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彩仙  程明 《现代农业科技》2013,(18):188-189,194
风景林在调节气候、环境保护、水源涵养、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游憩观赏、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在综合考虑贵溪市立地条件和植被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贵溪市郊区的风景林营造模式,为贵溪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论森林旅游环境资源的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森林旅游环境资源在发展森林旅游业中的重要意义,总结了森林生态环境的多种功能以及木材生产、开发建设、游人活动对森林旅游环境资源的影响,提出了营造风景林为主体的森林旅游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生态风景林群落色彩要素与林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162-164
生态风景林是城市森林的主体,其群落类型特征差异较大,如何科学评价其生态景观等特征,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本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21个生态风景林群落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专业图像分析软件HCImage提取的色彩要素数据,分析不同林分群落的色彩学特征以及它们与林分特征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此探讨从色彩分析这一特殊手段评价森林群落的可能性和意义,为生态风景林等森林群落的评价和研究提供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正乡村风景林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是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乡村群众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迫切需要。为进一步加快乡村风景林建设,笔者进行了调查和思考,提出如下意见建议。1要提高思想认识通过乡村风景林示范村建设,风景林能够起到抵御自然灾害、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效,积极引导各乡村恢复好、建设好、保护好风景林资源,提升乡村群众生活品质,促进城乡绿化一体化,构建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森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5.
生态风景林是指符合风景林设计要求并且具有防护功能的林种,兼顾了观赏及生态两种作用,使得环境能够得到更好的改善。本文阐述了生态风景林在构建时,物种的选择方法以及生态风景林景观的构建技术,为生态风景林的建设提出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重庆南山植物园风景林地森林植被的调查,分析了目前林相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林相改造相关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城市林业的兴起过程和厦门城市林业的定位,认为生态风景林应成为厦门林业的主体,探讨了厦门生态风景林建设的现实意义和优势等,指出在营造生态风景林时要发挥自身优势,展示厦门特色。  相似文献   

8.
<正>在低山丘陵地区实施森林营造中,混交林与单一林比较,不仅能够增强对森林区域空间资源的更合理利用,同时也对森林土壤营养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营造人工混交林,是位于辽宁省西部低山丘陵地区的重点林业工作。为了促进辽西地区混交林的规模与区域,笔者对混交林的主要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混交林造林的主要技术与方法。1辽西地区营造混交林造林的主要作用1.1有效的利用了森林土壤的营养空间。在同区域内  相似文献   

9.
采用样方调查方法,分析了合肥市城市森林树种组成及乡土树种应用情况,并选择市内公园、环城林带、高校校园、住宅区及近郊风景林5个不同类型城市森林,比较其树种组成及相似性,计算了树种重要值、物种多样性、均匀度。结果表明:合肥市城市森林有树种241种,乡土树种应用率40.7%;市内公园树种最多(156种),其它依次为高校校园(113种)、环城林带(70种)、住宅区(61种);近郊风景林最低(21种);各类型乔木树种比例均高于灌木。不同类型城市森林树种相似性总体较低。在市内各类型城市森林中,公园与校园的树种相似性程度最高(0.5),其次为公园与环城林带(0.32)、公园与住宅区(0.30),公园与近郊风景林最低(0.05),其它类型之间树种组成相似性均0.4。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排序为:环城林带(3.7)高校校园林(3.3)市内公园林(2.8)近郊风景林(2.5)住宅区绿地(2.1);均匀度值排序为:环城林带(1.03)住宅区绿地(0.93)高校校园林(0.81)近郊风景林(0.80)。环城林带的群落特征优于其它类型的城市森林,近郊风景林群落特征并不优于其它城市森林,有许多乡土树种尚未为城市绿化所应用。城市森林树种构成的自然度较低,应注重当地次生林冠层乔木树种的利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生态廊道是文化遗产廊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植被修复又是生态廊道构建的核心工作。在文化遗产廊道中进行植被修复,既要满足生态修复的要求,又要满足传承历史风貌、呈现特色景观等更高的需求。风景林是在生态稳定前提下,具有观赏、游憩及旅游功能的人工或自然群落,具有较高的生态、美学、游览价值,能够实现文化遗产廊道中自然生态与文化景观的平衡发展。因此,文化遗产廊道中的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的研究十分重要且迫切。方法本研究以“大同市古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专项规划”为例,探索遗产廊道中的风景林营造策略。具体方法:(1)依据法律法规确定遗产保护的缓冲区,在缓冲区范围外,通过数字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科学甄选造林范围,再依据具体立地条件划分为造林细班;(2)依据廊道具体情况制定植被景观风貌控制和造林强度控制;(3)以当地原生植物群落为蓝本,进行品种选择、植被群落构建和建植方式设计。结果本研究利用GIS技术建立了研究区基础数据平台,通过林地适宜性评价、视域分析等方法实现了宜林地范围选取及细班划分,同时结合传统造林与风景园林植物规划设计在空间规划与植物造景方面的方法,依据研究区林木生长立地条件,从植被景观风貌控制、造林强度控制、树种选择、群落构建及细班方案设计五方面打造了符合生态规律与景观美学的大同古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使研究区整体形成近自然、地域性、生态性、多样性的植被风貌,同时各分区凸显地域品种和群落的差异。结论该研究指导了大同市古长城沿线长度约250 km、面域近186 km2的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充分证明了上述风景林营造策略在遗产廊道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生态廊道是文化遗产廊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植被修复又是生态廊道构建的核心工作。在文化遗产廊道中进行植被修复,既要满足生态修复的要求,又要满足传承历史风貌、呈现特色景观等更高的需求。风景林是在生态稳定前提下,具有观赏、游憩及旅游功能的人工或自然群落,具有较高的生态、美学、游览价值,能够实现文化遗产廊道中自然生态与文化景观的平衡发展。因此,文化遗产廊道中的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的研究十分重要且迫切。【方法】本研究以"大同市古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专项规划"为例,探索遗产廊道中的风景林营造策略。具体方法:(1)依据法律法规确定遗产保护的缓冲区,在缓冲区范围外,通过数字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科学甄选造林范围,再依据具体立地条件划分为造林细班;(2)依据廊道具体情况制定植被景观风貌控制和造林强度控制;(3)以当地原生植物群落为蓝本,进行品种选择、植被群落构建和建植方式设计。【结果】本研究利用GIS技术建立了研究区基础数据平台,通过林地适宜性评价、视域分析等方法实现了宜林地范围选取及细班划分,同时结合传统造林与风景园林植物规划设计在空间规划与植物造景方面的方法,依据研究区林木生长立地条件,从植被景观风貌控制、造林强度控制、树种选择、群落构建及细班方案设计五方面打造了符合生态规律与景观美学的大同古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使研究区整体形成近自然、地域性、生态性、多样性的植被风貌,同时各分区凸显地域品种和群落的差异。【结论】该研究指导了大同市古长城沿线长度约250 km、面域近186 km2的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充分证明了上述风景林营造策略在遗产廊道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森林公园风景林经营工程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森林公园风景林经营现状和风景林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定风景林经营的战略和技术体系,初步确定森林公园风景林的可持续经营技术,建设风景林经营工程,达到森林公园风景林资源的经营与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定哪些因素对莽山森林公园内风景林的质量影响最大,文章将各个因素分为5大类22个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各个因素对莽山森林公园风景林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对莽山森林公园风景林质量影响重要性由大到小依次为林内美学、森林健康、林分结构、地被层特征和林木测树。  相似文献   

