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水稻大棚育苗技术是实现早育壮秧,早插秧,战胜低温冷害,夺取高产的一项先进实用技术,水稻大棚育苗是培育机插秧苗、实现机械化插秧的必备设施,是水稻高产栽培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尚志市水稻总面积62.6万亩,自1996年开始推广大棚育苗,2008年在国家惠农政策(建水稻育秧大棚享受补贴)激励下,大棚育秧面积迅速增加,目前占水稻总面积的65%,即大棚育秧技术在水稻生产中应用面积达40万亩之多,为尚志市水稻生产在提质增效方面奠定了基础。现将水稻大棚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水稻面积1 0 0万亩(6.7万公顷),育苗面积与大田面积比为1:80~100,可见,育苗棚面积与数量可观。近几年,随着水稻栽培水平的提高,政府出资改进了育苗设施,加快了工厂化育秧步伐,提高了秧苗素质。水稻育秧棚结束使用时间一般为5月20日~25日。水稻移栽后大量育秧棚闲置,或部分农户采取露地生产种植早熟大豆,产量低,效益差,资源严重浪费。笔者根据多年从事蔬菜保护地生产经验,在不破坏水稻育苗床面的情况下,采用钵栽技术进行番茄生产,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3.
<正>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水稻面积1 0 0万亩(6.7万公顷),育苗面积与大田面积比为1:80~100,可见,育苗棚面积与数量可观。近几年,随着水稻栽培水平的提高,政府出资改进了育苗设施,加快了工厂化育秧步伐,提高了秧苗素质。水稻育秧棚结束使用时间一般为5月20日~25日。水稻移栽后大量育秧棚闲置,或部分农户采取露地生产种植早熟大豆,产量低,效益差,资源严重浪费。笔者根据多年从事蔬菜保护地生产经验,在不破坏水稻育苗床面的情况下,采用钵栽技术进行番茄生产,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水稻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黑龙江省富锦市长安镇和锦山镇水稻产区广泛应用大棚育苗,多数合作社与农户在稻秧移栽后,在大棚内仅仅种一些白菜、豆角、黄瓜等自给性蔬菜或干脆让其闲置,大棚利用率低,效益差。为了全面提高育秧大棚的综合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对利用水稻育秧大棚进行袋栽  相似文献   

5.
2000年红色边疆农场投入40万元建成了50栋钢骨架水稻育秧大棚(长63.3m、宽6.0m,面积380.0m2),每个大棚都配套了微喷设备,实现了水稻育秧标准化.为充分利用水稻育秧大棚设备,该场进行了水稻育秧一种瓜-种秋菜的大棚综合利用尝试,降低了大棚的生产成本,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八五八农场第二管理区第十七作业区位于小穆林河南岸,水稻种植面积600多hm^2,全部为自然水灌溉,采用集中育秧方式,钢骨架大棚115栋,是农场百栋大棚育秧基地之一,占水田总面积的709/6以上,实现旱育秧田规范化、旱育壮秧模式化、本田管理叶龄指标计划化“三化”栽培,2004年水稻公顷产量8700kg,公顷效益5250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黑龙江垦区2012年水稻育秧大棚已达40万栋,每年从6月份以后稻苗出棚大棚就闲置起来,造成土地资源和生产设施浪费。一些稻农尝试在水稻秧苗出棚后种植油豆角,但目前生产上栽培的品种较多,且品种混杂严重,影响了产量和效益。为了筛选最适合水稻育秧棚后期栽培的油豆角品种,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及增加稻农收入,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13年进行了水稻育秧大棚复种油豆角品种筛选试验。1试验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水稻大棚育秧技术是最新推广的水稻育秧技术,可以提早育苗,抢积温。大棚育苗可比小棚提前7~10d,实现了提前插秧,水稻提前成熟5~7d,增产8%以上,而且米质和成熟度好,出米率高。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宁安市是水稻主产区,到2009年水稻种植面积已达30.4万亩.近年来水稻生产有着突飞猛尽的发展,从直播、小棚育秧、大中棚旱育秧、大棚钵体苗旱育秧、两段式育秧、一段超早育秧到现在的新基质育秧从根本上提高了水稻的种植水平,实现了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进入6月份以来,水稻育秧基地的大棚都进入到了闲置期。黑龙江省北大荒股份二九一分公司却充分利用起这些闲置大棚,收购农产品附属物、畜牧养殖废弃物,进行菌基生产和双孢菇种植,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发展菌业打开了国际市场,也促进了职工增收。二九一分公司水稻面积30.2万亩、育秧大棚4817栋、  相似文献   

