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稻田杂草与水稻争夺光、热、水等资源,是制约水稻高产、稳产、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有效应防治稻田杂草,本研究采用3%氯氟吡啶酯乳油(灵斯科)、40%氰氟草酯悬浮剂(金粳喜)、25%双环磺草酮悬浮剂(葱封)除草剂对稻田杂草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秧苗4叶期至分蘖末期,杂草基本出齐后进行茎叶喷雾,水稻直播田杂草采采用3%氯氟吡啶酯乳油1.5 L加水喷雾进行防除,药后15d和药后45d对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三个处理都有很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2.
对冬小麦-水稻连作制度下的水直播稻田杂草发生动态进行监测,建立水稻播后有草/无草天数与水稻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推导出杂草与水稻的竞争临界期,并探讨水直播稻田杂草苗后一次化除技术方案。结果表明,水稻产量损失率随水稻播后有草天数的增加而增大,随无草天数的增加而降低;以3%作为水稻产量损失的最大忍受限度,则四川省水直播稻田杂草与水稻的竞争临界期为播后16~55 d。水稻播后15 d喷施3%氯氟吡啶酯乳油22.5 g a.i./hm~2+300 g/L丙草胺乳油450 g a.i./hm~2,播后20 d喷施20%二氯喹啉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600 g a.i./hm~2+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33.75 g a.i./hm~2+100 g/L氰氟草酯乳油150 g a.i./hm~2,或11%■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23.75 g a.i./hm~2对水直播稻田总杂草的鲜重防效均在98%以上,且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3.
氯氟吡啶酯系列药剂对旱直播水稻田杂草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两年示范结果表明,氯氟吡啶酯系列药剂除草效果快,对水稻生长安全。GF-3408(氯氟吡啶酯+氰氟草酯120 g/L乳油)每667 m~2用100~150 mL可有效防除旱直播稻田阔叶杂草、莎草及禾本科草,防除效果好于GF-3206(氯氟吡啶酯25 g/L乳油)+氰氟草酯组合和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组合。示范结果表明,氯氟吡啶酯系列药剂对稗草防治效果优良,对马唐、日照飘拂草防治效果差。针对直播稻田草相主要为马唐、日照飘拂草田块,可考虑与其他针对性药剂混配使用,以提高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20%二氯喹啉草酮悬浮剂2种新除草剂为主,探讨水稻旱直播田全程草害防控技术方案。结果表明,水稻旱直播田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1 650 g/hm~2水稻播后苗前喷雾处理结合20%二氯喹啉草酮悬浮剂3 000 g/hm~2+15%乙氧磺隆可湿性粉剂90 g/hm~2+10%氰氟草酯乳油1 500 g/hm~2或20%二氯喹啉草酮悬浮剂3 000 g/hm~2+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45 g/hm~2+10%氰氟草酯乳油1 500 g/hm~2水稻4~5叶期喷雾处理,20%二氯喹啉草酮悬浮剂3 000 m L/hm~2水稻播后苗前喷雾处理结合水稻4~5叶期10%氰氟草酯乳油1 800 g/hm~2+40%双草醚悬浮剂37.5 g/hm~2+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45 g/hm~2喷雾处理对水稻旱直播田杂草综合防效达95%以上,且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多靶标除草剂协同使用对水直播稻田内抗性稗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在长江中下游地区5省5地开展水直播稻田化学除草试验,采用封杀结合的二次化学除草技术,即播后苗前统一采用300 g/L丙草胺乳油土壤封闭处理,再在稗草3~4叶期喷施不同茎叶处理除草剂。发现使用40%氰氟草酯油悬浮剂、10%噁唑·氰氟乳油进行茎叶处理防除稗草的效果最好,药后35 d株防效均在98%以上;其次是23%五氟·氰氟草油悬浮剂、15%嗪吡·五氟油悬浮剂、100 g/L氰氟草酯乳油+360 g/L异噁草松乳油、3%氯氟吡啶酯油悬浮剂+300 g/L丙草胺乳油,药后35 d株防效均在85%以上;25 g/L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防除效果较差,药后35 d在浙江金华、湖北黄梅、湖南汉寿试验点的株防效均低于85%。将不同作用机制除草剂混配使用,可有效降低除草剂选择压,提高对抗性稗草的防效。  相似文献   

6.
