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旱作农业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可有效提高土壤水分、增强土壤肥力、提高土壤地温,进而有效改善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辽宁省阜新市为例,详细阐述了旱作农业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取得的效果,并建议继续对保护性耕作作业给予补贴,从而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
1推广保护性耕作的意义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而从发达国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熟经验来看,其主要措施是发展保护性耕作农业.各种实践表明,大力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传统旱作农业耕作技术的重大变革,是实现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1推广保护性耕作的意义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而从发达国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熟经验来看,其主要措施是发展保护性耕作农业。各种实践表明,大力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传统旱作农业耕作技术的重大变革,是实现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我国  相似文献   

4.
保护性耕作是旱作农业区节水抗旱、保护环境、节本增效的重要措施。概述北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介绍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北票市的推广应用情况、实施效果与推广经验,为推动北票市保护性耕作技术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保护性耕作自实施以来,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保护性耕作技术有利于旱作农业保水保土,增产增收、保护环境。全方位深松机深松整地技术也是保护性耕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基础上,探讨全方位深松机作业原理,分析深松机田间作业试验结果,总结出深松技术在保护性耕作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农业灌溉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性耕作属旱作农业耕作技术,而新疆属灌溉农业,要使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新疆推广,必然要遇到解决灌溉的问题。通过试验研究与分析论证提出了新疆灌溉农业保护性耕作的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7.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旱作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多年来生产实践证明,敖汉旗牛古吐乡的土壤和自然条件符合保护性耕作,通过项目实施,技术宣传,政策引导可以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8.
密山市地处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属半干旱半湿润的旱作农业区,现有耕地70%是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60%来自于旱作植物,因此,实施保护性耕作是有效地防止农田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实行保护性耕作法已势在必行。为此,我们密山市进行了保护性耕作试验,试验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9.
根据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推广"保护性耕作"项目缓解我国北方旱作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对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北方的地区特征,进一步提出了适应于我国北方保护性耕作的判定和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10.
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总耕地面积560万亩,土地瘠薄,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严重,年平均降水量500mm,无霜期150天,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种植的大田农作物主要是玉米。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旱作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  相似文献   

11.
2010年中央1号文件第9条明确指出,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旱作农业示范工程。发展保护性耕作是治理农田扬尘、防治农田风蚀和水蚀的重要措施,是培肥地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是降低农业  相似文献   

12.
根据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推广"保护性耕作"项目缓解我国北方旱作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对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北方的地区特征,进一步提出了适应于我国北方保护性耕作的判定和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平凉市属典型的旱作农业区,也是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的适宦区。从2003年开始,在省农机局的支持下,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2004年以来,先后有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和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分别承担了农业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和技术创新项目,累计完成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面积30多万亩。  相似文献   

14.
为改变目前旱作农业难以持续发展的局面,保护生态环境,旱地采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已成为共识.目前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旱作农业大国,多数农田已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我国旱地耕作方式的研究,10多年来有向少耕、覆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1 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目的1.1 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必由之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主要内容是残茬覆盖地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田间作业,通过机械化和半机  相似文献   

16.
对山西旱作农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山西省的应用效果,提出了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偏关县机械化旱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以及机械化设施农业工程的实施对生态农业发展建设所起的作用,论证了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生态农业建设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为改变目前旱作农业难以持续发展的局面,保护生态环境,旱地采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已成为共识。目前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旱作农业大国,多数农田已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我国旱地耕作方式的研究,10多年来有向少耕、覆盖发展的趋势。如中国农业大学的“减耕覆盖耕作法”,中  相似文献   

19.
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当今国际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实施以残茬覆盖和免耕、少耕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避免土壤流失,降低土壤风蚀,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耕地肥力及理化性状,是实现保土、保水、保肥和保持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是旱作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祁顺 《农业机械》2012,(26):31-33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新兴农业耕作技术,这项技术对于保护生态环境、节本增效、培肥地力等方面有明显成效。互助县是典型旱作农业县,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发展可持续农业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互助县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刚刚起步,大面积推广这项技术存在诸多困难,但改革耕作方式,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是大势所趋,政府和农机部门应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在全县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和人类有限的生存空间,促进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