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生物脱胶苎麻纤维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安华 《中国麻业》2006,28(1):37-40,51
应用一种简便、廉价的细菌脱胶方法对苎麻进行脱胶,研究脱胶后的苎麻纤维性能。结果表明,苎麻细菌脱胶后残胶率1.82%,达到了脱胶要求。且松散了苎麻纤维横截面组织结构,对苎麻中纤维素无破坏,提高了上染色率12%左右,单纤维强力比碱液脱胶的大0.15N/tex,对白度影响不大。说明该脱胶法是一种绿色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2.
苎麻复合酶脱胶影响因子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耐热碱性果胶酶和半纤维素酶复配后进行苎麻酶脱胶影响因子组合优化实验,以脱胶去除率为脱肢效果判断依据.结果表明,果胶酶浓度 4%(对原料),半纤维素酶浓度2%,转速250 rpm,脱胶时间 3.5 h,最高脱胶去除率可达 17.22%.对脱胶后的苎麻韧皮纤维进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随脱胶时间的延长,纤维分散度越高,脱胶 3 h 时纤维基本完全分散.  相似文献   

3.
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麻纤维厌氧生物脱胶系统,对苎麻、剑麻、大麻和棕榈麻进行厌氧脱胶处理。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过程中pH值稳定在7.2左右,化学需氧量(COD)在327 mg/L以下,氨氮质量浓度在5.2 mg/L以下,能实现近零排放;试验参数条件下苎麻脱胶效果优于剑麻、大麻和棕榈麻:苎麻纤维残胶率可达1.32%(低于化学脱胶),剑麻、大麻和棕榈麻残胶率分别为16.03%、20.13%、35.49%;各纤维强力指标能够达到传统化学脱胶法水平,其中苎麻的各项指标满足《苎麻精干麻》(GB/T 20793-2015)的一等水平。  相似文献   

4.
脱胶是除去苎麻中非纤维素物质(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脂肪和水溶物等),获得纯净单纤维的过程。经过脱胶后的纤维才具有可纺性。因此,脱胶是苎麻纺织上的一项重要工艺。到目前为止,烧碱煮炼法仍是最通用的脱胶方法。但该法存在耗用大量酸碱的燃料、成本高、废水污染严重和劳动强度大等缺点,急待改革。在探索新的脱胶方法过程中,我们曾就苎麻细菌脱胶进行了研究,并取得初步结果。现将这项工作中有关脱胶菌种选育和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脱胶是除去苎麻中非纤维素物质(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脂肪和水溶物等),获得纯净单纤维的过程。经过脱胶后的纤维才具有可纺性。因此,脱胶是苎麻纺织上的一项重要工艺。到目前为止,烧碱煮炼法仍是最通用的脱胶方法。但该  相似文献   

6.
应用耐热碱性果胶酶和半纤维素酶复配后进行苎麻酶脱胶影响因子组合优化实验。以脱胶去除率为脱胶效果判断依据。结果表明,果胶酶浓度4%(对原料),半纤维素酶浓度2%,转速250rpm,脱胶时间3.5h,最高脱胶去除率可达17.22%。对脱胶后的苎麻韧皮纤维进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随脱胶时间的延长,纤维分散度越高,脱胶3h时纤维基本完全分散。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明确合适的生物脱胶发酵方式,研究利用高效菌株DCE01通过湿润和浸泡发酵方式对苎麻韧皮进行生物脱胶,从0.5 h开始计时直至10.5 h结束,每隔2 h取样一次,结合半自动纤维分析仪法和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苎麻韧皮生物脱胶产物中的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和水解液中半乳糖醛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0.5 h脱胶终止时,浸泡发酵苎麻韧皮生物脱胶产物中半纤维素、木质素、纤维素和水解液半乳糖醛酸含量分别为4.28%、0.11%、91.88%、4.93μg/m L;湿润发酵的相应含量为4.55%、0.13%、91.56%、5.03μg/m L。整个脱胶期间,两种发酵方式生物脱胶产品中的半纤维素、木质素、半乳糖醛酸含量均随脱胶时间的延长不断下降,纤维素含量不断上升,并经方差齐性F检验,表明两种发酵方式脱胶效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苎麻生物脱胶复合菌群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从沤麻池、苎麻脱胶厂污泥、老麻园土和腐烂麻堆等生境收集自然菌群,采用室内温水沤麻的方法检测它们的原始脱胶能力,结果表明:这些自然菌群的脱胶能力较弱,使苎麻分纤分别需要12 d、18 d、14 d和10 d,脱胶后的纤维强度极低,最高只有2.83 cN/dtex,失去了工业利用价值.将不同来源的菌群等比例混后用于脱胶试验,其分纤周期为8d,分纤时纤维强为2.58 cN/dtex.以苎麻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对复合菌群进行长期驯化,分别在驯化至69 d、89 d、182 d和407 d发现其分纤周期缩短到了5d、4d、3d和2.2 d,而且随着分纤周期的缩短,纤维强度也逐渐提高.复合菌群驯化407d后,分纤周期稳定在50h左右,分纤状况良好,纤维强度达到了5.52 cN/dtex.  相似文献   

9.
目前苎麻微生物脱胶采用的原料是刮剥后直接晒干的原麻,脱胶效果较差。该研究采用的原料是将刮剥后的鲜麻,先经过沸水煮练后再晒干。对经过不同煮练时间处理后的原麻,进行实验室厌氧微生物脱胶。结果表明,经过沸水煮练处理后的原麻,厌氧微生物脱胶的效果明显好于未经沸水煮练处理后的原麻;沸水煮练处理1 h的原麻,纤维细度5.83 dtex,强度6.12 cN/dtex,制成率为73.6%,厌氧微生物脱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脱胶是苎麻纤维加工的关键步骤,文章针对目前工业上化学脱胶方法高耗能、高污染的现状,阐述了高效节能环保的微生物脱胶技术的作用机制,并从脱胶菌株的分离选育、菌株发酵工艺优化及脱胶工艺优化3个方面分析了微生物脱胶技术的研究现状。目前,微生物脱胶技术可较好地应用于苎麻脱胶,实现苎麻纤维的清洁加工,但亟需从工程菌株、发酵工艺、脱胶工艺、脱胶机理和微生物菌剂制备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工作,以推动该技术在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