直播稻田杂草谱广、密度高,是制约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亩用3%氯氟吡啶酯乳油80mL(灵斯科)加10%氰氟草酯乳油100m L,施药后15d总体株防效99.4%,药后40d总体株防效99.7%、鲜重防效99.7%。亩用10%噁唑酰草胺乳油100mL(力刃)加65%二甲四氯二甲胺盐乳油60mL,药后15d总体株防效96.1%,药后40d总体株防效95.8%、鲜重防效95.7%。两种组合用药除草谱广、除草迅速、效益高。推荐直播稻田化学除草,优选使用模式。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对直播早稻田杂草的防治效果,开展了不同除草剂组合施药田间试验,调查各组合施药处理对直播早稻田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秧苗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播后芽前每667 m2喷施40%苄嘧·丙草胺悬乳剂80 g或300 g/L丙草胺乳油100 mL封闭除草,结合水稻3叶1心期以2.5%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50 mL+10%氰氟草酯乳油50 mL作茎叶喷雾,对田间杂草均具高防效,3叶1心期药后40 d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99%以上。而不进行封闭除草,只在水稻3叶1心期每667 m2喷施2.5%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50 mL+10%氰氟草酯乳油50mL的控草效果也较为理想,3叶1心期药后40 d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且防治成本低于上述“一封一杀”处理,对水稻生长安全,推荐将其应用于防治实践。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和验证13%氰氟·吡啶酯乳油+10%氰氟草酯乳油对水稻田稗草、千金子等杂草的防治效果,2019年在崇阳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3%氰氟·吡啶酯乳油和10%氰氟草酯乳油组合对稗草和千金子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每667m2用药量13%氰氟·吡啶酯乳油80g+10%氰氟草酯乳油150mL防治效果最好,药后7d、15d、35d、45d对稗草防效分别达到64.8%、96.7%、94.8%和94.9%,对千金子的防效分别达到64.4%、97.8%、93.9%和92.2%,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控制旱直播稻田杂草,采用大田试验,设置不同剂量的10%■唑酰草胺·氰氟草酯乳油+480 g/L灭草松水剂,以2.5%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480 g/L灭草松水剂为对照,观察不同除草剂组合对旱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唑酰草胺·氰氟草酯乳油300~450 g a.i./hm~2+480 g/L灭草松水剂1 440 g a.i./hm~2对旱直播稻南粳9108无药害,具有较好的杂草防除效果,株防效和干重防效均达98%以上,而2.5%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37.5 g a.i./hm~2+480 g/L灭草松水剂1 440 g a.i./hm~2对杂草的株防效和干重防效分别为85.5%和87.3%。10%■唑酰草胺·氰氟草酯300~450 g a.i./hm~2+480 g/L灭草松水剂1440 g a.i./hm~2处理的水稻产量与人工除草间无显著差异,而2.5%五氟磺草胺+480 g/L灭草松水剂处理的水稻产量较人工除草显著降低,残存杂草造成水稻叶片光合速率降低、根系氧化力减弱是该处理下水稻减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1%噁嗪草酮悬浮剂(SC)与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OD)或10%双草醚悬浮剂(SC)桶混使用对机插秧稻田杂草的防效及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1%噁嗪草酮SC 250、300、350 m L/667 m~2与25 g/L五氟磺草胺OD 80 m L/667 m~2混用,1%噁嗪草酮SC 350 m L/667 m~2与10%双草醚SC 10 m L/667 m~2混用,在水稻移栽后7 d毒土撒施及移栽后13 d茎叶喷雾施用对稗属杂草、千金子、鸭舌草、耳叶水苋、异型莎草等杂草的防效均达91%以上,优于对照移栽前2 d 35%丙草胺·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WP)80 g/667 m~2毒土撒施+移栽后7 d 50%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WP 75 g/667 m~2毒土撒施处理、移栽后20 d 60 g/L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OD 100 m L/667 m~2茎叶喷雾处理,移栽后7 d施药处理对杂草的防效高于移栽后13 d施药处理。