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从育雏的适宜环境、合理的饲喂方法、开水、开食、开青、驯水等方面总结了稻鸭共生雏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司圣勇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267-268
夏季肉鸡育雏应从育雏舍、设备与用具、垫料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进雏前应了解孵房的种蛋来源、出壳时间,观察雏鸡外形和活动状况。育雏期要注意做好"开水"、开食及温度、湿度、密度控制和及时断喙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李玲 《中国畜禽种业》2013,9(9):142-142
吉林省舒兰市溪河镇松凤村第六生产队王世平家住在溪河镇凤凰山下,他于2010年开始养鹅。他饲养的雏鹅150只,4周龄只死亡1只,成活149只,成活率为99.9%。1育雏方式他用垫草平养、自温育雏。2雏鹅的饲养2.1"开水"和"开食"雏鹅出壳后第一次饮水称"开水"或"潮口",雏鹅出壳24h左右,当大多数雏鹅站立走动,伸颈张嘴,有啄食欲望时,就可进行开水,水温以25℃为宜,可用0.05%高锰酸钾液或5~10%葡萄糖水。  相似文献   

4.
正养好雏鹅做好控温育雏,同时育雏室保持空气相对湿度为60%~65%。雏鹅出壳24小时以后,先饮水后开食。饮水前先在地上铺一块塑料布,四周稍高,在上面喷少量温开水加少许葡萄糖或维生素。先饮水有利于清理肠胃,排除胎粪。开食的饲料可用五成熟的大米饭,先用冷开水洗净米饭的黏性,再将青饲料切成细丝,撒在准备好的塑料布上,让雏鹅自由啄食。适时催肥当肉鹅的主翼羽长出后,  相似文献   

5.
<正> 雏禽出壳后能否顺利地进入育雏,是个重要的环节。虽然所占的时间很短,前后仅三天左右,但在生产、运输和育雏等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涉及的问题,一是健康的初生雏如何脱离出雏器和孵化室;二是初生雏怎样才能顺利到达育雏场;三是雏禽的育雏前的检查和护理。这些统归为雏禽出壳后的管理,长期以来尚未引起养禽者的重视,而在生产实践中却出现过大批健雏因管理不善而发生缺氧闷死,脱水和受寒感冒、脐炎、胎带鸡白痢等病。一般死亡率可达30%左右。因此,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6.
从入雏前的准备、接雏、饮水和开食、温度、湿度、通风、密度、光照、断喙、免疫接种等方面介绍了皖西土杂鸡育雏期的科学饲养,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一、蛋用雏鸭的饲养要点1."开水"。刚孵出的雏鸭,第一次饮水称"开水"。开水的时间越早越好,现代规模化养殖多用饮水器"开水","开水"后并保持供应充足的饮水。传统的"开水"方法是将雏鸭放在浅水中,使水淹没脚趾,但不能超过胫跖关节,让雏鸭在浅水中活动5~10分钟,气温低于15℃时要适当提高水温。2."开食"。第一次喂料称为开食,常在开水后进行,适宜时间是在出壳后20~36小时。传统开食方法是用焖熟的大  相似文献   

8.
正珍珠鸡也叫珠鸡,是一种肉用特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近来在农村饲养量与日俱增,但由于许多养殖户没有经验,往往达不到预期的饲养效果。现将其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一、育雏前的准备1.育雏舍。育雏舍要求密封性能好,利于保温,并有利于清扫、冲洗和消毒,鸡舍门口应设消毒池。进雏前首先对育雏舍及所有设备用具彻底清扫,再用2%烧碱溶液消毒;最后在进雏前1周对育雏舍及用具用甲醛熏蒸消毒,  相似文献   

9.
饲养白鹅能充分利用饲草资源,是投资少、效益高、周转快、节粮型的养殖项目。但是冬季气温低,雨雪天气多,对育雏十分不利,必须加强雏鹅的饲养管理。 1.适时开食开水 雏鹅出壳36小时左右即可开食,开食时用切碎或剪碎的菜叶撒入木盘,将雏鹅放入,时间10分钟左右。低龄鹅每日喂食5~8次,随着日龄的增加渐至4次,通过1天的开食训练,第2天雏鹅的采食量明显加大,以后可在菜叶中加入碎米饲喂。2日龄以后,可用饮水器或其他容器盛温水,在饲喂雏鹅时让其自由饮用。雏鹅饲喂时不要在竹篮内进行,以免菜叶撒落浪费并潮湿垫草。  相似文献   

10.
<正>1育雏的重要性"育"是"保育"的意思,"雏"是"钱芽",把小鸡照顾好就是为了以后"发大财"。育雏的重要性在于要开个好头,并把这个好的开始延续下去,否则育雏的失误和失败必然会导致后患无穷。1.1预温。不同季节的预温方式,高温、低温、中温。1.2开口。开饮、开食的时机,饮水、饲喂器具。1.3加湿。出雏器内湿度、育雏舍内湿度的要求。1.4通风。很多时候育雏时忽视通风管  相似文献   

