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绿茶类炒青长炒青粤绿、琼绿、桂绿、滇绿、黔绿、川绿、陕绿、豫绿、苏绿、杭绿、温绿、舒绿、屯绿、遂绿、婺绿、饶绿、赣绿、湘绿、闽绿、鄂绿、广东英德绿茶、清明碧绿、英华绿茶、白沙绿茶、岩背绿茶、海南五指山绿茶。园炒青浙江平水珠茶、泉冈煇白、涌溪火青,江西窝坑茶。曲炒青广东英德碧螺春、绒螺,浙江普陀佛茶,安徽黄山银钩、休宁松箩茶,江苏碧螺春,四川蒙顶甘露,贵州都匀毛尖,湖南碣滩茶,台湾三峡碧螺春。扁炒青浙江龙井、西湖龙井、大佛龙井、千岛玉叶、杭州旗枪,安徽老竹大方、西涧春雪,贵州湄江翠片,四川竹叶青,江苏太湖翠竹…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用炒青绿茶、烘青绿茶、红茶和乌龙茶作为茶坯窨制柚花茶,分析其化学成分和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四种不同类型的茶坯中茶多酚含量均呈下降的变化;游离氨基酸总量在炒青绿茶、红茶的处理中呈下降趋势,而乌龙茶、烘青绿茶的则呈上升趋势;咖啡碱性质较为稳定,在柚花茶窨制过程中变化不大。感官品质分析表明,烘青绿茶最适合窨制柚花茶,乌龙茶、炒青绿茶次之,红茶适制性较差。  相似文献   

3.
提高“湘绿”(炒青)品质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绿茶是我省主产茶类之一,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20—25%。其中炒青绿茶占多数,它是出口眉茶的原料,其品质好坏,影响经济价值的发挥。由于我省绿茶加工工艺缺少锅炒作业,品质欠全面,加工成眉茶还难于达到出口茶的要求。为此,我们研究提高湘绿的品质,实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炒青和烘青的制造炒青和烘青都是绿茶,炒青主要供作外销珍眉绿茶的原料,烘青为内销绿茶或供作窨制花茶的茶坯。一、品质特点和要求炒青、烘青的品质各有特点和不同要求。一般说,作为外销眉茶的炒青,外形条索紧直、匀整、园浑(园滚滚的),有锋苗,  相似文献   

5.
绿茶品名虽然很多,如炒青、烘青、晒青以及丰富多彩的地方名茶,但在制茶原理上却是大同小异的。我国生产的绿茶主要是炒青和烘青。炒青毛茶是眉茶的原料,烘青毛茶一般作窨制花茶的茶坯。炒青与烘青的工艺差别,前者是在捻揉后进行烘炒结合,形成紧结匀整的条形茶,其色绿润,香味浓醇;后者是在揉捻后直接烘干,其茶条紧直而有锋苗,色泽墨绿油润,香味清正醇和,叶底黄绿明亮,叶片完整。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品质风格。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采用不同的品种通过不同的杀青方法研究绿碎茶的品质。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参试品种加工成绿碎荼,其品质和生化成分相差甚远,其中金萱的感官品质较优,而岭头单枞的生化成分含量较高;不同杀青工艺对生化成分无明显影响,而微波杀青茶的感官品质优于炒青及蒸青绿碎茶。  相似文献   

7.
烘青、炒青是绿茶中两大类,两者各有特色及相应的市场。我县以生产炒青绿茶为主,加工工艺独特,品质优良。自年以来,武平炒绿1986多次获省名优茶奖,是省八大名茶之一,产品深受本县及客家籍地区消费者欢迎,但产品市场局限于炒青市场,很难打入烘青的市场;反之生产烘青的茶区,其产品市场也一样。如能找到两者兼顾,又能降低成本,提高茶价的办法,便能占领茶叶市场,获得更高的利润。多年来,我县桃溪镇几个茶厂试着把武平炒绿品质形成的部分工艺与烘青工艺相结合,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半炒烘绿茶加工方法。生产的茶叶似烘青绿茶…  相似文献   

8.
使用同一粗老鲜叶,分别制成长炒青和绿碎茶,进行品质、效益比较,以求得对粗老鲜叶原料的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
浅谈遂绿茶     
淳安是历史上最有名的茶区,鸠坑茶种遍布整个茶区,是浙江绿茶的中坚,驰名全球.遂炒青的品质特征是,条索肥壮重实,色泽绿润起霜,香气浓烈持久,滋味浓厚鲜爽,汤色微黄清澈,叶底嫩绿厚亮,素以色绿、香高、味醇、形美而著称. 遂炒青是历史名称,浙江眉茶按产区之别,分为"杭炒青"、"遂炒青"、"温炒青"三种类型,精制后成为"杭绿"、"遂绿"和"温绿".20世纪50年代建造新安江水电站,原遂安县境成为水库而撤县,并入淳安县,但此处所产长炒青仍称遂炒青,主要产区有淳安、建德、开化等县(市).  相似文献   

10.
眉茶(即炒青绿茶)是绿茶类之一。为了出口需要,寿宁县于一九七九年由烘录改制眉茶。眉茶初制工艺的杀青和揉捻两道工序与烘绿相同,所不同的是干燥工序,它以炒干方法而制成。眉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表面光滑,条索圆紧而弯曲,毫芽不显露而呈银灰色,滋味比烘青浓厚。这些品质特点主要是通过炒  相似文献   

