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种园林绿化植物根际对土壤养分的富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城市不同绿化植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养分状况,采集了不同绿化植物(大叶女贞、广玉兰、木芙蓉和夹竹桃)根际和非根际土,测定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p H值、有机碳含量、氮素含量、磷素含量、钾素含量和微生物数量(微生物总数、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研究城市绿化植物根际对土壤养分的富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物通过根系调节p H的能力不同,植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 H值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不同绿化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有机碳、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全钾、速效钾的含量以及微生物总数、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均表现为:大叶女贞广玉兰木芙蓉夹竹桃,并且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均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表现出显著的富集作用;土壤全磷含量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差异不显著(P0.05),表现出显著的亏损作用。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较大,而p H与土壤养分含量基本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全磷对于土壤养分含量基本没有影响。通过以上研究说明不同绿化植物土壤养分含量在根际存在一定的富集,它们通过降低根际p H值可以提高根际养分含量,而放线菌数目对植物根际微小的变化响应更为灵敏,根际土壤养分良好的富集也是绿化植物赖以生长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施用硫磺粉对胶园中五指毛桃及其土壤硫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施用硫磺粉是否会对成龄胶园中间作的五指毛桃造成污染及对土壤中全硫和有效硫的影响又如何,本研究分别于施用硫磺粉后的15d、75d、135d、195d、255d采集土壤和植物样品,测定和分析五指毛桃及土壤中硫含量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植物各器官硫含量季节变化特征不明显,除茎和叶12月的硫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月份外,相同部位不同取样时间之间硫含量无显著差异。不同器官硫含量存在差异,表现为叶茎根。五指毛桃叶中硫含量明显高于茎与根的硫含量。五指毛桃食用根部,而根部的硫含量仅仅只有2mg/kg多一点,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因此胶园施用硫磺粉不会污染五指毛桃。土壤总硫、有效硫含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施用硫磺粉时间和植物的生长进程是影响土壤有效硫含量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因素,而植物的生长进程则是影响土壤全硫含量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揭示间作五指毛桃的成龄胶园利用硫磺粉来防治橡胶树的白粉病、炭疽病等病时,既不会污染五指毛桃,也不会污染土壤。  相似文献   

3.
土壤PH值对越桔幼苗生长及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采用长白山沼泽地草甸沼泽土盆栽“北空”,“艾朗”,“美登”越桔,用硫酸溶液调节土壤PH值。结果表明,土壤PH值从5.5降到4.0,越桔的株高,延长枝长,百叶干重及根重均增加,叶片中N,P,Cu,Zn,Fe,Mn含量增加,而K,Ca,Mg含量降低。不同类型越桔品种对土壤PH值反应不同,“北空”品种在土壤PH值4.0-5.0生长最佳,而“艾朗”和“美登”在土壤PH值4.0-4.5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4.
利用MS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B9,通过研究B9对马铃薯试管苗的根、茎、叶的生长及后期移栽生长情况的影响,发现B9对马铃薯试管苗矮化壮苗有直接作用,以80~100mg/L的使用浓度为最佳。  相似文献   

5.
几种挺水植物叶表皮细胞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芦竹、水龙、喜旱莲子草、慈菇等4种挺水植物叶的表皮细胞进行了显微观察。这4种挺水植物的根虽然生长在浸水的土壤里,它们的茎、叶仍伸展在空气中。它们的叶的表皮细胞受水的影响不如漂浮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叶表皮细胞受水的影响大。这4种挺水植物叶的表皮细胞结构与沉水植物、漂浮植物叶的表皮结构不一样,而和陆生植物叶的表皮细胞结构比较相似,均具有气孔、气孔器,有的植物表皮还长有表皮毛。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芦竹、水龙、喜旱莲子草、慈菇等4种挺水植物叶的表皮细胞进行了显微观察。这4种挺水植物的根虽然生长在浸水的土壤里,它们的茎、叶仍伸展在空气中。它们的叶的表皮细胞受水的影响不如漂浮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叶表皮细胞受水的影响大。这4种挺水植物叶的表皮细胞结构与沉水植物、漂浮植物叶的表皮结构不一样,而和陆生植物叶的表皮细胞结构比较相似,均具有气孔、气孔器,有的植物表皮还长有表皮毛。  相似文献   

