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了毛竹、苦竹、阔叶箬竹、淡竹竹叶总黄酮对脂肪酸合酶(FAS)和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体外抑制活性。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竹叶总黄酮对FAS的抑制作用,CCK-8法检测MDA-MB-231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DA-MB-231细胞凋亡作用。结果表明:毛竹、苦竹、阔叶箬竹、淡竹竹叶总黄酮粗提物对FAS抑制活性显著,其IC50依次为:112.43、153.29、161.32和195.09 mg/L;4种竹叶总黄酮粗提物对MDA-MB-231细胞具有显著体外抑制活性,且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竹叶总黄酮的主要活性部位为大孔树脂70%和95%乙醇相;苦竹竹叶95%乙醇相对MDA-MB-231细胞抑制活性最强,当质量浓度100、200、400 mg/L时对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5%、44%和70%;凋亡率分别为11.1%、23.1%和38.7%。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华蟾素对白血病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 MTT 法观察华蟾素对 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通过形态学方法、DNA 电泳、流式细胞仪技术、Annexin V 标记法检测华蟾素作用后 HL-60细胞的凋亡发生情况,通过罗丹明染色检测华蟾素作用后 HL-60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变化。结果:华蟾素作用后 HL-60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并发生调亡,在0.0625~0.5 μg/ml 的浓度范围内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华蟾素对白血病细胞具有凋亡诱导作用,其机制与破坏线粒体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以单宁酸为原料,通过甲醇醋酸溶液降解、乙酸乙酯萃取、葡聚糖凝胶色谱柱纯化,制得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PGG),得率为18%,经HPLC分析纯度为99.90%。采用FT-IR、~1H-NMR、~(13)C-NMR及ESI-MS等分析手段对PGG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PGG与锗离子在溶液中进行络合反应,反应液经冷冻沉淀、离心、冷冻干燥得到PGG-Ge络合物,采用FT-IR对络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CCK8法研究了PGG-Ge络合物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胰腺癌细胞Bx PC3、人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人胃癌细胞SGC7901及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PGG-Ge络合物对6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强。当浓度达到160μg/m L时,对6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均达到了80%左右。而相同浓度下对照品顺铂对受试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只有4.30%~18.54%。PGG-Ge络合物对各肿瘤细胞增殖的IC_(50)值均小于90μg/m L,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竹笋蛋白对胃癌细胞SGC7901和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植物活性蛋白提取试剂盒从24种不同种类竹笋中提取蛋白并进行BCA法定量,CCK-8细胞增殖活性检测方法检测不同竹笋蛋白对胃癌细胞SGC7901和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活性的影响;不同浓度竹笋蛋白作用胃癌细胞SGC7901和结肠癌细胞HCT116,72 h后采用显微镜拍照记录细胞生长情况。结果:24种竹笋蛋白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和结肠癌细胞HCT116的增殖,同一种竹笋蛋白不同浓度的增殖抑制率不同,呈现出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24种竹笋蛋白作用胃癌细胞SGC7901和结肠癌细胞HCT116,72 h后细胞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结论:竹笋蛋白对肿瘤细胞,如胃癌细胞SGC7901和结肠癌细胞HCT116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为肿瘤的发生发展的预防治疗提供了重要方法参考,具有一定的临床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杜仲叶提取物(EULE)对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其抗血管生成的活性。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了EULE及阳性对照药顺铂对HCT116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体外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EULE对HCT116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EULE对HCT116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表现出较好的量效关系,但抑制率稍低于顺铂;EULE对HCT116细胞的凋亡率的影响不显著;EULE对HUVEC细胞增殖的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表现为低浓度促进增殖,高浓度抑制增殖。当EULE质量浓度分别为100、200、400和800 mg/L时,对HCT116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6.50%、10.52%、16.99%和56.49%,对HCT116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0.00%、5.90%、7.00%和4.50%。EULE 800 mg/L时对HUVEC细胞的抑制率为41.59%,说明杜仲叶提取物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才具有抗新生血管生成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红豆杉枝叶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了红豆杉枝叶中总生物碱的酶与超声波辅助耦合提取工艺,并对粗总生物碱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酶与超声波辅助耦合提取总生物碱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量3.00 g,pH值为3的19%乙醇溶液作溶剂、酶质量浓度0.10 g/L、液料比12∶1(mL∶g)、酶解时间52 min、酶解温度50℃和超声波功率150 W,在此条件下提取1次的总生物碱得率为0.126%。响应面模型显著性检验发现模型的P0.000 1,表明差异极显著,回归方程有效,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粗总生物碱萃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红豆杉枝叶粗总生物碱萃取物对3种肿瘤细胞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活性最强,其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为22.18 mg/L,抑制效果与阳性对照依托泊苷相当(IC_(50)值为21.2 mg/L);其次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活性较强,其IC_(50)值为74.95 mg/L;而对人肝癌(HepG2)细胞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IC_(50)值为146.03 mg/L。  相似文献   

7.