11.
刚孵出的小鸭,第一次饮水称“开水”,第一次喂料叫“开食”。科学地做好雏鸭的“开水”与“开食”,直接关系到以后鸭子的生长发育,也是雏鸭的饲养关键。“开水”“开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雏鸭放在鸭篮内,每篮装40~50只,“开水”时将雏鸭连同鸭  相似文献   

12.
<正>三花鹅为杂交鹅品种,是扬州白鹅提纯出来的优良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耐粗饲、抗病能力强、产蛋水平高、繁殖率高、肉质好等特点,养殖经济效益高。三花鹅养殖过程中,需要及时调整不同阶段的饲养与管理,具体管理工作如下。1.1日龄。接雏,清点雏数,按强弱雏分群。抽样5%,分别称重,测定平均初生重。育雏室温度保持在32~33℃。做好开水和开食工作。大批饲养时,可用木条等分成若干小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五河县农民养鹅积极性高,经济效益好,规模不断扩大。本文从雏鹅育雏前的准备、雏鹅育雏期的饲养管理、雏鹅育雏期注意事项等方面叙述雏鹅养殖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发展养禽业必须保证禽的成活率,提高禽的成活率关键是提高雏禽的成活率,而提高雏禽成活率的关键是温度,温度是否合适是决定雏禽成活率高低的关键. 近年禽产品市场价格稳中有涨,不少在外务工人员小有积蓄后加入经营养禽业.但很多规模养殖新农户由于没有掌握好育雏小环境温度,结果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如郭姓农户规模养殖山鸡,育雏三批,仅存病残雏30只,损失达5万元.陈姓农户养殖山鸡,育雏一批,中途煤气(地火龙)中毒,全军覆没,损失2万元.笔者集30年养禽工作经验,逐步摸索出“网上大棚育雏”技术,适用于几百只到上万只的规模育雏,解决了家庭规模养殖供给雏禽合适温度与怎样供给温度的问题.初学者一学就会、运用自如,而且多层次节约开支、环保、安全、雏禽群整齐、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5.
育雏温度的控制江苏洪泽县畜牧兽医站(223100)朱克己雏禽的培育是养禽业中较为重要的阶段,而育雏的温度控制最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雏禽的成活率以及养禽业的经济效益。一、适宜的育雏温度雏禽的体温调节能力差,需要人工供温,适宜的温度对雏禽的体温调节、运动...  相似文献   

16.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是养殖鸡、鸭、鹅的大好季节。在养殖过程中,育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养殖成败的关键。不同的品种育雏技术有所差异,现将鸡、鸭、鹅育雏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供养禽户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肉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育雏舍的准备、接雏、开食与饮水、断喙、温度、湿度、密度、通风换气、光照和疫病预防等方面介绍了肉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一、雏鹅饲养(0~21日龄)1.选择健雏选择体质健壮、站立平稳、出雏准时、个体大(100克左右)、绒毛粗长、有光泽、眼大有神、无畸形、脐部收缩良好、腹部松软、挣扎有力、仰翻放置翻身快的雏鹅。2.及早开水雏鹅出壳后24~26小时即可饮水。水温以25℃为宜,水质要清洁,饮水中可加入0.05%高锰酸钾液或5%~10%葡萄糖液和适量复合维生素B液。3.适时开食开水后5~10分钟即可开食,开食料以精饲料加上切细  相似文献   

19.
一、雏鹅的饲养管理锥鹅体质娇嫩,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较差,必须精心管理,科学饲养。育雏室要保持合适的温度,最初一周不得低于28℃,以后每周下降1~2℃。雏鹅在出壳24小时内毛干能独立行走时,应及时饮水开食,但须做到"先饮水,后开食"。供给雏鹅的饮水必须清洁卫生,温度适宜(20℃左右)。第1天饮用5%浓度的白糖水,可提高雏鹅成活率。雏鹅开食的饲料可用2份切细的青草或菜叶加1份碎米(碾碎泡软的稻谷、玉米或煮至7~8成熟的米饭均可)混合均匀,而后将混合好的饲料撒在浅  相似文献   

20.
<正>痛风是尿酸代谢障碍性疾病,是养禽业生产中的常见病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常给养鸡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邢台市某鸡场2007年1月引进3000只雏鸡,出雏12h禽主就给鸡开饮开食,为了预防疾病,1日龄开始用氟哌酸、复方新诺明、土霉素拌料或饮水,4日龄以后鸡群中部分鸡表现精神沉郁,吃料和饮水少,运动迟缓,蜷缩,不愿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