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黄河是我国最为主要的河流之一,对于灌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黄河水具有非常大的含沙量,使引黄灌区在引水的同时必然会引入非常多的泥沙。对于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来说,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引黄放淤之后大多转变成为了良田,可沉沙的洼地大多用完。在进行泥沙处理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包括生态环境恶化、堆沙场地耗尽等,对于泥沙的处理利用已经成为引黄灌溉事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主要阐述了引黄灌区泥沙资源利用方面的内容,同时提出了引黄灌区泥沙资源利用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引黄灌区泥沙处理措施,在阐述新形势下传统泥沙处理技术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肯定了渠道长距离输送泥沙处理的发展方向,并阐述了设置提水设施对渠道泥沙利用、处理和输送等方面的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3.
魏杨  欧阳前超  周霞  张超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1):205-206,240
尊村引黄灌区是山西省一座大型多级提水灌溉工程。由于所引黄河水的泥沙含量较高,导致灌渠泥沙淤积问题十分严重,影响到了渠道的正常运行。为了掌握灌区渠道水沙分布规律,缓解渠道淤积问题,在尊村二干渠设立7个观测面开展泥沙含量与粒径级配观测和分析。研究结果可为灌区管理和节水减沙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引黄泥沙对滨海黏质盐土盐分吸附与淋洗的影响机理,利用黄河三角洲引黄灌区亟需处理的大量淤积泥沙,对滨海黏质盐土进行室内和田间配施泥沙试验。室内试验采用土柱模拟的方法,主要研究配施泥沙对土壤水盐吸附和盐分淋洗的影响与变化规律,确定适宜的田间试验配施泥沙量范围。结果表明:(1)配施泥沙可降低黏质盐土对盐分和水分的吸附能力,土壤含盐量和饱和含水量均与配施泥沙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2)随配施泥沙量的增加,土壤饱和导水率呈现指数递增,但是土壤淋洗脱盐效率并不随饱和导水率的升高而增加,而在配施泥沙量12.9 kg/m~2至139.4 kg/m~2内保持较高水平。(3)配施泥沙能有效抑制黏质盐土表层含盐量,但表层含水量降低明显,当田间配施泥沙量为35 kg/m~2时,与未配施泥沙对照(CK)相比,2016年、2017年表层土壤含盐量分别降低了26.5%、26.6%(P0.05)。(4)配施泥沙后小麦产量均显著提高,2016年、2017年小麦产量最高分别比CK提高了64.4%、29.3%(P0.05)。因此,黏质盐土配施泥沙不仅能有效抑制土壤对盐分的吸附,而且可提高土壤盐分淋洗效率,增加冬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5.
小开河灌区应用超声波流量计实现了干渠水位、流速、流量、水量在线监测和无线传输。本文依据小开河灌区已建成的H-ADCP测流系统,探讨了H-ADCP的系统结构、系统流程,对流量率定进行了相关分析,建立了关系曲线,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甘肃省灌溉普遍采用黄河水,因黄河水含泥沙量过高,引河滴灌的技术难点在于水源处理。甘肃省通过目前采用的网式、砂石、叠片等过滤器进行研究及改进,结合黄河水的特点,采用旋流分离技术结合网式过滤技术对引黄灌区高含沙水进行泥沙分离,使黄河水可以成为滴灌的主要用水来源。  相似文献   

7.
对流域泥沙治理的目的及现状进行了叙述,着重对泥沙治理技术措施进行阐述,列举了一些国内外泥沙治理技术及方法,阐明了泥沙治理应与泥沙利用、生态发展紧密结合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8.
对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黑岗口引黄灌区生态农业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灌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得出了黑岗口引黄灌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因子和障碍因子,最后提出了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期促进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推动引黄灌区生态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节约用水的角度,通过对宁夏引黄灌区用水现状以及大量节水试验资料的分析,从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合理布置和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沟水利用以及加强灌溉管理等方面论证了引黄灌区的节水潜力以及具体措施,对今后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宁夏引黄灌区复种饲草潜力·效益及发展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宁夏引黄灌区气候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引黄灌区复种饲草的可行性,从农牧结合、自然资源利用和就地转化剩余劳动力3个方面阐述了复种饲草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并就以种植青贮玉米、大豆和油葵作为青饲青贮饲料的3种复种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宁夏引黄灌区滴灌冬小麦、玉米灌溉施肥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茜  杨建全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585-17588
[目的]为宁夏引黄灌区滴灌灌溉制度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在2012年,采用对比试验,分析了宁夏引黄灌区典型区域内不同灌溉制度对冬小麦与玉米作物产量及其生育性状的影响.[结果]滴灌可以有效提高冬小麦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冬小麦、玉米产量和株高随着灌溉量和灌溉次数的增多而增大.与常规灌溉相比,滴灌水肥一体化冬小麦产量和千粒重分别增加14.0%和11.64%,灌溉量和施肥量分别减少63.2%、55.1%.滴灌灌溉下玉米平均产量、平均千粒重分别比对照高35.10%和17.42%,且前者的灌溉量和施肥量分别比后者减少55.5%、50.1%.[结论]在宁夏引黄灌区实施滴灌灌溉冬小麦、玉米时,可以分别采用灌溉量190和200 m3/hm2为其参考编制灌溉、施肥制度.  相似文献   

12.
宁夏黄灌区稻秆还田对硝态氮流失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控制稻田土壤硝态氮流失,对宁夏黄灌区稻田设置不同量秸秆还田处理:常规施肥不还田(CK)、常规施肥条件下稻秆分别半量(T1)与全量(T2)还田,采用树脂芯法测定了稻秆还田10、20、30 cm土层硝态氮淋失量.结果表明,稻秆还田可以有效减少30cm处硝态氮淋失量,减少比例在5.5%左右.从生育期内来看,前期流失量大于后...  相似文献   

13.
银川滨河新区是沿黄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一环,合理确定滨河新区发展用水需求,提出适宜的用水方向是保障滨河新区发展的前提条件。通过分析滨河新区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求,结合当地水资源禀赋,提出滨河新区重点开发利用过境黄河水及矿井疏干水的水资源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引黄灌区,采取井渠结合这种方式是提高灌溉水资源利用率和用水保证率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5.
黄河流域灌区的灌溉管理改革进展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三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黄河流域灌区灌溉管理改革的进展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黄河流域灌区的灌溉管理改革的推进速度进一步加快,而且用水协会管理已经成为改革的主导方式。另外,在改革的快速推进中,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农民的参与也都有了较大进步。实证研究的结果还表明,在改革的推进中,不仅政府的政策干预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禀赋条件及水利设施状况的作用也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16.
德州市土壤盐渍化概况及改良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德州市土壤盐渍化分布概况及主要改良利用技术,对轻度盐渍土实行土壤隔层、抑制地表返盐碱,引黄灌溉、大水压碱,扩大肥源、林农配置等;对重度盐渍土采取生物治理与设施隔盐技术;对盐碱涝洼地采取了台基鱼塘和发展种植养殖业,为改良利用盐渍化土壤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唐徕渠农田灌溉面积占引黄灌区总灌溉面积的1/5左右,节水潜力巨大。笔者从唐徕渠用水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节水灌溉总体思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加强唐徕渠灌域用水管理的具体措施,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阶段,宁夏灵武引黄灌区林业建设工作稳步、有序开展。为进一步研究宁夏灵武引黄灌区植苗造林技术,需要林业科技工作者不断地完善并创新造林技术措施,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宁夏灵武引黄灌区植苗造林技术及管护措施,为推动引黄灌区林业资源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