7.
光照强度对彩叶植物元宝枫叶色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光照是影响彩叶植物变化的因素之一,它影响植物色素的合成及调节有关的酶活性,进而影响彩叶植物的呈色和生长。本实验通过采用不同的光强处理来研究光强对彩叶植物元宝枫的叶色表达影响,测定其在不同光强下叶绿素、可溶性糖、花色素苷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来分析对元宝枫叶片的着色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全光照条件下元宝枫叶片细胞内花色素苷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叶绿素含量最低,叶片呈色最好,最具观赏性。  相似文献   

8.
细菌肥料的增产作用已被大量的研究试验所证实,但有关增产作用机理至今仍无定论。目前,存在四种假说。 1、正常根际微生物区系的抑制和改变 美国Klopper等人认为,细菌肥料以其与原有的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排斥并代替了病原微生物,对根际细菌和真菌的组成产生了影响,从而间接地促进了植物生长。 土壤中有些微生物(尚未鉴别清楚)可能通过早期寄生作用或产生毒素,而对植物生产有害,这类微生物被称为“次要病原菌”。大量研究提示,大部分“次要病原菌”同于腐霉属,它们生活在植物根上,其作用是降低植物对水分和养分…  相似文献   

9.
植物根的生长和拓展是为了利用土壤中的水和养分。然而,对控制根生长和发育的机制却知之甚少。De Smet 和他的研究小组在对拟南芥的研究中发现了于已知的根系调节因子ARABIDOPSISCRINKLY 4(ACR4)受体激酶结合,并相互影响的蛋白质。结合不同夫人生物学方法就可以鉴定出PP2A-3,它是ACR4的磷酸化底物。ACR4与PP2A-3一起被证明是紧密调控策划细胞分裂继而形成根系的磷酸化枢纽的一个组成部分。De Smet 说,“这些发现很好地延续了以前对ACR4的研究,ACR4是首个受体激酶,对根的发育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槟榔、橡胶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槟榔、橡胶作为供体,玉米、花生、南瓜、黄豆、稗草、马唐为受体,通过种子萌发的生测和根伸长的生测法来测定槟榔、橡胶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槟榔叶浸提液在对玉米、南瓜和黄豆的萌发和根生长的影响呈现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的现象;槟榔叶浸提液高浓度下对稗草和马唐的根生长有抑制作用。槟榔根系周围的土壤对玉米和南瓜的萌发、玉米和黄豆的根生长都有促进作用;而对南瓜的根生长和花生的萌发有抑制作用。橡胶叶浸提液高浓度下对南瓜的萌发有抑制作用;低浓度对花生的根生长有促进作用;橡胶叶浸提液对马唐的根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橡胶根系周围土壤对玉米种子的萌发和根生长都有少量促进作用,橡胶根系周围的土壤对花生的萌发和根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日,来自法国、印度的科学家在北京向人们介绍了他们合作研究完成的“利用蚯蚓作用的有机培肥技术”。 蚯蚓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蚯蚓的排泄物中富含可培肥土壤的无机营养元素和腐殖质,能在根系附近释放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蚯蚓还可以改变土壤的物理结构,同时还可以促进与根系共生的菌根真菌在根上定植,而这种菌根可以帮助根系吸收水分和氨、磷及其他营养。 此外,蚯蚓可以控制寄生性线虫的群体,蚯蚓活跃时线虫数目减少。在肥力较低的土壤中蚯蚓的作用尤为明显,因此科学家认为有必要研发一种技术来促进蚯蚓的活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二年生东北天南星、齿叶东北天南星、异叶天南星作为试验材料,进行3种天南星生长规律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天南星与齿叶东北天南星只进行营养生长,而异叶天南星可以开花结实;东北天南星与齿叶东北天南星的生长可分为“快一慢”2个阶段;异叶天南星的生长可分为“慢一快一慢”3个生长阶段;异叶天南星的根重与株高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根重与花莛长度之间在75%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氮(N)、磷(P)是维系植物生长发育的两种重要的基础营养元素。区域尺度范围的N、P元素化学计量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陆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尺度格局变化。同时,与植物体内各个器官之间(如根叶之间)的N、P含量密切相关,使其能够快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调节生长速率,使生物体达到最适生长。选取西双版纳、贡嘎山、鼎湖山、武夷山和尤溪5个中国南方地区的木本植物(以乔木为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植物根、叶器官内部以及器官之间的N、P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上述5个地区相同器官的N、P含量变幅较大,造成地区间养分含量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土壤养分、温度和降水。同一地区植物不同器官的N、P含量都是叶大于根。根或叶内部的N-P、N-N:P以及P-N:P基本呈现等速比例关系,表明在各器官内部N、P含量相互促进的作用明显。根、叶之间的N含量、P含量以及N:P则呈现异速比例关系。说明不同器官之间对某种养分的分配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14.
淹水引起的土壤氧气缺乏是植物受害的主要原因,耐淹水植物常常可通过形态和生理上的变化来适应淹水环境。本文探究表明,淹水胁迫时耐淹水植物会通过形成不定根、通气组织及茎叶快速伸长生长等形态上的变化来适应淹水环境,同时也会通过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系统和代谢机制等生理上的变化来适应淹水环境,以此提高对淹水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5.
土壤与植物间的养分循环是植物生长的必经过程,而对养分循环进行调节可保证土壤提供养分的持续性和植物的高产。首先对土壤和植物中的养分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概括了土壤与植物间的养分循环,最后提出了调节土壤与植物间养分循环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地黄连作障碍严重制约了地黄的产量和品质、化感自毒作用是植物连作障碍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研 究地黄化感物质的来源(根尧叶尧根系分泌物)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在土壤中添加地黄化感物质的不同载体(根尧叶尧根 系分泌物)、对一段时期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基于BIOLOG 平板法分析不同时期各个处 理以酚酸类物质为碳源及以其他碳源为底物的微生物生长情况、研究化感物质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院处理1 d、根 处理最有利于以多聚物尧氨基酸尧糖类尧胺类尧羧酸为碳源的微生物生长、叶处理最有利于以酚酸为碳源的微生物生 长、根系分泌物处理微生物生长情况仅好于对照。处理30尧60尧90尧180 d、根处理最有利于以酚酸为碳源的微生物生 长、叶处理最有利于以多聚物尧氨基酸为碳源的微生物生长、根系分泌物处理微生物多样性最差、不利于以各类碳源 为底物的微生物生长。  相似文献   

