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桂林地区通过开展水果节瓜新品种试种与示范,选出了几个适合本市生长的品种,并总结了桂林地区水果节瓜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为本市广大菜农发展水果节瓜产业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杨建明  熊俏  李国英 《蔬菜》2019,(4):22-26
为筛选出水果型节瓜最佳施肥方法,以甜仙子1号、甜仙子2号、甜仙子3号3个品种为试验对象,采用不同施肥方法对其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产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个品种均为施用处理1增产增收效果最佳,即每667 m2施EM发酵农家肥1 500 kg(全作基肥)+狮马牌复合肥60 kg(1/3作基肥、2/3作追肥),尤以甜仙子2号施用处理1增产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3.
《中国瓜菜》2019,(7):71-72
水果节瓜是节瓜的一种,可以当水果生食,还可以素炒、煲汤,口感非常好,是市场高端节瓜品种,近年来桂林地区水果节瓜采用双藤搭架栽培方法,空间透光率好,可提高主侧枝的结瓜率,比常规搭架667 m2增产500 kg,增收约1 000元。为促进水果节瓜的发展,总结了桂林地区水果节瓜双藤搭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种、整地施肥、定植、双藤搭架、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旨在为菜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节瓜品种"甜仙子1号"为试材,以广西南宁秋季种植节瓜的平均播种期为常规播种期(CK),在常规播种期前后进行分期播种,设3个处理,分别为8月20日(T_1)、8月30日(T_2)、9月9日(T_3),探究节瓜在秋季延后栽培中,不同播种时期对节瓜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对产量影响有显著差异,8月20日播种产量最高,667m~2产量达2 014.8kg,分别比8月30日、9月9日播种增产23.6%和53.7%,且单瓜质量也显著高于后期播种;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播种期越早,节瓜的生育期越短,采收期越长;8月20日播种从播种到采收仅需要53d,采收期持续32d;而8月30日、9月9日播种从播种到采收分别需要63、65d,采收期持续24、13d;试验表明,节瓜秋季延后栽培最适播种期为8月20日,而8月30日、9月9日播种,生长发育缓慢,产量明显下降。因此,节瓜秋季延后栽培要适当的早播。  相似文献   

5.
‘丰冠3号’节瓜为优质高产早熟杂交新品种。果实长圆筒形,皮色青绿,长21 ~ 23 cm,横茎7.6 ~ 8.0 cm,肉厚1.4 cm。单瓜质量750 g。肉质嫩滑致密,味微甜。生长势强,耐热性强,适应性广,适合华南地区春、秋季种植。一般产量达60 ~ 70 t · hm-2。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发挥翡翠型绿肉节瓜这一华南地方品种的特色优势,满足人们对蔬菜品种多样化的需求,广州市农业科学院经多年试验研究,培育出了优质、丰产、雌花率高、抗逆性好的节瓜杂交新品种——翠玉1号。果实长圆筒形,长19~25 cm,横径6~8 cm,皮青绿色,多白色斑点,果肉绿色、肉厚1.5~1.9 cm,肉质致密,口味脆甜。新品种耐热性、耐寒性、耐涝性和耐旱性强,适合华南地区春秋种植;经浸种催芽、定植移栽、引蔓上架、人工授粉、及时用药、分期采收等措施的应用,单位面积产量可实现50~65 t/hm~2,每667 m~2效益达8 000元。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适合于江门地区绿肉节瓜高产栽培的最适间距,选取江玉11号节瓜品种进行行距为60 cm,株距分别为35、45、55 cm的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行距60 cm,春季株距35 cm,秋季株距45 cm,为江玉11号节瓜最适间距。  相似文献   

8.
以"甜仙子1号"节瓜为试材,通过栽培密度比较试验和不同植株配置与不同支架方式的试验,探讨了节瓜高产优质栽培的技术。结果表明:搭架栽培密度以500株/667m2的产量最高;爬地栽培时,产量随着密度的减小而提高,以333株/667m2最小密度的产量最高;大棚栽培适宜的植株配置和搭架方式试验中的4个组合以"双行网架"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它组合。  相似文献   

9.
秦晓霜  乔燕春  谢伟平  林锦英  谭雪  黄贞 《园艺学报》2020,47(Z2):2995-2996
节瓜新品种‘翠玉1号’为早中熟类型杂交种。瓜呈长圆筒形,皮青绿色,无棱沟,花点大而多。瓜长19.0 ~ 25.0 cm,横径6.0 ~ 8.0 cm,肉厚1.5 ~ 1.9 cm,单瓜质量600 ~ 700 g。瓜肉绿色,致密,风味爽甜,商品性好。从播种至始收,春季80 d,秋季55 d左右。丰产性好,一般产量37.5 ~ 60.0 t · hm-2。适应性广,抗枯萎病,田间表现抗逆性较强。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不同欧洲型水果黄瓜的品种特征与适应性,筛选适合上海及周边地区设施栽培的欧洲型水果黄瓜优良新品种,作者引进10个欧洲型水果黄瓜新品种,从植物学性状、果实商品性状、果实前期产量和总产量等方面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碧玉107和黛尔的综合表现较好,表现为植株生长势强,瓜条直、瓜肉厚,瓜皮光滑、有光泽、无刺感,瓜色碧绿,其中碧玉107的总产量最高(每667 m2总产量为5 689 kg),较碧玉2号(ck)增产9.4%,其次为黛尔(每667 m2总产量为5 681 kg),较碧玉2号(ck)增产9.2%,且碧玉107和黛尔的口感清脆、微甜、多汁、清香。碧玉107和黛尔可作为欧洲型水果黄瓜品种在上海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