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选择合适的红、蓝光LED组合,能够形成与植物光合作用和形态建成的光谱吸收峰值基本吻合的光源,而保证光源在照射面内辐照度均匀分布是非常重要的。文章采用点光源模型,设计了两种红、蓝光LED组合阵列:阵列1,红、蓝光LED个数比为1∶1,LED间隔均匀排列;阵列2,红、蓝光LED个数比为4∶1,4个红光LED分别位于正四边形的顶点,蓝光LED位于4个红光LED的中心位置。通过数值计算和光学软件Trace Pro仿真表明:阵列2在辐照度分布均匀性上优于阵列1。在阵列二的基础上进行如下优化和改进:增大阵列组合的LED间距。改进后的LED提高了照射面内R/B比的均匀化程度;由于其阵列相邻LED间距较大,有利于电路板的焊接和LED阵列整体散热。通过工作电流的改变来控制光源光强和得到植物补光所需的R/B比。模块化的设计可以实现快速安装、更换和拓展的目的,并保持照射区域内辐照度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2.
通过探索LED光源在草菇栽培上的精准化应用,为工厂化草菇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草菇V23为材料,设置LED光质6个处理:对照白光(CK)、红/蓝=1∶1、红/蓝=1∶2、红/蓝=2∶1、单红光、单蓝光,研究不同光质对草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红光与蓝光的比为1∶1 菌丝长势表现为较强,对其他指标影响不明显。不同LED光源的光质对菌丝生长速度影响很大,从结果可以看出,红蓝光比例为1∶2对菌丝的生长有显著(P<0.05)的作用,并且持续保持领先有促进作用,其次是红蓝光比例为1∶1,并且LED光源的光质对菌丝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前期,到菌丝后期作用不大。对草菇菌丝生物量的影响最大的是红/蓝光的比例分别为1∶2和1∶1,其分别比CK提高了28.29%和19.97%,呈极显著(P<0.01)差异;同时菌丝分支距离相对较小,分别比CK的菌丝分支距离减少了16.03%和15.13%,整体表现菌丝浓密,且长势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3.
通过设置红、蓝光质比为1∶1、1∶3、3∶1的3组光源,以白色荧光灯为对照,研究LED红蓝光配比对菠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为LED光源在菠菜生产上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相比于白光,红蓝混合光可以提高菠菜可溶性糖、蛋白质及维生素C的含量,显著降低硝酸盐的积累。红蓝混合光中适宜的红光比例有利于茎的伸长和叶片发育,适宜的蓝光比例能促进叶片发育和茎的生长变粗,过高蓝光比例则降低植株的叶面积。当红、蓝光比例为3∶1时,菠菜可溶性糖含量、生物产量、株高有最大值,最大叶面积和叶片数有次高值,蛋白质含量较高,硝酸盐含量最低;且具有适合的根冠比,菠菜地下部和地上部生长平衡,有利于提高产量。因此,红、蓝光比例为3∶1,菠菜的生长和品质较佳,适用于菠菜的LED光源栽培。  相似文献   

4.
补光灯类型对设施草莓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补光灯对草莓植株光合特性、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草莓设施栽培补光灯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红颜草莓’为供试材料,在温室大棚进行草莓补光试验,共设5个类型的补光灯处理,分别为激光生长灯(T1)、红蓝光配比为4.9∶1的LED灯(T2)、红光荧光灯(T3)、红蓝光配比为3∶1的LED灯(T4)和高压钠灯(T5),以不补光为对照,测定不同补光灯处理下草莓植株的光合参数、形态指标及草莓果实的产量和品质。【结果】红蓝光配比为4.9∶1的LED灯和红光荧光灯更有利于提高草莓植株的光合参数,红光荧光灯下草莓植株的营养生长最旺盛,但最终产量并不高;红蓝光配比为4.9∶1和3∶1的LED灯以及高压钠灯对促进草莓提前成熟的效果最好,果实单果质量和最终产量也以红蓝光配比为4.9∶1和3∶1的LED灯下最高;高压钠灯处理下草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最大,果实VC含量在红蓝光配比为3∶1的LED灯下最大。【结论】红蓝光配比为4.9∶1的LED灯最有利于促进草莓植株的光合和生长,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综合考虑认为,红蓝光配比为4.9∶1的LED灯可作为冬春季节寡日照地区大棚草莓较好的补光光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补光灯对草莓植株光合特性、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草莓设施栽培补光灯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红颜草莓’为供试材料,在温室大棚进行草莓补光试验,共设5个类型的补光灯处理,分别为激光生长灯(T1)、红蓝光配比为4.9∶1的LED灯(T2)、红光荧光灯(T3)、红蓝光配比为3∶1的LED灯(T4)和高压钠灯(T5),以不补光为对照,测定不同补光灯处理下草莓植株的光合参数、形态指标及草莓果实的产量和品质。【结果】红蓝光配比为4.9∶1的LED灯和红光荧光灯更有利于提高草莓植株的光合参数,红光荧光灯下草莓植株的营养生长最旺盛,但最终产量并不高;红蓝光配比为4.9∶1和3∶1的LED灯以及高压钠灯对促进草莓提前成熟的效果最好,果实单果质量和最终产量也以红蓝光配比为4.9∶1和3∶1的LED灯下最高;高压钠灯处理下草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最大,果实VC含量在红蓝光配比为3∶1的LED灯下最大。【结论】红蓝光配比为4.9∶1的LED灯最有利于促进草莓植株的光合和生长,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综合考虑认为,红蓝光配比为4.9∶1的LED灯可作为冬春季节寡日照地区大棚草莓较好的补光光源。  相似文献   

