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促进内江枇杷品种结构调整,筛选适宜内江地区种植的优质白沙枇杷,以内江普遍种植的红肉枇杷‘大五星’为对照,调查了引种四川内江的7份白沙枇杷的植物学性状及果实性状。结果表明,引进的白肉枇杷在四川内江地区都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其中‘贵妃’‘新白1号’‘新白8号’综合性状表现最好,与‘大五星’相比,其在树势、分枝能力、汁液、风味、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等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建议在内江地区加强推广。  相似文献   

2.
该试验以‘伏脆蜜’枣的24个实生后代为试材,对其主要的果实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糖及酸含量的数值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单果重的变异系数最大,变异系数最小的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均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正相关,有机酸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进行主成分分析可得,伏4在参试样品中果实性状表现最差,伏21果实性状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3.
枇杷主要品质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国家果树种质福州枇杷圃测定的果实品质性状数据为素材,分析测定了果实6 个品质性 状。结果表明:140 份种质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 含量、固 酸比、糖酸比等品质指标的变异系数在14.5% ~ 60.5%之间,6 项指标均不符合正态分布,基于等组距离 法提出了5 级分级标准和参照品种。  相似文献   

4.
甜瓜果实主要数量性状的聚类和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2个甜瓜高世代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NC-Ⅱ设计配制了36个杂交组合,对15个数量性状聚类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第Ⅰ类性状中的干物质与第Ⅱ类性状中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关系密切,因此在甜瓜育种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干物质的调控达到改变中心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以四川盆地枇杷产区大五星枇杷为试材,分析比较了3种常用枇杷果袋套袋处理对大五星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套袋处理均可降低枇杷果实锈果、裂果、日灼发生率,使果面颜色变淡,对汁液、质地等影响不明显;套袋能明显提升枇杷果实单果重、纵横径、维生素C含量及固酸比,降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其中,套棕色双层袋的枇杷果实单果重、纵横径、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等品质指标比套其他果袋的表现更佳,建议在四川盆地枇杷产区大五星枇杷栽培中加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大五星枇杷系四川成都市龙泉驿区于1 978年通过实生选种而育成的优质大果型枇杷新品种 ,因其脐部呈大而深的五星状 ,故命名为大五星。由于其品质优果形大 ,在1 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银奖 (枇杷类最高奖 ) ,在成都龙泉市场售价高出其它优质品种 1~ 2倍 ,每kg售价达 30~ 4 0元 ,故又有枇杷之王的美誉。1 品种特性经疏果后 ,平均果重 81g ,最大 1 94g ,是目前国内果实最大的枇杷品种。果实椭圆形 ,脐部呈极大而深的五星状 ,皮橙黄色 ,绒毛浅 ,果肉橙红色 ,柔软多汁 ,种子 2~ 3粒。可溶性固形物 1 4 6 % ,糖 1 2 8% ,可食率78%…  相似文献   

7.
‘黔星’枇杷是由‘大五星’ב硬枝种’杂交选育出的晚熟枇杷新品种。果实椭圆形,果皮橙黄色,果面光滑,果肉橙黄色,肉质细软,风味浓甜,果粉稀薄,艳丽美观,平均单果质量60.60 g,最大单果质量116 g,果形指数1.06,每果实含种子2~5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0%,总糖含量8.12%,可滴定酸含量0.49%,维生素C含量97.1 mg·kg-1,品质优良。果实生育期180 d左右,在贵阳地区5月中旬成熟,单穗花朵数量平均165朵。成枝力较强。抗寒性强,中抗叶斑病。贵州省选择在海拔1 300 m以下,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光照充足、早霜为害较轻的地区种植,第3年开花结果,丰产稳产。  相似文献   

8.
甜樱桃和酸樱桃品种果实性状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早大果’、‘红灯’等14个生产上早栽培甜樱桃品种和1个酸樱桃品种‘CAB'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品种间形态性状、内在品质和主要内含物含量的差异显著性,并对各项测定指标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15个樱桃品种以单果均重、总酸、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花色苷、总酚和维生素C含量差异最明显,可见樱桃果实大小、风味和内含物含量受品种影响显著.相关性检验显示,总酚与总酸;花色苷与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果形指数与总酸、pH值;单果均重与单核均重;果实汁液色泽与糖酸、可溶性固形物、花色苷和总酚呈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大五星"枇杷果为试材,分别采用20%柠檬汁+1%食盐溶液浸泡、蒸汽加热和85℃水浴加热处理枇杷果肉,测定在室内自然光条件下放置过程中样品的水分、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色值、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维生素C含量及对ABTS自由基(ABTS+·)的清除率,研究不同护色工艺对枇杷果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泡、蒸汽和水浴处理的最佳护色时间分别为10min、40s、20s。在放置过程中,浸泡护色的枇杷果肉水分和维生素C含量、PPO活性均处于最高水平,而总色差值低于其它2种护色方式处理的枇杷果肉。0h时浸泡护色的枇杷果肉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以及对ABTS+·的清除率均处于最大值。放置6h时,三者差异不显著(P0.05)。3种护色方式的护色效果以护色剂浸泡最优。  相似文献   

