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了亚硝酸盐(NO2--N)和硫化物(S2-)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幼虾急性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死亡率随着NO2--N和S2-浓度的升高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上升。NO2--N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48、72、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08.09、90.08、73.02、69.74mg/L。S2-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48、72、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2.96、9.57、7.62、4.63mg/L。克氏原螯虾幼虾对NO2--N和S2-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6.97mg/L和0.46mg/L,为相应渔业水质标准的35倍和2.3倍,说明克氏原螯虾对NO2--N和S2-的毒性具有一定的耐受力,且对NO2--N的耐受能力强于S2-。  相似文献   

2.
亚硝酸盐和硫化物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了亚硝酸盐(NO2--N)和硫化物(S2-)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幼虾急性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死亡率随着NO2--N和S2-浓度的升高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上升。NO2--N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48、72、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08.09、90.08、73.02、69.74mg/L。S2-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48、72、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2.96、9.57、7.62、4.63mg/L。克氏原螯虾幼虾对NO2--N和S2-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6.97mg/L和0.46mg/L,为相应渔业水质标准的35倍和2.3倍,说明克氏原螯虾对NO2--N和S2-的毒性具有一定的耐受力,且对NO2--N的耐受能力强于S2-。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盐度为6的海水中不同K 浓度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e chinensis)幼虾存活率的影响,并测定中国明对虾幼虾在不同K 浓度水质中的耗氧率及窒息点。结果表明:(1)K 含量过低或过高,均会成为影响中国明对虾幼虾生存的限制因子,中国明对虾幼虾对K 的生存适宜范围为16.00-165.80 mg/L,K 质量浓度低于16 mg/L时,中国明对虾幼虾的存活率随K 浓度的增加而上升;而当K 质量浓度高于165.80 mg/L时,中国明对虾的存活率随K 浓度的增加而下降。(2)水中不同K 浓度会对中国明对虾幼虾的耗氧率产生影响,在K 质量浓度分别为20 mg/L6、0 mg/L和120 mg/L,水温为(18.5±0.5)℃条件下,中国明对虾幼虾5 h平均耗氧率分别为(0.801±0.059)mg/g.h、(0.719±0.057)mg/g.h、(0.828±0.047)mg/g.h。(3)不论是低K 浓度组还是高K 浓度组,中国明对虾幼虾窒息点均明显高于正常海水K 浓度组,当水温为(19.4±0.1)℃,中国明对虾幼虾在K 质量浓度为20 mg/L、60 mg/L和120 mg/L时的窒息点分别为(1.469±0.006)mg(O2)/g、(1.350±0.005)mg(O2)/g、(1.496±0.006)mg(O2)/g。  相似文献   

4.
亚硝酸盐氮对金鱼鱼种的急性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亚硝酸盐氮对体长(6.50±0.50) cm、体质量(9.12±0.45) g金鱼的急性毒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金鱼对亚硝酸盐氮的耐受性随接触时间的增加而明显降低;亚硝酸盐氮对金鱼24、48、72、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328.726、784.352、731.890、341.470 mg/L,95%可信区间依次为(1070.889~1648.393)、(578.031~1064.193)、(580.943~922.001)、(283.320~411.504)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34.15 mg/L.  相似文献   

5.