11.
水稻育秧棚套种葡萄技术要点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世纪80年代开始,黑龙江省即开始利用冷棚进行水稻育秧,并于本世纪初大面积推广,为水稻生产早育苗、育壮苗、早插秧创造了条件,水稻产量与品质由此大幅度提高。据中商情报网2015年9月18日报道,2015年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1 400万公顷以上,其中高产作物水稻面积稳定在400万公顷以上。据专家估算,我省除智能化水稻育苗设施外,水稻育秧冷棚面积已达到6 000公顷以上。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鼓励现有耕地进行集约化种植政策的出台,及各项直补资金的大力支持,辽阳地区水稻大棚育秧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与壮大。当前,辽阳地区水稻大棚育苗面积近300 hm2,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下旬是辽阳地区水稻大棚育苗的高峰时段。文章经过几年的摸索,将辽阳地区水稻大棚育苗技术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铁力是黑龙江省水稻主要产区之一,水稻面积为50万亩,水稻育秧大棚面积为5000亩,过去我市水稻育秧大棚水稻移栽后多数撂荒,少数种植早熟大豆和蔬菜,收入极低。通过复种脱毒马铃薯,并采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使马铃薯在品质上和产量上都有极大的提高。使该项技术成为集约利用土地,农民增产增收模式。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有水稻育秧大棚约670hm2,每年从6月份以后稻苗出棚就闲置起来,造成土地资源和生产设备的浪费.为把水稻育秧大棚综合利用起来,增加稻农收入,分局自1997年开始进行了水稻育秧大棚复种油豆角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产量在12~15t/hm2,效益约1.6万元/hm2.2000年全分局水稻育秧大棚复种油豆角33hm2,产品由建三江亚华实业有限公司全部收购,进行保鲜贮藏,冬季销售.  相似文献   

15.
正一、试验目的通过本试验探讨"井竹"麻育秧膜在水稻育苗生产中的使用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二、试验设计1、试验地点及面积:尚志市南兴村长道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试验面积75亩。2、试验材料及提供单位:"井竹"麻育秧膜由江西井竹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提供。3、试验处理:本试验应用"井竹"麻育秧膜育苗区为处理,常规育苗为对照。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直接对比,不设重复。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增加较快,大部分水稻育苗床在水稻起苗后都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资源的很大浪费,富锦市技术人员和农民一起探讨并试验总结出水稻育苗大棚二次利用技术,利用水稻育苗大棚种植瓜类及蔬菜类作物,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更好地保证水稻的质量和产量,抓好育苗关非常重要,目前在我区水保育苗发展成了一种产业,一些水稻种植户利用育秧大棚集中育水稻苗,有的种植户可以直接到育苗大棚里购买秧苗,所以说掌握正确的水稻育苗技术非常关键。1确定育秧期及水稻育秧布量1.1育秧期:水稻保温旱育苗,在气温稳定通过5℃-6℃后开始育苗播种(盖地膜、棚膜后增温到12℃以上),我区一般在4月中、下旬,不播5月种,最佳播种期为4月15日-25日间。也  相似文献   

18.
小型西瓜又称礼品西瓜、迷你西瓜,一般单瓜重1.5~2.0kg,其外形美观、皮薄、含糖量高、肉质甜脆,逐渐受到普通百姓喜爱.黑龙江省水稻育秧在每年的4月初至5月末间进行,水稻育秧结束后大棚多用于栽培白菜、早熟大豆等作物,甚至闲置.利用水稻育秧棚种植小型礼品西瓜这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成为水稻育秧棚后期综合利用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正黑龙江省铁力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小兴安岭南麓,是松嫩平原与小兴安岭的过渡地带,属山区、半山区为主的农林交错地区,西部为平原区,属第三积温带下限,东部为半山区和山区,属第四积温带上限,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大豆为主。水稻育秧采用大棚育秧,插秧后部分育秧棚种植大豆等经济作物,部分育秧棚闲置。近年来,铁力市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水稻闲置育秧棚也随之增多。针对水稻插秧后育秧棚利用率低的现状,我们引进水稻育秧棚复种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该项技术于2014年3月获黑龙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更好地保证水稻的质量和产量,抓好育苗关非常重要,目前在我区水保育苗发展成了一种产业,一些水稻种植户利用育秧大棚集中育水稻苗,有的种植户可以直接到育苗大棚里购买秧苗,所以说掌握正确的水稻育苗技术非常关键。一、确定育秧期及水稻育秧布量1、育秧期:水稻保温旱育苗,在气温稳定通过5℃-6℃后开始育苗播种(盖地膜、棚膜后增温到12℃以上),我区一般在4月中、下旬,不播5月种,最佳播种期为4月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