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决赣北棉区棉花迟发问题,进一步挖掘棉花增产潜力,在全面普及营养钵双膜覆盖育苗、争早苗壮苗的基础上,引用了地膜移栽技术,以实现壮苗早发、优质高产。1地膜移栽在赣北棉区示范的反映从两年示范推广的情况看,棉花地膜移栽是一项优势明显、缺点突出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赣北棉区设置棉花小拱棚基质穴盘育苗与营养钵育苗移栽方法的比较试验,分析其移栽质量和效益的差异,旨在探索适用赣北丘陵地区种植棉花的最简育苗方法。结果表明,小拱棚基质穴盘育苗方法虽然比营养钵育苗方法省工、省力、效率高,但相对棉农分散种植育苗来说,并不是一种简单经济的育苗方法,而结合工厂化育苗,实行产业发展,才能降低成本,实现其应有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以种植方式、种植密度及移栽(或播种)时间为因素的组合随机区组设计,共18个处理,探讨赣北棉区棉花最佳种植方式及密度。结果表明:营养钵育苗移栽的产量、收益及纯收益均显著高于基质育苗移栽与精准直播,后两者的产量、收益相当;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总投入成本比基质育苗移栽及精准直播的都高,尤其人工成本费用更高;基质育苗移栽和精准直播的生产总投入成本相差不大;赣北棉区适当提前育苗移栽时间和增加田间种植密度,有利于棉花早发丰产。  相似文献   

4.
皖南棉区棉花营养钵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的主要优点,从选择苗床、适时播种、精细管理、及时移栽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适合长江流域棉区应用的棉花营养钵育苗技术,以指导棉花生产夺取高产.  相似文献   

5.
通过棉花与蔬菜的轮作示范,总结了夏黄瓜地膜覆盖和膜下滴灌栽培的优点与技术,提出了“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整地与施肥、育苗与移栽、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和适时采收”等措施的一套夏黄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赣北棉区棉农发展棉田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棉花无土育苗棉苗移栽后的生长表现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20世纪80年代起,棉花育苗移栽技术在我国逐步发展,并已在我国棉区被广泛应用,成为当前棉花的主要种植方式,目前,全国每年棉花育苗移栽面积达133.33万公顷以上。生产上主要应用营养钵育苗技术,该技术虽在解决粮棉矛盾和加快棉花生育进程等方面产生了多种效应,促进了棉花苗全苗壮,棉花早发,延长了有效开花结铃期,但存在成本高、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棉花无土育苗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一家一户育苗费时费工,移栽时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目前,这一技术在不同生态区进行试验示范。科学分析棉花无土育苗技术的特点,深入研究棉花无土育苗的高产…  相似文献   

7.
棉花育种上对于稀有种质材料一般采用精量点播、地膜覆盖或营养钵育苗进行繁殖,往往由于出苗率和成苗率低导致珍贵种质资源丢失.棉花无土基质育苗、无载体裸苗移栽技术(也称"两无"栽培技术,以下简称基质育苗移栽技术)是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完成的.本项目组尝试应用基质育苗移栽技术繁殖棉花稀有种质材料取得成功,充分发挥了该技术育苗成苗率高、移栽成活率高的优势,为基质育苗移栽技术在棉花科研中扩大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棉花由直播改为育苗移栽,是棉花栽培技术的一项重大革新。1955年原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营养钵育苗移栽试验研究工作,并在苏南两熟棉区太仓县及沿海盐垦棉区大丰县示范。通过多年试验研究,初步总结出棉花育苗移栽的综合栽培技术及其早熟增产作用。六十年代末,塑料薄膜覆盖育苗开始应用于棉花。通过广大群众的实践,育苗移栽  相似文献   

