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沈勇 《中国棉花》2005,32(10):32-33
鄂杂棉10号是湖北省惠民公司选育的强优势抗虫杂交新组合。各地棉农把鄂杂棉10号的优势概括为“高产、优质、大桃、早熟、抗虫、耐病、上桃快、好捡花”。2005年3月通过国家审定。全生育期127~130天,株高120 cm左右,叶片较大,深绿色。植株塔形,铃重5.8g以上,大样衣分41.3%,纤维品质好。1田间表现1.1较强的抗、耐病能力和高抗虫性。沿江棉区是老棉区,2004年棉花苗蕾期枯萎病高峰叠加在一起,发病严重,个别品种发病率高达70%~80%,死苗率达30%,而鄂杂棉10号仅仅轻微发生。2004年湖北松滋市老城镇二代棉铃虫发生较重,对江滩棉铃虫诱集区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2.
2013年6—8月,在2代、3代和4棉铃虫发生期调查了冀鲁豫18个监测点棉田的21个棉花品种的抗虫性和抗病性,并对统一种植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试验农场东场的相同品种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和Bt蛋白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山东省梁山监测点2代棉铃虫田间百株残虫量为15头(达到了防治指标百株13头),其余品种及3代和4代棉铃虫发生期田间百株残虫量均在防治指标以下。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冀鲁豫三省检测品种对2代、3代、4代棉铃虫抗性的平均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2.1%、39.1%、36.8%。Bt外源蛋白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冀鲁豫各省苗期此蛋白含量分别为307.1、312.7、272.0ng·g,其余时期和器官均低于苗期。此外,调查发现黄萎病的发病株率6—8月最高值分别为8.3%、10oA和6.7%。  相似文献   

3.
九杂六号是安徽省九成农丰种子公司选育的集高产、优质、抗虫、铃大、耐高温等多项优点于一身的杂交棉新品种,比九杂四号有两个明显改进,一是抗虫性增强;二是高产,比九杂四号约增产8%。2006年元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皖棉32”,审定编号“皖品审06100526”。1特征特性植株较高,株高115.3cm,株型松散,呈塔形;全生育期126天;果枝始节6.6,果枝数17.4个,叶片中等大小,整齐度较好,生长势较强;铃较大,铃重5.54g,圆形;结铃性强,平均单株成铃34.8个;子指10.35g,衣分41.09%;霜前花80.81%。丰产稳产性好。枯萎病指14.75,黄萎病…  相似文献   

4.
鄂杂棉10号(原名太97D5-1)是湖北惠民种业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同育成的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是湖北省第一个通过国审的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5.
叶尧良 《江西棉花》2007,29(4):34-35
慈抗杂3号是浙江省慈溪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慈96-5为母本、WH-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组合,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棉区推广种植.从慈抗杂3号F1在浙北海盐县几年的种植表现看,其丰产性好、抗虫性强的优点得以充分体现,深受广大棉农欢迎.  相似文献   

6.
1998年全年二、三、四代棉铃虫百株累计落卵量1671粒,属大发生年,其中,二代棉铃虫平均百株累计落卵336粒,属一般偏重发生年,三代百株累计落卵量759粒,属大发生年,四代棉铃虫百株累计落卵量为576粒,属大发生年。二代棉铃虫死亡率达100%,而且...  相似文献   

7.
三个转Bt基因棉品种田间抗棉铃虫效果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田间罩笼接棉铃虫蛾试验表明,转Bt基因棉较常规品种盐棉48具有较好的抗棉铃虫效果。在百株卵量均为800粒以上的情况下,12天后97—1和97—2的百株残虫量明显低于三代防治指标15~25头;而盐棉48百株残虫量达70头,远高于防治指标,仍需化学防治来控制其为害。此外,还考察了在自然虫源状况下,各品种上蚜虫、棉卷叶虫和棉造桥虫的发生情况并比较了转基因棉品种和对照品种的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8.
2003-2004年滨州市棉区二代棉铃虫发生较轻,2005年二代棉铃虫在棉田全面反弹,发生面积11.31万hm2,占全市棉花种植面积的86%,产量损失达819.1t,发生为害程度明显重于前两年,给棉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对其反弹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1发生特点2005年滨州市棉田二代棉铃虫发生特点为发生略偏晚,但卵和幼虫量多,为害重。据调查,截止7月5日,全市平均累计百株卵量914.4粒,较近几年同期明显偏高,为大发生程度,其中惠民最高,百株卵量2147粒,博兴次之,百株卵量1481.5粒。全市最早于6月5日见卵,较常年晚1天,当日百株卵…  相似文献   

