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发展现状江西省常态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36%,丘陵占42%。水稻是我省农业主导产业,近年来全省水稻播种面积维持在5000万亩左右,约占全国水稻播种面积的11﹪。目前,水稻机耕和机收基本实现机械化,但种植环节机械化水平较低。2004年,该省开始推广机插秧,历经十几年的发展,机械化种植率仅为34%,是制约该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分片  相似文献   

2.
<正>铜仁市位于武陵山区腹地,地跨黔北山地和黔东丘陵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市拥有耕地面积536.6万亩,水稻作为铜仁市丘陵山区主要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50.6万亩以上。由于丘陵山区相对海拔落差较大,区域之间因海拔落差而产生的相对温差形成了丘陵山区独特的立体小气候。受此影响,  相似文献   

3.
加快推进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提高水稻生产能力,对促进丘陵山区水稻稳产增产、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湖南省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现状,对耕整、种植、田间管理和收获环节农机具进行分析,明确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分析了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农机设备关键技术、农机农艺融合及装备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促进我国丘陵山区水稻产业机械化设备技术进步、转型升级和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太湖县属皖西南丘陵低山区,全县山地面积占62%,丘陵面积占24%,全县共有水田35万亩,水稻为主导产业。现拥有农机总动力20.15万千瓦,各类农业机械6.7万台(套),配套农机具2.08万套。农机化综合水平50.65%。水稻育插秧机械化一直是该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为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三弯腰"现象,太湖县农机局创新思路,抓重点,破难题、大力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2012年,太湖县被省农机局列为水稻机插秧省级示范县。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目前浙江省丘陵山区农业发展和农业“机器换人”对农机装备技术的需求,探索一条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发展道路,本文利用SWOT法分析影响浙江省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发展的因素,通过国外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发展现状及经验,总结浙江省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浙江省水稻机械化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并给出推进水稻机械化发展的政策建议。以“两融”、“两适应”为主要路径,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技术和工作等各种措施,加快全省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三台县发展丘陵山区玉米机械化生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丘陵山区,因平坝地水肥条件较好,主要种植水稻,而玉米更加耐旱,所以玉米主要在二台土以上的山地种植,这限制了丘陵山区玉米机械化生产的发展。以三台县玉米机械化生产为例,与水稻、小麦、油菜相比,玉米种植机械化水平最低,是大宗粮油机械化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如何发展玉米机械化生产,缓解玉米生产劳动力短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1三台县玉米机械化生产现状玉米是三台县大春主要粮食作物,是粮食稳产增产的核心,常年种植面积3.87万hm~2,总产约21万t。多年来,玉  相似文献   

7.
<正>一、铜仁市农机化基本情况1.基本情况截至2018年底,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36.5%。表1、表2分别是近年以来,铜仁市农业机械化基本情况分析统计表与当地水稻机械化节本增效分析表。分析表1、表2中的统计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水稻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纯人工生产  相似文献   

8.
南方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收获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丘陵山区的水稻种植和收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收获机械化是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重点内容。针对丘陵山区的自然生产条件和经济条件,对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模式进行了探析。同时,阐述了当前丘陵山区水稻联合收获机械的使用现状和性能特点,并提出了加快丘陵山区水稻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水稻是安徽省第一大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约227万公顷(3400万亩),占粮食种植面积的47%左右;产量约140亿公斤,约占粮食总产的51%。安徽省较早就示范推广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2002年试验示范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2011年部署水稻产业提升行动,2015年提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截至2017年,安徽省水稻机械化种植面积94.23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目前浙江省丘陵山区农业发展和农业“机器换人”对农机装备技术的需求,探索一条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发展道路,利用SWOT法分析影响浙江省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发展的因素,总结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思路、重点任务,并给出推进水稻机械化发展的政策建议。以“两融”“两适应”为主要路径,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技术等各种措施,加快浙江省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正铜仁市水稻机械化技术起步于2006年,当年引进四行手扶式插秧机4台,示范面积500亩,到2014年全市各类水稻栽插机械达到408台,水稻机插秧社会化服务组织25支,作业面积超过7万亩。水稻机械化种植面积的扩大,使得水稻机插秧技术从点到面得到逐步推广,人们的种植观念也随之不断更新。但是,随着农村近年以来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各地耕地相对集中的大田大坝纷纷改种中药材、茶叶、大棚蔬菜、精品水果等,铜仁全市水稻机械化种植面积开始大幅减少,  相似文献   