6.
不同红蓝光配比对茶树生长及生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红蓝光配比对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以黔湄601茶树苗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红蓝光配比下茶叶干鲜质量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黄素、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及咖啡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100%的红光有利于茶树芽叶质量、茶多酚含量的增加,100%的蓝光有利于光合色素的积累;与红蓝单一光质相比,复配光质红光∶蓝光=1∶3处理显著提高了茶树芽叶游离氨基酸、花黄素含量,降低了酚氨比;与红光∶蓝光=1∶1相比,复配光质红光∶蓝光=1∶3处理显著提高了茶树芽游离氨基酸、芽叶花黄素含量,降低了叶酚氨比。说明蓝光比例增加有利于茶树芽叶的品质形成,红蓝光质比为1∶3最有利于茶叶功能成分的积累,是茶叶设施栽培的理想光源。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了不同光质(100%红光、70%红光+30%蓝光、50%红光+50%蓝光、30%红光+70%蓝光、100%蓝光)及光强(40和100μmol/m~2/s)的LED光源对‘黄皱叶’玉簪(Hosta‘Huangzhouye’)组培苗增殖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玉簪的增殖数随着蓝光比例的增加有上升趋势,最适增殖条件为光强100μmol/m~2/s,光质为3∶7的红蓝复合光。红光有利于促进‘黄皱叶’玉簪的伸长生长,而蓝光能够抑制这种现象的产生。蓝光能促进玉簪叶片数、鲜重、干重的增加,100%蓝光时叶片数最多,鲜重、干重也达到最大值。蓝色光与红色光相比,更有利于叶绿体色素的合成。玉簪的净光合速率在红蓝光质比为1∶1时最高,且低光强条件明显优于高光强条件。综合光强、光质两方面的因素,在40μmol/m~2/s,光质为1∶1的红蓝复合光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最高,达到1.153。  相似文献   

8.
LED光源不同光质对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发光二极管((1ight-emitting diode,LED)光源,以白色荧光灯为对照,研究红光、蓝光、红蓝组合光(R/B=9∶1、8∶2,7∶3、6∶4、5∶5)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红蓝光处理下黄瓜幼苗生长不良,红蓝组合光处理的黄瓜幼苗在生长、色素合成较单一红蓝光有明显的优势.红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黄瓜、番茄和西兰花为材料,研究了5种不同红蓝光配比(R:B比)LED光源对蔬菜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蔬菜幼苗生长均以R:B比为5:1时最佳,表现为植株矮壮,最大叶长、叶宽和鲜重、干重均为最大。此外,R:B比为5:1时,黄瓜和番茄根系生长最佳,但西兰花根系以R:B比为2:1时最长,说明不同蔬菜作物根系生长可能需要不同R:B比。不同R:B比LED光源对3种蔬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无明显规律。综上,适合上述3种蔬菜育苗的LED光源光谱最佳红蓝光配比为5:1。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LED光质对小白菜品质的影响,为提高叶菜类的营养品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镝灯为对照,设置4种不同光谱能量分布的LED光质处理,即红光、蓝光、绿光、红蓝组合光(红光∶蓝光=6∶1)处理,观测不同处理下的小白菜生长情况。[结果]红蓝组合光处理下,小白菜鲜重和干重最大,磷、钾含量最高,亚硝酸盐含量最低;粗蛋白含量在蓝光处理下最高。[结论]红蓝组合光是适合小白菜生长的光源,可应用于作物的生产栽培中。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不同光源对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l)不定芽再生的影响,采用LED红光、LED黄光、LED蓝光及对照荧光灯光源,选用12-1、12-2、12-3三个结球甘蓝材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LED红、黄、蓝色光源下,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100%;在不定芽的诱导中,LED红光的诱导率显著大于LED黄光,与荧光灯没有显著差异,平均诱导率高低依次为:红光>荧光>蓝光>黄光;在继代过程中,从再生系数看,LED红光与LED黄光存在显著差异,与荧光灯存在较明显差异,再生系数高低依次为:红光>蓝光>荧光灯>黄光;在根的诱导中,平均诱导率高低依次为:荧光>红光>蓝光>黄光,培养期间观测发现,LED光源下诱导的根粗壮,须根多,LED红光最明显;但在LED光源培养下有明显的褪绿和瓶壁凝露现象,LED红光下凝露最重;LED光源下先长愈伤组织再长腋芽,叶片变小且易碎,生长势弱,蓝光光源下节间伸长有明显的徒长现象;而荧光灯光源愈伤组织少,腋芽生长正常,没有出现以上现象。  相似文献   