罗昕 《沙棘》2009,22(3):6-7
探讨中药沙棘提取液对人慢性髓样性白血病细胞(K562)、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小鼠T淋巴瘤细胞(YAC-1)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利用不同浓度沙棘提取液与K562、HL-60、YAC-1肿瘤细胞体外培养24h,测定肿瘤细胞DNA合成能力及脱氧尿嘧啶核酸(UdR)释放率。结果受视药对HL-60、YAC-1细胞DNA合成有抑制作用,对K562细胞DNA中UdR有释放作用。结论沙棘提取液对血液肿瘤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其药物机理可能与沙棘对其DNA合成的解聚作用和抑制合成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丁香油是从中药丁香中提取出来的挥发油,文献报道其主要作用是抑菌消炎,但尚未见有报道研究其镇痛效果及可能机制。研究中用完全弗氏佐剂CFA注射大鼠足底皮肤诱致疼痛作为无菌性的可持续疼痛模型,检测了丁香油的消炎特别是镇痛作用;并在细胞水平上进一步验证了丁香油主要成分丁香酚对炎症的抑制作用。研究证明:丁香油通过抑制COX-2上调,可以减轻CFA注射大鼠诱发的足底肿胀、热痛觉过敏,表明丁香油具有进一步开发为改善慢性疼痛药物的潜质。  相似文献   

9.
研究核桃楸皮提取物(EMBJM)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体外培养SMMC-7721细胞,并用不同浓度核桃楸皮甲醇提取物处理。通过MTT法研究EMBJM对SMMC-772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EMBJM对SMMC-7721细胞周期的影响。EMBJM可以显著抑制SMMC-7721细胞生长,具有时间和计量依赖性。细胞周期实验表明EMBJM将SMMC-7721细胞阻滞在G2/M和S期,并具有剂量依赖性。EMBJM质量浓度为8和16mg/L时,G2/M期细胞所占百分比分别为13.89%±2.46%和14.35%±2.68%,与空白对照组(8.34%±1.4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等浓度范围内S期细胞所占百分比分别为39.87%±2.83%和44.81%±2.93%,与空白对照组(26.80%±1.7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桃楸皮甲醇提取物可以影响SMMC-7721细胞周期分布和有效抑制SMMC-7721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0.
以莰烯醛肟与卤代物为原料经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9个未见报道的莰烯醛O-取代肟类化合物,分别为2-(3,3-二甲基双环[2.2.1]庚-2-亚基)乙醛O-苄基肟(2a)、2-(3,3-二甲基双环[2.2.1]庚-2-亚基)乙醛O-丁基肟(2b)、2-(3,3-二甲基双环[2.2.1]庚-2-亚基)乙醛O-(4-氯丁基)肟(2c)、2-(3,3-二甲基双环[2.2.1]庚-2-亚基)乙醛O-(3-溴苄基)肟(2d)、2-(3,3-二甲基双环[2.2.1]庚-2-亚基)乙醛O-(4-叔丁基苄基)肟(2e)、2-(3,3-二甲基双环[2.2.1]庚-2-亚基)乙醛O-(4-氯苄基)肟(2f)、2-(3,3-二甲基双环[2.2.1]庚-2-亚基)乙醛O-(4-氰基苄基)肟(2g)、2-(3,3-二甲基双环[2.2.1]庚-2-亚基)乙醛O-(2,6-二氯苄基)肟(2h)、2-(3,3-二甲基双环[2.2.1]庚-2-亚基)乙醛O-(邻氟苄基)肟(2i)。利用FT-IR、GC-MS、1H NMR以及13C 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以化合物2a为例,探索了不同工艺条件对产物得率的影响,在甲苯为溶剂,n(莰烯醛肟)∶n(氯化苄)∶n(四丁基溴化铵)为1.0∶1.8∶0.08,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0 h的最佳工艺条件下,产物的得率为84.1%。通过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探讨了化合物2a^2i对肝癌细胞HepG2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2b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好,其半数抑制浓度(IC 50)值为36.3μmol/L;化合物2d、2h、2i对MCF7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2h对MCF7的抑制作用较好,其IC50值为19.2μmol/L。  相似文献   

11.