17.
应用黑麦草(Lolium perenne)对某滨海城市南排污河的重金属污染沉积物——底泥进行植物修复,并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了黑麦草根际土壤的重金属Ni含量和细菌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黑麦草对Ni的修复效果较好,种植黑麦草后根际土壤Ni浓度降低了11.8%。根际土壤中Ni有效态含量与根际土壤pH值的变化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688。对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重金属Ni含量变化能够影响土壤细菌的多样性,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随黑麦草的生长而不断演变,且与根际土壤中Ni浓度变化有密切联系。对DGGE电泳后回收的部分片段进行测序并建立了进化树,结果表明,测序片段与非培养方法得到的菌种的同源性较高,且其均在土壤或河道底泥的相关研究中被发现。不同时期细菌群体组成和Shan non指数随着修复时间而变化,并与细菌总数有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根际pH 值对植物的营养状况和生长状况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缺铁双子叶植物和除禾本科植物以外的单子叶植物均可通过增加根系质子分泌量来酸化根际环境,从而提高根际铁的溶解度以适应缺铁的不良环境[1]。缺磷植物也可通过酸化根际微区环境来改  相似文献   

19.
以北京市交通污染区典型植物(乔木、灌木、草本)为研究对象,不同季节采集土壤和植物样品,测定和分析植物-土壤系统硫素分布特征和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在生长季植物体不同器官总硫含量存在差异,均表现为根叶叶鞘茎,这种分布和植物各器官的功能相一致。植物各器官总硫含量均具有季节变化特征,各器官总硫含量在生长季内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不同季节相同器官硫含量均表现为乔木灌木草本,根中总硫含量明显高于植物地上部各器官总硫的含量,即根是硫的重要储库。乔木、灌木和草本土壤总硫和有效硫含量具有明显的分层性,即沿着剖面从上到下逐渐降低,在0~10 cm达到最大,相同土层均表现为乔木灌木草本,不同层次土壤总硫、有效硫含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在夏季达到最大,之后有所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与土壤-植物硫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是影响土壤-植被硫含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0.
大豆作物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镉的富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镉离子在成熟大豆植株不同部位的富集情况,判断重金属镉离子对大豆植物的生长及其品质的影响.用不同含量镉离子的土壤作大豆栽培试验,通过测定含镉的土壤、大豆根、茎、叶、豆壳、籽粒中的镉含量,得出不同部位镉的富集结果.大豆植株不同部位对镉的吸收能力为:根部>秸秆>叶部>果实.大豆对受镉污染的土壤,具有良好的生物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