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莉  陈令会  董军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8):1422-1425
通过对引进的16个桃品种在台州地区物候期、生长量、果实品质和产量的比较表明,在3个早熟品种中,优系春蜜综合表现最好,其成熟期最早,生长量、可溶性固形物、含糖量和产量均优于其他两个早熟品种。在5个中晚熟水蜜桃品种中,赤月在生长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上表现最优,而湖景蜜露则在产量上表现最优。至于6个黄桃品种中,锦香黄桃成熟期最早,含糖量、固酸比和产量表现也最好;而黄金蜜4号在单果重和着色上表现最好,产量上仅次于锦香黄桃。2个蟠桃品种对比研究表明,玉露蟠桃在生长量、可溶性固形物和产量均优于早露蟠桃。通过对16个桃品种总的综合性状的比较筛选认为,早熟桃品种优系春蜜、中晚熟桃品种赤月和湖景蜜露、黄桃品种锦香黄桃和黄金蜜4号、蟠桃品种玉露蟠桃在台州地区表现较优,适合在台州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各地的鲜食桃仍以中晚熟白肉桃为主,其栽培面积超过总面积的85%,优质早熟和晚熟桃品种不多,黄肉桃品种非常缺乏。20世纪80年代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鲜食、加工兼用种“锦绣”黄桃至今在国内尤其是南方地区保持强劲的生命力,但同一熟期的品种过度发展,容易造成销售上的被动。  相似文献   

3.
锦绣黄桃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所于20世纪70年代通过杂交育成的鲜食与加工兼用的晚熟桃品种。目前奉贤区光明镇锦绣黄桃种植面积近667 hm2,并逐渐向邻近省份如浙江嘉善等地推广,成为当地农民致富手段之一。然而,近年来不明病因的成熟期果实腐烂逐年加剧,2002年光明全镇黄桃果  相似文献   

4.
一、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品种 在不同熟区,应以适应自己熟区的主推品种为主,绝不能越区种植.据调查,在中晚熟区种植中熟品种玉米,收获时含水量为30%,中晚熟品种为35%,晚熟品种为39%;中熟、中晚熟品种的单产与晚熟品种相似或高5%.  相似文献   

5.
<正> 目前,我国的晚熟桃已成为世界公认的珍稀果树良种,品种已达23个。它春天同其它桃树一起开花坐果,成熟期却要到深秋的10月至初冬的11月,少数品种到12月份才能成熟,被视为寒冬珍品,售价是早中熟品种的10倍左右。所以近几年,自北到南种植晚熟桃的面积在不断扩大,已从平原、丘陵地区发展到云南、贵州等地海拔2000多米的山地。但由于全国各地的土壤、气候不同,个别红色系晚熟桃,出现着色差和不着色的现象。为满足各地读者的要求,特将影响晚熟桃着色的主要  相似文献   

6.
以23份早熟、26份中熟、11份晚熟黄肉桃品种为材料,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果肉中糖酸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成熟期黄肉桃各糖、酸组分的含量及其所占总量的比例均有差异,并有明显的规律。蔗糖含量及其所占总糖的比例表现为早熟>中熟>晚熟;山梨醇则正好相反,为早熟<中熟<晚熟;葡萄糖和果糖表现为晚熟高于早熟和中熟,早熟与中熟间差异不显著;苹果酸含量及其所占总酸的比例表现为早熟<中熟<晚熟;奎尼酸与苹果酸相反,表现为早熟>中熟>晚熟;不同熟期间柠檬酸差异不显著。不同成熟期的黄肉桃总糖含量、总酸含量差异不显著,但糖酸比和甜酸比则表现为早熟>中熟>晚熟,早熟品种显著高于中熟和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7.
桃属于蔷薇科植物,桃子汁多味美,色泽艳丽,被人们誉为鲜桃寿果。桃树在中国已有 40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品种也有近千个之多,其中主要有黄桃、白桃、油桃、蟠桃四大系列,又有早熟桃、晚熟桃等诸多品种。  相似文献   

8.
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在冀南棉区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裂区设计,调查了冀南棉区棉花的生育期、"三桃"比例、霜前花率以及霜前皮棉产量,分析了棉花早熟品种、中早熟品种和中熟品种在冀南棉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冀南棉区不适宜种植早熟品种,中熟品种的适应性好于中早熟品种。该区可试种中晚熟品种,以求获得更高产量。  相似文献   