9.
湘杂棉5号系湖南棉花科学研究所育成的高支纱杂交棉新品种,2004年通过湖南省审定,2005~2007年在江苏沿海棉区示范种植,深受广大棉农的欢迎,普遍认为该品种适合江苏沿海棉区种植,增产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抗虫棉推广以来 ,年年有棉农反映其种植的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性弱 ,虫害重。经过调查表明 ,同一制种单位同一品种在某些地方表现出较好的抗虫性 ,这就否定了品种抗虫性弱的看法。那么究竟什么原因使一些抗性较好的品种棉铃虫危害加重了呢 ?经过多年的观察分析总结如下 :1原因1 .1棉田杂草多。棉田除草不及时 ,田间滋生的杂草为棉铃虫等害虫创造了生长的栖息地。在杂草中二龄以上的棉铃虫 ,再爬到转基因抗虫棉花上 ,对棉花造成危害。1 .2棉田间种其它作物。棉田间种其它作物后 ,其害虫种群会变得复杂起来 ,如果对间种作物上的害虫防治不…  相似文献   

11.
湘杂棉8号F1代与F2代差异性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杂棉8号是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转Bt基因杂交棉新品种,由于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抗虫性,适宜在长江中下游棉区推广应用。基于该品种是采用人工去雄杂交制种而获得F1代种子,操作繁琐,成本较高,虽然转Bt基因杂交棉F2的应用颇具争议,但是仍有很多的地区将F2代作为大面积生产用种。究竟转Bt基因杂交棉湘杂棉8号F1和F2代有何差异?其F2代是否具有利用价值?本试验从丰产性、抗虫性及其纤维品质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1材料和方法转Bt基因杂交棉湘杂棉8号F1、F2种子,由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室提供。试验于2004年在本所试验…  相似文献   

12.
赣棉杂1号在德安的种植表现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赣棉杂1号系江西省棉花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杂交棉品种,2004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2007年德安县连续3年试种、示范推广,该品种具有综合性状好,抗性好,产量高等特点,深受广大棉农欢迎,2007年成为江西省棉花首推品种。1品种特性赣棉杂1号全生育期130 d  相似文献   

13.
棉铃虫在伊犁地区为常发性害虫 ,但没有对除棉花以外其它作物造成为害的记录。进入 90年代 ,尤其是 1 995~ 1 999年 ,随着气候的变化和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 ,为害逐年加重。 1 998年棉田偏重发生 ,百株 3龄以上幼虫 6~ 1 5头 ,最高达 58头。 1 999年大暴发 ,全区发生面积 3万公顷 ,其中严重发生面积达 80 0 0公顷 (棉花面积 ) ,占全区棉花面积的 85%。据 7月 2 1~ 2 5日田间调查 ,棉花百株虫量达 1 0 0~30 0头 ,并且对玉米、高粱、油葵等也造成不同程度为害 ,为害株率达 70 %以上。1 发生情况 棉铃虫在本区 1年发生三代 ,主要以二代幼…  相似文献   

14.
湘杂棉2号1997年在安徽省沿江棉区的望江县参加品试,1998年在安徽省沿江棉区示范面积1333万多公顷,大部分地方表现为高产、优质。由于湘杂棉2号在该地区种植时间短,品种特征特性还没有完全被棉农掌握,现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特...  相似文献   

