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张掖市把中药材产业确定为六大特色产业之一,具备做优做强中药材产业的政策环境和资源禀赋条件。弥补中药材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短板,推动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中药材生产体系,实现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祁连山沿山区农民致富的有效手段。一、产业基础1.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2022年,张掖市中药材种植面积45.2万亩左右,主要种植品种有板蓝根、黄芪、甘草等根茎类作物,总产量12万吨以上,中药材总产值达到13.8亿元,  相似文献   

2.
<正>河北省中药材品种繁多,各品种间播种采收要求迥异,且单品种种植面积相对较小。因此,长期以来中药材的种植、管理、收获、加工等全部环节多以人工作业为主。随着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种植面积加大与劳动力缺失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工作业投入成本越来越高,平均可占全部投入的半数以上,农民种植利润缩水严重。1河北省中药材机械化生产现状中药材机械化作业水平低,落后于传统农业。在农业机械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查阅鄄城县统计年报等资料,从全县设施农业种植规模化的蔬菜,食用菌等产业,各选取种植面积大,机械化水平高,示范带动辐射能力强的三个合作社,做为调查主体,对设施类型、种植作物品种,现有机械装备现状及使用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发现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叙永县地理、土壤、气候、品种适应性等条件,以及中草药资源和中药材产业基础,从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品种等方面,针对中药材市场过热等问题提出对策,以期为叙永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河北省人工栽培的大宗药材品种有40余种,主要集中在中南部丘陵、平原地区,种植面积300余万亩,其中,万亩以上中药材大县(市)40余个,万亩以上种植规模的品种30余个,种植面积占比全省85.5%。随着种植规模快速扩大与农村劳动力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中药材种植全程机械化需求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中药材生产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重要的接续产业.由于中药材栽培技术的限制,整地、收获环节机械化程度不高,中药材发展规模化受到限制.我们结合本地中药材种植品种,根据生长及生产特征,研制、引进几种中药材作业机械,作业效果良好,既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又保证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机械化作业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中药材生产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重要的接续产业.由于中药材栽培技术的限制,整地、收获环节机械化程度不高,中药材发展规模化受到限制.我们结合本地中药材种植品种,根据生长及生产特征,研制、引进几种中药材作业机械,作业效果良好,既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又保证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是甘肃省特色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向特色产业转移,甘肃省中药材面积在逐年增加,种植中药材已成为广大农村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中药材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需求日渐加剧。通过文献查阅与实地调研,结合根茎类中药材关键栽培农艺技术,针对当归、党参和黄芪等道地中药材,从耕种管收等作业环节,概述机械化研究及应用现状。指出机械化生产存在的问题:中药材种植区域多为丘陵山地,种植面积分散且较小;根茎类中药材品种繁多,种植方式和栽培农艺要求较多且复杂,农机农艺难融合;关键环节机具存在作业质量差等现象,中药材机具投入收益率不高,药农购买机具的积极性不高;现有机具技术含量低、创新性不足、易被仿制,企业对中药材机械化研发积极性低。提出中药材产业向规模化发展、种植模式向标准化发展、关键环节机具向高质高效发展、中药材机械生产企业向龙头企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以期为中药材生产装备研发提供参考,助力中药材产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甘肃省是我国中药材资源大省之一,共有药材1527种。2013年,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2万hm2(330万亩)以上,产量达82万吨左右,根据市场估算,产值近100亿元,居于全国前列。近年来,随着甘肃省药材产业的发展,各地农机部门根据药材生产实际,相继研制推广了一些药材种植、收获机械,对推进中药材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中药材种植机械化技术1.耕整地技术1.术中药材的根系50%分布在5~20cm的耕层,30%分布在20~50cm的土层,部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产业已经是一些地方经济的主要收入来源,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中药材产业发展滞后和中医药服务模式创新不足等问题。通过对宝鸡市中药材产业的研究分析,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品牌建设、发展中医药文化及加强营销宣传、建立中医药商贸等四个方面提出营销策略,以期对宝鸡市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到中药材生产在不与粮食争地的同时,保障中药材产品高效供给,发挥产业优势特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是当前中药材种植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当前中药材产业生产规模扩张迎来转折点,探索新模式打造新业态是支撑产业提质增效促增收的着力点;整个产业迎来质量转型升级加速期,资源区域整合要更加优化,培育高素质药农成为产业主力军。面对四川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唯有创新中药材产业全链条服务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多样化种植模式,加强药材道地性建设;全面推动药农向高素质人才迈进,提升药材科技支撑能力,才能助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一、全省中药材发展现状甘肃省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之一,现有中药材1527种,常年人工栽培的品种有350余种,大宗道地药材有30多种,尤其是地产的当归、党参、黄(红)芪、大黄、甘草等主要产品产量占全国的70%~95%。目前全省的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产量居于全国前列。甘肃省中药材优势区域集中在定西、陇南、甘南、天水、酒泉、张掖、白银等市州的近30个县区。2017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在30万亩以上的县(市、区)有4个,种植面积在20万亩以上的  相似文献   