9.
棉花塑料穴盘轻型育苗和移栽新技术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棉花应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是广大南方棉区的一项主要增产技术 ,自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一直在棉花生产上推广应用 ,但该项技术制钵、移栽用工多 ,劳动强度大 ,苗床管理复杂 ,在当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量转移的情况下 ,已不适应植棉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棉花生产急需轻型、简化的种植方式。为此扬州大学农学院和江苏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过四年的努力 ,成功地研究并形成了棉花塑料穴盘育苗和移栽新技术。该项技术是一项既可让棉农分散育苗 ,又可进行工厂化培育棉苗的轻型、简化种植方式。与常规营养钵育苗移栽方式相比 ,塑料穴盘育苗每公顷可节…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该棉区传统营养钵育苗移栽方式和配套栽培技术存在的制约棉花生产发展的问题,基于麦(油)棉两熟种植制度,研究形成了轻型育苗、机械化移栽和麦(油)后直播棉种植方式;并开展了新型种植方式下配套的增密和减肥技术研究,建成了适于长江流域棉区麦(油)棉两熟种植制度的棉花增密减肥轻简高效技术体系,为轻简高效植棉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江西棉花基质育苗移栽技术应用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江西棉区引进棉花无土基质育苗技术推广应用历程的回顾,总结和分析了当前推广棉花无土基质育苗过程中存在管理水平不高和环境条件不佳等问题,提出了在今后工作中应当采取加强苗床管理、抢墒移栽、明水移栽、地膜覆盖、施用生物菌肥等方法来提高成活率,缩短缓苗期.阐述了可逐步实行机械化和自动化操作,成为一种可控环境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等应用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国棉花育苗移栽发展很快。一九七六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棉花移栽面积近六百万亩,比一九六五年增加六倍多。不仅育苗移栽技术有显著发展,而且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具有早熟、增产、节约用种、战胜灾害保全苗、充分利用生长季节、提高复种指数的效果,显示出了很大的生命力。各地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真总结和推广育苗移栽的先进技术,对于发展棉花生产有重要意义。这里就春季和夏季(麦后)移栽棉花的几个主要技术问题作一简单说明,供各地参考。一、春季棉花育苗移栽(一)春季棉花育苗移栽的应用。目前,棉花育苗移栽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棉花是直根系经济作物,根系的发育对棉花的生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棉花都是用直播或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方式进行种植,以减少移栽过程中对根系的损伤,从而保证棉苗的成活率。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种新型的棉花栽培技术开始发展,并且在我国棉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成为挑战传统的一种新的栽培模式,使棉花育苗移栽成为一项简单、快速、省工、省时、省费用、成活率高的高效节能产业。传统的直播棉存在用种量大和产量低的缺点,营养钵育苗移栽成本高、移栽劳动强度大,这两种种植模式都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形势和新需求。无…  相似文献   

14.
推广棉花轻简育苗移栽技术,创新棉花育苗移栽方式,确保棉花生产稳定发展,作者通过在湖北省潜江市6个镇场开展了棉花轻简育苗移栽技术的示范推广,认为轻简育苗比营养钵育苗,一是省种、省工、省苗床地,二是好拿苗,但栽后返苗慢,三是中期生长稳健,四是生长后劲足,理论产量略高。同时,指出了轻简育苗在示范推广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三个协调,确保轻简育苗移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棉花营养钵育苗培育早全齐壮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勋元 《江西棉花》2007,29(2):31-34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已成为广大棉区一种高度集约,早熟、高产、高效的植棉途径.但有不少棉区在营养钵育苗技术上仍未过关,有的出苗不齐、不全,有的死苗严重,甚至重播,有的是瘦弱苗、高脚苗,有的是多病苗.  相似文献   

16.
棉花无土育苗、无载体裸苗移栽技术(简称棉花"两无"栽培技术)是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接班技术.棉花无土育苗技术是棉花"两无"栽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育苗风险小,成苗率高,幼苗根多,苗壮病少;成本适宜,省种50%~70%,且劳动强度减轻.笔者根据几年的实践经验,提出棉花无土育苗主要应抓好以下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棉花无土育苗移栽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经过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棉花无土育苗移栽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现代化农业建设步伐加快,推广棉花无土育苗移栽等轻简栽培技术,对于提高现代植棉水平、促进棉花种植制度改革、增强棉花竞争能力和增加棉区农民收入作用重大。需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和市场需求,加强育苗模式创新、技术模式创新、推广方式创新和产业化运作模式创新,并通过强化组织管理、政策扶持等保障措施,推进棉花无土育苗移栽技术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已成为全国棉区提高单产,实现粮(油)棉双丰收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几年发展很快。八一年,江苏省已发展到五百零八万亩,占全省棉田的一半以上;上海市发展到一百零四万亩,占棉田的百分之六十;山东、河南育苗移栽面积都在百万亩以上;湖北、浙江、湖南等省一些主要产棉县也都在百分之三十以上,不少高产社队都以育苗移栽当家。八二年各省、市又有进一步发展。我省除少数棉区搞得较多外,多数棉区尚未推广,八二年全省育苗移栽面积还不到植棉面积的百分之十。为了大力提高我省棉花单产,今后我们应该把发展育苗移栽作为普及科学植棉的主要增产技术  相似文献   

19.
通过系统地总结国内无土育苗移栽技术的研究情况,介绍了棉花无土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应用效果以及方式与特点;归纳了当前棉花无土育苗移栽新技术的共同优势与存在的不足;提出棉花无土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方向应该与机械化移栽相适应,并就如何克服当前几种无土育苗方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拖.同时提出了棉花无土育苗移栽技术的未来发展和推广思路.  相似文献   

20.
棉花机械化育苗移栽农艺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后棉花机械化育苗移栽是山西南部棉区充分利用耕地和光热资源 ,实现麦棉两熟 ,提高农业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而与之配套的机制土钵规格、移栽苗的苗龄等农艺指标则直接影响着机械化育苗移栽的整体效益。我们经过三年的试验研究 ,确定了适宜于棉花机械化育苗移栽的营养钵规格、移栽苗苗龄等农艺指标 ,从而提高和完善了棉花机械化育苗移栽技术。1试验方法试验设在山西棉花所试验农场 ,供试棉花品种为中棉所 1 6、晋棉 1 7。配套机具为山西农机所研制的 2 ZB— 2型制钵机和 2 ZYB— 2型钵苗移栽机。表 1 不同钵体规格和移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