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浅谈底泥对池塘养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振国 《水产养殖》2010,31(3):31-32
<正>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由于大量投饵的残料、生物排泄物和尸体等长期积累及泥沙沉积,使池塘底部形成了一定厚度的底泥。池塘保持适当的底泥是必要的,因为底泥中含有大量营养物质。这些营  相似文献   

2.
<正>沉积在池塘底部的有机物、腐殖质与土壤颗粒混合而成的沉积物通常称为池塘底泥,底泥中含有大量的胶体物质,能够有效地吸收水中无机盐类。底泥能够通过吸收-释放机制对水中无机盐浓度进行双向调节,使泥-水体系的无机盐含量达到动态平衡。因此,底泥在池塘中起着缓冲和平衡无机盐浓度的重要作用。鱼类池塘养殖生产过程中,了解鱼池底泥对水  相似文献   

3.
养殖池塘的有机物输入,主要有外源性(人工投饵、施肥)和内源性(生物尸体、排泄物等)两种。由于水深的限制,有机物无法及时分解,大部分很快沉至池底与泥沙等混合而形成淤泥。池塘原来土壤对水质的影响逐渐减弱,从而被淤泥所代替。淤泥的成分主要是粘土、无机盐类、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腐殖质以及淤泥表层的生物。产鱼500千克以上的精养鱼池每年沉积淤泥厚度达10~12厘米。一定厚度的淤泥是必要的,因为淤泥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一部分通过细菌分解使氮、磷等元素不断向水中溶解、释放;另一部分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向水体释放…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改底机在养殖过程中对养殖环境的影响。通过一个月的连续跟踪,定时监测试验塘与对照塘中无机氮、无机磷、藻类生物量及初级生产力来评估其对养殖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底机能够使试验塘底泥氨氮含量下降27.5%,水体氨氮浓度下降28.6%,亚硝酸盐浓度下降45%,同时使水体无机磷浓度增加57.4%,藻类生物量增加50%。综合分析认为,改底机不仅能够降低池塘氨氮、亚硝酸盐,还能促进底泥释放氮、磷等营养物质,达到增加池塘藻类生物量与提高池塘初级生产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军  刘斌  谢骏 《水利渔业》2005,25(1):63-65
通过生物修复技术,干预池塘底泥微生物相和水体藻相,使泥水界面有机质减少,好氧层加厚,增加水体藻类多样性,形成良好而稳定的藻相,提高池塘溶解氧水平,促进有机污染物好氧分解,减少NH3、H2S、NO2^-等有毒物质的释放,强化池塘自净功能,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正>鱼类养殖池塘水面种植蔬菜,水生植物生长所需要营养来自水产养殖池塘中的底泥、残饵、排泄物等,使水产养殖的污染物成为浮床植物的营养物,通过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达到了改善养殖水质的目的。池塘鱼菜共生生态系统(下称"渔菜共生系统")通过在鱼类养殖池塘水面种植蔬菜,利用蔬菜根系发达、生长时对氮和磷需求高等特性,  相似文献   

7.
白美萍  李桂云 《河北渔业》2003,(4):22-22,33
<正> 1 建立规范化的养殖池塘 只有遵循生态学原理,根据养殖对象的特点,为它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采取科学的技术措施,才能有效地维持该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改善池塘环境条件,是预防鱼病和提高养殖产量的一个重要条件。首先要选择大小适合养殖对象的池塘,要求池埂坚实、池底平坦,并且池塘的深浅也要合适,这样有利于养殖生物的生长;其次要清除含有大量污染物的底泥,底泥中有机物质的分解会产生氨、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对养殖动  相似文献   

