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奶牛猝死症又称肠毒血症、魏氏梭菌病,由于奶牛猝死症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且本病多发生于青年牛和膘情好的奶牛,因此,严重危害着奶牛饲养业的发展.为了有效控制该病,近期笔者对我市奶牛猝死症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发病原因,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防治本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奶牛猝死症又称肠毒血症.魏氏梭菌病,由于奶牛猝死症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且本病多发生于青年牛和膘情好的奶牛,因此,严重危害着奶牛饲养业的发展。为了有效控制该病,近期笔者对我市奶牛碎死症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发病原因,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防治本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国很多奶牛养殖主产区的规模奶牛场(园区)出现了以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病死率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发病急,症状不明显,死亡快,常来不及治疗即死亡,对养牛业危害较大。由于病牛不见任何征兆而突然死亡,所以称为奶牛“猝死症”。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种:一是奶牛误食氟乙酰胺污染的饲草或饲料;二是由奶牛严重缺硒引起的急性死亡;三是感染A型魏氏梭菌致发本病。本文主要介绍由魏氏梭菌引起奶牛猝死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猝死症(SDS)又称暴死症或急性死亡综合征。该病的特点是: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本文针对黑龙江省垦区牡丹江分局云山农场某奶牛场奶牛猝死症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观察及实验室诊断等工作,证实了本次奶牛猝死症是由A型产气荚膜梭菌所致,为该牛场今后防治该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惠霞  崔平  李本科 《中国乳业》2024,(2):51-54+59
[目的]为了解山东滨州地区奶牛蹄病流行病学及治疗情况。[方法]于2022年6—9月对山东滨州地区某规模奶牛养殖场5 086头奶牛进行蹄病发病调查,对比复方中草药疗法与抗生素疗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调查奶牛中有1 114头奶牛患有蹄病,总发病率为21.90%,发病率占比最高的3种类型是变形蹄、疣性皮炎和腐蹄病。复方中草药治疗组患病奶牛的有效率、治愈率分别为86.67%、73.33%。抗生素治疗组患病奶牛的有效率、治愈率分别为66.67%、53.33%。[结论]山东滨州地区奶牛场奶牛蹄病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变形蹄、疣性皮炎和腐蹄病。养殖户应根据该地区奶牛蹄病的发病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管理措施,对奶牛蹄病采用复方中草药治疗效果优于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我市奶牛场2000年6~7月份突然死亡成牛奶牛8头,其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基本一致,经病料选送省畜牧总站化验室诊断,结合发病情况,饲养管理情况全面调查,奶牛猝死症病因基本查清,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及蹄部疾病的总称,是奶牛场的三大疾病之一。通过对广西南宁某奶牛场282头跛行牛发病情况的调查、分析,探讨了引起奶牛肢蹄病的发病原因及诊断方法,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蹄叶炎是奶牛最常见的蹄病,是每个奶牛场所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1]。临床表现为蹄真皮与角小叶的弥漫性、非化脓性的渗出性炎症~[2],如果在某奶牛场该病集中高发,其发病原因往往与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有关~[3]。本文对南宁市某奶牛场就奶牛蹄叶炎疾病的求诊及本研究组对该病例的诊断与治疗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兽医技术人员和奶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及蹄部疾病的总称,是奶牛场的三大疾病之一.通过时广西南宁某奶牛场282头跛行牛发病情况的调查、分析,探讨了引起奶牛肢蹄病的发病原因及诊断方法,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奶牛繁殖障碍是奶牛场的常见病之一,多发难治,严重挫伤了奶牛养殖户的养牛积极性。防治奶牛繁殖障碍、提高奶牛繁殖性能是奶牛场和广大养牛户关注的首要问题之一。本文介绍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供参考。1病因  相似文献   