12.
以红肉火龙果‘紫蜜龙’为试验材料,设蓝光与红光比例分别为1∶8、1∶6、1∶4、1∶3、1∶2的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 LED)为实验处理,白光LED作对照进行补光(CK),光源分置在50 cm和70 cm这2个高度;同时设置不补光对照(CK_0)。通过比较不同处理间的花芽分化、物候期、果实品质,筛选出能够促进春季提前现蕾、增加花芽数量及提高果实品质的最佳补光方案。结果表明:补光处理分化的花芽数量比不补光多;蓝光与红光比例1∶4、光源高度50 cm的组合,花芽分化数量最多,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平均单产达到了2.236 kg/株;蓝光与红光比例1∶2、光源高度50 cm的组合,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对最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3.
探索增施CO2与补光互作对辣椒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温室辣椒增施CO2与补光提供理论依据。以37-94辣椒为供试材料,探究3个CO2与补光互作处理(T1:LED红光∶蓝光=5∶1+CO2;T2:LED红光∶蓝光∶白光=3∶2∶1+CO2;T3:植物补光灯+CO2)条件下,增施CO2与补光对辣椒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LED红光∶蓝光∶白光=3∶1∶1+CO2处理下,辣椒植株株高、茎粗、叶宽、叶长和叶绿素含量均有所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较对照分别提高48.07%、66.67%、31.17%,产量为4 435.00 kg/667 m2。LED红光∶蓝光∶白光=3∶1∶1+CO2处理下能够促进辣椒植株生长,提高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LED光质对辣椒采后果实品质的影响,以黑暗处理为对照,采用LED白光、红光和蓝光分别对辣椒(Capsicum annum L.)P1833的采后果实进行处理,并对果实质量和硬度、辣椒素类物质、维生素C、氨基酸含量等商品性和风味营养指标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LED白光处理可显著降低辣椒果实中的辣椒素类物质含量,提高叶绿素含量(P<0.05);LED红光处理的辣椒果实质量和硬度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LED蓝光处理果实辣椒素类物质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显著高于LED白光和红光处理,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和白光处理(P<0.05)。此外,LED蓝光处理辣椒果实中的总氨基酸、人体必需氨基酸、儿童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含量均达到或接近对照的2倍,且人体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对照和其他光质处理。综上,LED白光能够延缓辣椒果实褪绿,LED红光可保持果实商品性,LED蓝光在增加果实氨基酸营养价值方面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光谱能量分布对文心兰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调制获取不同光谱能量分布的光源,以荧光灯为对照,研究其对文心兰原球茎诱导、增殖及生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有利于原球茎的诱导,并促使原球茎产生最高的增殖系数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最低的分化出芽率;蓝光使原球茎产生最高的蛋白质含量、酶系活力和分化出芽率;单一红光促进文心兰生根苗茎的伸长,但不利于叶片色素的形成;单一蓝光抑制生根苗茎的伸长,促进叶片蛋白质和色素的合成;红蓝光谱分布处理的生根苗的生长量、干重、能效和酶系活力指标均高于荧光灯对照,色素含量与荧光灯对照无显著差异;红光LED促进文心兰原球茎的诱导,蓝光LED促进分化,红蓝光谱构成的LED光源更有利于生根组培苗的正常生长,是替代荧光灯的理想光源。   相似文献   