Cu2+和Cd2+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了Cu2+和Cd2+对克氏原螯虾幼虾(体重0 0142~0 0308 g)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对Cu2+、Cd2+均会产生较强的毒性效应,其对Cu2+、Cd2+的耐受性随接触时间延长而明显降低.Cu2+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 h、48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0.854 mg/L、10.595 mg/L;Cd2+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 h、48 h、72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315 mg/L、1.371 mg/L和0.414 mg/L.Cu2+、Cd2+对其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0.375 mg/L、0.027 mg/L,为相应渔业水质标准的3.8倍和 5.5倍,表明克氏原螯虾具有较强耐受Cu2+和Cd2+污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了Cu2+和Cd2+对克氏原螯虾幼虾(体重0.0142~0.0308g)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对Cu2+、Cd2+均会产生较强的毒性效应,其对Cu2+、Cd2+的耐受性随接触时间延长而明显降低。Cu2+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h、48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0.854mg/L、10.595mg/L;Cd2+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h、48h、72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315mg/L、1.371mg/L和0.414mg/L。Cu2+、Cd2+对其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0.375mg/L、0.027mg/L,为相应渔业水质标准的3.8倍和5.5倍,表明克氏原螯虾具有较强耐受Cu2+和Cd2+污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水温21~23℃,pH 8.2~8.5,溶解氧6.00~7.50mg/L的条件下,采用半静水法研究了非离子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对全长(1.6±0.2)cm、体质量为(0.11±0.05)g的暗纹东方鲀稚鱼的急性毒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暗纹东方鲀稚鱼受到非离子氨氮和亚硝酸盐氮胁迫后,先后出现鱼体体色变白、扭曲、侧游、失去平衡、昏迷等中毒症状。随着非离子氨氮和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的提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暗纹东方鲀稚鱼死亡率逐渐升高,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非离子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对暗纹东方鲀稚鱼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46mg/L(95%置信限0.34~0.64mg/L)和290.12mg/L(95%置信限255.16~329.87mg/L),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46 mg/L和29.01mg/L。非离子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对暗纹东方鲀稚鱼具有一定毒性,且非离子氨氮毒性大于亚硝酸盐氮毒性。  相似文献   

8.
Cr6+、Zn2+、Hg2+对凡纳滨对虾幼虾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04年8月在浙江华兴海水种苗有限公司以养殖日龄40 d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作为实验动物,开展了Hg2+、Zn2+、Cr6+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的急性毒性和加和等毒性强度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Hg2+对凡纳滨对虾幼虾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415、0.357、0.264、0.209 mg/L;Zn2+对凡纳滨对虾幼虾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35.362、22.709、17.041和13.569 mg/L;Cr6+对凡纳滨对虾幼虾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40.892、 27.498、 21.635和13.573 mg/L.凡纳滨对虾幼虾对Cr6+、Zn2+、Hg2+ 96 h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136、0.136和0.0021mg/L.各重金属离子毒性大小依次为Hg2+>Zn2+≈Cr6+.Hg2+-Zn2+、Hg2+-Cr6+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的96 h联合急性毒性表现为协同作用.Zn2+-Cr6+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的96 h联合急性毒性表现为,低毒性强度的Zn2+对Cr6+具拮抗作用,低毒性强度的Cr6+则对Zn2+具加和作用,而当Zn2+与Cr6+毒性强度相当时表现为相互独立作用.并就Hg2+、Zn2+、Cr6+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凡纳滨对虾幼虾对Hg2+、Zn2+、Cr6+的安全浓度以及重金属离子间联合毒性效应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幼体对亚硝酸盐氮的忍耐性随接触时间的增加而明显降低,本试验结果表明,亚硝酸盐氮对罗氏沼虾第9期幼体的毒性;24h的半致死浓度为39.81mg/L,48h的半致死浓度为25.63mg/L;96h的半致死浓度为9.71mg/L,安全浓度为0.97mg/L。  相似文献   

10.