8.
封闭式精养池塘N、P营养盐的自净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珠江三角洲的精养池塘为例,通过对一个养殖周期的水质和生产情况调查,计算了N、P营养盐的平衡收支情况,获得了养殖池塘N、P营养盐的净沉积速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浮游植物对N、P吸收、底泥的吸附沉淀和底泥-水界面营养盐的扩散在池塘自净作用中的贡献。结果表明:养殖池塘N营养盐的自净作用主要来自浮游植物的吸收,强度达到0.35 g/(m2.d),扩散作用也是N营养盐的重要的自净机制,其强度与水体-底泥间隙水中的N营养盐浓度梯度相关,在优质鱼养殖池塘,扩散作用强度达到0.42~0.49 g/(m2.d),而在家鱼养殖池塘,呈现出反向的扩散,强度为0.02~0.10 g/(m2.d)。养殖池塘P营养盐的自净作用来自浮游植物的吸收、底泥的吸附沉淀,二者的强度分别达到0.049 g/(m2.d)、0.04~0.12 g/(m2.d),二者之和一般大于养殖鱼类无机P排泄速度0.079 g/(m2.d),底泥的P释放是维持水质稳定的重要过程,在观测的池塘中,P释放强度达到0.019~0.068 g/(m2.d)。  相似文献   

9.
利用现有鱼池稍加改造开展鱼鳖混养能充分挖掘池塘的生产潜力,大幅度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鳖是爬行动物,用肺呼吸,不与鱼争夺水中溶氧,而且由于其经常浮到水面进行呼吸,使上下层水混合,能使鱼鳖混养池经常保持较高的溶氧。加上鳖在池底爬行,有利于底泥中营养盐的释放,鳖排泄的粪  相似文献   

10.
固定化芽孢杆菌对鱼虾池亚硝酸盐的控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残饵、鱼虾粪便排泄物、生物残体、肥料等在池底积累起来,形成含有各种污物的淤泥,这些污染物是池塘水质恶化的源头和各种病菌、病毒系列的温床。其中有机物的分解消耗了大量的溶解氧,是造成鱼虾缺氧浮头的重要原因,底泥及底泥的界面上  相似文献   

11.
沉水植物在池塘养殖生态系中的水质改良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塘养殖生态系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其特点是水体面积小,深度浅,水交换量较低,而养殖密度又较高,且一般通过大量投饵来提高鱼产量。如此,鱼体排泄物和多余残饵的沉积与分解,往往会使池塘底泥和水体中的营养盐和有机物浓度升高,透明度下降,从而引起了一系列问题[1]:化学耗氧量(C  相似文献   

12.
正我县大部分养殖池塘存在年久失修的现象,如池塘的底泥过厚,水深变浅,池埂坍塌,配套设施不健全等,这些都是制约淡水养殖集约化、高效化、标准化、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大力推行标准化养殖势在必行。一、标准化改造1、土方工程池塘面积在5-20亩、池塘形状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水深2.5-3m、淤泥的厚度不超过  相似文献   

13.
<正>虾蟹贝海水池塘综合养殖是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复合生态养殖方式。通过对原有海水池塘进行精深改造,实行虾蟹贝生态健康养殖,水中养虾,水底养蟹,底泥养贝,虾蟹残饵、粪便肥水,水的肥力催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养殖池塘底泥中重金属的分布及污染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地区养殖池塘底泥中铬、铅、汞、锌、铜的含量分别为93.6(50.3~172)mg/kg(干)、32.2(20.1~185.8)mg/kg(干)、0.136(0.009~0.742)mg/kg(干)1、09.4(61.1~235)mg/kg(干)和57.8(18~155)mg/kg(干)。北京地区养殖池塘底泥中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其中部分池塘中铜和汞的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Ⅱ级标准。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北京地区养殖池塘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北京地区养殖池塘底泥中铅的污染等级为安全级;锌的污染处于警戒线;铬、汞和铜为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5.
北方池塘水质改良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北方池塘水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高产池塘一旦出现水质问题,会严重影响渔民的经济效益。如何改良池塘水质呢?建议采取以下技术措施。一、彻底进行池塘改造池塘底泥是影响池塘水质的主要因素,过厚的淤泥不仅大量耗氧,还会产生氨氮、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危害鱼类。目前,北方地区许多池塘多年没有清淤,淤泥过厚的现象非常严重,有的甚至厚达1m多,养殖池塘越来越浅,水质越来越差,严重影响了养殖效果。池塘清淤是改良水质的关键措施。黑龙江省巴彦县渔民通过池塘改造,彻底改良了池塘养殖环境,显著提高鱼产量和效  相似文献   

