,在低温5℃和10℃条件下,保湿0~72 h内,西兰花接种致病菌株后均未发病。建议在西兰花贮藏运输过程中,保持低温,并采取保湿措施,能起到显著的保鲜效果,并抑制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3.
从呼吸和乙烯释放、营养成分变化、低温伤害、气体伤害、微生物伤害等几方面对西兰花采后主要生理和病理特性进行了阐述;综述了西兰花采后热处理、臭氧保鲜处理、1-MCP化学保鲜处理、天然产物防腐保鲜处理和低温气调库等各种保鲜技术;介绍了西兰花保鲜中常见的采前处理、假植、窖藏、简易气调藏等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西兰花鲜切保鲜技术中,保持品质和延长保鲜期是重要的环节。本文从西兰花田间管理和采收、鲜切后保鲜处理、包装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国内市场鲜切西兰花保鲜技术要领,为保障西兰花品质和延长保鲜期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用不同浓度的CPPU对西兰花进行处理,后置于室温中保鲜20d。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的CPPU处理后的西兰花,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下降均低于未处理的西兰花,并且随着CPPU浓度的增加,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保持越好。CPPU浓度为12mg/L处理的西兰花在感官品质上贮存时间可以延长4d,并且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都表现出最佳。  相似文献   

6.
以西兰花为试材,以自然大气不包装处理为对照(CK),设置100%O_2主动自发气调处理(100%O_2+AMAP)和自然空气气调(Air+MAP)2个气调处理,分别处理2 d和4 d后转入空气,对20℃贮藏条件下气密箱内O_2和CO_2含量、西兰花在气调期间及后续效应的品质指标进行定期测定。研究了高氧主动自发气调对西兰花保鲜及其后续效应的影响,以期为解决常温运销过程的难题。结果表明:对照CK在第2天时即出现黄化;Air+MAP处理2 d后具有1 d的后续效应,即保鲜期为3 d,但Air+MAP处理4 d的西兰花表现出严重组织损伤;100%O_2+AMAP分别处理2 d和4 d后均具有2 d的后续效应,即保鲜期分别为4 d和6 d。同时,100%O_2+AMAP处理4 d的后续效果优于2 d处理,该处理在维持西兰花色度和营养物质的同时,有效抑制西兰花黄化。该研究的AMAP和后续效应可很好的契合物流运输和销售环节,为西兰花的非冷链物流保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资讯     
甘肃:兰州蔬菜陷尾菜之困寻求解困良策尾菜是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在全国都具有普遍性,只要种菜就会产生尾菜,但在榆中县,这个问题却又有它的特殊性。白守孝介绍,目前,榆中县的蔬菜种植品种主要以白菜花和西兰花为主,占种植面积的60%。受运输和保鲜  相似文献   

8.
西兰花营养丰富,是人们喜食的蔬菜。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西兰花种植面积逐渐增加,日渐成为各地农户发家致富的优势产业。本文以如东县为例,从提升西兰花保鲜技术、实施标准化生产、统筹产业分区和探索其他商品价值等方面探讨了西兰花产业延伸的相关举措,为西兰花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长江蔬菜》2011,(19):54-54
尾菜是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在全国都具有普遍性,只要种菜就会产生尾菜,但在榆中县.这个问题却又有它的特殊性。白守孝介绍,目前。榆中县的蔬菜种植品种主要以白菜花和西兰花为主.占种植面积的60%。受运输和保鲜的限制.产生的尾菜比其他省市的多。可喜的是.尾菜的处理问题在此之前已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杨贺 《吉林蔬菜》2013,(4):15-16
西兰花又名青菜花、绿菜花,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西兰花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和胡萝卜素,营养成分位居同类蔬菜之首。辽西地区的朝阳、锦州等地从2005年开始由企业带农户进行出口西兰花生产,产品以保鲜或速冻形式出口到东南亚、日本或销往港澳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是人们日常生活经常食用的产品之一,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但其运输配送模式一直是困扰物流行业的难题。当前有关保鲜产品的运输配送模式研究成果存在成本高、实时性差的问题,构建基于优化配送模式模型下的保鲜食用菌电商线下物流运输。简要分析保鲜食用菌线下物流运输存在的特性,根据分析结果利用枢纽所需产品转运衔接过程成本、食用菌损耗成本和运输成本费用定义保鲜食用菌配送总成本最小的优化模型,以运输的总时间不可超过规定时间限制等为约束条件,实现保鲜食用菌运输最佳配送模式的构建。实验表明,所选运输模式成本系数低,运输效率高,鲁棒性强。  相似文献   