15.
周口地区是河南省主要棉区之一,近年来受棉铃虫为害严重。1998年,我们引进中棉所32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进行试验观察。试验采取大区试种对比的方法进行比较,对照品种为CK1豫2067、CK2中棉所19。结果表明,中棉所32具有抗虫性强、抗病性好、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是较好的抗虫棉品种。1 抗虫效果于棉铃虫发生高峰期的7月23日进行田间调查,中棉所32每百株落卵量118粒,豫2067百株落卵量116.3粒,中棉所19百株落卵量115.2粒,差别不大。7月28日用药前田间调查,中棉所32百株虫量为1…  相似文献   

16.
20 0 2年 ,邹平县良种棉加工厂试验、示范种植鲁棉研 1 8号 6.7hm2 ,全部种于多年连作 ,黄、枯萎病发病较重的棉田 ,虽然遇到了严重的旱灾 ,仍然表现突出 ,公顷皮棉产量达 1 5 34.5 kg,比当前大面积推广的 99B增产 1 1 .4%。1种植表现1 .1高抗棉铃虫。二代棉铃虫基本不用防治。据调查 ,二代百株累计卵量达 1 .1万粒 ,棉株断头率为0 ,表明该品种对棉铃虫抗性极强 ,而同期 99B的断头率为 2 .1 %。三、四代棉铃虫仅治虫 1~ 2次 ,就不会造成危害 ,全生育期可节省棉铃虫防治费用 70 %~ 80 %。1 .2高抗黄、枯萎病。鲁棉研 1 8号抗黄、枯萎病性…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徐杂3号在淮北棉区推广种植面积已达1.5万公顷,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为进一步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更好地使棉农和基层技术人员认识该品种,结合淮北地区的生态和生产条件,研究制定了淮北地区徐杂3号标准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张家宪  胡岩  刘伟  赵太宇 《中国棉花》2003,30(10):31-32
皖棉 2 1 (淮杂 3号 )是淮北市黄淮海低酚棉开发研究中心利用综合的育种方法于 1 999年冬培育出的杂交棉新品种 ,母本为淮北 2系 ,父本为淮北 8系。该品种在基本不整枝 ,不化控 ,不打药的情况下仍能获得高产稳产 ,其低酚棉子还能够综合开发利用。淮杂 3号适于长江及黄河棉区的大麦茬、油菜茬接茬移栽及瓜田套种。2 0 0 3年 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皖棉 2 1。1品种特性淮杂 3号为早中熟陆地低酚棉 ,具有较好的形态抗虫性 ,生育期 1 30天左右。株高 1 0 0cm左右 ,植株塔形 ,生长稳健。叶型为胖鸡脚叶 ,中等大小 ,叶色浓…  相似文献   

19.
唐淑琼 《中国棉花》2006,33(7):43-44
湘北地区是棉花主产区,棉铃虫是危害棉花的主要害虫。90年代以来,由于杂交棉的大面积推广,2000年种植面积达到80%,加上氮肥施用总量增加了86.3%,气候条件适宜和天敌控制作用甚微等外部环境的作用,促成了棉铃虫的大发生。发生面积由1991年的6.7万公顷次上升到23.9万公顷次,年百株累计卵量(2~5代)由611.4粒增加到4256.1粒、重发区7000~10000粒,成为棉花上的第一大害虫。2000年以来,采取以推广抗虫棉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基本控制了棉铃虫的危害。1转Bt基因抗虫棉推广应用概况1.1推广品种。主推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用湘V9XE26配制的抗虫棉杂…  相似文献   

20.
南抗3号在舞钢市种植几年来,表现出了良好的稳产性和广泛的适应性,深受全市棉农的喜欢。该品种具有产量高、抗虫性强、结铃性强、抗逆性强的特点。南抗3号的推广应用,提高了棉花产量,增加了棉农的经济收入,促进了舞钢市棉花生产的稳定发展。1产量表现舞钢市棉办于2003年引进南抗3号进行试验示范,到2005年累计推广1000hm2,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462.5kg,最高达1845kg,比中棉所45增产28.2%。棉花每公顷产值2.5万元,套种作物西瓜每公顷产值2.7万元。2抗性表现2.1抗虫性。对棉铃虫、棉红铃虫、玉米螟,造桥虫具有较强抗性。这几种害虫是舞钢市棉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