Hg2 的对克氏原螯虾的毒性大于Cr6 。Cr6 对克氏原螯虾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35.48 mg/L、165.23 mg/L、117.51 mg/L、92.52 mg/L;Hg2 对克氏原螯虾24 h、48 h、72 h、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85 mg/L、0.65 mg/L、0.35 mg/L、0.08 mg/L。Cr6 、Hg2 对克氏原螯虾的安全浓度分别为9.25 mg/L、0.008 mg/L,其安全浓度分别为相应渔业水质标准的92.5倍和16倍,表明克氏原螯虾具有强的耐Cr6 和Hg2 污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牡蛎肉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提供具有应用价值的基础数据,系统地探讨了中国主要养殖区新鲜牡蛎食品化学特性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不同养殖海域及不同品种牡蛎的粗蛋白、脂肪、灰分、糖原和牛磺酸含量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牡蛎中锌(Zn)含量最高,各金属元素含量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性(P<0.05),其中汕头牡蛎的锌、铜(Cu)、镉(Cd)和铅(Pb)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样品(P<0.05)。呈味物质特征表现为,呈味氨基酸含量丰富,核苷酸及其关联化合物和甜菜碱含量均具有较强的地域和品种间差异性(P<0.05),其中甜菜碱含量呈"南低北高"的特征,品种间差异表现为香港牡蛎含量最低,福建牡蛎最高。醛类是新鲜牡蛎特征气味的重要组分,各地区牡蛎中检出的气味物质数量和种类有所不同;关键风味物质(ROAV≥1)中,1-辛烯-3-酮是汕头牡蛎最关键风味物质,而其他牡蛎中(E,Z)-2,6-壬二烯醛对风味贡献最大。综上,不同地理群体牡蛎的一般营养成分、牛磺酸、呈味物质和气味成分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静水试验方法,研究低pH对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的急性毒性。试验用日本囊对虾平均体长(48. 87±4. 81) mm,设定pH梯度为3. 8、4. 1、4. 4、4. 7、5. 0,对照组pH为8. 0±0. 1,统计日本囊对虾在低pH胁迫下的死亡率,分析pH对日本囊对虾的半致死摩尔浓度(LC50)和半致死时间(LT50)。结果显示:在相同pH下,日本囊对虾的死亡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在相同的胁迫时间内,日本囊对虾死亡情况与水体pH呈负相关(R <0,P <0. 01); pH对日本囊对虾胁迫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摩尔浓度(LC50)分别为:7. 907×10-5、5. 140×10-5和3. 673×10-5mol/L,安全摩尔浓度(SC)为3. 673×10-6mol/L,对应的pH分别为4. 102、4. 289、4. 435、5. 435;水体pH 4. 1、pH 4. 4、pH 4. 7胁迫日本囊对虾的半致死时间(LT50)分别为58. 821、93. 771和139. 549 h。本研究可为研究日本囊对虾的养殖、对低pH的耐受性及耐低pH品系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雷州湾及其附近海域渔业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物理影响因素,于2016—2017年开展了4个季度的底拖网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运用聚类分析、相似性百分比分析以及冗余分析研究了该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雷州湾附近海域共捕获鱼类256种,以底层鱼类和暖水性鱼类为主;各季节均可划分为两个亚群落(Anosim test:R=0.28~0.77, P<0.01),群落Ⅰ的平均相似性为38.48%~47.44%,相似性的主要贡献种为斑头舌鳎(Cynoglossus puncticeps)、中华海鲇(Tachysurus sinensis)和线纹鳗鲇(Plotosus lineatus)等;群落Ⅱ的平均相似性为41.38%~52.59%,主要贡献种为多齿蛇鲻(Saurida tumbil)、斑头舌鳎和花斑蛇鲻(Saurida undosquamis)等。两个亚群落的平均相异性为57.74%~76.25%;水深是4个季度显著影响鱼类分布的重要生态因子,溶解氧是3个季度显著影响鱼类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综上所述,雷州湾及其附近海域鱼类种类数丰富,高于海州湾、大亚湾等海域;本研究揭示了该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该海域鱼类资源的养护及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末水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的高值化利用,研究了末水坛紫菜的蛋白酶解工艺及其酶解液的抗氧化活性。以酶解产物水解度和还原力为指标,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实验筛选出最适蛋白酶和最佳酶解工艺参数;通过测定酶解液还原力对1,1-二苯基-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作用,研究了最高水解度下的酶解液的抗氧化性活性。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是6种蛋白酶中的最适用酶;最佳酶解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35 g·L-1、加酶量31 200 U·g-1、温度45℃、pH 7.6、酶解时间5 h,在此条件下坛紫菜水解度达31.37%;酶解液还原力为2.2,对DPPH、·OH和O_2^-·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56.26%、85.84%和72.73%。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可以有效水解末水坛紫菜,水解后的酶解产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九孔鲍双列杂交家系子代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中国南方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种质资源近交衰退的难题,笔者以汕尾养殖群体(BD)与深圳野生群体(YS)的九孔鲍作为亲本,采用完全双列杂交建立了4个交配组合,在120日龄、150日龄、210日龄和270日龄时分别对这些交配组合的生长性状(壳长、壳宽和体质量)进行了杂种优势分析和配合力估算。