11.
炒青绿茶是我省重要的茶类之一,占全国茶叶总产的10%。绿茶不仅讲究外形与香味,而且要求滋味浓、醇、鲜。这些品质特征,长久以米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衡阳、未阳、邵阳等地一些乡镇茶厂(场)所制绿茶,都普遍地存在着烟焦味和条索松、扁、碎的问题,严重影响茶  相似文献   

12.
用I型Tecator纤维素分析仪测定了不同级别的婺炒青、屯炒青绿茶及我国4套标准样的红碎茶的粗纤维含量,结果证明绿茶的级数与粗纤维含量表现出高度负相关性(r1=+0,9806,y=8,0615+1.081x,r_2=+0,9803,y=7.5971+1.0425x)。我国4套标准样的所有花色,其粗纤维含量均低于IS0规定的16.5%的上限。碎茶花色中,碎1的粗纤组含量最低,而碎6的含量最高,表现出增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茶叶初制机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很大进步,基本上能够满足茶叶初制机械化生产的要求,炒青和烘青绿茶已实现了机械化加工.但是,目前绿茶初制机械,型号繁多、规格不一、性能各异,合理选型显得特别重要,直接关系到茶叶品质和初制茶厂的经济效益,同时,茶机的选型也是初制茶厂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当前我国炒青绿茶和烘青绿茶品质上存在外形松、扁、碎、曲,内质有烟焦味和红梗红叶等弊病还相当普遍,产生这些品质问题的原因,除了采制技术不当之外,茶机的选型不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为此,笔者就绿茶初制机械的选型问题谈些浅识,仅供参考.一、制茶机械选型的基本原则制茶机械的选型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强而又十分复杂的工作,选型时可根据以下原则进行.1.制茶性能要好 这是选择制茶机械的首要条件.要选制茶性能符合制茶工艺要求,并能根据需要进行调节,能够适应高、中、低档原料制作,性能稳定,操作方便的机型.  相似文献   

14.
绿茶咖啡碱的近红外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茶的咖啡碱是与品质关系密切的成分之一,也是绿茶理化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介绍用近红外分析法测定绿茶咖啡碱的含量。一、材料和方法1.样品及处理本试验以炒青茶为主要茶样,计71个。样品分组:(1)商业部批准的杭、平、遂、温4套(每套6个等级)初制炒青茶标准样共24个茶样;(2)高档优质绿茶;(3)市场销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炒青绿茶要求色泽绿润,汤色绿明,香味鲜爽,叶底绿亮。江苏省邗江县凤凰茶场在茶叶投产初期由于制茶设备简陋,机种不全,只有瓶式炒干机、揉捻机和烘干机三种机种,工艺上因陋就简,采取了瓶式炒干机杀青、揉捻机揉捻、烘干机初烘、瓶式炒干机炒干的工艺,生产出的炒青绿茶色泽灰暗,汤色开始尚绿,但很快变成橙色,叶底色泽黄绿不匀,香气沉闷、带有生青气,滋味有熟味,品质较差,不适合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6.
戴志宏 《中国茶叶》1991,13(1):17-18
屯炒青是我国传统绿茶,也是出口眉茶的加工原料,向以品质优良著称于世。改革开放以来,屯炒青产量增长很快,但是,由于市场放开后缺乏宏观调控,屯炒青品质上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值得引起重视。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蒸青绿茶概述蒸青绿茶具有汤色嫩绿、叶底清绿、干茶色泽翠绿和口感鲜爽、回味甘醇、苦涩味低、保质期长的品质特点,深受茶叶界人士和消费者青睐.日本人称蒸青绿茶为具有真色、真香、真味的纯真天然风味茶.蒸青绿茶是我国一个古老绿茶品种,盛于唐宋时期,但由于其加工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自元明以后逐步被炒青绿茶所取代,在国内长期处于濒绝状态.我国茶种和蒸青绿茶加工技术传入日本以后,蒸青绿茶在日本得到了发展,并成为日本的主要茶类,50年代末日本发明了滚网筒式蒸汽杀青机,把蒸青绿茶生产推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革炒青绿茶初制工艺技术,提高茶叶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低耗燃料和原料。从一九七四年开始我们在长仑区六塘公社茶木大队对炒青绿茶“传统制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曾受到了省、  相似文献   

19.
绿茶初制一般是杀青、揉捻、干燥三个工序。锅炒杀青绿茶由于干燥方法不同,分为炒青、烘青和晒青三类。在炒青中又因不同方法制出的外形,分为长炒青,园炒青和扁炒青三种。长炒青产区分布很广,是精制眉茶的原料,在我国出口绿茶中数量最大。其外形要求条索紧直、园润、匀整;内质要求清香持久,滋味浓醇,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黄绿显翠。它的外形对提高眉茶精制率,充分发挥毛茶的经济价值关系极大。因此,在茶叶生产实践中,如何尽量使长炒青毛茶的外形达到紧、直、园、整,克服松、弯、扁、碎,是很值得我们重视的  相似文献   

20.
浙江《茶叶》在1983年第二期中刊登“化学评定炒青绿茶品质的初探”论文。作者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二套茶样进行了化学测定,对所得数据作了广泛的统计分析,用统计结果分析说明炒青绿茶品质与其主要成分的关系,并试图以所得的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