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夏念丽 《河北渔业》2020,(4):16-17,62
将传统养殖池塘划分为养殖区和净水区,养殖区进行高密度养殖,净水区通过生物絮团技术、生物操纵技术、添加微生物制剂等多种方式对养殖区的水体进行有效净化,通过气提推水装置在养殖区和净水区形成水循环,实现养殖水循环利用,构建起一种“零换水”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2.
池塘养殖在水产养殖中占比大,养殖单产不断增长,带来水产品质量下降、鱼病高发及水域养殖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同时百姓对餐桌食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转变增长方式,科学利用水域资源,实施池塘健康养殖,生产质量安全的水产品,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题.池塘健康养殖技术就是通过将传统池塘改造升级成连片精养鱼塘、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殖等先进养殖设施,强化养殖过程管理,投喂鱼类专用颗粒饲料,加强鱼病防治,有效降低鱼药使用量,并对养殖污水进行净化循环再利用和达标排放,不对养殖系统内外水体环境产生公害,生产产品质量安全,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海水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由滦南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依托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由唐山海都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实施,进行了海水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试验示范,通过建造集中供氧、集中排污的海水池塘生态集约化设施,构建出生态化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利用滤食性贝类、海水植物和微生物等进行生物调控,对养殖池塘水质进行复合净化,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又称跑道式池塘养殖模式、IPA、IPRS等)是一种新型的水产养殖模式,其核心是在室外池塘设置一定数量长方形养殖水槽,将养鱼和养水在空间上隔离,水槽配套增氧机、推水泵、集污槽等设施,通过水槽高密度流水养殖和池塘水体循环流水自净,实现池塘养殖尾水净化的目标。为准确了解该套技术实际应用效果,现就山东聊城市阳谷县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的系统建设、生产情况、养成收获及经济  相似文献   

5.
为大力开展现代水产养殖技术集成和模式创新,2017年廊坊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廊坊地区实施了“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的示范推广,在永清县右奕营养殖场中新建循环水养殖水槽2个,面积220m2,养殖草鱼和大鳞鲃成鱼,同时集成和开发配套了健康养殖、微生物调水、节能减排等多项技术。经过一年的试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现将生产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产养殖已进入4.0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戈贤平指出,自从1960年我国总结出"八字精养法",开启了中国水产养殖1.0时代,发展至今,中国水产养殖已经进入4.0时代,绿色高效养殖技术开始得到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大宗淡水鱼池塘三级净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集污式网箱+短程净水系统养殖模式等得到了良好的实践与操作,"为了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推进现代渔业转型  相似文献   

7.
<正>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是2012年从美国大豆协会引进,又称为池塘内循环“跑道式养殖”。该养殖技术为传统池塘养殖与流水养殖的技术集成,将传统池塘“开放式散养”模式革新为池塘循环流水“圈养”模式,是一种在池塘内采用小面积(小于5%)高密度养鱼,大面积(大于95%)养水的养殖方式。在养鱼槽中高密度“圈养”附加值高的吃食性鱼类,外围净化区放养花白鲢、螺蛳、河蚌等品种,同时种植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实现养殖水体的自然净化。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调控高密度海水养殖池塘的水环境状况,构建了以人工湿地为核心的"鱼-虾-贝-草"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比较人工湿地连续流与间歇流,以及种植盐角草(Salicornia europaea)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时的净化效率,研究适用于海水池塘养殖系统的人工湿地运行方式及植物种类。通过比较不同养殖模式下池塘水质及养殖对象生长情况,分析人工湿地对养殖池塘水体的调控效果,探讨循环养殖模式对池塘产量的提升效果。结果显示:人工湿地间歇运行时(水力负荷为300 mm/d),其净化效率相比于连续运行有显著提升;盐角草湿地出水中的氮、磷质量浓度显著低于互花米草湿地;虽然排、换水频率有较大差异,循环养殖模式与传统养殖模式下养殖池塘水体氨氮(NH^+_4-N)和亚硝酸盐氮(NO^-_2-N)质量浓度均处于较低水平;采用基于湿地循环水处理的文蛤(Meretrix meretrix)和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分池组合混养模式能进一步提高脊尾白虾的单位面积产量,并有效控制养殖废水排放。研究表明:基于人工湿地的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具有较强的环境效益,可为江苏地区海水池塘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效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多种生物修复技术结合池塘工程改造手段,构建封闭型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系统。养殖水体的水质指标监测结果表明,该循环系统对TN、TP、NH4+-N及COD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62.89%、60.24%、56.52%、47.81%,具有很好的净化效果,能够满足养殖用水的要求,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实现了养殖尾水零排放。该循环水养殖模式符合当前太湖保护的规划要求。  相似文献   