拟南芥悬浮细胞及其愈伤组织对潮霉素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潮霉素对拟南芥悬浮细胞及其愈伤组织的作用效果和特性.结果表明:潮霉素对拟南芥悬浮细胞生长、愈伤组织诱导及其生长均有极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作用效果和特性均有所不同;拟南芥悬浮细胞继代培养阶段、愈伤组织诱导阶段和愈伤组织增殖阶段的临界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25、2.5、1.5 m g/L,液体与固体培养条件下差异极大;潮霉素需要一定处理时间才能充分表现其抑制细胞生长或杀死细胞的效果,一般液体培养条件下3 d以后、固体培养条件下5 d以后效果趋于稳定,但不同的处理质量浓度有较大差异.还就液体与固体培养条件下作用效果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对潮霉素抗性标记筛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MTT试验,评定大型毒菌发酵液提取物的直接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3个菌株发酵液提取物两种浓度组对PC-3细胞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抑制效果差异显著(P〈0.05);不同药物、不同浓度组作用时间点均以120 h抑制率最高;不同浓度组作用120 h,以高浓度组抑制率最高。菌株CM4高浓度组给药120h对PC-3细胞的抑制活性最高,抑制率为90.23%;其次为CM4低浓度组,给药120h抑制率为86.37%。菌株CM4大型毒菌发酵液提取物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在测定杨树灰斑病菌最适生长温度的基础上,开展病菌对5种杀菌剂的敏感性试验,为进一步筛选出可用于杨树灰斑病防治的有效药剂和明确杀菌剂对病菌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分生孢子萌发法测定5种供试杀菌剂对C. populinum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菌效果,构建毒力回归方程并计算EC50值;同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杀菌剂对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 ]C. populinum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20℃条件下,第25 d菌落直径为4.25 cm,12 h分生孢子萌发率为79.00%;30℃条件下,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受到抑制。室内试验发现5种供试杀菌剂对C. populinum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效果表现为恶醚唑>戊唑醇>多菌灵>咪鲜胺>甲基托布津,平均EC50值分别为0.004 8、0.024、0.047、0.25和0.49μg·mL-1;对分生孢子萌发率的抑制作用效果表现为恶醚唑>咪鲜胺>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戊唑醇,平均EC50值分别为85.07、101.23、...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多杀菌素对黄褐天幕毛虫的杀虫活性及作用机制,采用叶片药膜法测定多杀菌素对黄褐天幕毛虫幼虫的毒杀效力,并用分光光度法检测LC50剂量药剂处理后不同时间点幼虫体内各种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对4龄、5龄幼虫均表现出极高的杀虫活性,见效速度块;而且黄褐天幕毛虫4龄、5龄幼虫经过多杀菌素处理后,谷胱甘肽S-转移酶均表现为复杂的抑制-激活-再抑制作用,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则均表现为先抑制后激活的作用.多杀菌素对4龄幼虫羧酸酯酶活性具有激活作用,对乙酰胆碱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均具有先激活后抑制作用,对超氧化物歧化酶具有先激活再抑制后激活的作用,对过氧化氢酶则表现为复杂的先抑制再激活后抑制作用.对5龄幼虫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过氧化氢酶则表现为先抑制再激活后抑制的作用.因此,多杀菌素能有效干扰昆虫解毒和保护系统,扰乱其正常的生理代谢,从而起到较好的毒杀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大量元素组成对孝顺竹苗组培快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大量元素对竹子组培快繁的影响,以孝顺竹无菌苗为材料,采用L16(45)的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大量元素组成对孝顺竹组培苗扩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孝顺竹增殖培养的大量元素组合为:1 650 mg.L-1NH4NO3+475 mg.L-1KNO3+220 mg.L-1CaCl2.2H2O+370 mg.L-1MgSO4.7H2O+85 mg.L-1KH2PO4;适宜孝顺竹生根培养的大量元素组合为:1 900 mg.L-1KNO3+220 mg.L-1CaCl2.2H2O+370 mg.L-1MgSO4.7H2O+85 mg.L-1KH2PO4。就不同成分而言,NH4NO3对孝顺竹继代增殖有促进作用,但抑制苗木的高生长。KH2PO4对苗木的增殖有抑制作用,KNO3对苗木的高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细菌嗜铁素、DAPG和PCA对板栗疫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生防细菌防治板栗疫病的潜力,测定了恶臭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putida)WCS358r菌株及其嗜铁素缺失突变体JM218,转基因菌株WCS358::phl和WCS358::phz对板栗疫病菌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在KB和板栗枝条韧皮部抽提液培养基(BA)中,WCS358r对病菌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JM218几乎没有抑制效果;在培养基中加入200μmol/L FeCl3后,WCS358r对病菌的抑制能力显著降低,证明WCS358r产生的嗜铁素是抑制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重要因子。在PDA培养基中,WCS358r对病菌无抑制效果。在上述三种培养基中,产生抗生素2,4-二乙酰间苯三酚(DAPG)的转基因菌株WCS358::phl与原始菌株WCS358r相比,抑菌效果明显增强,而产生酚嗪-1-羧酸(PCA)的WCS358::phz的抑菌能力无明显提高。