11.
奶牛产气荚膜梭菌病又称为猝死症。引起该病的原因较多,但一般认为是由牛A型产气荚膜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杆菌)引起的。临床上以病牛突然死亡,消化道和实质器官出血为特征。大、小奶牛都可发病,但以犊牛、孕牛和高产牛多发,死亡率70%~100%。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两季高发。目前该病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呈全球流行态势,严重危害各国畜禽业发展,对奶牛生产也造成了很大危害。笔者现将一奶牛场发生奶牛产气荚膜梭菌病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国很多奶牛养殖主产区的规模奶牛场(园区)出现了一种以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病死率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发病急,症状不明显,死亡快,常来不及治疗即死亡,对养牛业危害较大。由于病牛不见任何症兆而突然死亡,所以称奶牛“猝死症”。  相似文献   

13.
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常发病之一,是由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导致机体动员体脂代谢,引起奶牛体内酮体大量积聚,进而引发全身代谢障碍致机体功能失调的一种疾病。近年来,由于奶牛饲养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也随之提升,从而使奶牛酮病的患病率也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目前我国奶牛酮病的发病率为15%,日本则高达17%[1]。高得吼等[2]对天水市5个奶牛场的奶牛进行酮病调查时发现,临床酮病发病率为6.54%、亚临床酮病发  相似文献   

14.
2007年8月21日,我们接到某奶牛场疫情报告,该场新引进青年奶牛106头,体重200到400千克,有20多头牛相继发病,已有3头牛死亡。畜主急邀会诊,笔者根据临床表现与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巴氏杆菌病和焦虫病混合感染,当即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摸清辽西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方法]本研究应用美国加州奶牛乳房炎检测方法(California mastitis test,CMT)对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定期采集奶样进行隐性乳房炎动态监测.通过临床检查和CMT方法对辽西地区5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共1 326头泌乳期奶牛进行了隐性乳房炎的监测,...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解北京南部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奶牛蹄病的发生情况,从而为该地区制定蹄病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于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对北京南部地区4个规模化奶牛场的1248头荷斯坦奶牛进行了蹄病的发病情况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奶牛蹄病平均发病率为24.75%,其中变形蹄、指(趾)间皮炎、蹄底溃疡等发病率高于其他蹄病;后蹄发病高于前蹄;单只蹄发病数最多。奶牛蹄病是危害奶牛业的重要疾病之一,该病不但影响奶牛的正常活动,还会造成其生产性能下降,处理不及时还会导致奶牛被淘汰,给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了解河北省廊坊市部分奶牛场流产奶牛布鲁氏杆菌病、弓形虫病、衣原体和犬新孢子虫病感染现状。[方法]选取10家奶牛场有流产病史的荷斯坦牛采集血样265份,应用血清学检测方法对4种病原体进行检测。[结果]布鲁氏杆菌、犬新孢子虫、弓形虫、衣原体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1.13%、3.40%、5.28%和4.53%,最高分别为6.67%、8.70%、9.68%和13.33%。奶牛场阳性率分别为30%、60%、80%和70%。4种病原体总阳性率为14.34%。[结论]廊坊市奶牛场流产奶牛群体种普通存在4种流行病,虽然感染率偏低,但应引起重视,进一步强化防控和净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奶牛养殖业的现代化、集约化发展,蹄病已经成为当前危害奶牛生产的四大疾病之一,对奶牛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对奶牛蹄病的发病原因及诊断方法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奶牛场预防和控制蹄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奶牛不妊症是奶牛场的一种常见疾病,它是奶牛达到繁殖年龄或分娩后的一定时间,不能配种或屡配不孕。笔者曾担任奶牛场技术顾问多年,积累了一些防治奶牛不妊症的经验,现归纳整理出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市奶牛场 2000年6~7月份突然死亡成年奶牛8头,后将病料送省畜牧兽医站化验室诊断,再结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饲养管理等确诊为奶牛猝死症,现将发病情况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 该场存栏成年母牛356头,猝死症死亡8头,其中分娩后4天内死亡7头,临产前2天死亡 1头。其特点均为成年怀孕奶牛分娩前后发病,犊牛、育成牛不发病;发病牛与胎次无关,最小的为第2胎,最大的为第7胎;呈散发式,病年零星出现,集中在6~7月份。产后发病的7头,有5头发生产后瘫痪,经补钙后站立,2头体温稍高,用抗生素后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