12.
太湖县位于大别山南麓,丘陵山区地形,属农业大县,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适宜机械化作业的耕地面积约30万亩。为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笔者于2012年5月2日起对水稻机械化与人工育插秧进行了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7月和12月,我们两次深入基层联系点——贵州省惠水县羡塘乡红旗村,重点围绕丘陵山区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问题进行调研。通过走访农机合作社、农户,与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座谈交流,充分感受了农业机械化在推进丘陵山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中的巨大作用,对丘陵山区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一、惠水县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正>1农业机械化水平现状浙江省土地总面积为1 054万hm2,丘陵山地占据70.4%,耕地面积保持在200万hm2左右,故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是全国11个南方丘陵山区省的典型代表。其主要作物排名为:水稻、蔬菜、油菜、豆类、薯类、小麦、玉米和棉花。十大支柱产业为:粮油、水产品、茧丝绸、果品、竹木、畜禽产品、蔬菜、茶叶、食用菌、花卉。近几年主要作物播种(栽插)、收货机  相似文献   

15.
川南丘陵水稻产区受地形地貌的制约,能否实现农业机械化?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途径是什么?本文将结合泸县发展农机化的实践情况,着重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一、发展丘陵水稻产区农机化刻不容缓川南丘陵水稻产区多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机械化总体水平较之平原区存在着较大差距。但农副产品的加工、农业排灌、农业运输等取得了很大进展,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近几年来,各种小型的耕作机械受到农户的欢迎,普及率在逐年提高;机电一体化种子催芽机械已在很多丘陵水稻种植产区普及应用;在机播、工厂化育秧、化肥深施及机收等环节进行了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6.
从水稻收割机械化整体水平、农村机械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使用的水稻联合收割机的机型和性能特点等方面介了赣南丘陵山区水稻收割机械化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为促进丘陵山区水稻收割机械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推进丘陵山地水稻生产机械化,攻克水稻机插秧技术瓶颈,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按照农业部行业计划“丘陵山地小型农机具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中“丘陵山地水稻生产机械化农艺规范研究与制定”课题的要求,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指导下,2010年,泰和县开展了晚稻机械化生产及模拟机插行距种植试验.探索不同水稻品种与机械化生产的适应性和水稻最佳机插行距,  相似文献   

18.
<正>舒城县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境内,属亚热带温润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6℃,年平均降雨量约1 100 mm,境内多低山和丘陵,约占到全县面积72%左右,畈区面积约占全县面积28%左右。粮食作物以水稻和小麦为主,水稻常年种植面积保持在3.80万hm~2,水稻产量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在舒城县水稻栽植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人工栽插,每人每天仅能栽插0.042 hm~2,成本较高,用时较长,劳动强度最大;二是机械化直播,省工省时省费用,但苗期管理成本较高,水稻生长期加长,如果生育后期遭遇极端天气,  相似文献   

19.
江西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生产综合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评价分析江西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生产综合效益,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提供参考。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江西丘陵山区水稻生产存在小型农机具数量多、机具质量较差及大中型农机具少等问题,并选取水稻机插秧模式和人工抛秧模式为重点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者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水稻机插秧模式省工、节本增产效果明显;同时,提出丘陵山区下一步应在推广应用现有农机具的基础上,加快推广适合丘陵山区水田作业农机具,使农机农艺配套技术成为丘陵山区主要推广方向。  相似文献   

20.
正贵港市是农业大市,也是水稻生产大市,水稻历来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和第一口粮,全市水稻播种面积历年保持在21.33万hm~2左右,产量保持在150万吨左右,接近广西水稻总产量的10%。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和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市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逐年提升,2017年,全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2.91%,同比增长2.28个百分点,排名在全区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