培养基中添加铁对WCS358::phl的抑菌活性无影响,但能降低WCS358::phz对板栗疫病菌的抑制效果。由此说明,嗜铁素和DAPG对抑制板栗疫病菌生长和孢子萌发具有重要作用,而PCA的抑菌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苦竹叶提取物及其化学成分对细菌和3种肿瘤细胞的离体抑制生长活性,为竹叶化学成分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95%乙醇提取和柱色谱分离,从苦竹叶中获得提取物流分及单体化合物;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抑菌圈法评价苦竹叶提取物各流分及单体化合物的离体抑菌活性;采用 MTT法和小鼠 H22肝癌细胞腹水瘤模型,评价木犀草素-6-C -洋地黄毒糖苷-4'-O -葡萄糖苷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苦竹叶乙醇提取物萃取流分中,乙酸乙酯相的离体抑菌作用整体强于石油醚相和正丁醇相,水相抑菌作用不明显。乙酸乙酯相8个流分中 Fr.3的离体抑菌作用最强,在25 mg·mL -1浓度下,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离体抑菌作用最强,24 h抑菌圈直径为21.05 mm。25 mg·mL -1浓度下,单体化合物中从组分 Fr.4中分得的反式香豆酸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离体抑菌作用最强,24 h 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23 mm及18.35 mm。离体试验表明,木犀草素-6-C-洋地黄毒糖苷-4'-O -葡萄糖苷对子宫颈癌 HeLa 细胞、肝癌 HepG2细胞及结肠癌 HT-29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IC50值分别为592,2058,1712 mg·L -1。5 mg·kg -1和10 mg·kg -1的木犀草素-6-C-洋地黄毒糖苷-4'-O -葡萄糖苷对 H22荷瘤鼠肝肿瘤有体内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2.9%和20.0%。【结论】苦竹叶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的抑菌及抑制肿瘤增殖活性,在植物源农药及药物的开发利用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本研究为推进苦竹叶化学成分基础研究和促进苦竹叶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乳源木莲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乳源木莲叶中的挥发油,经过气相色谱一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成分,共分离出16个峰,通过与软件中的质谱标准谱图库比较确定出其中14种化合物,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分析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含量较高的物质有:反-橙花叔醇(38.831%)、二环基丙二腈(13.892%)、δ-杜松烯(7.814%)、香叶醇(6.367%)。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该挥发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抑制作用,对红酵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Alamarblue法测定乳源木莲的挥发油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的抑制作用很强,浓度为100μg/mL达到100%。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黄影响正常的及内毒素细菌脂多糖(LPS)刺激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Mφ)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特征及其与细胞[Ca~(2 )]_i 的变化关系。方法:利用 TNF-α敏感细胞系 L929,用 MTT法检测 PMφ分泌的 TNF-α量;用荧光探针和荧光光谱法分别测定多细胞和单细胞的[Ca~(2 )]_i。结果:适宜浓度的大黄可轻度活化正常的 PMφ分泌 TNF-α和升高[Ca~(2 )]_i,大黄对 LPS 刺激的 PMφ分泌 TNF-α和升高[Ca~(2 )]_i 有剂量依赖性的抑制效应,1.0%大黄分别抑制了 LPS 刺激的 PMφTNF-α分泌量的92.5%和[Ca~(2 )]_i升高的90.5%。其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给药的早期阶段。结论:大黄对 PMφ分泌 TNF-α有双向调节作用,降低细胞[Ca~(2 )]_i 是其抑制 LPS 刺激作用的细胞内信号传导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水杨酸诱导山茶抗灰斑病的作用及生理生化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载玻片萌发法测定水杨酸(SA)对山茶灰斑病菌的影响。浓度为0~5mmol.L-1的SA对山茶灰斑病菌的孢子萌发没有抑制作用,其诱发抗病性可持续10~15天,诱导最佳间隔期为3天。用SA喷雾涂布叶片诱导山茶抗性,植株内丙二醛、木质素、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化指标对山茶灰斑病菌诱导信号有不同响应。MDA含量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减少,膜脂的过氧化程度降低,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这种诱导抗性的作用逐渐减弱,且在不同浓度处理间存在差异,在诱导并挑战接种的处理中,各处理表现为初期低于对照、后期缓慢上升;诱导并挑战接种的处理中,木质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只诱导处理基本相似,高浓度诱导的木质素积累量大于低浓度;诱导并挑战接种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只诱导处理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诱导并挑战接种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比只诱导的处理和对照高。生化反应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MDA、木质素含量与病情指数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