10.
大五星枇杷于 1 979年由成都市龙泉驿区当地农民实生选育。其脐部呈极大而深的五星状 ,故名大五星。由于果实特大、品质佳、丰产性好 ,在’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银质奖 (枇杷中最高奖 )。现将其主要性状及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生物学特性1 1 果实经济性状 果实特大 ,平均果重81g ,最大 1 94g ,椭圆形 ,脐部呈极大而深的五星状。外观极美 ,果面金黄色 ,肉黄色 ,含可溶性固形物 1 3 5 % ,糖 1 1 4% ,酸 0 82 %。味浓甜有香气 ,品质极上。种子 1~ 3粒 ,可食率 80 %以上。1 2 生长结果习性 生长势强 ,树冠较开张 ,层性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不同瓤色西瓜果实中Vc含量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杰  程志强 《辣椒杂志》2010,8(3):34-36,43
西瓜富含维生素C,但不同瓤色西瓜果实中Vc含量的差异没有报道。以37个二倍体西瓜品种、19个三倍体西瓜品种及25个四倍体西瓜品种为材料,采用碘量法测定了西瓜成熟果实中Vc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瓤色材料的Vc含量差异显著,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黄瓤品种Vc平均含量分别是红瓤品种的1.88倍、1.86倍、1.32倍。选种或食用时选用黄瓤品种能获得较多的Vc。  相似文献   

12.
GA3和CPPU对猕猴桃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沃德猕猴桃为试材,探讨了不同浓度的GA3和CPPU对果实生长发育及果形指数、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有机酸和V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GA3处理的果实生长曲线为双S型,CPPU处理的果实生长曲线为单S型;GA3能提高果实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有机酸含量,但使Vc含量降低;CPPU能显著增加果实的单果重,但降低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有机酸含量.  相似文献   

13.
新型保鲜剂处理茂谷柑采后的常温保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不同浓度的新型保鲜剂蔗糖基聚合物和施保克对采后茂谷柑进行涂膜处理后进行常温贮藏,对几项主要生理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蔗糖基聚合物涂膜可以减缓Vc、可溶性固形物(TSS)、总糖和可滴定酸等营养物质的损耗,保持较高的糖酸比和固酸比,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淀粉酶活性.在延缓果实组织的衰老,延长贮藏寿命方面有较好的效果.施保克也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不同倍性西瓜果实维生素C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10个西瓜品种的二倍体及其人工诱导的同源四倍体、三倍体为材料,研究不同倍性西瓜成熟果实Vc含量的差异及果实发育过程中V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倍性西瓜中Vc含量差异较大,9个品种三倍体或四倍体的Vc含量高于二倍体(P<0.05);不同倍性西瓜果实中Vc含量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幼果期较高、果实膨大期较低、成熟期较高,且呈近似"V"型变化曲线。其峰值的出现顺序为2X、3X、4X,倍性越高,其峰值出现越晚。不同染色体倍性西瓜果实Vc含量较高的时期均为成熟期。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新疆南疆地区加工用杏品种制汁相关性状的评价标准,以轮台国家果树资源圃的库尔勒托永、小白杏、赛买提等18个品种果实为试材,比较南疆加工用杏品种制汁相关性状,结果显示18个杏品种平均单果质量为14.4~52g,出汁率为44.6%~6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2%~25.4%,可滴定酸含量为0.67%~1.59%,维生素C含量为26.7~146.5mg/kg,糖酸比为4.35~17.09,可溶性糖含量为6.64%~15.52%。以目前生产中仅15%~25%的品种能达到的性状为特级指标,我们提出南疆制汁用杏品种的特级标准为:单果质量≥40g、出汁率≥5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维生素C含量≥100mg/kg、糖酸比达到8.31~12.19且可溶性糖含量为7.81%~15.11%。  相似文献   

16.
以塑料大棚栽培的厚皮甜瓜品种‘翠雪5号’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留瓜节位对不同节位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单果重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翠雪5号’在第16节位留瓜时,可溶性蛋白(Pr)含量和叶绿素(Chl)高于第13节位留瓜,丙二醛含量(MDA)和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低于第13节位留瓜。然而,不同留瓜节位还会影响甜瓜植株衰老进程,对果实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同一个品种春季栽培比秋季栽培的坐瓜节位要高2个节位左右,这样结出的瓜不仅果形好且大、产量高,糖度也高。  相似文献   

17.
不同倍性小型西瓜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17份纯合二倍体小型西瓜品系及人工诱变的同基因型的同源四倍体为材料,测定同期播种、定植后植株叶面积、叶绿素、可溶性固形物和番茄红素含量4项指标。结果表明:与对应二倍体小型西瓜相比,同源四倍体植株完全发育叶片的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以及完全成熟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和番茄红素含量均随着倍性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叶面积增大22.43 %~165.80 %;大部分同源四倍体材料叶片中叶绿素a+b含量都有所增加,比对应二倍体提高1.57 %~17.28 %;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小幅提高,增幅为1.80 %~5.69 %;番茄红素含量增加8.66 %~88.41 %,与对应二倍体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几个早熟苹果品种果实糖酸组分及风味品质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仪分离测定了6个早熟苹果品种果实的糖酸组分,并对早丰甜、贝拉、辽伏3个品种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及主要香气成分含量与风味品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所有参试品种均以果糖含量最高,品种间变异系数最小,仅为14.59%,但蔗糖和葡萄糖含量与果糖明显不同,在不同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品种间变异系数分别为67.58%和29.94%,果糖和蔗糖含量是影响早熟苹果品种糖类总含量的主要因素.有机酸中苹果酸含量在不同早熟苹果品种也存在较大差异,最高为6.61 mg/g,最低仅为1.55 mg/g;(2)果实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及3种主要香气成分测定和官能鉴评结论在早丰甜、贝拉和辽伏3个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官能鉴评的这种差异性与糖、酸及香气成分等成分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在试验条件下,3个早熟苹果品种风味品质评价指标应包括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及1-丁醇、(E)-2-己烯醛和乙酸丁酯等3种主要香气成分的总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