1%噁嗪草酮SC 250、300、350 m L/667 m~2与25 g/L五氟磺草胺OD 80 m L/667 m~2或10%双草醚SC 10 m L/667 m~2桶混在水稻移栽后7 d或13 d处理对机插秧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不同喷雾助剂对稻田除草剂减量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开展了β助剂、迈丝、益泽、激健4个喷雾助剂对氰氟草酯和灭草松的减量使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使用100 g/L氰氟草酯乳油防除稻田杂草稗Echinochloa crusgalli、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时,分别添加β助剂、益泽、激健3个喷雾助剂均可降低其使用量30%,添加迈丝可降低其使用量20%;使用480 g/L灭草松水剂防除多花水苋Ammannia multiflora、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和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等杂草时,添加β助剂可降低其使用量30%,分别添加迈丝、益泽、激健3个喷雾助剂均可降低其使用量至少20%。两种稻田常用除草剂减量20%~30%后添加喷雾助剂施用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不同除草剂对水稻水直播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于2014年水稻生长季选择10种常用的水稻直播田除草剂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水稻田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时期施用不同除草剂对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水稻产量和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5叶1心时施用11%噁唑·五氟磺可分散油悬浮剂、水稻3叶1心时施用21%苄·五氟·氰氟草油悬浮剂和6%五氟·氰氟草可分散油悬浮剂均可高效防除直播稻田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总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测产结果表明,以上3种药剂对水稻的增产率较高,分别为22.4%、22.1%和21.7%。3种药剂在水稻生长期施用没有产生药害,起到了稳产、增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对恶性杂草苣荬菜防除效果好的除草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对14种茎叶处理除草剂对苣荬菜的防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施药后30d,辛酰溴苯腈25%乳油株数防效最高为90.0%;其次为2,4-滴丁酯72%乳油和二氯吡啶酸30%水剂,株数防效分别为86.7%和84.4%,鲜重防效分别为94.1%的93.4%;氯酯磺草胺84%水分散粒剂和苯唑草酮30%悬浮剂的鲜重防效也良好,分别为92.4%和91.7%。结论显示,辛酰溴苯腈25%乳油、二氯吡啶酸30%水剂、2,4-滴丁酯72%乳油、氯酯磺草胺84%水分散粒剂、苯唑草酮30%悬浮剂对苣荬菜有良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4.
氯氟吡啶酯是美国陶氏益农公司最新研制开发的芳基吡啶甲酸酯类除草剂.为了明确其在水稻田的应用技术,采用温室盆栽法测定了氯氟吡啶酯对稻田主要杂草的防效以及对8个水稻品种的安全性,同时开展了田间药效评价试验.温室测定结果表明,氯氟吡啶酯对鸭舌草、鳢肠、耳基水苋、碎米莎草、异型莎草和稗均有较好的除草活性,对千金子的除草活性相对...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对移栽稻田杂草具有较好防效的除草剂,为科学、安全、高效应用除草剂提供依据。结果表明,750 g a.i./hm~2 40%五氟·丁草胺悬浮剂+67.50 g a.i./hm~2 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或525 g a.i./hm~2 500 g/L丙草胺乳油+67.50 g a.i./hm~2 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可用于移栽稻田土壤封闭处理,其对一年生杂草的株防效分别为83.90%、76.19%,鲜质量防效分别为94.29%、86.31%。针对以稗草发生危害为主的田块,可用90 g a.i./hm~2 10%精■·氰氟乳油、1 620 g a.i./hm~2 90%禾草丹乳油、24 g a.i./hm~2 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或120 g a.i./hm~2 100 g/L■唑酰草胺乳油+90 g a.i./hm~2 10%氰氟草酯乳油在苗后对茎叶进行喷雾处理,其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均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为防控西藏自治区青稞主要有害生物青稞黑穗病、蚜虫及田间杂草,集成了种子处理防病与田间管理期喷药除草防蚜的配套技术进行田间试验。按照处理1(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拌种预防黑穗病,5%唑啉草酯乳油防治燕麦草,87.5%2,4-D异辛酯乳油防除阔叶杂草,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防治蚜虫)的配套技术具有较理想的应用效果,对黑穗病、杂草、蚜虫的整体防效接近或高于当地常规用药处理(处理2);处理1小区药剂拌种后青稞有效分蘖数、根数、株高均显著高于处理2。两处理区产量较对照均有提升,增产率分别为39.19%和29.45%。  相似文献   

17.