10.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发展现状简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自2012年开始在我国推广,至2018年底已在全国10多个省(区、市)建成流水养殖槽2000多条,覆盖池塘近4万亩。笔者介绍了该模式的技术原理及要点、推广示范概况,总结出该模式推广过程仍存在吸污率偏低,净化生态养水区面积太小、配备不足,养殖品种需要进一步筛选的问题,继而提出研究制定粪污收集率测算标准方法,力争将粪污收集率提升至70%以上,严格防止过高密度养殖,推水养殖区占池塘面积不得超过5%,养殖名优品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由于池塘养殖是一个开放性系统,长期高密度的养殖使得养殖尾水的排放成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减少养殖自身带来的污染,将传统渔业逐步向低碳、生态方向发展,金坛市水产技术指导站将循环水与河蟹养殖有机结合,在儒林镇大亭村281×667 m2连片养殖区进行了河蟹池塘循环水低碳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2013年产河蟹127 kg/667 m2,青虾55 kg/667 m2,平均纯收益12 635元/667 m2,且养殖尾水中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太湖流域二级排放标准。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池塘工程化养殖又称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是近年创新应用的新型池塘养殖模式。相比于传统养殖模式,池塘工程化养殖模式在工艺理念、技术装备及养殖方式等方面具有重大革新,通过利用气提式推水设施创造流水环境,配置吸污装置及水质净化生物区,种养结合,实现水体的原位修复,达到高效、生态、低碳、循环的效果。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了不同品种的池塘工程化养鱼模式探索,现将几种常见池塘工程化养鱼模式及其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又称跑道式池塘养殖模式、IPA、IPRS等)是一种新型的水产养殖模式,其核心是在室外池塘设置一定数量长方形养殖水槽,将养鱼和养水在空间上隔离,水槽配套增氧机、推水泵、集污槽等设施,通过水槽高密度流水养殖和池塘水体循环流水自净,实现池塘养殖尾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9月16日,唐山市农牧局组织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有关专家对唐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唐山海都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实施的"河北省水产重点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的"海水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示范项目"课题进行现场验收。该"海水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示范项目"试验示范面积4hm2,设养殖水槽8条880m2,在中国海洋大学技术支撑下,构建了适合北方地区的海水池塘工程化循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我们在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湖滨村境内的常州市水产良种引繁中心的滆湖养殖基地,进行了淡水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的试验,通过建立集约化养殖区、生态化养殖区、尾水汇集区、生物净化区、净水  相似文献   

16.
在日照建立了面积667m2的池塘生物复合利用模式净化养殖池塘。通过栽培大型藻类、底播贝类和刺参、混养中国对虾等建立新型生态化养殖模式。重点监测复合利用模式对养殖排放水的集中净化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养殖排放水通过复合利用模式系统净化后氨氮降低29.62%、底质硫化物降低36.11%。菲律宾蛤仔、中国对虾、鼠尾藻、刺参等生长健康,生物学特征正常、无病害发生。净化养殖池塘对养殖排放水水质净化效果显著,经净化处理后的养殖排放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水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编制的《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示范推广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实施,要求针对养殖品种与配套技术模式、生态环境及水质净化模式、全价饲料应用与粪污生态化处理、产品品质与质量安全控制以及工程化信息化集约化设施设备等关键问题,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牵头,联  相似文献   

18.
<正>为调整养殖结构模式,增加优质品种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济宁市任城区水产局在2009年进行了池塘网箱养殖黄鳝试验。其养殖模式有以下优点:网箱设在池塘中养殖黄鳝,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是增加优质品种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有益途径。现将有关养殖  相似文献   

19.
刘茂清 《齐鲁渔业》2013,(10):30-32
2011年7月-2012年11月,山东省邹城市水产局承担实施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淡水池塘浮动草床微生态调控低碳多元养殖技术推广”。项目选定邹城市北宿镇、城前镇为实施区域,推广面积353hm^2(5300亩),主要推广了池塘水体生态调控养殖技术、池塘多元化养殖模式和病害生态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一、什么是陆基水产养殖技术 陆基水产养殖技术(1and-basedfishfarming)是一种全面摆脱自然海、淡水水域,采用全封闭式循环,运用高新技术组装的环保型、集约化养殖技术,体现了节水、环保和高密度养殖的要求。它的特点是养殖水体循环利用,不投放药物和激素,排放水体经过处理对环境无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