16.
1.放苗前,池塘经多次施肥水都肥不起来,或水色很差。主要原因:①养殖水体重金属离子等有毒物质严重超标;②池内有害细菌、浮游动物的大量繁殖;③池内丝状藻、青苔滋生;④池塘严重老化、池底酸化、板结,池水与底泥之间物质交换停滞,抑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随着渔业的发展,池塘养殖中鱼病发生率越来越高,鱼病种类也越来越多,给渔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本人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池塘养殖过程中鱼病综合防治措施,供水产同仁们参考。1 鱼病预防措施1.1 苗种投放前的防病措施1.1.1 清除过多淤泥池塘淤泥一般以10~20cm为宜,过厚的淤泥是导致鱼病频发的重要因素。底泥中孳生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底泥过厚池塘消毒和水体消毒都不能彻底。另外,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高温季节氧化分解,消耗水中大量的溶氧,造成水体缺氧引起鱼类浮头,甚至发生泛塘死鱼事故。淤泥中含氮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产生毒性很强的氨态氮及硫化氢气体,轻则影响鱼类的摄食生长,重则引起氨中毒,特别是精养池塘在秋末初冬季节较易发生,我县已发生多起氨中毒事例。  相似文献   

18.
<正>在如今集约化养殖的条件下,由于大量投饵施肥后残饵、生物排泄物和养殖动物的尸体等长期积累及泥沙沉积,使池塘底部形成了一定厚度的淤泥。这些过厚的淤泥严重制约了水产养殖的产量和效益,主要体现在以  相似文献   

19.
正池塘底质中的有机物降解过程是在微生物的参与下完成的,活菌底质改良剂的使用就是通过补充底泥中微生物活菌的数量从而达到改良底质的目的。底质改良剂的传统用法是在养殖过程中向池塘中施用,如果在池塘进水前就将活菌底质改良预埋在池底,使活菌在底泥中繁殖生长,对池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养殖模式对主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池塘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使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山塘、精养和鱼菜共生三种模式下草鱼池塘底泥微生物的结构特征。结果显示:(1)精养池塘水体CODMn、总氮(TN)和总磷(TP)[(35.67~108.34)mg/L、(3.40~7.93)mg/L、(1.35~2.19)mg/L]显著高于山塘[(2.67~24.33)mg/L、(0.77~3.30)mg/L、(0.38~0.77)mg/L]和鱼菜共生池塘[(31.67~58.50)mg/L、(2.40~3.43)mg/L、(0.81~1.22)mg/L],且养殖后期呈上升趋势,山塘和鱼菜共生池塘后期呈下降趋势。(2)三种模式条件下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但鱼菜共生与精养池塘底泥菌群结构相似性高于山塘模式;山塘池塘底泥微生物丰富度显著低于鱼菜共生和精养池塘,但多样性无显著性差异;山塘菌群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无相关性,但精养模式ACE指数与TN、NH+4、TP、DO呈显著负相关,Shannon指数与TN和DO呈显著负相关;鱼菜共生模式ACE指数与NH+4、TP、CODMn呈显著正相关,Shannon指数与NH+4、TP、DO呈显著正相关。(3)山塘池塘核心菌群四季变化差异大;鱼菜共生和精养池塘核心菌群四季均以地杆菌属(Geobacter)、厌氧粘细菌属(Anaeromyxobacter)和脱氯单胞菌属(Dechloromonas)等厌氧和兼性厌氧菌为主。结果表明,鱼菜共生模式底泥微生物群落受环境因子影响小,能够达到控制水体CODMn和TN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