结果显示,杂交子代壳长、壳宽和体质量性状的中亲优势与超亲优势范围分别为5.3-17.0、6.3-15.3、7.8-9.0和-1.0-11.2、-1.2-6.6和-10.9-4.1,反交组相对正交组有较高的中亲优势;BD群体各阶段生长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均为负值,范围分别为-0.19--0.09,-0.11--0.07和-0.40--0.24,YS群体各生长阶段生长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均为正值,范围分别为0.09-0.19,0.07-0.11和0.24-0.40。YS群体与BD群体各生长阶段生长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分别为0.01-0.14、0-0.07和0.02-0.07。BD群体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母本效应效应值均小于YS群体,表明增加野生群体在交配亲本中的数量可有效提高九孔鲍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广东沿海主要养殖区(汕头、汕尾、深圳、珠海、江门、阳江、湛江)养殖牡蛎体内30种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s,PCBs)的含量,评价了其污染水平和致癌风险。结果表明,广东养殖牡蛎中普遍检出PCBs,检出率为97.6%,其质量分数为nd~8.62 ng·g-1(湿质量,下同),平均值为(0.57±1.23)ng·g-1,其中以深圳水域养殖牡蛎体内的PCBs含量最高,珠海次之,汕头、阳江、江门、湛江及汕尾较低。不同地区养殖牡蛎中PCBs的组成模式类似,均以五氯代和六氯代PCBs为主。与国内外部分沿海海域贝类相比,广东省养殖牡蛎中PCBs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广东省养殖牡蛎中PCBs残留量低于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及欧盟国家的贝类卫生标准,食用牡蛎的致癌风险及危害商数均小于美国环保局(EPA)推荐的可接受风险水平,致癌风险处于可接受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利用通用引物对5个栉江珧野生群体(山东长岛、山东日照、山东文登、广东湛江和海南海口) 28S rRNA 和COI 基因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分别得到983bp和623bp的片段,基于28S rRNA序列分析系统发生的结果表明,栉江珧与Atrina vexillumju具有较近的遗传关系。基于COI基因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山东文登群体具有最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AMOVA分析显示,群体遗传分化系数为0.132 3(P<0.001),说明栉江珧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的变异。由28S rRNA和COI基因聚类分析结果推测,由于地理隔离,我国栉江珧南北方群体可能早已分化为不同亚种。这些数据为我国栉江珧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补充了分子生物学资料。  相似文献   

18.
六种水产药物对草鱼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叶素兰  余治平 《水产科学》2007,26(10):564-566
通过试验确定了兴棉宝、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敌百虫、二溴海因、漂白粉、二氧化氯制剂对草鱼鱼种的最低致死质量浓度范围、半致死质量浓度和安全质量浓度。草鱼鱼种对6种药物的敏感性按96 h LC50值为标准依次为:兴棉宝>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漂白粉>二氧化氯>敌百虫>二溴海因。它们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47、0.11、2.75、6.34、8.48、14.1 mg/L。兴棉宝对草鱼鱼种的毒性最大且安全质量浓度低,应禁用;建议慎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而漂白粉、二氧化氯、敌百虫、二溴海因均可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养殖模式对虎龙杂交斑(E.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生长、消化酶活性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选取初始体质量为(143.22±12.48)g的健康虎龙杂交斑鱼种360尾,随机分为3个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A组)、池塘网箱养殖模式(B组)、流水养殖模式(C组),进行为期56 d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B组的存活率、体质量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也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其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A组和C组(P<0.05);B组肠道的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A组(P<0.05);B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A组血清溶菌酶含量和超氧化岐化酶活性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研究表明:池塘网箱养殖模式能更好地促进虎龙杂交斑的生长和消化,工厂化养殖模式则更有利于提高鱼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20.
氨氮对罗氏沼虾幼体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非离子态氨氮对罗氏沼虾幼体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罗氏沼虾幼体24小时半致死的NH3-N浓度值为4.109毫克/升左右,100%死亡的NH3-N值为5.061毫克/升;48小时NH3-N的LC50值范围为1.015-2.112毫克/升,LC值为3.127毫克/升;生产池中的NH3-N值较低,对罗氏沼虾幼体的生长蜕壳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