双环磺草酮是一种新型的对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抑制剂类除草剂,为明确其除草活性以及其与合成激素类除草剂氯氟吡啶酯复配后的除草效果,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了二者复配的联合作用类型,以及复配药剂在水稻与杂草之间的选择性,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评价。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双环磺草酮与氯氟吡啶酯复配后使用,对供试杂草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及鸭舌草均呈现加成或增效作用;其中二者按照质量比5:1复配后的除草活性高于双环磺草酮单剂;复配药剂在供试水稻品种与杂草之间的选择性指数在28.72~54.81之间,与两种单剂相比,复配药剂对水稻的安全性均有提高。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双环磺草酮与氯氟吡啶酯复配扩大了杀草谱,对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及雨久花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在93.4%~100%之间,且对水稻安全;其中,田间复配用量为双环磺草酮有效成分120 g/hm^2、氯氟吡啶酯有效成分18 g/hm^2时效果最佳,对4种供试杂草的防效为97.1%~100%。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赤·吲乙·芸薹与除草剂氯氟吡啶酯混用对水稻安全性及生理生化的影响,以籼稻明恢63为研究对象,设置清水对照、0.136%赤·吲乙·芸薹可湿性粉剂(WP)45 g/hm2、3%氯氟吡啶酯乳油(EC) 1 200 mL/hm2和0.136%赤·吲乙·芸薹WP 45 g/hm2+3%氯氟吡啶酯EC 1 200 mL/hm2混用4个处理,观察药后水稻的生长状况,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参数、糖代谢、氮代谢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尽管不同处理的水稻均无药害症状,但与氯氟吡啶酯单用相比,氯氟吡啶酯+赤·吲乙·芸薹混用处理后5 d,水稻的表观电子传递效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显著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糖代谢和氮代谢等指标均明显提高;水稻体内激素IAA、BR含量提高,ABA含量显著降低。表明赤·吲乙·芸薹与氯氟吡啶酯混用后,能有效缓解氯氟吡啶酯对水稻光合生理的影响,提高叶片光能转化率,促进水稻的光合作用;提高体内抗氧化水平,增强抗逆性;有利于水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合成与运输,从而调...  相似文献   

19.
6种除草剂对直播稻田杂草的防效及作物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防除直播稻田杂草的高效、安全、广谱药剂,笔者对丙草胺30%乳油等6种除草剂进行田间药效比对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0d,丙草胺30%乳油和禾草丹90%乳油防效最好达90%以上,且对水稻安全;其次为双草醚20%可湿性粉剂和吡嘧磺隆20%可湿粉剂防效分别为88.30%、74.13%;氰氟草酯10%水乳剂和2甲4氯钠盐85%可溶粉剂防效较差,仅为31.88%和33.63%。  相似文献   

20.
3种药剂对茶尺蠖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2%噻虫·高氯氟微胶囊悬浮剂、25%溴氰菊酯乳油和48%毒死蜱乳油等3种农药防治茶尺蠖的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 d和7 d,22%噻虫·高氯氟微胶囊悬浮剂和25%溴氰菊酯乳油对茶尺蠖的防治效果均高于80%。药后7 d,2%噻虫·高氯氟微胶囊悬浮剂对茶尺蠖的防治效果达86.7%,而48%毒死蜱乳油的防治效果低于80%。说明22%噻虫·高氯氟微胶囊悬浮剂和25%溴氰菊酯乳油对茶尺蠖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