9.
自我国2000年加入 WTO 以来,曾多年被冷落的加工型黄桃,近几年来又热了起来,2002~2004年黄桃市场售价6元/千克左右,果农种植1亩黄桃相当于3~5亩普通桃的收入,因此黄桃栽培面积在全国迅速扩大。为指导果农选择黄桃品种,我们依据加工型黄桃必须具备“果肉金黄色或橙色,硬度大,不溶质,成熟后无红色素,耐高温蒸煮”的标准.从当地栽培的十几个黄桃品种中筛选出五个优良品种,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品种与耐藏性不同品种的桃其耐藏性也不一样。一般晚熟的品种较耐藏,中熟的次之,早熟的最不耐藏。晚熟的肥城桃、深州蜜桃、雪桃、冬桃等都较耐藏,而水蜜桃、五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水稻中熟品种、中晚熟品种和晚熟品种 3个熟期的近 5年区域试验产量及米质分析化验结果 ,得出中晚熟品种的平均产量、品质及效益都优于中熟品种和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12.
避雨设施栽培对中晚熟水蜜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雨设施栽培是南方桃产区产业水平提升的重要技术措施。本研究以霞晖5号、丹霞玉露和迟玉露3个中晚熟水蜜桃品种为试材,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分析避雨栽培对不同熟期桃品种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提高了桃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蔗糖含量,特别是晚熟品种迟玉露中蔗糖、果糖和葡萄糖都显著高于露地栽培;总体来看,中熟品种果实总酸和有机酸各组分含量在避雨栽培后呈下降趋势,晚熟品种迟玉露则与之相反;避雨栽培也提高了果皮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花色苷含量,降低了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变化的幅度因品种而异;此外,避雨栽培也使部分品种果实平均单果质量和色泽参数明显下降。因此,相对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能够明显改善桃果实的风味品质,但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果实的产量和外观着色产生不利的影响,避雨栽培措施要根据种植品种特性和具体天气条件变化进行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3.
<正>近两年,山东省晚熟黄桃价格持续走高。在山东省桃主产区蒙阴县,去年黄桃价格依然延续了前年的市场态势,该县野店镇、岱崮镇黄桃每千克收购价格在11~13元,比前年平均高出2元/千克,667平方米(1亩)产2000千克的桃园,销售收入超过2万元。黄桃一般是鲜食加工兼用,营养丰富,外观漂亮,是秋季水果市场上的佳品。下面介绍几个黄桃品种:  相似文献   

14.
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带旱地马铃薯种植品种单一的现状,采用裂区设计,对所引进的中熟、中晚熟、晚熟共22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品比试验,通过对旱作和人工补灌2种种植模式下各品种生长发育、产量及抗旱性的比较分析,筛选出中熟品种大西洋、中薯9号、冀张薯5号,中晚熟品种晋薯13号、宁薯12号、冀张薯8号、晋薯15号和晚熟品种晋薯7号、庄薯3号为较适宜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种植的高产抗旱品种。  相似文献   

15.
正为实现贫困户长效产业发展全覆盖目标,万安县麻源垦殖场牵头组织贫困户以土地、劳力、扶持资金入股,于2016年开始引种炎陵黄桃,建立了200亩产业扶贫基地,2018年已试挂果,实现了贫困户产业发展快速增收,现将炎陵黄桃引种栽培情况报告如下:1炎陵黄桃品种特点1.1品质优良炎陵黄桃系上海农科院培育的晚熟黄肉桃品种,桃果个大皮黄,单果重150~200g,肉质硬脆嫩,汁多味甜,可溶性固形物13%~15%,较耐贮藏,常温状态下可贮放10d左右。据介  相似文献   

16.
中晚熟罐藏黄桃新品种金莹和金艳的选育汤秀莲,郭洪,汪祖华,陆振翔,马瑞娟,俞明亮,周建涛,赵密珍(江苏省农科院园艺所南京210014)蒋翰群,惠金柱(江苏省粮油进出口公司)我所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于1977年进一步开展了罐藏黄桃不同熟期配套品种选...  相似文献   

17.
桃杂种(F1)成熟期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7个类型18个杂交组合桃杂种后代果实成熟期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桃果实早熟、中熟、晚熟分别由各自的主基因遗传控制,修饰基因有基因的作用。不同组合类型中,中熟×早熟、中熟×中熟、中熟×晚熟、晚熟×中熟、晚熟×晚熟、晚熟×早熟的杂种后代出现早、中、晚熟单株的分离比率分别为4:3:1、0:3:1、0:1:1、0:1:1、0:1:1、0:0:1和1:0:1。桃成熟期的遗传力h^2=0.80,超亲遗传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00~2008年4月21日~10月20日≥10℃积温资料,对河北省棉花熟区进行了重新划分。结果表明:中熟区向北大幅度扩展,中早熟区北移而面积缩小,早熟区向北扩展。通过河北省由南向北三个地区种植不同熟性品种试验发现,在覆膜条件下,同属中熟棉区的冀南应试种中晚熟品种,而冀中应种植中熟品种,作为早熟区的冀东应种植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19.
俞明亮 《农家顾问》2014,(11):35-35
晚熟桃霞晖8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以中熟水蜜桃品种朝晖为母本,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培育的中熟油桃品种瑞光18号为父本配置杂交而成,2012年1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20.
自我国2000年加入WTO以来,曾多年被冷落的加工型黄桃,近年来又热了起来,栽培面积在全国迅速扩大。2002-2004年,黄桃市场售价6元/公斤左右,果农种植667平方米黄桃相当于2000~3300平方米普通桃的收入。为指导果农选择黄桃品种,我们依据加工型黄桃必须具备“果肉金黄色或橙色、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