16.
不同蓝红光质组合LED灯对绿豆芽苗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绿豆芽苗菜的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以极早绿珍珠二号绿豆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4组不同蓝红光质组合LED灯及荧光植物生长灯(CK)对绿豆芽苗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3和1∶5蓝红光质组合LED灯对绿豆芽苗菜全株生物量和地下部生物量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以1∶5蓝红光质组合的效果最佳,其在第21天时的全株生物量比CK高12.55%。1∶1蓝红光质组合对绿豆芽苗菜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对其叶绿素含量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在第7天时其叶绿素含量比CK高54.72%,其他蓝红光质组合对绿豆芽苗菜的叶绿素含量具有一定抑制作用。4组蓝红光质组合LED灯对绿豆芽苗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Vc含量均有一定促进作用,但高比例红光组合更有利于绿豆芽苗菜生长。  相似文献   

17.
以不结球白菜和番茄幼苗为材料,利用LED精量调制光源,设黄光(Y)、绿光(G)、红光(R)、蓝光(B)和红蓝组合光(R∶B=6∶1)5个LED光处理,以日光色镝灯为对照,探讨了不同LED光源对植株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密度红蓝光对番茄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LED处理下不结球白菜体内GA3含量最高;红蓝光6∶1 LED处理下不结球白菜ABA,IAA和ZR含量最高。番茄幼苗IAA含量在绿光LED处理下最高,GA3含量在蓝光LED处理下最高,ABA和ZR含量在红蓝光6∶1 LED处理下含量最高。通过研究不同密度红蓝光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发现,不同红蓝光密度下,番茄叶片IAA,GA3和ZR含量随着光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ABA含量与光密度的大小成反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LED红蓝光质对桉树组培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桉树高品质生产提供新方法及理论依据。【方法】以"广林9"株高约1.5cm的未生根桉树组培苗为供试材料,红光波长612nm、蓝光波长457nm的LED灯板和控制器为人工光源,设置T1(单色红光)、T2(单色蓝光)、T3(红光∶蓝光=1∶4)、T4(红光∶蓝光=2∶3)、T5(红光∶蓝光=3∶2)、T6(红光∶蓝光=4∶1)等6个处理,以荧光为对照(CK),测定桉树组培苗的形态指标、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糖等,探究不同光质对桉树组培苗形态指标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单色蓝光、红光∶蓝光=4∶1处理可促进桉树组培苗生根;单色红光、红光∶蓝光=1∶4处理的组培苗株高和叶片数较大,可促进桉树幼苗形态生长;红光∶蓝光=1∶4处理对植株叶绿素、干物质积累、可溶性糖积累较有利。【结论】单色蓝光、红光∶蓝光=4∶1处理可促进桉树生根诱导;单色红光、红光∶蓝光=1∶4处理对桉树组培苗株高、茎叶生长较有利,更有利于桉树组培苗的形态建成;红光∶蓝光=1∶4处理的桉树组培苗干物质量、光合色素、可溶性糖积累方面较为合适,但对植株形态建成各方面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以3个玉簪品种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五种光质及两种光强对其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宠物’玉簪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在LED灯光强40 lx和红蓝光质比7∶3光强40 lx条件下较高,而‘黄皱叶’玉簪则在LED灯光强40 lx和红蓝光质比1∶1光强40 lx条件下较高,‘精毯’玉簪则在LED灯光强40lx和红蓝光质比7∶3光强100 lx条件下最高。低强度LED灯对‘宠物’和‘黄皱叶’玉簪叶片净光合速率较为有利,并且复合光中红光对于玉簪叶片光合速率的提升作用优于蓝光。  相似文献   

20.
3种不同LED光质配比对芹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不同LED光质配比对芹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为LED光源在芹菜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津南实芹’为材料,利用红光波长为657nm(±20nm)和蓝光波长为454nm(±20nm)的LED灯板和控制器为人工光源,设置T1(R/B=3∶1)、T2(R/B=1∶1)、T3(R/B=1∶3)3个处理,以1个荧光灯处理为对照(CK),采用水培法栽培,在不同的光照环境下栽培55d。结果表明:T1、T2、T3处理相比CK可以有效提高芹菜维生素C质量分数,减少纤维素质量分数;红光所占比例增大有助于株高、叶片数、叶柄长、可溶性糖的提高和根冠比的减小;蓝光所占比例大有利于芹菜可溶性蛋白和还原性糖质量分数提高,纤维素和硝酸盐质量分数的减少;T1(R/B=3∶1)处理下株高、最大叶柄长、叶片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且硝酸盐质量分数较低、根冠比最低,表现出良好的生长和品质特性,所以T1(R/B=3∶1)处理更有利于芹菜的生长和品质的提高。总之,LED光源下红蓝光比为3∶1时能够明显提高‘津南实芹’的品质和单株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