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广华占2号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水稻新品种,早造米质达省标优质3级,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2018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
金科优66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用武汉金科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选育的金科1A与自育强恢复系恩恢66配组选育而成的三系杂交早熟籼稻新组合,表现产量高、抗稻瘟病能力强,抗寒力强等特点,201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五山软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水稻新品种,晚季米质达国标和省标优质2级,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丰产性好,2017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我们在此报道其育种历程,以扩大该品种在优质稻育种应用中和产业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吉粳88号是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于1999年以日本高产优质品种奥羽346号为母本,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抗逆性强、大穗、少蘖的长白9号为父本育成的水稻品种。抗稻瘟病性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鉴定为叶瘟为抗、穗瘟中抗。  相似文献   

5.
吉粳88号是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于1999年以日本高产优质品种奥羽346号为母本,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抗逆性强、大穗、少蘖的长白9号为父本育成的水稻品种.抗稻瘟病性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鉴定为叶瘟为抗、穗瘟中抗.  相似文献   

6.
双珍丝苗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水稻新品种,高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2012-2014年晚季参加广东省区试,2015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黄广丝苗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水稻新品种,米质达国标优质2级、省标优质2级,高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201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
红丝苗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软红米为母本、五山丝苗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晚兼用型常规优质特用稻红米新品种。米质鉴定为国标优质3级、省标优质3级,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2014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6年广东省种植面积1.9万亩,是目前广东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红米品种。  相似文献   

9.
水稻富源4号特征特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稻富源4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2000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0】0011号)。该品种米质中等,中抗稻瘟病,  相似文献   

10.
<正>绥粳17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和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育成的早熟粳稻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二积温带种植。其产量高、稳产性好、米质优良、秆强、抗倒伏、抗稻瘟病性强和耐冷性强,201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黑审稻2014008。1选育过程2002年以日本优质米越光为母本,以绥粳3  相似文献   

11.
优质水稻品种黄广太占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广太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应用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水稻新品种,丰产性突出,区试产量比对照种粤晶丝苗2号平均增产11.44%,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增产14.33%。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米质鉴定为部标优质1级,植株较矮,抗倒力强,2020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笔者探讨了六级核心种质黄华占到十一级核心种质黄广太占的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2.
浙106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常规高产早籼新品种,2007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两年区试平均产量7.43 t/hm2,比对照金优402增产1.24%,全生育期109.4 d,比对照短1.1 d。表现株形紧凑、茎秆粗壮、抗倒性强、大穗大粒、丰产性好、抗白叶枯病等特点,稻瘟病抗性优于对照,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3.
冈早籼11号是黄冈市农业科学院用鄂早18与优质抗稻瘟病亲本GD-1杂交并回交,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结合传统育种方法选育而成的常规早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中抗稻瘟病、适合直播、株型叶形好、品质较优等特点,201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4.
郑麦 98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广适性、抗倒小麦新品种, 2002年 9月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予以审定.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团队和中垦锦绣华农武汉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两系杂交中稻品种E两优476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6006。E两优476是用抗稻瘟病的两系不育系"E农1S"作母本,恢复系"R476"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稻品种。E两优476株型适中,茎秆较粗,倒1、2节微外露,分  相似文献   

16.
五山美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应用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常规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产量与对照种深两优58香优占(三系杂交稻)相当。介绍了五山美占的选育过程、选育结果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强筋小麦新品种--郑麦 9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麦 98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广适性、抗倒小麦新品种, 2002年 9月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予以审定.  相似文献   

18.
<正> 郑麦98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广适性、抗倒小麦新品种。2002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恩恢142是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用恩恢58作母本,自育抗稻瘟病中间材料894-396(82州繁7/国际所1号F4)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抗稻瘟病中熟中籼恢复系,具有抗稻瘟病、恢复力强、配合力高、花粉量足等特点。与绵5A配成的杂交水稻组合绵5优142于201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米质达国标3级优质稻谷标准。  相似文献   

20.
华优广抗占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最新育成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2003年5月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