12.
鲜果在采后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容易发生腐烂、品质风味及外观劣变等现象。鲜果的采后保鲜分为贮藏保鲜和流通保鲜两部分,使产品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保持其新鲜状态和品质风味的保鲜活动称为流通保鲜。低温流通是指产品在0℃及其以上较低的温度下所进行的流通,它包括产品以“采后预冷—低温运输—低温销售”的方式所进行的冷链流通。自20世纪30年代生鲜农产品低温保鲜技术问世以来,世界各国竞相发展低温保鲜,发达国家如美、英、法、日等国纷纷率先开展了低温保鲜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尤其着力于发展其国内社会整体的低温流通体系的建设。鲜果…  相似文献   

13.
西兰花双球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推进西兰花产业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单产与品质,我们近几年开始进行了西兰花双球处理试验,每株可采收2个花球。经过几年的研究和示范,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经验,在保鲜西兰花生产上具有良好的生产前景。  相似文献   

14.
瓜果蔬菜运输过程中尽可能将果蔬的鲜度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是果蔬运输的基本要求。运输时,不仅要考虑达到最高的保鲜技术要求,还应考虑成本,及以后流通过程和鲜度所要求的条件。 影响果蔬鲜度的条件很多,不仅表现于运输过程,也受到流通过程及收获前的栽培条件、品种等方面的影响。诸如:栽培土质、栽培方式;成熟度;运输前果蔬的保鲜状态(预冷方式、程度、杀虫灭菌、包装材料),物体温度,果蔬鲜度水平;承运部门的运载能力、保鲜设施、运输距离和时间;运输环境条件,物品装卸场所等。影响物体鲜度品质、运输过程中果蔬的环境条件,实际操作时的管理基准有以下几方面。 一、温度 果蔬运输时设定的基本温度,基本上参考适宜果蔬贮藏的温度。长距离的运输要低于推荐温度,超过6天等同于长期贮藏。国际海上运输期长、设定了适宜长期贮藏的基准温度,其表示方式便是冷藏集装箱或冷藏货柜。流通过程中的温度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5.
正西兰花(Brassica oleracea L.var.botrytis L.)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以绿色花球为产品的一个变种,又名绿菜花、茎椰菜、青花菜、绿花菜。性喜冷凉,属半耐寒性蔬菜。其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0~25℃,植株生长适温为20~22℃,花球在-5~-3℃的低温下会受冻害。西兰花要求光照充足,但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不耐旱、喜湿润不耐涝,对水分要求较严格。西兰花是河北省坝上地区的出口蔬菜之一,主要  相似文献   

16.
针对乡村产业振兴战略格局下花卉市场高速发展现状,对鲜切花采摘、运输、市场销售过程中保鲜温度、保鲜剂成分、运输空气成分、采摘时间等切花保鲜影响因子进行深入综合分析,系统化论述花卉市场现有的化学保鲜、物理保鲜、生物保鲜及常见的鲜切花采摘后处理方法。探索一种“新型保鲜共同体”,即解决物理保鲜成本昂贵的同时达到化学保鲜最优效果,可以将切花保鲜逐渐演变为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一种技术,不局限于时间、地点、规模、成本等外在因素,便捷环保地实现切花保鲜,减少能源消耗,探索高质高效的鲜切花保鲜技术服务,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7.
正青花菜又名西兰花、茎椰菜、木立花椰菜、绿花菜等,是十字花科甘蓝向花椰菜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变种,以主茎及侧枝顶端形成的绿色花球供食,营养丰富,质地脆嫩,色、香、味俱佳,可鲜销、速冻或脱水加工和保鲜出口,是国际市场十分畅销的一种  相似文献   

18.
西兰花(Brassica oleracea L.var.botrytis L.),又名绿花菜、青花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以绿色花球为产品的一个变种,是一种半耐寒蔬菜[1].西兰花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及维生素C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2].响水县位于江苏省沿海东北部,土壤以砂心油泥土为主,且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西兰花老茎为原料,采用α-高温淀粉酶和中性蛋白酶复合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结果表明:复合酶法提取西兰花老茎不溶性膳食纤维最佳工艺为α-高温淀粉酶添加量7.5μL、酶解温度90℃、pH6、酶解时间60min,中性蛋白酶添加量20μL、酶解温度50℃、pH8、酶解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西兰花老茎IDF提取率为33.54%。复合酶法提取西兰花老茎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研究为西兰花老茎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陈标虎  陈道茂等 《浙江柑橘》2001,18(1):35-36,33
枇杷是国内外市场都十分畅销的名特伏水果品种,近一、二十年来我国枇杷面积大幅度增加,产量成倍递增。随着产量的增加,运销期防腐保鲜已成为枇杷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对于枇杷防腐保鲜的研究,以往都局限于表态贮库保鲜技术^[1-5],对于运输过程在振 状态的防腐保鲜技术的研究却未见报告。本技术从研究运输振动引发的病害着手^[6],继而进一步研究防腐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