13.
付康 《河北农机》2023,(22):94-96
林下中药材种植在中国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包括优越的土壤肥力、光照条件和经济效益。然而,尽管潜力巨大,但在人工栽培经验、病虫害防治和产业化运作方面仍存在挑战。需通过建立标准化人工栽培技术体系、完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探索适宜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以促进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对中药材需求的日益增长,中药材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林下中药材种植作为一种新兴的种植模式,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克服技术和管理上的难题,充分释放林下中药材种植的潜力,成为行业内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林下中药材种植的优势、挑战及应对策略,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正中药材是甘肃省特色产业之一,自古以来就有"千年药都"之称,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向特色产业转移,甘肃省中药材面积在逐年增加。2019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65万亩、产量130万吨,全省有20多个县(市、区)中药材呈规模化种植发展态势。但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要提高中药材种植效益,根本出路在于实现机械化生产,而实现中药材机械化生产的难点是其收获环节。由于受种植规模小、品种多、立地条件差等多重因素影响,中药材生产的各个环节仍以传统人工作业方式为主,种植环节的机械化水平不足5%,收获环  相似文献   

15.
牛贵茂 《农业机械》2022,(1):71-73+76
卓尼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就是种植中药材,尤其是近些年中医药学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更加迅速,中药材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地扩大,中药材生产环节中劳动强度非常大,继续依靠人力的收获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庞大的产业需求,进行机械化中药材收获对于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通过对卓尼县中药材生产收获机械化发展情况的分析,介绍了中药材机械化收获的优势所在,对当前机械化收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期望未来我国中药材产业能够向着机械化、集成化、规模化进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隆德县地处宁南山区黄土高原腹地,六盘山西麓,是传统的中药材种植、栽培大县。随着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中药材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得到迅猛发展,2015年种植面积达66.2万亩。由于黄芪等中药材是地下根茎类作物,多年来主要依靠人工作业来完成,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效率比较低,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的种植规模。为此,隆德县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中心引进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械开展了试验示范工作,为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材种植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目前在中药材生产中,收获上存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极大地限制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分析山区开展中药材收获技术研究,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结构调整、产业发展,旨在增加农民收入,确保财政增长。庄浪县中药材产业,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核心是要能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要有销售市场。近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我县无论野生或人工种植的中药材,由于质优地道,倍受外商欢迎,市场供不应求。因此,通过培育规模、企业生产销售、加大种植大户培养,形成“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基地建设、产品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思路。不仅能有效解决农民增加收入,还能确保财政收入稳固增长,对庄浪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由于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自古以来就是道地药材的主产地。受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在山西省的北部适宜种植黄芪、台党参、款冬花等品种,中南部适宜种植党参、黄芩、连翘、柴胡、远志、山药、山茱萸等品种。在中药材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受到病虫的为害和侵染。随着中药材种植面积增加、连作时间加长,近年来中药材种植区域病虫危害明显加重,轻则造成药材品质下降,重则减产,甚至绝收。因此,搞好病虫害防治,是保证中药材高产、优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花生是鄄城县主要经济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5万亩以上。为进一步提升全县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本着总结经验发扬长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近期,鄄城县农机局组织精干人员,对全县花生生产机械化情况进行了调研。一、花生生产机械化现状鄄城县花生种植主要分布在李进士镇、闫什镇、引马镇、红船镇、彭楼镇等乡镇,面积为5万亩。近年来,鄄城县积极探索花生机械化生产新思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推广花生播种机和联合收获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