14.
风景林是景区的主要核心资源,是景区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文化传承。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森林,具有一定的人文价值,同时具有很高的科研和观赏价值。探讨在风景林树木的间伐和去留应当遵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Lu Ying  陆瑛  段渊古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2-74,153
简要介绍生态风景林在城市综合性公园中的发展趋势,并以河津市九龙公园生态风景林为例,从景观设计、及生态设计、景观-生态互融设计来探讨如何营造在特定的城市综合性公园环境中的生态风景.  相似文献   

16.
王旭  周光益  李家湘  邱治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93-15295
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在科学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已逐渐得到了重视。研究以深圳为例,通过对生态风景林和近自然经营概念与原则的表述,结合深圳生态风景林构建的实际情况,具体阐述了深圳生态风景林构建中的立地划分、树种选择、采伐作业、群落构建、抚育管理、效益监测等各方面的要求、原则以及实施办法,对近自然经营理论在生态风景林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强调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利用自然,尊重自然,将人工林改造为结构丰富稳定和生态防护功能更高的近自然状态风景林。以期为生态风景林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促使生态风景林在深圳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延安市城市森林健康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建立了城市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延安市不同类型城市森林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延安市各类型城市森林综合健康指数为0.32~0.82,各类型森林间健康状况差异较大,风景林为良好,防护林、行道树为较好,纪念地、专用绿地为一般,广场游园和道路绿地较差。城市森林健康水平取决于建设者和管理者的目标和技术,发展城市经济、提高居民收入、改良森林群落结构,是改善和维持城市森林健康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森林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及社会生产资料,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必将会对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同时还会导致森林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不利于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通过有效地应用营林技术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森林小气候,使森林生态系统自身的防御能力整体得到提升,减少火灾的隐患,进而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营林技术应用于森林防火中的重要意义,然后对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还提出了一些关于营林技术应用于森林防火中的管理对策,以供有关人员交流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岳麓山枫香风景林碳汇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麓山枫香林既是长沙市城市森林主要的组成部分,又是我国四大观赏红叶的风景林之一。开展岳麓山枫香风景林碳汇效应研究对系统评价和科学管理长沙城区重要风景林资源意义重大。采用样地实测结合相对生长模型的方法对岳麓山枫香风景林碳汇效应进行研究,建立枫香风景林各器官生物量的最优模型,估算根、干、枝、叶的碳储量及总碳储量和碳密度。结果表明,枫香林分林木径阶在6.1~46 cm时,各器官碳储量大小依次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林木径阶>46 cm时,各器官碳储量大小依次为树干>树枝>树根>树叶。岳麓山枫香风景林最优碳汇量生长拟合方程为C=0.124D2.258R2=0.985)。平均碳汇速率随胸径增大而增大。岳麓山枫香风景林的碳汇效应较大,样地平均碳储量为8.70 t,平均碳密度为96.69 t/hm2,对改善城区人居环境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0.
从景区森林环境营造实际出发,对景区森林自然状况、改造状况、技术分析、营造应用进行详细介绍,为景区和城市园林彩叶树种规划、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